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时间:2024-01-16 11:59:08 语文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螳螂捕蝉》

  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寓言故事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为此,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前后呼应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

  自主朗读感悟法:崔峦老师说,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3个环节:

  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

  上课伊始,我会请学生说说以前学过哪些成语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寓言故事,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螳螂和蝉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有什么寓意呢?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禀”是后鼻音。

  2. 指名分节读。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度课文。帮助学生读通全文。

  3. 快速浏览读。在读通顺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相机理清文章脉络。

  【理念】“不读通课文不开讲”,我力求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读通课文是下文开讲的铺垫,根据语文学习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行与文本对话,同事重视双基训练,扎实语文基础。

  环节三:学习第1自然段 故事的起因

  1、 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吴王的计划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是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

  2、 教师追问:大臣们是什么反应?引导学生关注复句:大臣们认为……后果不堪设想。

  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请学生想象最严重的后果是吴国被其他诸侯国所灭,从而感受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大臣么建议的正确和考虑的周全。

  3、 关注吴王的态度,扣住“固执,处死”,请学生想象吴王当时的样子,使人们失去生命,模仿吴王的语气反复朗读,使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从而感受吴王的主观、专横。

  4、 指导读好第1自然段。

  5、 教师语言小结:吴王的态度如此专横,有人劝阻就要处死,有个少年却成功劝阻了吴王,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环节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

  根据先正字音、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仿写的步骤指导书写。注意“侯”字的写法。

  下面,我着重说一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课时二分为4个环节:

  环节一:复习导入,再现情景

  1、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说少年是如何劝阻吴王的?以此再现文章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回忆起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1、 自读课文2~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少年?圈圈划划,做好批注。

  2、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品味: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请学生说说这里“死”字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吴王要攻打楚国是不可更改的命令,从而感悟少年要去劝阻是要勇气的。

  重点品味: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抓住“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造成”结合后文的“终于被吴王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少年要劝阻吴王的决心之大。

  重点品味:4~11自然段

  首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我在打鸟,有意思的事”引导学生体会少年的智慧。

  其次,关注描写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的语句,请学生发挥想象它们捕食的样子,具体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再结合大臣们劝阻吴王的话,先请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分别隐射的是什么?再说说这两句话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正是用这一故事来劝阻吴王不要轻易攻打楚国,进而明确这篇语言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从而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感受少年的智慧。

  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好这一段。

  【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部分我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师引读第12自然段,教师引发质疑:为什么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扣住“恍然大悟”请学生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抓住“你讲的太有道理了”结合上文大臣们的话和少年的劝阻两条线来再次明确寓意,并明确这两点在实质性内容上是一样的,从而学习作者前后呼应的写作特点。

  总结全文:学生齐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

  教师引发探究性质疑:“螳螂捕蝉”确实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不设统一答案,由学生自由讨论,进一步感受少年委婉劝谏的智慧。

  环节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交流课前搜集的课外成语寓言故事

  环节四: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小练笔:学习作者前后呼应的写作特点,挑一个成语故事,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

  【理念】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知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说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

  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深厚隐患

【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1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通用6篇)08-10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06-09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06-2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02-01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篇06-15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篇)12-12

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说课稿11-21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说课稿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