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读书心得

时间:2021-06-10 11:43:1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逍遥游教学读书心得

  内容提要:

逍遥游教学读书心得

  这是一篇教学读书心得。笔者对《逍遥游》现行注本○1(包括高中课文注释)提出了一些疑问,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笔者认为,现行注本把《逍遥游》中“有所待”“无所待”的“待”,注释为“凭借,依赖”,是不妥的,它导致对全文理解的错误。

  笔者认为,“待”应训为“呆”,即滞留。限止之意。“有所待”即有所滞碍,有所局限;“无所待”就是无拘无碍,自由逍遥。那“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为“逍遥游”之形也;而乘正御气“以游无穷”的“至者”,为“逍遥游”之神也。形神契合,构成“逍遥游”之“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2的境界。

  笔者对《逍遥游》的篇旨,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逍遥游》新解读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高中语文课文《逍遥游》节选自它的第一部分。它境界高远,思想深邃,文辞汪洋恣肆,确属难得的佳作。

  但是,对于《逍遥游》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意见。现行的注释,本两晋郭象。支道林之说,颇为时人接受,其实也有诸多滞碍不通之处。现在,谨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小大之辨

  1、如何理解大鹏的形象?

  我认为,《逍遥游》中的大鹏,是庄子塑造的一个“伟大,高傲的形象”○3。它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展翅高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我感到,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写照,这就是象征他崇高理想的“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

  2、蜩。学鸠。斥鴳是什么形象?

  我认为,它们是与大鹏相对立的形象。它们目光短浅,苟活于世,生命卑微而庸俗。它们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和境界,反而讥笑大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在文章中以十分轻蔑的口气斥责它们,“之二虫又何知?”并且认为,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郡,而征一国”者,被功名利禄所束缚,就像斥鴳一样,“所见甚小”。它们才是值得嘲笑和鄙视的。

  庄子把它们跟大鹏作对比,明确指出:“此小大之辨也。”从而突出了大鹏高远的境界。

  而现行的注释因袭前人之说,认为大鹏与斥鴳皆属“有所待”,同为一类,跟“无所待”的“至人”之类相对立,这就在理解上出现了矛盾。

  二。现行注释中的种种矛盾

  1、对“无所待”的注释的矛盾

  《逍遥游》第三段末,写到一种“精神上绝对自由”○4的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按照现行的注释,“待:凭借,依赖”,“恶乎待”就是无所凭借,无所依赖。“乘天地之正”,就是顺应天地万物之性。“御六气之辨”,就是驾御六气的变化。并特别注明: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

  现行的注释由此解释说,斥鴳。大鹏,均为“有所凭借”,只有“游无穷”的“至人”,才是“无所凭借”。

  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顺一物之性,被视为“有所凭借”,何以顺万物之性,却反而成了“无所凭借”了呢?大鹏乘风而起,是为“有所凭借”,而“游无穷”的“至人”驾御着阴。阳。风。雨。晦。明这么多物事,怎么反倒是“无所凭借”了呢?是因为它驾御的东西特别多么?那样一来,他要凭借。依赖的东西不也就更多了么?

  或许有人说,这就是辩证法。“无所不凭借”就是“无所凭借”。但是,这样一辨证,似乎斥鴳。大鹏跟“至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力够不够大,所凭借之物够不够多;“至人”也者,乃无所不能之至强之人也。——这显然已背离“逍遥游”的题中之义了。

  2、对“顺乎自然”的解说的矛盾

  有注本解释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的意思,实质上就是“顺乎自然”○5。这样,“彼且恶乎待哉“,也就得到了"绝对自由"。

  但按照现行注本对“有所待”的解释来推论,什么都顺应外物,这应是最大的不自由。

  我所说的矛盾还不止于此。

  我在思考,什么叫顺乎自然?“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固然是顺乎自然;“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又何尝不是顺乎自然?大鹏高飞九万里,似乎有违自然,但它“抟扶摇而上”。“去以六月息者”,难道不是顺乎自然?

  其实,西晋的向秀和郭象在谈到《逍遥游》的篇旨时就曾指出,大鹏与斥鴳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遥的。所谓“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6。

  这样看来,世间万物,原无等差。庄子所向往的“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原来跟“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郡,而征一国”之流,属同一货色!

  思路至此,忽至蹶踬。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看,把“有所待”的“待”字理解为凭借。依赖之义,并以此划出“有所凭借”。“无所凭借”之类,应是此中的症结。

  我们可以来试着作一下这样的.推理:

  斥鴳。大鹏都要凭借风力而飞,所以是有所凭借;

  而“至人”乘正御气,顺应自然,所以是无所凭借。

  但从“顺应自然”来说,能飞则飞,不能飞则不飞;能高飞则高飞,不能高飞则不高飞,小大之为,岂不都是顺应自然?

  再从“凭借”来说,“至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是为无所凭借;斥鴳之流,无能为力,干脆不乘不御,难道不是无所凭借?

  由此可以推出结论:小大无差,万物皆逍遥。

  这样一来,“有所凭借”。“无所凭借”的说法,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3、对“游无穷”的理解的矛盾

  针对向秀。郭象“小大皆逍遥”○7的观点,东晋学者支道林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说:“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8

  在支道林看来,大鹏和斥鴳都不为逍遥。“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鴳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9,它们都只是一时的。相对的满足。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才是“至足”,才是真正的逍遥。○10

  在这里,支道林对“至足”作了两种表述。他先是打比方,说“至足”就像尽量地永远地吃饱喝足那样,是欲望的最大限度的满足;然后他又阐发说,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游无穷”,才是“至足”。

  这就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了。

  大鹏高飞万里,是为“营生之路旷”,而“至人”“游无穷”,何以就不为“路旷”?大鹏乘风而起,是为“失适于体外”,而“至人”“乘天地之正”,难道就纯乎自得于“体内”?

  况且,从事理上讲,作无穷之游者,必当有无穷之不满足也。既已至足,何再游为?

  看来,支道林的说法,也很难站得住脚。细细分析,它的问题,仍然在于对“有所待”。“无所待”的错误理解。照他看,无论大鹏之飞如何高远,但因其“有所凭借”,所以终将“失适于体外”;而“游无穷者”“无所凭借”,所以就有了“绝对的满足”。

  然而,诚如我上文已论及的,对于“天地之正”,“六气之辨”,只要有“御”有“乘”,就应为“有所凭借”;对于“无穷”之境界,只要去“游”,就已包含了一时的,相对的内容。“高兴”也罢,“放浪”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实质了。

  4,对文意。文理的分析的矛盾

  让我们来理一理课文《逍遥游(节选)》的三个段落的思路。

  第一段,极写大鹏之飞。然后以蜩。学鸠跟大鹏作对比,并斥责其对大鹏的嘲笑,“之二虫又何知?”

  第二段,开头一句,就是承上启下的评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接着列举了诸多小大之对比作为例证。最后,作者再一次描绘了大鹏高飞万里的形象,又以斥鴳作对比,指出:“此小大之辨也。”

  应该说,第二段中庄子对大鹏的再一次描写,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已被提升到“小大之辨”这样一个理论的高度,并以此提示全篇的主旨。

  第三段,以“故夫”一词领起下文,表明是在承接一二段进行总结。文章把“知效一官”之流跟“游无穷者”进行对比,也是在和一二段中学鸠斥鴳一类跟大鹏的对比形成照应,并对“小大之辨”的主旨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证。在这个基础上,最后推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语。

  但是,在现行的注释和解说中,却把蜩。鸠。斥鴳和大鹏这两类作为对比的形象,讲成皆为“有所凭借”,同属一类。这样一来,一二段对大鹏的赞誉,被全盘推翻;而第三段的对比,也失去了前文的照应。更为严重的是,它使“至人”的形象,只剩下干瘪的空壳;也使最后的结语,孤悬文外,失去了坚实的支撑。

  从文意上说,这种讲法,已使上下文大为扞格;从文理上说,否定了大鹏,又何以表现“游无穷者”的广大。高远的境界呢?

  三.我对《逍遥游》的解读

  1、我对“待”字的理解

  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对“有所待”。“无所待”中的“待”字的理解。

  查《说文解字》,“待”的注释是:竢也。从“彳”,“寺”音。而“竢”的注释是:待也。从“立”,“矣”音。据此可知,“待”。“竢”二字,实为互训。

  从文字学的知识来讲,古代的形声字,形旁。声旁实际上都有表意的作用。我认为,细细地分析上面两字的结构组合,对于我们理解“待”字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先看“待”字的两个部分。“彳”,小步也;“寺”,寸土也。小步行于寸土,其势必为滞碍也。

  再看“竢”字,就更有意思了。拆开分明就是“立”“矣”二字,限止滞留之意,已然明矣。

  再查《辞海》。“待”:○二(dai)犹“呆”,停留,逗留意。《新华字典》也有解释:“待○二dai停留,逗留,迟延,也作“呆”。

  据此,并根据上文对现行注本诸多矛盾的分析,我认为,把“有所待”的“待”注释为凭借,依赖,有所不妥。

  我的理解是:“待",犹"呆"也;滞留也,限止也。“有所待”,应是有所滞碍,有所限止的意思;而“无所待",则应是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谓也。

  2、我对课文《逍遥游(节选)》第三段的简析

  现在,试按照我的理解简析课文第三段。

  本段以“故夫”一词领起,承接上文,写出三种境界。

  一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此属斥鴳之流。

  二是宋荣子。列子一类。

  请注意庄子的表述。宋荣子是“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但“犹有未树也”;列子是“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但“犹有所待也”。意思是,二人虽然没有汲汲乎追求世俗的名利,但都还有局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将此二人并举,文字上也两两对应,说明“犹有所待也”跟“犹有未树也”意义相近,是指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虽然“泠然善也”。“能免于行”,但终究有所限止(“有所待”),非能如大鹏万里之飞也。

  现行注本将仅对列子所作的评语“有所待”,解释为“有所凭借”,并由此推扩开去,认为斥鴳。大鹏,均为“有所凭借”,而“游无穷”的“至人”,才为“无所凭借”,遂在全文的理解上,造成种种的矛盾和困惑。

  我认为,本段最后写到的“游无穷”的“至人”,实际上是对一二段中大鹏形象的总结。

  我们不妨来细细地对照一下。

  第三段在末尾写到“至人”: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这里,所谓“天地之正”,就是天地万物运行之道,所谓“六气之辨”,就是“阴。阳。风。雨。晦。明”变化之形。

  而一二段是怎样描写大鹏高飞的呢?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这里所言之“海运”,之“六月息”,之“野马。尘埃”,之“扶摇。羊角”,不正是“天道”。“六气”的具体的内容吗?

  而大鹏高飞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不正是“游无穷”的形象描写吗?(时人或以为九万里为实指,并以此辩其非为“无穷”,此说殊难苟同也。)

  第三段末把这种形象总结为“彼且恶乎待哉”,“恶乎待”者,无所拘碍,自由翱翔之谓也——此即为庄子之“逍遥游”也。

  可以看出,第三段是紧承一二段中的“小大之辨”,并进一步对之作了精辟地阐释。实际上,一二段中那高飞的大鹏,是为“逍遥游”之形也;而第三段中那乘正御气以“游无穷”的“至人”,是为“逍遥游”之神也。形神契合,前后相扣,何来“有所凭借”。“无所凭借”的划分呢?

  3。《逍遥游》篇旨之我见

  何谓“逍遥”?

  “逍遥”作为一个复音词,始见于《诗经。郑风。清人》篇,“河上乎逍遥”,与“河上乎翱翔”对举。“逍遥”即“翱翔”。

  《庄子》本篇有“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大宗师》篇有“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逍遥”又与“彷徨”义同。

  “逍遥”。“翱翔”。“彷徨”都有无拘无碍,自由自在的意思。

  《逍遥游》极写大鹏之飞,运用一系列对比,阐释了“小大之辨”,并揭示了庄子精神上的理想境界:摆脱世俗的羁绊,驾乘着“道”,像大鹏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翱翔。

  这就是《逍遥游》的篇旨。

  这里,“世俗的羁绊”主要指个人内心对名利的追求,为至小;“道”是指心灵对宇宙万物的真谛的认识,为至大。这,就是全文阐释的“小大之辨”。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

  4。简析《逍遥游》的后两个部分

  按照现行注本对《逍遥游》段落的划分来看,高中课本节选的只是它的第一部分,后面还有第二。第三部分。

  那么,后面两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它们是在围绕上文所论的《逍遥游》的篇旨进行论述吗?

  让我们来简析一下它们的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三个故事。

  (一)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不受。

  (二)肩吾与连叔的对话,谈论藐姑射山的神人。

  (三)“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丧其天下焉。”

  治理天下,俗人认为是大事,许由看作是俗务,惟其小者,当然不受。

  再看那位藐姑射山的神人,“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神游于四海之外……”

  连叔是怎么赞美她的呢?“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是其尘垢秕糠,将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注意,在庄子笔下,藐姑射山的神人,是多么高洁,多么美丽!她“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的形象,不令我们想起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吗?而她那“磅礴万物以为一,”不以俗务为事的高远的情操,不也令我们想到那“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吗?

  至于尧往见藐姑射山的四位高士,就窅然忘掉了天下的故事,其意略与上同。

  这里,贯穿的是“小大之辨”,赞美的是自由“逍遥”,哪里涉及到“有所凭借”。“无所凭借”的划分呢?

  《逍遥游》的第三部分,拟写了庄子与惠施的一段对话,辨析了两个有关“大”的问题。

  (一)惠施讲了一个无用的大匏的故事。庄子以不龟手之药的不同运用为喻,指出:“此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匏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二)惠施又讲到一棵“臃肿而不中绳墨”的大樗树,并以此喻指庄子说:“今子之言,大而无用……。”庄子也用比喻,讲了一个故事:狸狌“东西跳梁”,为了获取猎物,“中于机辟,死于网罟”。而那棵无用的大樗树呢,则可以“树之以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让人能够“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可以看出,在这里,“大”与“逍遥”,相合相通,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了一种广大自由的精神境界。

  清人王先谦在此段之末评注曰:“惠以庄言为无用,不知庄之游于无穷,所谓大知小知之异也,”○11

  在这里,庄子反复论述的“小大之辨”,不是与第一部分所揭示的篇旨紧紧相承吗?庄子鄙弃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不是与第一部分所描述的大鹏和“至人”的境界紧密相合吗?

  从思想上说,《逍遥游》全文所贯穿的,正是庄子典型的相对主义哲学,所谓追求“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12云云,又何从谈起呢?而现行注本以“有所凭借”。“无所凭借”为根据所作的分类和解说,又何能通达呢?

  时人惟叹《庄子》“扑朔迷离……难以进行流畅地解读”○13,为何不静下心来,反省其中的误读呢?

  四.后记

  有人说,正确地理解《逍遥游》的篇旨,是解读《庄子》的钥匙。持此以试,“于我心有戚戚焉。”

  一部《庄子》,实际上都贯穿着这样一条思想的主线:以至大之“道”,来解释世俗纷纷之“小”(所谓是非。善恶。利害。穷达等等),目的是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达于无拘无碍,自由逍遥之境界。

  以此来理解“小大皆逍遥”的观点,就可以豁然开朗:这里并不是说,斥鴳。大鹏没有区别,而是说,像斥鴳那样生活于俗世的人,只要能够摆脱羁绊,顺乎自然,就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

  以此读《齐物论》,读《养生主》,……读《大宗师》,读《应帝王》,前后瞻顾,亦都或有通豁之悟。

  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本文所论之范围,惟衷心期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及有兴趣者,对此有所指正阐发也。

  2004年6月28日初稿

  2006年7月1日改稿

  参考书目:

  1.《庄子集解》清。王先谦编注

  2.《庄子选译》马美信译注章培恒审阅

  3.高中语文第四册教科书(人教社2002年第2版)

  4.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同上)

  5.《庄子》刘德煊评注(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6.《庄子现代版》流沙河(成都出版社)

  引文出处:

  ○1指参考书目中各书的注释。下同。

  ○2○3引自《庄子选译》前言第7页。

  ○4○12引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文《逍遥游(节选)》课前提示。

  ○5○6○7○8○9○10○13均见高四册语文教师用书184——193页。

  ○11引自《庄子集解》卷一第9页。

【逍遥游教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逍遥游》读书笔记10-15

《逍遥游》教学设计06-28

逍遥游 教学设计01-07

《逍遥游》教学设计07-29

《逍遥游》教学设计02-27

逍遥游教学设计07-08

逍遥游教学设计07-30

逍遥游教学设计07-02

逍遥游教学反思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