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雷雨曹禺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曹禺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雷雨曹禺阅读答案1
雷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下,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
“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达达达”,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浸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
阅读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 )
A.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帮助外界揭开蒙在曹禺及《雷雨》上的神秘面纱。
B.曹禺愤怒一些魔鬼,同情一些不幸者,这些情绪推动他要发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C.《雷雨·序》道出《雷雨》创作的关键,那就是曹禺天才般地感受到创作的精髓和创作的规律。
D.在戏剧的`结构和人物塑造上,他较之他的前辈和同代剧作家都要高明得高。
E.繁漪这个形象深厚丰满,性格特异,故作者说像繁漪这样的典型,应当是属于曹禺的。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骤然——( ) 方才——( )
3.下面是文章有关写柳树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出它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①路边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
②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
③你再看路边的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满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
4.本文可分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5.文中第一段写得较详细,可分为三层,请用“|”在文中标出。
6.本文的中心思想概括为以下三种,请你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种,在( )里画“√”。
①本文主要描写了雷雨时的情景。( )
②通过对雷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喜悦心情。( )
③通过对雷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前情景的害怕。( )
参考答案:
1.C、E
2.突然;忽然 刚才
3.略
4.第一段:“夏日的中午……就没影了。”
第二段:“空气闷得人发慌……就雨过天晴。”
第三段:“这一阵雨……多么精神啊!”
5.夏日的中午……|路旁的几株……|柏油路软绵绵的……
6.③(√)
雷雨曹禺阅读答案2
雷雨曹禺阅读答案关于《雷雨》的写作,曹禺曾回答过不少人的访问,也曾写过不少文章。他曾把一篇未曾发表的手稿寄给我作为纪念,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创作《雷雨》的过程:
写《雷雨》,大约从我19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动了这个心思。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我不知怎样往前迈出艰难的步子。我开始日夜摸索,醒着和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的幻影。好长的时光啊!猛孤丁地眼前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
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我写了许多种人物的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人。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到了1932年,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成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
他写出《雷雨》时才23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降段,而他却拿出了这样一个杰出的作品,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而是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他把一些人看成是魔鬼,把一些人看成是不幸者,激起他的愤怒,勾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抑压的愤懑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着、积累着、灼热着他的情绪,增强着他的不安。他不是那种念了什么小说写法、剧作法之类的书,在那里刻意编织故事的写匠,也不是有着什么明确的匡正社会、扶救人心的目的,和有着高度自觉创作使命的人。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雷雨序》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字,他处处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但又处处写着他是怎样创作的。这可以说他是第一次这样含糊而又明确地写出他的创作宣言,宣布着他的创作纲领。在这里没有一条创作的法则,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语言,但创作的精髓却深刻地为他把握着,感受着,创作的规律也在其中蕴藏着。坦诚而率真,生动而朴实地写出了他创作的甘苦,创作的动机,创造的灵感,创作的过程,其它如人物的塑造,借鉴和创造,形象的思维,人物的配置,剧情的调整,戏剧的情景,艺术的分寸感等等,都为他天才地感到了,即使连他的不可理喻的原始的情绪、蛮性的遗留、神秘的.吸引,以及对宇宙的憧憬,都道出了他创作的真相。但是,《雷雨序》贯穿的一个主要点,是这样一句话: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是情感的汹涌激流推动他创作,是情感的潮水伴随着人物和场景的诞生,是情感酿成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是情感酿成戏剧中的氛围和情境。不论他称它为情感、情绪也好,或者称它为野蛮的情绪、原始的情绪也好,但都是他创作中所强烈感受到的。他曾这样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的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便是我性情中燠热的氛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帮助外界揭开蒙在曹禺及《雷雨》上的神秘面纱。
B、曹禺愤怒一些魔鬼,同情一些不幸者,这些情绪推动他要发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C、《雷雨序》道出《雷雨》创作的关键,那就是曹禺天才般地感受到创作的精髓和创作的规律。
D、在戏剧的结构和人物塑造上,他较之他的前辈和同代剧作家都要高明得高。
E、繁漪这个形象深厚丰满,性格特异,故作者说像繁漪这样的典型,应当是属于曹禺的。
作者创作《雷雨》前的生活基础有哪些?(5分)
2、作者创作《雷雨》前的生活基础有哪些?(5分)
3、曹禺创作文学名著《雷雨》历经大约5年痛苦折磨,一经发表,震惊国人。请用摘要原文、编写要点提纲的方式列出曹禺这段时间的情感历程。(6分)
4、曹禺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此什么,这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而另一种文学创作方式,是创作前有明显的目的性,思想主题鲜明,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你更喜欢哪种创作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C、E(C这并非关键,是创作真相。E虚设因果)
2、①自己的生活。包括看戏,演戏,改编戏,导演戏等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以及他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和创作经验。(3分)
②思考他人的生活。包括观察、思考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他思考的人物和世态)(2分)
3、①19岁前,演话剧,改编戏,导演戏,无法排遣内心的干亢燠闷。
②大约19岁,突萌我要写戏的念头,引发情感喷流。
③19岁23岁,愤怒,同情,痛心,惨痛,促成曹禺创作高峰的出现。(6分)
4、①喜欢第一种。理由:这种创作方式往往自然天成,不饰雕琢,随感情而作,不讲究为了什么,目的是书写胸中之块垒,这种创作方式一般适用于激情澎湃的作家。如郭沫若创作的《女神》等。这样的作品表面看,创作前无目的,而实际创作的作品也往往有强烈的主题倾向性。
②喜欢第二种,理由: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很多作家在创作前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与主题意识,希望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或揭露现实,通过一定的主题倾向性来干预生活。(8分)
【雷雨曹禺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曹禺执教剧校》阅读练习及答案09-24
曹禺雷雨教学反思11-29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06-29
曹禺《雷雨》(精选15篇)05-26
雷雨 曹禺教学反思07-08
雷雨 曹禺教学反思05-11
曹禺《雷雨》读书笔记03-13
曹禺《雷雨》优秀教学设计05-04
曹禺《雷雨》读书笔记范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