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阅读答案

时间:2024-03-30 14:40:5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诗人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人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人阅读答案

  诗人阅读答案 篇1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o):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

  2. 通过这首诗能看出当时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B、C(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B: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错 C 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 错 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2、对自己盛年不再的感叹(韶光易逝,韶光不再);对自己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对有才而无用武之地的愤懑);面对祸福,借酒浇愁的苦闷心情(无奈之情)。

  诗人阅读答案 篇2

  《留别王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长安失意后创作的赠别王维之诗作。留别诗人王维原文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旧唐书 文苑传》载,孟浩然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此诗是离开长安赠别王维所作。

  (1) 尾联中有 寂寞 二字,从全诗来看,诗人 寂寞 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 门前冷落,故人离散的寂寥处境;知音难觅、凄凉伤感的寂寞心情。(两点,各1分)

  (2) 内容上通过写知音难觅表达对朋友的依恋之情,照应题目 留别 ;既表明归去的原因又表达了诗人怨愤之情。结构上这两句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思归的内容又引出尾联中归隐的态度。(内容2分,结构2分)

  (3)诗中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两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处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清人沈德潜评孟诗 语淡而味终不薄 (《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3)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交流的寂寞与艰难。(2分)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分)

  (4)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2分)如颔联中, 欲寻芳草去 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 惜与故人违 反映出他与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 欲 字,一个 惜 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语言平淡而余味无穷。(2分)

  5.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答:①内容上通过写知音难觅表达对朋友的依恋之情,照应题目 留别 ;既表明归去的原因又表达了诗人怨愤之情。②结构上这两句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思归的内容又引出尾联中归隐的态度。(内容2分,结构2分)

  二:

  [注]据《旧唐书 文苑传》载,孟浩然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

  (1)①屡试不第、怀才不遇的悲伤。②漂泊京师,举目无亲的孤单。③与王维依依不舍的`情怀。④只得回归故园,独守寂寞的无奈。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毫无雕饰痕迹,如同对友人倾诉心声,诗人的感慨于平实的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意思对即可)

  赏析:

  《留别王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将离长安时赠别王维之诗作。此诗先述说自己在京没有什么希望,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想离京却又可惜与好友分别,表达了心中的怅惘和矛盾。接着慨叹自己无人援引,只好甘守寂寞,回乡隐居。全诗语调低沉,有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还有怀才不遇的嗟叹。语言浅显,表达直率,对偶不求工整,但却自然流畅,显示出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孟浩然因为《岁暮归南山》这首诗得罪了皇帝唐玄宗,因此不想在长安多呆一天。王维非常生气地对他说: 你是怎么想的,你千里迢迢来应试,皇上又非常赏识你的才能,你就不能吟诵一首别的诗,偏偏念这首诗,惹得皇帝不高兴,不赐你一死就算万幸了。 晚上,孟浩然想起白天的事情,思绪万千,仕途失意,惆怅与怨恨溢于言表。他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就写下了《留别王维》这首诗。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诗人阅读答案 篇3

  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第一个'之前,中国己经有了《诗经》。

  《诗经》很了不得。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我一直认为,古代比现代史有诗意,《诗经》就是最早的证据。

  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人佩服。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是以指向一个个明确的人。

  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丛治辰:秋雨老师,您曾在一本书中说过,《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而屈原第—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

  余秋雨: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

  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他不知道用什么区训导比尔呢。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

  万小龙:说到这里,我想应该把“诗人”放在一个更高的人生坐标上,并非只是一个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余秋雨: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其实知道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

  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

  (选自《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有删改)

  10、下列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下那个是()

  A、 《诗经》被我们先人当做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

  B、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

  C、“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面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

  D、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目的在于说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1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诗人”的解释是“写诗的作家”。根据上文的观点,写出对“诗人”一词新的理解。

  (2)请写出一位符合这一“新理解”的诗人(本卷出现过的诗人除外),并简述理由。

  12、有人说:“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何为诗人阅读理解答案

  10、 B

  11、 ⑴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⑵示例:李白。无论是“举头望明月”的静夜思乡,还足“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精神追求,李白就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12、示例⑴:同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当然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着。“诗”对物质生活而言,确实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是它可以让生命具有诗人气质,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过一种诗化的生活,拥有诗性,活出诗情。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示例⑵:不同意:诗,当然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这个“美”是精神的、气质的,它确实可以让我们在尘世中'诗意地栖居”。但是知识未必只是让我们“活着”。知识也可以让找们活得“美”。“知识改变命运”“美美地生活”就是这个道理,示例(3):需要辩证地看待。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诗,可以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诗意地栖居”,这本身就是“有用”。它们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让我们活得美。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意在说明有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1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诗人”就是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介绍。

  1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字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本题答案不唯一,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即可。

  诗人阅读答案 篇4

  空间和时间的扩大使原本定位在稳定的农业田园文化的汉文学,忽然被放置到与游牧民族关系较为密切的流浪文化当中。我们从李白身上看到很大的流浪感,不止是李白,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都是流浪。在流浪的过程中,生命的状态与家、农业家族的牵连性被切断了,孤独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不再跟亲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

  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与王维都有很大的孤独感,都在面对绝对的自我。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非常少,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环境,要面对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太太、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我们不要忘记人情越丰富,自我就越少。我们读唐诗时,能感受到那种快乐,是因为这一次自我真正跑了出来。李白是彻头彻尾地面对自我。在他的诗里面读不到孩子、太太,甚至连朋友都很少,他描述他跟宇宙的对话:“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为了要成为仙人,在五个最有名的山里跑来跑去。李白的诗里面一直讲他在找“仙”,“仙”是什么?其实非常抽象,我觉得这个“仙”,是他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有走到山里去,他才比较接近那个完美的自我。到最后他也没有找到,依旧茫然,可是他不要再回到人间。因为回到人间,他觉得离他想要寻找的完美自我更遥远。他宁可是孤独的,因为在孤独里他还有自负;如果他回来,他没有了孤独,他的自负也就会消失。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之间游离。他是从人间出走的一个角色,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独感;然后去寻找一个属于“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并没有说他找到了,大部分时候他有一种茫然。

  初唐时期,就是在为李白这种诗人的出现做着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塞诗的发展。

  “边塞诗”非常重要。 中国文人很少有机会到塞外去,很少有机会把生命放到旷野上去冒险,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宋朝以后,文人写诗都是在书房里。我觉得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当时的诗人到塞外是非常特殊的经验,因为有很多危险,可是在危险当中,诗人们同时也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在温室般的环境中长大,一直受到很好保护的孩子,跟一个不断被带到高山上去行走的孩子,写出来的诗绝对不一样。初唐诗的内在本质,很大一部分是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唐朝开国的李家的有鲜卑血统,他们通过婚姻促使汉族跟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产生了与农业社会不同的生命情调。

  农业社会是将种子放到土里,等着它发芽。只要是农业的个性,一定是稳定的个性,稳定同时可能是保守,也可能是封闭,会使人有很多东西无法割除。在农村,人们的道德观念一般是很保守的,因为必须稳定,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非常难。只有开始冒险,才能打破农业的固定性与封闭性。唐代很有趣的一点是开国的皇族有意识地去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皇族的母系当中就有少数民族血统。大家回顾一下唐代美术史里面的女性造型,肉体本身那么饱满,可以暴露出来,放到其他朝代都令人侧目。在汉族的文化伦理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那样大胆的服装。武则天、杨贵妃,她们身体的饱满性根本就是“胡风”。

  (选自《蒋勋说唐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一生都处在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其实非常少。

  B、找“仙”的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游离,当他追求完美自我未果后,如果再回到人间,距离目标更加遥远,还将失去孤独和自负。

  C、唐朝诗人到塞外去是非常特殊的体验,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虽然有很多危险,但同时也能在危险中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

  D、唐代开国皇族有意识地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汉族文化伦理已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唐代美术史中女性造型带有明显“胡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围绕唐朝诗人的孤独感,从孤独感的表现及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

  B、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透彻。

  C、对李白的分析,意在说明“安史之乱”前的诗人有孤独感,选例典型,具有说服力。

  D、论述中既融入对历史的解析,又联系生活,使文章有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会有艰涩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部分唐代诗人在流浪过程中,不再跟亲属产生直接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孤独感。

  B、在唐朝初期,随着边塞诗的发展,面对绝对的自我、拥有孤独感的诗人就出现了。

  C、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初唐诗的内在气质,说明边塞诗很重要。

  D、在稳定、保守、封闭的农业社会被打破后,唐代文学逐渐体现出流浪文化的特点。

  答案:

  1、(3分)D(第四段中“武则天、杨贵妃,她们身体的饱满性根本就是胡风”,并非“女性造型带有明显的胡风”。)

  2、(3分)C(对李白的分析,意在说明诗人的孤独感是面对绝对的自我。)

  3、(3分)D(A、说法绝对,原文“孤独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不再跟亲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B、从第三段“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边塞诗的发展”可以看出,边塞诗的发展只是“准备”的要素之一。 C、第四段原文是“初唐诗的内在本质,很大一部分是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

  诗人阅读答案 篇5

  ①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

  ②贝多芬!多少人颂赞他艺术上的伟大。但,贝多芬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这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③贝多芬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他在《致不朽的爱》一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致韦格勒》一信中又说:”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他还分赠我们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他仿佛在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申德勒说:”贝多芬教了我大自然的学问,在这方面的研究,他给我的指导和在音乐方面没有分别。使他陶醉的并非自然的律令,而是自然的基本威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钦佩之中含有惧意,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元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贝多芬的密友申德勒赞叹:”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④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目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两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合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⑤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拿破仑1805年12月大获胜利之地那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的'那句豪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选自《贝多芬传》,傅雷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

  2。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3。作者说贝多芬”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这些”力”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解析:分析作用时要联系贝多芬的经历和他的成就。

  参考答案:(1)描写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或:渲染沉痛悲伤的氛围);(2)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

  2、解析:解答时要分别答出引用贝多芬原话和引用他人评语的作用。此外,还要结合传记的文体特点。

  参考答案:(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3、解析:可以结合贝多芬的经历和文章中赞美贝多芬精神的段落,如第②③⑤段。

  参考答案:(1)要学会承受苦难:贝多芬不但自己承受了巨大痛苦,也以自己的经历和乐曲,教会那些受苦而奋斗的人隐忍痛苦;(2)要学会与命运抗争:对苦难命运,贝多芬不但自己用”力”去反抗和征服, 也教会人们不向苦难命运屈服,不息奋斗;(3)要学会用痛苦换取欢乐:贝多芬不但自己用痛苦换来了成功,而且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来安慰人们,鼓励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

  诗人阅读答案 篇6

  原文:

  定风波

  作者: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定风波 黄庭坚拼音:

  wàn lǐ qián zhōng yī lòu tiān ,wū jū zhōng rì sì chéng chuán 。jí zhì zhòng yáng tiān yě jì ,cuī zuì ,guǐ mén guān wài shǔ jiāng qián 。

  mò xiào lǎo wēng yóu qì àn ,jun1 kàn ,jǐ rén huáng jú shàng huá diān ?xì mǎ tái nán zhuī liǎng xiè ,chí shè ,fēng liú yóu pāi gǔ rén jiān 。

  定风波 黄庭坚阅读答案: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0.(1)阴雨连绵,遍地是水,难以外出活动。突出了贬谪地环境之恶劣,为下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

  (2)塑造了一个不服老,不消沉,气概直追古时风流人物的老者形象。抒发了作者虽遭贬谪、身处恶劣环境,却不向命运屈服的豪迈之情。

  定风波 黄庭坚翻译:

  黔中阴雨连绵,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终日被困家中,犹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

  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英雄直追古时风流人物。

  定风波 黄庭坚字词解释:

  (1)定风波:词牌名。左藏(cánɡ):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

  (2)黔(qián)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漏天:指阴雨连绵。

  (3)及至:表示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霁(jì):雨雪之止也。

  (4)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

  (5)老翁(wēng):老年男子,含尊重意。气岸:气度傲岸。

  (6)华颠:白头。

  (7)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两谢:即谢瞻和谢灵运。

  诗人阅读答案 篇7

  诗人

  (英)毛姆

  我第一次读这些诗时才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的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绝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还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德·圣阿纳在西班牙语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随口吟诵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

  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正是我说要去那里的时候,迭戈·托雷表示愿意替我引见。

  “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神采不凡。”

  “你有他的照片吗?”

  “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我必须承认,这句话中所透露的虚荣让我觉得十分动人。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他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迭戈·托雷写信给他,提到了我的行程,如果我能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因为此地虽僻远,但当年新世界的财富也曾源源涌来,那些勇闯美洲、满载而归的人都选择在此安度余生。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想到这宅邸的确配得上他,心里有些快意。这阔大的石门有种颓败的豪气,与张扬的诗人正相称。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

  “你要干吗?”她问。

  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是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

  “我跟你的主人有约。”

  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她让我在那里等着,之后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座建筑的各处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墙壁上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看不出邋遢。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溢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拙劣。有几个积灰的雕花立橱四下立着,上面有修补过的瓷质盘碟。

  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压倒。这种高贵的'贫苦笼罩着他,其美好不亚于他年轻时的不可一世。但现在有些局促起来。我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叫什么给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非常瘦削,皮肤是旧象牙的颜色。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以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真是让人赞叹。他的鼻子是鹰钩鼻,嘴唇抿得紧紧的。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我看着他,终于懂得他是如何深入人们的头脑,触动他们的心灵的。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看着这个西班牙过往伟大诗人的继承者,我想到了华美的埃雷拉,怀旧和感人的路易斯修士、神秘主义者圣十字若望和艰涩难懂的路易斯·德·贡戈拉。他是这条悠长传统的最后一人,他踩着诗界先辈的足迹丝毫不用汗颜。我莫名地在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

  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

  “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间被微笑弯成弧线。

  “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我找错了地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觉得“诗人”年轻时极为俊美,三十五岁后不再拍照,有虚荣的成分,但事出有因,应该予以理解。

  B、为了促成“我”和“诗人”的相见,迭戈·托雷给“诗人”写了封信,并约定了第二天登门造访的时间。

  C、老妇人在“我”第三次摇门铃后出现,故意拖延来开门的时间,看来他们经常被来访者打扰而“情绪不佳”。

  D、听到“我”的介绍,“老诗人”“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说明他心里充满对“我”的嘲笑和讽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本来是去拜访一位神往已久的“诗人”,却遇到一个“卖猪鬃刷子的”。一雅一俗,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捧腹。

  B、文中写“埃西哈”,白色的房子,雄伟的纹章,曾经的财富和满载而归的人们,都在暗示这个地方曾经的不平凡。

  C、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今昔相连,前后呼应,虚实互衬,突出“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

  D、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8、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其实文中有多处暗示,请找出来,并略加分析。(4分)

  9、层层渲染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层层渲染“我”对“诗人”的崇拜之情的。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案:

  6、A

  7、C

  8、①没有照片,“我”不认识诗人,使得误会有发生的合理性;

  ②摇了多次门铃无人应答,递上名片后,长时间的等待,说明主人事先并不知晓有人前来拜访;

  ③住所破败而寒酸,盘碟低劣破旧,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不太可能是闻名遐迩的诗人;

  ④桌上的报纸是半个月前的,墙上的绘画画艺拙劣,说明主人不太可能是一位有知识的人。(找到1处1分,分析1分;找到2处并加以分析即可得满分)

  9、渲染:

  ①开篇写年轻时读诗的感受,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

  ②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

  ③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

  ④开口打招呼前,“我”激动的心情以及心中对他的赞美。

  作用:反复强调“我”对诗人的迷恋和崇拜;为结尾处的转折蓄势,突出了文章的戏剧效果。

  (渲染一条1分,共4分;作用一条1分,共2分)

  诗人阅读答案 篇8

  阅读《诗人谈诗》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题。

  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

  他独自面对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语,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1、写出李白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中作者借用了原诗“流进”这一词语,这个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对诗的意境的复述中写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请你把作者的这种感受说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这个词语用得好。写出了月光如水的动态美。

  3、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光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发掘出了原诗的意蕴:“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悟出了“感觉到”这个词语的更深层的含义。

  4、意境宁静而深沉。

  诗人阅读答案 篇9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赴 )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 )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 励 )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文中(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4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罢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② )

  与世长辞: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① )

  3、 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4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 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3分)

  答案:陆游年迈依然不忘收复失地,临死写下爱国诗句。

  5、 问答:(8分)

  ⑴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答案:①身体力行,为国家奋斗一生②写下千古名句,抒发爱国情怀。

  ⑵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答案:言为心声,正是其军旅生涯为其抒写诗篇提供了素材。

  诗人阅读答案 篇10

  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 ”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

  1.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___________,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___________。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诗人说想看看蜜蜂,这让“妈妈”觉得很诡异,难以理解(或让“妈妈”产生了警惕、提防心理)。(2分)“看蜜蜂”属于闲情逸致,与这里的贫困生活格格不入。(1分)

  2.非常严谨(字斟句酌、谨慎、爱推敲);(1分)贫困;(1分)人生应该如何度过。(1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等意思对即可)

  3.要点:①诗人因沉迷诗歌而一生穷困潦倒;(2分)

  ②诗人和“我”是朋友,善良的他不希望“我”重蹈他的人生之路。(2分)

  4.要点:①从诗人的角度,诗人孤独,渴望交流分享与情感慰藉;举例略。(3分)②从“我”的角度,“我”是一个小孩,保有童真和诗性,能同情、理解诗人的遭遇与情感;能和诗人精神相通;举例略。(3分)

  (说明:从诗人与“我”两个方面作答,要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诗人阅读答案 篇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 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1.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对事物之间的差异刻画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

  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

  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

  2.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败的。

  B.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

  C.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怪。

  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赏诗人。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B.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维定势。

  答案:

  1.A

  1.B

  1.A 答案解析: 1.曲愈高,和愈寡在原文第三段,此段的意思是说诗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表现事物时看到了事物之间精微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够在粗浅的境界沟通。

  1.诗人要不断创新只是诗人孤寂的原因,不是表现,因为创新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1.在这一段中作者意思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十分重要,而对常人对事物的感知只停留在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的水平持不赞成态度。

  诗人阅读答案 篇12

  李绅小时候很不幸,六岁时父亲就死了,家境非常困难,没钱念书,母亲教他读书写字。李绅非常用功。母亲每教一遍,他都要练上十遍百遍;每教一遍,他都要熟读推敲。由于刻苦勤奋,李绅进步很快,几年下来,不但读了不少书,而且还能写一手好文章。

  由于李绅的勤奋努力,他最终成了著名的诗人。

  1.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难------

  正确答案:困难------艰辛

  用功 ------

  正确答案:用功 ------努力

  熟读------

  正确答案:熟读------细读

  2.选出写李绅勤奋努力的.句子。( )

  A.母亲每教一遍,他都要练上十遍百遍;每教一遍,他都要熟读推敲。

  B.由于刻苦勤奋,李绅进步很快,几年下来,不但读了不少书,而且还能写一手好文章。

  C.李绅小时候很不幸,六岁时父亲就死了,家境非常困难,没钱念书,母亲教他读书写字。

  正确答案:A

  诗人阅读答案 篇13

  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陷入后现代语境之中的非史诗遭遇。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是理想界的生物,是现实中的怪物。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以审丑取代审美,从口号诗的极端走向口水诗的极端。诗坛上的所有美学纷争都可以从诗人角色问题上找到根源,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从解决诗人自身问题入手。树立恰当的诗人角色成为当前诗歌发展的重要课题。

  鉴此,我提倡诗人要充当“禅师式”的审美角色。

  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由于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倒是很能沟通,所以诗歌出禅意,禅师也作诗。但大多时候,诗人仅仅停留在以禅喻诗,而没有深入达到以禅师喻诗人,诗人没有注意到引入禅师的处世方式来升华自己。

  禅宗是儒释道三家的融汇,既是宗教,又不是宗教。一般宗教普渡众生,认为自己在岸上,众生在海里,伸手或以其它方法从海里把众生救起来;而禅宗不这样认为,禅师自己就在海里,禅师与众生同在,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伸手拯救,禅师通过与众生打成一片,从而潜移默化感化、点化众生,使之立地成佛。

  显然,这样一种禅师处世方式更容易被众生接受,诗人吸收禅师的这种处世方式没什么坏处。这意味着,一方面自己要成佛,也就是说诗人自身要有极高的涵养;另一方面要与众生一体,感悟和点化众生,也就是说诗人要融入到公众生活中、读者心灵里,在融入中使人接受你的`作品。

  诗人的禅师式审美角色贵在“人格魅力”,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素养上的三种追求:

  面对现实,感化大众,这是“禅师”似的素养追求。面对现实,不能消极面对,而必须积极面对。诗人不是救世主,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但是诗人应当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从这个高度来处理现实生活内容,从而使之“诗化”,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术。

  品行要正,充满正气。品行不正,何以为人?更何以为诗人?诗人是传播精神之人,自身要正,要弘扬正气,培养 “独立不迁”的人格。

  诗人的境界提高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为此,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天人合一”是灵气的根源,更应是当下诗人人格素养的境界追求。 “对立统一”是灵气的体现和运用,是诗人智慧世界的生态。 “始终如一”既指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又指诗人精神升华的成果,返璞归真,使审美集中化、简约化。

  诗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梦想追求,禅师式的审美角色是一种比较高的定位,引导我们跨越崇高与卑微的界限、宏大与琐屑的隔阂、传统与未来的栅栏,使自己的话语解放与时代的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获取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7.下列关于诗人“‘禅师式’的审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要求诗人有极高的涵养,并与众生一体,作众生的榜样,引导众生立地成佛。

  B.“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借鉴和吸收了禅宗中禅师的处世方式,众生都能接受。

  C.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贵在“人格魅力”在人格素养上,强调诗人要有三种追求。

  D.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属较高定位,让诗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8.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这是因为两者有不少相同之处,容易沟通。

  B.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因而使得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为减弱。

  C.诗人追求境界提高要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后达到一种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

  D.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

  9.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诗坛上所有的美学纷争,其根源都在于诗人角色问题,要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诗人自身的问题。

  B.说禅宗“是宗教”,是因为它和一般宗教一样都普渡众生;说它“不是宗教”,是因为它普渡众生的方式不同。

  C.诗人要达到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

  D.诗人只要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就能使现实生活内容“诗化”,从而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术。

  参考答案:

  7..C(A“作众生的榜样, 引导众生立地成佛”对应第⑤段应是“感悟和点化众生” B“众生都能接受”对应第⑤段应是“更容易被众生接受” D “让诗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对应第最后一段应是 “引导诗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

  8.B(因果倒置)

  9.D(“只要……就”过于绝对)

【诗人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诗人的孤寂》阅读答案06-20

《诗人的孤寂》阅读答案2篇06-20

记叙文阅读爱国诗人陆游题目及参考答案01-20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名句阅读08-30

阅读及答案12-06

等 阅读答案06-26

等阅读及答案07-23

面试阅读理解及答案 面试阅读答案解析07-02

手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手阅读答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