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 篇1
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2、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这章经文虽然不长。但孔子把人子要及时尽孝的道理讲的清楚明白。
4、白话释义: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5、记住父母的年龄,生日这是最简单容易的一件事,但这也是孝亲的具体体现,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一个人孝的表现。孔子说的话,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准则。
6、孔子有一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
9、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3、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1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1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8、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20、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21、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22、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2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24、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6、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8、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担忧他们的身体。
29、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为: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1、这句话从字面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是说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时,是不能出远门的,如果有调整不开的事情,也要早去早回,心中有数。
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 篇2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不迁怒,不贰过。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20、听其言而观其行。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0、朝闻道,夕死可矣。
4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0、不学礼,无以立。
6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 篇3
1、“有教无类”——“我教你做人的时候不管你是谁”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打的谁都别想动”
3、“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4、“君子不器”——“真正的战士是不屑于用武器杀死对方的”
5、“吾未见刚者”——“我还从没有见到过身体刚强到我打不坏的”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上门来陪练,岂能不开心”
7、“朝闻道,夕可死矣”——“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8、“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会礼仪来尊重我,我就打到你无法站立”
9、“见贤思齐焉”——“见到自己的72贤人,想起以前暴打齐国国君的往事”
1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动手就需要下重手,否则无法树立威信”
11、“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想说话,使用怪力把提问的人打到神志不清”
1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以后了”
1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只要其中有一个我,战力相当于一个师!”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需要经常活动活动,即使是打同一人,也能每次有新的体会,能够一个人当一个师用”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学我的.武功不学我的思想就会迷惘,你学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人打死”
1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要是四十个人,我冲上去打一点也不犹豫,要是五十个人,会被我打得以为他们遇到了他们的天命,要六十个人在我耳边说好话,才能让我消气,要是七十个人围攻我,我就能随心所欲的乱杀了“
孔子讲孝道的经典语录 篇4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4、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7、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8、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9、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0、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3、(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4、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5、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6、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7、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9、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20、(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1、(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2、(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4、(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5、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2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8、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9、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30、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31、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32、(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33、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5、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36、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37、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38、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39、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40、(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4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43、(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