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时间:2024-02-19 12:10:18 炜亮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1

  转瞬间,学习《英汉互译》课程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学习里,我收获许多,对翻译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对于《英汉互译》课程最大的学习体会就是:我们要学会培育翻译思维。我觉得这是教师反复给我们所强调的,这也是学习翻译课程的核心所在。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培育翻译思维。

  首先,学习《英汉互译》课程,最根本的是要知道翻译的规章。古人云:无法规不成方圆。假如我们连根本的翻译规章都不知道的话,我们将无从下手。翻译的规章包括翻译的概念和翻译的标准,从广义上理解,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与语言变体、语言与非语言等的代码转换和根本信息的传达;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翻译的标准是见仁见智,但是忠实与通顺是翻译标准的精华,也是翻译学习中应首先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除此之外,英译汉与汉译英中一些详细的规章也是要了解并把握的。

  其次,在我们对翻译的概念和标准有了根本的了解以后,我们翻译的时候还要结合详细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同样的一句话有不同的表达,因此,我们就要依据详细的语境详细分析,还要考虑不同人物身份说话的语言特点。当英译汉的时候,我们的译文要符合中国人的说话特点,不能根据外国人思维,要根据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思维;当汉译英的时候,我们的译文要符合外国人的说话特点,要符合他们的说话思维。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翻译的标准,选择直译或者意译。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与思想。

  最终,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多读、多看、多译。学习翻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学好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多背一些译文就可以学好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实践,脚踏实地地去翻译,从翻译中渐渐培育翻译的思维,才能学好翻译。翻译的思维是翻译的核心,翻译的思维就如翻开翻译大门的钥匙,当你拥有了翻译思维,翻开翻译大门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练习,但也并非翻译的题做得越多越好,假如翻译后不去总结,翻完就完,那也是做无用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对《英汉互译》课程的学习体会。我很感谢教师不是照着书原来给我们上这个课,而是来源于书本,但更高于书本,教授我们学习翻译的方法,致力于培育我们的翻译思维。在教师的带着下,我信任我的翻译水平会越来越好的,跟着教师的步伐,脚踏实地地前进,终会取得回报。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2

  我们用了十周的时间学习了这门课程,开头学习是对它的感觉是可怕,继而感觉到它非常有用,然后觉得对这门课很有兴趣。十星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总之收获许多,现在我把自己的学习感受总结如下: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进展和广泛应用,已经转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行少的工具。把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是现在大学生必需的具备的根本素养。今年,学校为我们开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我们自然很仔细的投入这门新课程的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本书共九章,第一章为我们概括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根底学问,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概念根底;其次章是在第一章为根底的.进一步具体的介绍局域网;第三章主要叙述的是Internet的最根本的协议TCP/IP协议以及其子网的概念、划分和Internet域名系统;第四章讲的是局域网的组建,其中重点讲了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后面的几章内容先学习了网络互连与广域网,特殊在实习时参观了一些设备,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学习了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效劳,接着大家又对Internet根底与应用有了肯定的了解,其中大局部大家都把握了。

  最终是网页制作,这可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操作实习局部了。在刚开课的时间我们就先学习了这章的内容,先是学习了HTML语言功能和常用标记的使用,然后学习了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并对网页公布与测试。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又把握了了一门新的学问。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网页的制作与公布,以前扫瞄网页时就奇怪着,现在最终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在空白的网页里书写出自己喜爱的文字,插入自己所爱的图片,表格。

  并把它们有序的组合起来,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网页。在预览时观看在几制作的网页,点击插入的超链接,就如扫瞄网站的网页一样。感觉特殊的有成就感。不仅如此,我还对网络技术与应用的理论学问了解的非常具体,像是OSI参考模型,介质传输掌握方法,局域网的技术与组建,特殊是TCP/IP协议Internet最根本的协议。还有一些网络互连设备的把握。固然学习一门新的课程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的,比方:HTML代码的记忆;TCP/IP协议的修改与计算机的重启的冲突;网络操作系统上遇到的麻烦,网络虚拟机的属性修改,IP代码修改,用户,权限以及最难的站点公布,在登录指定网站的时发觉找不到效劳器或者是没有权限。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根据指导书上的步骤来实习,不懂的要询问教师或者是准时与同学共同探讨,不能拖。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常常上机练习才会孰能生巧。“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学习,让我们跟随者时代的步伐,把握了新世际必备的学问,走在别人的前面。对于这门主要是理论学问的课程,教师把它讲的很生动,进展理论学问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帮忙我们更好的理解内容。

  实习时,来回走动着为我们准时解决操作上的难题,真的很上心,很辛苦。感谢教师对我们无私的奉献,感谢您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3

  转瞬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要跟我们说再见了,通过这学期的美术专业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都让我感受深刻,更使我体会到大学与高中的区分与变化,虽说现在相对高中显得比拟轻松,但对于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来说一点都没有松懈。

  刚进大学的我画画水平并不怎么高,比起那些省外学生的水平差距明显,这在画颜色的时候尤为明显,当我画完第一幅画时,整个画面完全没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可言,并且画出来灰灰的',有点闷,我想这也可能是大半年没画画的缘由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便说:“要注意光感。”起初我也不大理解其详细含义,通过后来的多幅画,我便了解到颜色之所以为颜色,根本在于其光影的变化,同一个物体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都有其不同的视觉体验,由于光线的朝向,明暗程度不同,所以才导致了物体颜色的变化。此后每当我着画之前,便开头先观看所画内容的光感,这也成为我进步缘由所在,或许现在我的水平不怎样但信任通过一体系的训练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我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美术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意培育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由于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原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沟通中产生进展的;美术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通过对艺术鉴赏力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注意培育进展我们的审美力量、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力量,注意培育创新精神,注意学生的共性进展,这从我们每位艺术生不同的绘画风格就能表达出来。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大学的美术强调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它注意学习的过程,注意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鉴于以上在大学半学期所体会的心得,我感受到美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素描,不光是把我们所谓的素描,颜色,速写画好就完事了,而我们应当追求的是不断全面地提高自己,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更要培育自己的创新意识,并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也学会了不少,信任通过大学这几年的努力,我会进步不少,究竟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好处,才是学艺术的收获。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4

  自上次丁教师说自己遇到了瓶颈,自己也确是早有此发觉,总感觉自己始终在原地踽踽独行,思维的界限,思维的瓶颈组围着自己,让自己感到迷茫。后来结合自身的潜意识观念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归零思维。

  印象最深的还是进入学生会时报名表上填写的自己的经受,把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种种骄人成绩写的满满的,面试时再一次的排列叙说,最终挨了一顿批,当时的确感到很是不满,觉得实话实说也成了错误,这也让自己久久耿耿于怀,近来检索着自己的思维习惯,把全部的思绪拿出来屡屡,我发觉,正是由于自己老记着自己的过去,老是看到自己做了什么,奉献了什么,而以此来满意自己,来充实自己,久久抱着自己的过去来度过着此后的时间,思维没有进步,停留在以前做事的思维路线上,境地上,得不到新的补充,新的开掘,这也就成了自己思维瓶颈的重要阻碍,心得体会。认真想想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大多有这样的例子,你认真想想你会发觉你身边那些常常和你谈天,一说话喜爱说当时我是怎么怎么做的,你应当怎么怎么做的,你听我的……要是我来做,确定比你做的怎样怎样的这人,你发觉三年前他是什么样,三年后还是什么样,这样的人多半没有多大进步,而且是始终会这样的度过此后时间的……所以,时刻记得清零,把自己的以前的种种归零,从新开头,从新学习,从新讨论,时刻记得自己是新手,自己是刚起步的,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不断进步,才会突破瓶颈,走出逆境。这你也就成了我如今面临瓶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转变思维习惯

  谈到上面说的思维瓶颈,出了没有归零思维是重要缘由外,自身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便是其次大阻碍因素了。熟悉到这个问题,牵引的还是上次谈到的遇到瓶颈后自己大脑空白,固然那时候也只是模糊的熟悉,宏观上的浅显了解,真正认清这个问题还是假期偶然的时机。

  究竟四十几天加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玩与休息,放假中玩的最多的要数下象棋了,碍于深受打击的心里,下棋连来下输,于是连续三天每天我下五个小时的棋,可谓输的一塌糊涂,三天中,一次偶然的顿悟,我发觉我下象棋时有一个潜意识的思维习惯,那就是,我每走一步棋,我只会思索下一步棋对方会怎么走,最多的时候会思索对手其次手会如何走,无论哪一步我都这样,固然不是自己刻意要这么去做,自然而然我就这样了,而这样的结局就是遇到了高手,他要怎么走我就跟着去防备,他怎么走,我怎么防,通常状况下,防到第三步第四步时,对手出其不意的一招把我给杀死了,每次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而且每次都到这一步时都是自然而然地,没有任何的意外,没有任何的让我感到突然。后来我一个人在那里思索时发觉这个原来是自己的思维习惯,不知不觉都会走到这样的情形下的,由于大脑思维不知不觉只会思索到其次步停下来,然后就开头想其他的事情,去看看网页啊,换音乐听等等,这样的思维习惯导致下棋的输。其实现实生活中工作中刻意不刻意的自己都会这样的来思索问题,来看问题。久而久之,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这也就成了丁教师所说的我的思维像做的夹生饭一样,用之麻烦,丢掷惋惜,所以“夹生饭”思维模式也就成了我遇到瓶颈的其次大因素。

  三、沉下来。

  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许多人都说过的话,听着有些可笑,有些让人感到假。事实上的.确是如此,这句话没有几个人做得到,我们身边有一小局部做到了,但是在这一小局部人中又有一局部人是假的沉下来了,由于他们身体沉下来,可是他们的精神境地却始终没有沉下来,这一局部人当中就有我了,很简洁的一个检验的方法,你给自己十本书,假如你能渐渐看完,还能够一本一本的写读书笔记,并且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那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你可以从精神境地上沉下来,否则,身体的沉下来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也就是我针对自身遇到瓶颈问题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对自身的要求,坚决的把自己从内心里沉下来,从精神境地上把自己渐渐沉下来。更多的去体会,去感悟,去思索,去学习,去历练。详细的该怎么做我想最紧要的就是。

  四、把读书作为本学期的硬性任务给规定下来,把读书真正的融入到自身的生活中去。

  我想开学的时候针对自身的现状,像比自己年长,比自己学问丰富的教师和其他一些同学询问,征询下该看的书目,在还剩下不多的大学里抓紧时间去学习,去丰富,固然这项任务也是以后人生最终总要的课程。盼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去完成这项任务,有所收获,有所获得。定期的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去思索,去转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去深化自己的思维。

  大三一个寒假,想的许多,思索的也许多,但是我想最重要最迫切的也就是以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了吧,盼望在这剩下的一年里多跟教师学学东西,学学真正的实质性的思维上的东西,以此,以后的路也就更好走更顺当了。

  实习这段时间我体会到工作其实简洁又重复,心里有时候会很烦燥,甚至累得想放弃。可实际上我无法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心情更为郁闷,也开头影响我的工作效率。回想刚进公司的时候,每天都忙于学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耳畔响起长辈们常说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于是我悄悄对自己说要时刻保持主动学习的心态,我的目标是每天都有进步。当你不满意于日常业务,开头探究更为深层的含义时,会发觉工作在简洁重复中也有无穷微妙,思索探讨后常会有新的体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师傅授于学问与思维不行能像倒水似一股脑全倒出,而且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自己专心学习的根底上,才能发觉问题,向师傅请教新学问,甚至能得到更好的思路。富,我会做的更好!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5

  每过一个寒假,都会有不同的心境,来之于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想更多的是心里的成熟和责任意识的深化。如今回想起来,前三年的是是非非,历历在目。初入大学第一个寒假,带焦急切与急躁,既有内心长期未见爸妈的思恋,也有放假后的轻松自由拘束,但更多的是离开了由稚嫩不成熟的纯真中学到与以往种种不同,事事掺杂着人情世俗的心灵承受煎熬的蜕变的大学环境后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安静与祥和。

  大学其次个寒假较之第一个相比,过的相对轻松静谧一些,心境经过了两年的历练,对人与人,人与社会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身边的感情,人生,关系也开头渐渐承受,渐渐的去认可,尽管现实与最初的内心里的那些纯粹不是相匹配,终确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的也就融入到了身处的环境。固然这个时候轻松的内心感受来由有一半的缘由来之于躲开了学生会的那对于自己来说永久无止境的工作,任务,领导风格的不同的确让自己可怕过这样的生活;此阶段其另外的心思也就放到了将来自己的出路,思索了很久,差不多一个月之久踌躇在考研与否的打算之上,这个假期对于自己来说真的很重要,后来这些思想的变更都来之于这个假期的变化;总而言之,这些都还是停留在了宏观虚无的思想界限上。

  真正着眼于实处,从微观入手,从现实解决问题的还是第三个假期了,固然这个阶段思想的.蜕变,心境的成熟,不再是前两个假期的那种如今看来比拟稚嫩的东西了。此阶段我称之为成长过程,对较之前消失那些问题,心里苦恼,无法承受的种种事情现在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任何的心地起伏,波动跌宕了。生活的蜕变已经实实在在的刻印在了我的人生历程中,以此指导着自己,催促着自己不断地成长,去经受去体会去学习去成长。我想真正的成长,真正的学到的东西,在大学里寒假中最大的最珍贵的收获乃是心境经由万事的磨练走向成熟的从而能指导自己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6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又要接近尾声。回忆一下,经受了许多,学习了许多。就以下几个方面进展间的课程总结:

  1、听课的成果。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只知道通俗歌曲就是大家口中都在唱的,普遍而群众化。而当时选这门课的时候,其实只是觉得这门课应当会比拟轻松而且不会像其他课那样正式。然而,从我一开头

  接触这门课,教师就一如既往地交给我们歌曲进展的历史。我知道了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是我们今日能够听到的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也是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唱歌的人叫拂晓晖。拂晓晖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摇篮明月歌舞团主持人黎锦晖的女儿,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月风行一时。黎锦辉创作的歌曲总是先让女儿来唱,这样便成就了拂晓晖,使她成为中国歌坛的第一位流行歌星。介绍完这些之后,教师还放了歌曲《毛毛雨》给我们听,说实话,当我听见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不好听,感觉她唱歌的时候有种不正经的感觉。其次,印象比拟深的是邓丽君,很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蜜歌声深深沉醉。很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邓丽君的”歌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潺潺溪流。人们观赏她只要靠审美本能而无需绞尽脑汁。其实艺术的`共同点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到自然成,就像夜来香开放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斧凿痕迹,但又比任何设计和细心包装来得更出其不意、稳妥、周密。今日很多歌手唱的歌缺乏感染力,就在于属于包装的东西太多了!这就好比原来相貌平平的小姐太太硬是靠整容术增加了几分姿色,却总让人觉得缺点内涵。

  其实每堂课上教师都会给我们听一些代表性的歌曲,由于歌曲太古老或是我们本身不感兴趣,但听了教师讲解后,我自己还是会回到寝室里把印象中教师讲的歌曲认真地听上几遍,后来得出一个结果,一首好不好听不仅在于它的乐感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政治背景。

  2、教师课程教学状况。除了教师系统而全面地给我们讲解中国流行歌曲的进展历史,他为了考考我们的承受成果,布置了小组PPT作业,内容是自己对于某个流行歌手或某种歌曲的了解和讲解,这样以来,教师就可以看出我们对音乐的鉴赏和观赏力量。之后,他还让我们自己写歌词,在我看来,我觉得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加一个工程,让同学们唱,这样无疑会给课堂增加肯定的乐趣。

  3、学习展望:接下来要仔细回忆消化汲取本课程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方向以及讨论趋向查找自己的讨论点,目前首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我们的课程任务,争取早日完成。

  收获许多,感悟颇深,感谢教师,盼望各位同学一起进步!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7

  回顾今天的学习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获着。导师们多次讲到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地告诉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什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等等。其目标指向一点,那就是: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学会”一词很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一、弄清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常听到,但它具体指什么,却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必备品格指自律、尊重、认真。今天,老师也提到了什么是素养?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而这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二、弄清楚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成为快乐人。而让学生成为快乐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二是带给学生快乐。如果教育本身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又如何去寻找快乐呢?所以,让学生“乐学”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只有在“乐学”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在我们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这个过程所带给他们的情绪体验,否则会有“舍本求末”之嫌。

  三、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上来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把任务完成,再在作业、评讲时查缺补漏。至于学生怎么学的,关注不多,只要他学会了解题就行,能做那一类题就好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出现问题了。

  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兴奋的还是有气无力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少数精英参与了,还是大多数孩子参与了;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真的在讨论,是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没有问题提出来,是怎样解决的;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他们从这一课时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创设情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名师都提出情境化教学策略,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似是而非。通过学习情境化教学策略,我明白了有以下几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实物、图像、动作、语言(朗读,描述,比喻)、新旧知识和观念、背景知识和场景、问题等。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是什么,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素养,也知道怎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如果我们真的把核心素养作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那么画出的一定是教育的圆满!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8

  这两天一直看到被转载的批驳通识教育的文章,作者是我很喜欢的老师朱绩崧。朱老师在文章中提到,通识教育之矫枉过正,在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学,后果自是平庸。其实我部分程度上也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想说,这是他根据自己的生命经验所拼接出来的通识教育的一个画面。而我来到复旦两年,通识教育的课程我基本也已经修完了,根据我的生命体验,通识教育完全还有其他的图景。

  老师提到,有英文系的学生因为学3分的社会学导论而不背他的十四行诗了,但是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遇到朱老师,有幸在他课上读了莎士比亚的原著,看了各种对于莎翁作品的文学批评论述的,也是通识教育。那是一门叫莎士比亚悲剧的通识选修课。如果没有通史教育,我一个学国政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大学的校园里去上一门跟英文文学有关的课程,而这样的课程对我来说就是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文学可以有多大的魅力。一个学国政的学生会读pre-modern english,读着莎翁的原著,会在万老师的英语作品鉴赏课上读各种类型的英文诗,学习诗歌的韵脚,会在世界文学导读的课上听一口纯正英音的汪老师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给我们念爱经、别离辞甚至是说说xx的奇怪的癖好。这些体验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一个在自己专业领域及其精通的学者,当然是非常好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本科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在某个领域极其精通的学者。更多时候,是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可以去了解不同的学科,只有在真正了解了不同学科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有方向地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培养自己的阅读趣味。之前打过大学教育的辩题,看了很多学者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大意是大学教育是为了发展人,使人可以使自己的性格、知识更完善,可以真正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其实我在走出去跟别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是没有通识教育的课程的,因此他们学的也大多是专业相关课程。但我也并没有发现他们因只学专业课而比我的复旦同学在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上面有非常明显的超越。更多时候,我反倒觉得身边拥有更多不同学科知识的同学在思考问题时角度更加多元,思路更加开阔也更加灵活。

  说别人的例子可能不那么直观,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大学里上过的令我印象最深、学到东西最多、收获也最大的课程真的不是我的专业课,而是一些别的学科的通识课程。比如说张双利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她让我对哲学特别是马哲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哲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门课算是我在大学中收获最大的课程,甚至没有之一。

  还有通识选修课中的商务案例分析,两年才开设一次,由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老师james来授课,整个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前做大量关于案例的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就是大家各自发言、讨论然后老师会在中间不停地问你,把你一步步往前推,直到你将自己的所有所学都展现出来为止。老师风趣幽默,典型的乐天派美国人,虽然受过高等的专业教育,但是授课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重点强调分析方法。从来不让大家死记硬背些什么知识,而是在上课讨论和平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

  还有博弈论与中国智慧,虽然讲的是博弈论的知识,但是我在之后也发现跟国际关系领域很多知识也可以进行交叉应用来分析问题,尤其是这个理论本身会教给你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分析问题的`模型。其他的课程,像法语、基督教哲学、国际金融、证券理论、化学与人类等等课程,我都觉得其实都是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对我帮助非常大的。

  当然,国内的通识教育是有其问题的存在的。前两天跟港大的熊浩学长交流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国外一般只有顶尖的大学才会有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也要是这个领域内顶尖的教授才能够开设的,比如像哈佛的约瑟夫奈这样子级别的教授。反观复旦,通识教育的课程种类非常的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若是让学生上了没有收获,还不如减少通识课程的数量,只开精品课程,减少每个人必须修满的学分,保证学生可以在每一门精品的课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9

  两个周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已经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我也没有认真听进去。本来,我对教育也挺感兴趣,可是因为诸多原因,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关注,而是偶尔在遇见各种现象时,内心独自感慨,立志将来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从小学上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尽管我们已经成年。有一天,我们走出社会,也仍免不了学习,免不了被教育。教育是终生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心灵的自我发现。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跳出来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现存教育本身的各种优缺点,尽管我们会怀疑,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却很少会想,我们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于一种教育方案实施的方法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等,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新课程通识培训课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即站在施教者的位置上,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教育办得更出色,使教育真正适应每个人的自身发展,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此,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应当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自我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兴趣,并在快乐中学习。如此,才能让每一孩子都有棱有角,有自己的特长,有一份自信。另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压力,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注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把重心放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上。培根曾说: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播种人生。因此,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是决不能忽视的。作为一个负责的施教者,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方面影响了学生,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社会。美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教育。个人觉得,一个人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精神和性格了。按照培根的说法,是那剩下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对人生施加强有力的内在影响。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精神和性格足以影响社会,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去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呢?尤其是在童年到成年的这一阶段时期,更是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更应该投入更多力量到学生性格的培养中。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有了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性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就要想法设法贯彻落实和实施。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行政机制,保证整个教育体系顺畅流通运行。其次,建设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容忽视,尤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平困偏远山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最后,教育发展应当受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应当避免走极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立足长远,更需要当下从事教育的人们或将来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金钱物质和待遇的回报来影响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选择和决心。

  我深深感动于宁夏一中的校长所做的演讲报告,感动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设身处地的着想。有谁,不是从高中的课堂走到大学的讲堂?看了那些孩子们成长记录袋,我深深感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悉心疼爱,以及师生间感人至深的情感。当下,很多人都厌倦了作为初高中老师的繁忙,厌倦了作为小学老师的无聊,很多人都羡慕大学老师的收入高,假期多,上课少,轻松闲逸。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真实深刻的体会。我要毫不客气地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做任何老师的,甚至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要做,除非转变观念,否则不可能称职。

  想像着当你站在那么多孩子中间,看着那么多双纯朴明净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你感受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及对你深深的期待,难道这不是爱吗?难道这不是生命的魅力吗?生命的价值不是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的,也不是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来划定的,而是在有生之年,是否用心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感受到这世间的爱与温暖,并深深的眷恋,然后不求回报地投入。冯骥才曾说,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而轰鸣的过程。这一代又一代温暖与爱的传递,便是永恒。我相信,人类文明是因为有爱和温暖才更加辉煌灿烂的。但愿每一个有感于此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至真至善至美。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深深地致敬!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高中老师对我的培养,是他们促成了我众多重要价值观的形成,让我感受到生命,爱和温暖。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10

  期待是一种美丽。虽说从7月29日开始就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但是当听说8月9至13日为期四天的培训专家中有王红顺和杜金山校长时,我心潮澎湃,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与兴奋,早早准备好双色笔和笔记本,静心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学习是必须的,培训是必要的,这次高效课堂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正当我们的导学自主教学模式陷进瓶颈无法突破时,恰逢这次难得的集中培训,很庆幸有高瞻远瞩的领导为巩义教育出谋划策,不惜代价与中国教师报的专家团队联合打造高效课堂实验校,我校很幸运成为其中一所。拥有的倍加珍惜,难得我们有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触动着我的内心世界,巩义领导的决心之大帮我们解了后顾之忧,专家团队的精辟讲解帮我们揭开了困惑已久的迷惑,亲身参与的体验学习帮我们理清了新模式的教学环节。人文的安排使高密度的`学习有效、高效、实用。

  学习是苦的,苦中有甜;学习是累的,累中有收获。田保华局长娓娓道来的《课改有道》给我们清晰地阐释了今天如何做一名道德的好老师,即做信仰、做幸福、做课程、做课堂、做评价;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如何确信把学生已经带到那里去,其实,也就是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达标检测这些必要的环节的实施,深入浅出、简单易懂。杜金山校长的报告更使我刻骨铭心,他用了很长时间一直在和老师们聊天,他认为人生是八大步走过来的,即认知、理念、观念、信念、命运、性格、行为、习惯,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起着转折作用。聊得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他是帮老师们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重新认识学习,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新一轮的高效课堂改革。他说:“没有人能改变你,除非你自己愿意,彻底的心动会导致行动。因为学习和改革都属于主体性行为,犹如吃饭、睡觉、上厕所等等,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事情,必须亲自参与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看似简单平淡的话语却极富有哲理且耐人寻味。这,就是专家,站得高看得远,他用发生在自己学校、自己身上的故事给我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心和践行高效课堂的决心。是的,“没有人能改变你,除非你自己愿意”,我已将这句话作为自己今后工作的座右铭。富传阁校长所在的鹰城一中虽说是高中阶段,但是课改也是搞得轰轰烈烈,像模像样,在全国都堪称一流,他的报告使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同时也卸掉了思想包袱和太多的顾虑。

  培训的目的除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外,更重要的是解决怎么操作的问题。如果说以上几位专家是在用实际行动引路、用已有成绩现身说法,而王红顺校长则是在给与我们技术层面的指导,从“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流程的解读到导学案的设计,从小组的组建到的小组的文化建设,班级的文化建设,讲解细致、易于操作,而且还及其负责任地穿插提问,其实是在帮更多的人理清思路,加深印象,从根本意义上明白如何操作,使我们开学后少走弯路。

  时间过得真快,培训结束了,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思考和美好的回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会细嚼慢咽,最终消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也将重新为自己点燃梦想的火把,向着希望出发。正如毕淑敏所言: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我坚信,课改路上有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引我不再孤单无助,有同伴的切磋交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不再摇摆不定。课改路上,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11

  走进大学前就闻得许多大学在第一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学习,而是进行公共课教育,彼时我还不清楚课程的设置情况,不了解公共课教育的用图和益处。终于等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西南财经大学并开始接受学校创新且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后,我才对通识课程有了由浅到深的认识。

  起初,和许多出入大学的同学一样,对新的学习模式有些不适应。高中的教育是非常应试且单向的,所有人的目标都是高考。课堂上老师勾画重点,详细解答各个难点重点,大量灌输各种技巧、方法,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都在应试的枷锁下被桎梏了,老师教,学生听,非常的单向性。而对于课后知识的巩固情况,几乎所有学生都采用了程度不一的题海战术,通过《助你上清华》、《北大敲门砖》、《高考抢分王》等高考辅导书名,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学习和大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它带有不可避免的.功利性。而在大一的这一年通识教育里,我发现大学的学习更多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积累。首先,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直接的是PPT的应用代替了黑板粉笔,暂且不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势,但前者的直观性、快捷方便等特点是广受推崇的。老师字教课时不会局限于课本,而是结合一些影视资料、热点话题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举个例子来说,大一第一学期陈运老师的《社会学教程》中,陈老师常和我们一起谈论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蜗居、大学生创业等等。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陈老师播放的《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节目中一个关于蚁族的报道,从中我们不仅更熟悉所学的专业术语,将理论结合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门课程知道了应该从何种方式思考一些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它教会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带给我们的益处是远远不能从学分来计算的。而且,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很多课程老师都是提倡学生分组共同完成目标,这些互动、激励的方式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面对教育方法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必须作相应调整。从前的课堂上,老师们大都是一节课一节内容,进度适中,点点详解,学生不必花大量时间预习,而大学课堂上,老师一个课时会讲一章甚至两章的内容,也不会“紧扣课本”,而是用一些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提前预习,积极思考。提前预习内容,可以掌握一些专业理论知识,课堂上与老师的实例讲解相结合,大有事半功倍之效。至于课后知识复习情况,有的学科有配套练习题,有的则没有。而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是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报刊,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全面掌握这门学科,还是熟练应用和提高学科素质的一块敲门砖。还有一个方法是多联想、多与生活相结合,比如字学习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后,在阅读一些政策时,那些知识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用了。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其中能“薄发”的一个关键是总结。总结不仅仅是对某个概念、章落等的概括,还应该包括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想与见解。有人说,文字需要保鲜,诚然,内心的美好感受和一闪而现的灵感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对知识的感悟和见解,及时的记录和总结可以让我们见证自己思想的一次次进步和升华。

  最初学习通识课程,感触并不深,甚至无知地认为这是无用只举。可随着一步步的学习,我发现了它的乐趣和带给我们的益处。学习了《社会学教程》后,面对一个热点话题时,我不会像从前一样以一个人好恶去夸耀或指责,而是试着从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一种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学习了《科学技术史》后,我欣喜的发现一路走来,科学的历史是如此的艰难而又光荣,李约瑟难题是何能让人着迷;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后,我不会再对各种政策方针而手足无措,而是尽最大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深知需要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我一定会积极主动努力学习各门课程,“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12

  通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许多新的收获,同时也有了许多感受。培训学习期间和同行以及专家互动交流多些,发起话题和上传资源多些,对建立个人工作室和资源建立有很大帮助,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谈一点学习心得和对未来教学的一些理解:

  一、重视教学反思、做好反思实践

  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二、以名师为榜样、大胆探索实践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也好,自己进行教学研究也好,以名师名家为榜样,这当然也包括我身边好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的课上得精彩,有的班级带得漂亮。他们都会成为我追随的目标,我会以他们为榜样。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学原理通过最朴实、简单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爱的教育。

  三、加强责任意识,学会主动学习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我深切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学习、去实践。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13

  自从参加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培训以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感谢继续教育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能相应的调适。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此次学习中的收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心理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度,制约着新课改的进程,影响着学生的成才质量。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我从以下做起:

  1、转变观念。

  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

  2、学会放松。

  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3、拓宽心胸。

  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通识课程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岗前培训通识课程及专题课程》心得体会03-27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08-26

参加通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08-30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8篇)08-29

参加通识培训的个人心得体会(通用14篇)08-22

幼儿教师通识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5篇)11-11

大学生劳动课程心得体会(精选7篇)05-05

大学生劳动课程心得体会(通用15篇)05-06

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心得体会(精选5篇)05-2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0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