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19 18:46: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

  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A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B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C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D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2)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板书小鸟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写,记住“蛙”,学生练写。)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会和小鸟发生争论呢?请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明白了什么?请你边说边在图上指一指给同桌看。(结合插图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边沿等)

  2、请你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的动作。看谁圈得最快!(板书:坐落)引导体会“落”。

  3、引导: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诉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不同,看谁能把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同桌。互相读一读,对对话。

  过渡:我们来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鸟是怎么对话的?

  四、学习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找找他们对了几次话,用不同的标记划出他们的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个小朋友读读2、3小节。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明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谁试试读读这句话,读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觉。

  (3)当时青蛙觉得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谁来当青蛙也奇怪地问问小鸟呢?

  (4)同桌对话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错、蛙(已写过)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该注意什么呢?

  3、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

  4、评议,指导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读1-3节

  2、语境复习生字词:青蛙坐在(),小鸟在()的天上飞,它落在()上,青蛙()看见了小鸟,它们争论了起来。

  3、过渡:他们为了什么争论起来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5小节

  1、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看法。说说,有哪两个不同的看法?(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板书)

  2、是啊,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这些话都是大话。(出示课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3、是啊,他们看法不同,争论起来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出示课件)

  4、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听他俩的争论。

  5、学生评议,谁读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来学习青蛙和小鸟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学习6、7小节)

  (一)给小鸟找原因

  1、这回,我们更清楚了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小鸟)

  2、小鸟对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错的。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呢?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呢?我们一起来帮小鸟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请小朋友读读小鸟说的话,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

  3、谁来帮小鸟找找说对的原因?根据小朋友的看法,老师总结一下,小鸟说的对是因为它飞的地方多,见多识广。诶,它都见过什么呢?请你看看(出示课件)

  4、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

  5、学生反馈

  6、小结:是啊,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边在哪里,这就是——无边无际。(拓展说话,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二)给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为什么错了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做做实验,再读读青蛙说的话,想想它的话错在哪?做实验,把书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课件)

  2、老师从你们的话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挡住了视线。你还能从青蛙说话的表情和他的话里,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吗?

  3、小朋友们真聪明。从你们这儿,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

  (三)帮青蛙治病

  1、青蛙这么孤陋寡闻,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当当医生,帮青蛙治治病吗?你可以给它开个药方,或者给它提提增长见识的建议好吗?

  2、你瞧,小鸟带着小青蛙去环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呀!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四、感悟再读

  1、同桌小朋友再读读,一个当见多识广的小鸟,一个当见识少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这回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2、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

  3、上节课,老师讲过,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再动动脑筋,想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要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4、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写字

  1、出示:(还、答)注意什么?练写、同桌互评

  2、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4、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板书:13、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只有井口大自以为是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活动,能认识人性的美丑,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

  课前学习:

  1、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课堂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窗,在我们的生活中寻常不过,但窗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字眼,它是迎来光明的地方,也是多彩世界的了望口。也许窗外有七色阳光,窗内还有动人的故事。课前同学们读了泰格特的小说《窗》,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窗的故事呢?听讲

  2指名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听讲故事

  3组织评价评点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过渡:故事的结局除令你感到意外、震惊,还给你什么感觉?关于故事悲剧性的结局,有人说都是窗惹的祸,也有人说一扇窗户有什么错,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不忙下结论,等真正读透读懂了课文,我们才有发言权。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书、思考,写下自己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或想提出来和老师同学探讨的问题(从内容、写法切入)

  3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提出的问题交流并确定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上交

  4筛选问题选代表和老师一起筛选本节课拟讨论的问题

  5组织招标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领回感兴趣的问题,自选学习伙伴,结成小小组,明确分工,讨论问题讨论前明确要求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三、语文活动: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造情境: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将续编的故事写出来,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摆

  整 21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 协调 有序 理所当然

  让

  背……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故事的内容,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重点理解“侮辱”“尊重”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智慧和爱国气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的智慧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的含义,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进入角色。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当外交官?让我们也学学晏子,学当小小外交官,跟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唇枪舌战,挫败楚王的。

  2.回忆《晏子使楚》故事的起因,最后的结果各是什么?

  3.怎么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二、走近晏子,研读晏子。

  1.快速读课文,说一说楚王为什么从最初的想侮辱晏子到最后的不得不尊重晏子,这期间经历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交流反馈,紧紧抓住晏子与楚王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品读赏析。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晏子。

  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既紧张又精彩。各位随晏子出使到楚国的小外交官们,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楚王与晏子等人的动作、神态、说话时的语气通过表演表现出来。

  四、赞美晏子,深化情感。

  同学们既聆听了晏子能言善辩的外交辞令,又目睹了同伴甚至自己的表演。那么,你佩服晏子吗?那你想怎样夸夸他?

  五、学习晏子,尝试反驳。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示楚国的威风,却没有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受辱。突然,他看见你们这班小外交官,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哼!齐国是不是没有人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外交官?”小外交官们,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低头认输吗?那你们将怎样反驳?

  六、交流作业,理解尊严。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像晏子一样的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祖国尊严的关键时刻处变不惊,能言善辩,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像历史上的诸葛亮,新的周总理、陈毅、乔冠华、钱琪琛……请同学们拿出查找的资料,互相交流。

  七、全文,升华情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语文教案 篇6

  知识目标: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言词句,背诵,翻译全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

  能力目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情感目标: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式:精讲、研讨、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学法指导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简介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1、 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

  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2、学生自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 土砾(lì) 壑(hè) 庞(páng)然大物 虾(há)蟆(ma)

  3、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方式: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合作研讨第1—2段。

  1、 小组合作研讨第1--2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2、 词语积累:

  余 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藐小 之 其 故 时 物外

  成 私 拟 于 之 则 或 项 强 素帐 徐 以 作 观 如 唳 为 怡然

  3、 再读课文1—2段,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1、背诵1—2段

  2、注音10个,每个5遍。

  第2课时熟读课文,合作研讨第3—4段,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1—2段。

  2、抽查词语掌握情况: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于,在。)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7)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喷以烟。(以,用。)

  3、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

  (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赏识和激励性评价。

  二、合作研讨第3—4段

  1、齐背1—2段,试背3—4段。

  2、小组合作研讨第3--4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3、词语积累:

  其 为 怡然自得

  斗草间 兴 盖 方 尽 鞭 驱

  4、“之”的用法: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

  (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

  (4)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

  5、反复读3—4段,背诵。

  三、合作、探究、质疑:

  1、背诵全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背诵后,引导同学回答,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2、小组合作研讨:

  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

  (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

  (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教师点拨: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投影显示: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

  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森林、野

  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始蟆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

  同学自己畅谈启发。

  教师小结: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3、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

  答案不求一致:珍惜生命;处置有度;不忍心。

  四、体验反思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2、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五、练习巩固:

  试解释下列词。

  1、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

  3、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

  4、以草为林。(以,把。)

  5、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翻译句子

  1、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平。)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这种境界中亲历游览。)

  3、见二虫斗草间。

  ([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4、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捉住癞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全文。

  2、 “体验反思2”写成300字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五、童趣

  沈复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

  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森林、野

  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始蟆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

  八、教学反思:

  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强调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把传统的朗读和背诵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时,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自然之美和创造之美,突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写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清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3.用自然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教学重点:选取材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有条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生活中不断会有一些事触动我们,想告诉别人,想写下来。要写清楚一件事,就要求我们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学习短文,了解如何将一件事写清楚:

  1。请学生简洁叙述一件事,分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明确何为起因、经过、结果。

  3。补充记叙的写作顺序:时间和空间

  三、训练指导:

  1.结构: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层次: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3.语言:能用鲜活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有独特的视角。

  4、人物: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要注意的是,写作本文要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故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引人。

  5、选材:故事从感受上说包含幸福的、酸涩的;从来源上分,有实践的、心情的;从发生者来看,有自身的、和他人发生的等。分清了故事的具体情况,写作时就有了依据。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用好细节,就会把自己的“故事”诉说清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示给读者。

  6、表达:因为是写人的文章,表达方式就决定了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议论和抒情。因为写的是真实的“我”,诉说的是我的“故事”,文章的体裁以记叙文为好。故事的情节来不得半点虚构,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的艺术加工。就此写作要求而言,这不是一个难点,说白了就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六要素在文章中要完整体现出来。

  四、秀我风采(教你一招)

  要把“我”真实地介绍给大家:

  首先要有肖像的描写,通过肖像,给人以外在的印象,可写的点很多,如“一个高而瘦的我”、“一个白而胖的我”等等;

  其次要重点刻画“我”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的东西,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我的思想、性格等,把一个不论是清新还是深沉,是稳重还是活泼,是激动还是老实的“我”淋漓尽致地立体呈现给大家。写作角度就有了如“一个内向的我”、“一个活泼的我”、“一个稳重的我”、“一个善于交往的我”等;

  第三还可从你的兴趣爱好的角度去写,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恰恰最能体现出自我的风采。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看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人读什么样的书。”我们也不妨变通一下来理解为“体现出一个人个性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的兴趣和爱好”。你可写“一个爱读书的我”、“一个爱踢足球的我”、“一个爱画画的我”等。

  第四、还要善于刻画“我”的心理。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去描写心理,心理描写到位,对文章内涵的表达起很关键的作用。第五,在语言的运用上,要选用适合“我”性格的语言风格:活泼外向性格的人,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动开朗者,宜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深沉老练者,要用简洁老辣的语言。人称的选择上,要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做到人、事、情、境四者的有机统一与融合,文章一定会胜人一筹。

  例文指点

  我的故事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故事。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系上粉红色的芭蕾舞鞋,然后,站在我梦寐以求的舞台上,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慢慢地旋转,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被允许插班到芭蕾舞三级表演班。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无比的练功房。推开练功房门,一看:四周全是镜子,好美!半开着的玻璃窗,阳光从外面洒进来,金灿灿的,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我换好我心爱的舞鞋,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功房。

  “下腰!下腰!你怎么总比别人高出一截?”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万事都会有开端,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

  “往下压,坚持住!”为了让我压好腿,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把我的腿使劲往下压,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使我面向前腿,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我忍住泪不哭,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我终于换上了那粉粉的脚尖鞋。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收腹,提气;我慢慢地拱出脚背,立起脚尖,好痛!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依旧在练。终于,我忍不住了,“疼!”我叫了出来。此时,我早已汗流浃背,感到全身毛孔都在胀大,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脸上早已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泪水了,只觉得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溢。我知道,我的脚长得很不符合跳芭蕾舞的要求,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因为我坚信:开端的痛苦一定会换来成功的甜美!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成为芭蕾独舞表演的最佳人选。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每次练完后,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那种舒展的感觉是旁人难以感受到的。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快乐地舞着,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最后一个漂亮的谢幕,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故事。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讨论与评析:

  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记叙文。它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审题准确,入题简洁明快。文章一起笔,就开门见山写出自己的感受:“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故事。”

  (二)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章开头扣题,中间点题,末尾化题,一环紧扣一环,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三)叙述清晰,描写细腻,感情真实。小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参加芭蕾舞训练的过程,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认识:“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故事。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也蕴藏着一种甜美……”“练压腿”“立脚尖”两个独特的细节描写,文笔细腻,感情真挚,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四)表达方式多样化。文章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于一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的故事

  “快敲呀,老班。”同学们躲在墙后面,压低着嗓子,焦急地催促。我站在门口,犹豫不决。

  今天,老师在班中对同学们“怒发冲冠”,一场无缘无故的风暴过后,同学们决定向老师提出建议。可是当他们在表决派谁做代表时,数十个手指齐刷刷地指向了我,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学们的信任与吹捧纷至沓来,我作为老班,民意难违,只好顺从了。

  来到办公室门口,同学们的护送终止了,一个个像海狗似的,在暴风雨来临之际退缩了,躲到了墙后面,只探出一个个脑袋,不时地对我挤眉弄眼,投来信任的目光。

  门虚掩着,从门缝中透出几丝暗淡的光线。我伸手准备叩门,在离门还有两厘米的地方又停了下来。一种莫名的恐惧油然而生,慢慢吞噬着我的内心。我缩回了手,侧过头去看着同学们。

  有的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有的人在摇头,有的则向我挥挥手,示意我加油,也有的人向我投来了信任的目光,夹杂着敬佩、仰慕。此时,脑海中有一件小事开始浮现。

  那一年,我还很小。妈妈因为工作繁忙而变得脾气暴躁,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训斥我,甚至打我。我很无奈,也很愤怒。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推开了妈妈虚掩着的房门……那时,我无畏、单纯,和妈妈面对面的交谈使我们的心贴得很近很近……

  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我不还是那个单纯、无畏的我吗?望着同学们丰富而又变化着的表情,我心中的自信就像一个气球一样不断地胀大。

  我深呼吸。透过门缝,有一缕清新的空气钻出。给予同学们一个微笑,我伸出手,轻轻地叩了几下门,只听见老师温柔的声音传出来:“进来吧,门开着呢!”我从容地走进办公室,一瞥墙后面的目光,有担心,有惊恐,有鼓励,就像什锦糖一样交织在一起,向我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我触摸着那扇其实开着的门,开始了与老师的谈话……

  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几分钟,却如同几个世纪,我通过了那道其实开着的门,走进了老师的内心,与老师有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05-12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05-10

【精品】语文教案汇总7篇05-18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05-14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10篇05-11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05-18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5-1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6篇05-09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05-08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