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人逃暑》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1
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②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③于身。其阴逾④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衽(rèn):卧席。②徙(xǐ):移动。③濡(rú):沾湿。④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反席于树下( )
②而拙于用夕矣( )
2.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通“避”,躲避。②如果,假使。③优厚的俸禄。④通“向”,原先,从前。
2.“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移动的席子。
3.①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②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③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2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⑤。其阴逾⑥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反:同“返”。⑤濡(rú):沾湿。⑥逾:“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3)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 (4)而其身逾湿( )
2、解释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案:
郑人逃暑
(1)移动(2)离开(3)逃暑:避暑,乘凉(4)逾:同“愈”,更加。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阅读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译文: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3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u):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四)郑人逃暑
答案
1.⑴:移动 ⑵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4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参考答案】(4分,每空2分)(1)移动 (2)离开
【考查内容】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解析】常考题型,重在理解记忆。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参考答案】(3分)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考查内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解析】注意虚词“于”引导的倒装句式,和虚词“而”引导的转折句。
14、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参考答案】(2分)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考查内容】能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
【解析】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注意此题要求是“具体表现”,即“拙于用夕”的具体体现。
1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3分)
【参考答案】(3分)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考查内容】能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解析】郑人逃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白天晚上都是根据树影移动席子。从这个内容入手,得出这则寓言的道理。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5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 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3)反席于树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移动
(2)离开
(3)通返,返回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6
文言文阅读——《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è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3)反席于树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1.⑴:移动 ⑵:离开 ⑶:通“返”返回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郑人逃暑》阅读答案03-18
《郑玄字康成》阅读答案12-07
郑敏《金黄的稻束》阅读答案11-29
织补人阅读答案 织补人全文阅读12-13
《蛇人》阅读答案11-20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07-16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