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可以看出诗人意识到孔子的思想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对收成如何不必斤斤计较,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10、“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1、“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5分)
阅读答案:
9、A(陶渊明一直有弘扬儒道、救治斯世的理想,本诗中他尊孔子为“先师”,可见不是否定孔子。)
10、①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1分)
②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回答这题首先要会翻译诗句。这两句中“平畴”是平坦的田野,“怀新”是孕育着新的生机。这两句写出了风吹过广阔的田野,秧苗欣欣向荣的生机,答到这样的意思就可以给分了。
11、①躬耕田园的快乐之情;
②避世隐逸的淡泊之情;
③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答出1点2分,答出2点4分,答出3点5分。其中第①点,答成和邻人一起喝酒的闲暇与快乐,也可以)
解析: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太阳落山了,大家一起相伴回家,再温上一壶酒,好好地招待邻居。这两句令人想起相传是尧时的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洋溢着田园生活特有的古朴真淳的情味。所以第一点不难看出来。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酒喝好了,客人也送走了,长吟着歌诗掩起柴门,“长吟”看出对眼前生活(隐逸躬耕)的满足;最后一个“聊”字耐人寻味,“聊”作姑且讲,作为一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虽然隐居了,但并不能全然忘情,不以完全放弃济世弘道的理想,所以说“聊为”。
【拓展阅读】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赏析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认为自己坚持隐而不仕的行为,与这种“通识”相比是有“愧”的。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实际上陶渊明在这里表现出了与儒家传统不一致的思想,所以他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平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习,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平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春天。据《栗里谱》记载:“有《始春怀古田舍》诗,当时自江陵归柴桑,复适京都宅,忧居家,思湓城,故有《怀古田舍》也。”这时诗人已经开始躬耕。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三十六岁,入桓玄所辖州府任职。隆安五年(401)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相关文章: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赏析10-05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古诗赏析10-06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一原文及赏析08-16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11-04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注释及翻译08-16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08-02
《咏怀古迹(其二)》阅读答案09-02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