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7 15:26:0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精选)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image.png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秋天》》。]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4《秋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语文教案 篇6

  第五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复习拼音,练习使用动词,听故事,能理解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声母。

  2.读韵母。

  二.给下面词语写拼音。

  青蛙 蜜蜂 猫头鹰

  1.学生练习注音。

  2.检查纠正。

  三.练习使用动词。

  踢毽子搭积木听广播 调皮进 逗小狗 按喇叭

  1.学生练习说一说。

  2.评委评一评,看谁说得好。

  3.自己填一填,不会的字可以用音节代替。

  四.听故事。

  1.听录音,播放两遍。

  2.写一写小松鼠为什么快乐?

  3.师总结:帮助别人,不只是为别人解决困难,而且自己也得到快乐。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踢毽子 搭积木 听广播

  调皮进 逗小狗 按喇叭

  第六、七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字读短文,制定暑假计划。能看图讲故事。总结学习语文的收获。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快乐的.夏天》。

  1.学生自读课文。

  2.把“我”和小兰在乡下、城里做的事分别写在黑板上。

  3.说一说我为什么特别快乐?

  4.自己说一说暑假的计划,互相交流。

  5.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

  三.看图讲故事。

  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2.说一说画上画些什么?

  3.评委评一评,谁讲的故事让人听了“很快乐”。

  四.总结学习语文的收获。

  1.读“金钥匙”的话,指定一组先做一做。师评议。

  2.全班做一做。

  课堂总结:同学们这学期收获很大,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西地平线上》安排在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选自散文集《西地平线》。整个专题的内涵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专题所选课文另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唯美”特性。这种“唯美”使得“人文”目标得到完美的体现。高中教学重点应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便应该把对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的培养作为重点。《西地平线上》因为“日落”所引出的许多历史人文内容的表现以及“大西北”本身所承载的早已沉淀在人们心中的特殊美感,更为我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一份优美的依托。

  另外,文本中多次用典,不应该单纯地认为只是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这样认为,“日落”仍是重点),实际情况应该是,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要实现对“大美”的理解由自然风光到人文内涵的转变,自然应该把对典故的分析当做教学的重点。各典故本身的美感、外延的扩展和寓意的提升是理解本文思想的契机所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散文的结构特点,理解文中典故及引典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抒写同一对象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文本研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典故及引典的作用

  难点: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抒写同一对象的写作方法

  四、学情分析

  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通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

  高建群,创作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是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胡马北风大漠传》等。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被称为陕北史诗,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丰碑》教案02-06

语文《师说》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