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说课稿
劳动教育课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和习惯的综合性教育课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教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欣赏《劳动号子》是根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体系实验用书——《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用书》大班艺术领域欣赏劳动号子一课内容来设计的。“铁人”王进喜是个秦腔迷,他对音乐的喜爱体现了劳动者的乐观精神,同时“铁人”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感染了工友们。在“人拉肩扛”的劳动过程中王进喜就用劳动号子指挥和鼓舞大家完成超乎想象的重体力劳动。体现了石油工人钢铁般的毅力和乐观团结的创业精神。本次活动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号子带来的感染力和促进团结协作的力量。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如下:
1、了解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作用和特点。
2、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劳动号子节奏和韵律。
3、了解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条件下乐观的态度、团结的精神。
三、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用即兴表演、肢体语言等亲身体验的形式来突破重点。
难点:感受老一代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过程和乐观团结的精神。在游戏中感知团结一致的作用和乐趣,来突破难点。
四、说现状分析
5—6岁幼儿脑结构较成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较准确的感知节奏和韵律,他们的大肌肉的迅速发展使幼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有力、动作整齐的表演。
五、说教法、学法
通过观看丰富的视频资料、师幼之间的讨论总结、幼儿亲身搬运和喊号子的体验中,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帮助幼儿了解老一辈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
六、说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初步了解“人拉肩扛”的历史
2、视频资料
3、小红旗一面
七、说活动过程
活动一历史再现
1、《人拉肩扛》的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老师讲《人拉肩扛》的故事,再现石油大会战时期人拉肩扛的历史事件,加深幼儿对铁人王进喜和老一辈石油工人乐观、团结精神的了解。
2、发现人拉肩扛中的号子。
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总结,然后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答案告诉老师。我会针对孩子的“我听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出“劳动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提问、交流引导幼儿发现铁人王进喜爷爷用号子指挥石油工人团结一致的拉动了重达几十吨的钻机,初步了解“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
活动二艺术欣赏
1、感受号子的形式。
带领幼儿再次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去感受“劳动号子”的魅力,(工人干劲大啊!嘿嘿。困难咱不怕啊!嘿嘿。我们一声吼啊!嘿嘿。地球也发抖啊!嘿嘿。)亲自感受之后老师抛出,“在劳动中为什么要喊号子”呢?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根据孩子的不同回答和疑问,师幼共同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通过模仿、体验、提出问题并回答,引导幼儿加深了解“劳动号子”在劳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2、游戏深化,艺术表现。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设计一个“快乐运输队”的游戏。我会准备一些较重的袋子请幼儿分成若干组进行两次搬运,第一次搬运只给出目的地。第二次配以号子指挥“预备,走。一二、一二”。让孩子们对比两次搬运哪一次更顺利、更开心。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游戏中,体会劳动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劳动号子”能够鼓足干劲,高涨情绪,指挥大家步调一致,这样劳动会更顺利更轻松,同时还能感到身心愉快。
3、艺术拓展
让孩子们欣赏几种劳动号子,引导幼儿体会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参与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运用到多种劳动场面、一领众和、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等。
各位评委,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次活动的过程设计我是利用“初步感受”“加深了解”“实践获得真知”的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以上各环节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带领幼儿激情的表演来结束这次活动。
活动三情景再现,激发情感
情境表演:帮助石油工人一起来运管线,播放石油工人的号子的音乐,选出,一个小朋友拿小旗,做指挥,孩子们排成两队手臂搭着手抬东西的样子。感受号子“一领众和”“步伐一致”,“有节奏”的特点。
设计意图:为幼儿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劳动最光荣》,此次说课我将本着义务教育音乐基本理念要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劳动最光荣》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欣赏课。这首歌是动画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带变化的两段体结构。歌曲情绪欢乐活泼。速度中速稍快,歌曲展现了小动物们通过劳动获得幸福生活的画面,同时也告诫小朋友们摒弃贪玩、不学习等坏习惯,歌曲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引导学生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去学习、去劳动。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虽然经过一年的音乐知识积累,但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尚不够充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经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歌曲描绘的劳动场景,逐渐产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的整体聆听、哼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创编动作,表演歌曲《劳动最光荣》,逐渐提高歌曲分析能力。
知识与技能:从情绪、内容等方面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热爱劳动的内容;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从情绪、内容等方面欣赏歌曲。
难点是了解歌曲表达的热爱劳动的内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哼唱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将使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片段,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顺势引入课题《劳动最光荣》。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课堂思路引入到本节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地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劳动最光荣》,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速度是中速稍快的。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歌曲描绘了一幅小动物们在积极劳动的美好画面。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
第一,聆听歌曲,提出问题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歌曲中唱到了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第二,再听歌曲,提出问题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应该向喜鹊和蜜蜂学习,因为喜鹊造新房,蜜蜂采蜜糖,很勤劳。
第三,我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提出问题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歌词表达了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最后,我来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录音,引导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地学会欣赏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我会请同学们以5人为一小组,8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我会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和歌曲旋律的搭配。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进行自由地展示,最后我会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歌曲描绘的劳动场景,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搜集其他有关劳动的歌曲进行聆听,下节课分享自己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捕捉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谢谢大家!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3
一、说教学背景
丝网花最初是采用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废旧尼龙丝网丝袜为原材料,经过巧妙构思,化腐朽为神奇。由于丝网花色彩鲜艳,造型丰富,花型逼真,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丝网花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感受可以任意变形,往往一种制作多种效果。通过丝网花卉制作学习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对花艺的升华。同时又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变废为宝的神奇智慧。
二、说教材
本课程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面向五六年级的同学而设计。本课内容是由制作--固定--整形三个步骤组合而成,教学时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发明能力。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经验,围绕认识花、探究花、创作花这一主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劳动技术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必需通过实践创作。因此我把探索花瓣的制作和组合成花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要创作出形式多样的丝网花作品,不能一样一样地教,必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举一反三。因此我把创作出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课内容与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花卉的`造型和丝网花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情感目标:感知、体验各类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弘扬变废为宝的优良传统。
三、说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里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方法恰当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境创设法: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丝网花作品,进行直观对比,创设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创作欲望。
启发引导法:引导拆分丝网花成品,了解花的形状、颜色、花瓣、叶片等,启发学生探究如何用丝网花来表现各种花型。
创作表现法:通过小组探究,自主合作创作贴近生活和自然的花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如引舟渡河,教法如舟,学如划桨,唯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具体学法如下: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有关图片和实物,分析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达到欲行先知的效果。
模仿法: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用语言描述非常抽象,最直观最有效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达到快速正确的操作要求。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观赏花——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在课前等待上课的过程中播放课件——伴随幽雅的古乐,展示色彩鲜艳,造型丰富丝网花的成品,使学生一进教室就受到丝网花作品的视觉冲击,浮想联翩,蠢蠢欲动。上课时直接利用这种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真花与丝网花进行比较,强化创作欲望,引出课题(丝网花——百合花的制作)
(二)、探究花——探究制作工具和制作步骤:
花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给予我们希望和向往,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鲜花如此美丽,可是它是有花期的,为了留住这永恒的美,我们这节课就用丝网花来创造这花的世界,请同学们拆分丝网花,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做丝网花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分析百合花的.花瓣有多少,花瓣的大小,花的形状、颜色和花叶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了百合花是由六片花瓣,分两层交错固定在花梗上组合而成的教学重点,为接下来创作花奠定了基础。
3、制作丝网花的步骤:教师以百合花为例演示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绕圈——网丝——组装——造型,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三)、制作花——学生动手实践:
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营造出温馨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1、规范制作,注意安全。
2、节约材料,合理裁剪。
3、大胆创作,勇于创新。
4、清理垃圾,恢复现场。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百合花的创作之后,鼓励他们采用重组、迁移、创新等方法创作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拓展,层层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评价总结,作品赏析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主题鲜明,操作规范,独有创意,造型美观,花型逼真,富有特色
作品赏析也是一次经验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访问“百变丝网花”网站,学习更多的花型设计,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丝网花来装扮自己的卧室、美化我们的教室,赠送亲友,增进友谊,机会成熟时,我们将举办一次“巧手丝网花”作品展览。
五、教学反思:
劳技课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有应用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创造为宗旨,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面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悟创作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借助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并在观赏花,探究花,创作花的递进训练中一一落实教学目标最终突破重点难点,使得丝网花在课堂,在校园,在学生心中悄然绽放。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说学情
文中所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学生所处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3,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五、说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六、说教法
(1)以“读”为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要围绕学生“读”这个中心,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可以采用默读、齐读、诵读、分角色读、配乐读、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默读善于思考,诵读善于抒情,演读精于体验。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朗读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初读课文,要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在竞赛中读。学生通过自由读,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精读课文,要从悟入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将学生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中的情感融为一体。赏读课文,要从品入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咀嚼、品味文章的语言描写、心理刻画、句法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这样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悟自得能力。
(2)“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七、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①自主尝试预习,主动搜集资料,自我质疑解答。
自读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第一步,让学生带着好奇,尝试着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通过“尝试”这一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把课文读熟,读正确,读流畅,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试着解决一些浅显问题。同时边读边发现问题,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暴露学生学习疑难的,反映出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些问题将成为研究性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读发现文本与众不同的个性,发现阅读时的疑点、难点,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自觉的深究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主体、主动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
②自主研读发现,激发求知欲望,引导探究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带着自己确定的研究主题,深入细致地读书,反复地品味,有序地思考。通过点、圈、画、注、读等不同方式去感受、体验、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对言语形式的特点不断有所觉察,进而发现一些规律、方式,发掘出深蕴的内质:如情感、思想、表达效果及其艺术性。同时在尝试研读的过程中,也积极关注着别人提出的问题,并力求有新的发现。
八、说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二)认读字词。
(三)初读课文,分段。
(四)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五)熟读三、四两大段,准备按板书的提纲,抓重点,有顺序地复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九、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节选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文章的篇幅比较的长,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拉很多的障碍,特别是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抓住中心内容迅速的进入文章”在课前我一直思考着。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教学的情况来分析,就此问题,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抓题眼,奔重点。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从学生刚接触课题开始,就启发他们围绕课题提出疑问,一早就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学第一课时时,我以审题为第一教学步骤,抓住“开端”,让学生自己理解词意,书哟课题的意思。在这一环节后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基本上是集中的。
1、作者第一次劳动从事的是什么劳动?
2、是怎么劳动的?
3、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是怎样的?
4、劳动以后又怎样了?这些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学生给自己提出了学习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去与文本充分的接触,阅读的目的性强了,思维的马达发动了,效果也明显了。经过交流,学生对文章的重点有了把握,这样就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了。学生顺着问题,找到了课文的重点段落,即作者第一天挑煤的经过。这为随后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方便。陆九渊曰:“为学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抓住题眼,由学生质疑,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把握了课文的重点,帮助了学生很好的去学。这不是简单的“告知”与“被告知”,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建设性的过程。
二)抓文眼,悟中心。
在教学《劳动的开端》的第2课时中,抓住学生第一课时中质的疑“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怎样?”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交流了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第一次劳动的感觉。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与文本产生共鸣。当问及作者对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时,学生都找到了“艰难”这个词。“艰难”是这篇课文的“文眼”,课文的整体内容,包括具体涉及到的体现的词句也比较的多。而这些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悟到课文的中心。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在学生找到文眼的基础上,以文眼为切入点,以“文中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那份艰难的?”为引领,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反复揣摩,朗读,感悟中心。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5
亲爱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大家来劳动》,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说教材】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学情分析】
1、学生现阶段的水平和能力: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学唱歌曲,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初步的音乐素养,能够听辩音乐的情绪,会用“跑跑”、“走走”、“走欧”来表示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
2、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应具有以下能力:
(1)热爱音乐学习;
(2)学会初步聆听,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感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
(4)具有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学生能理解《大家来劳动》这首描绘劳动生活歌曲的内容,并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修桌椅、擦桌椅、扫地、等劳动所发出的声音特征,进行“大扫除交响曲”的节奏和音响创编,培训学生的创编能力,使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基本准确、均匀地用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种节奏时值,并通过趣味节奏练习,加以巩固,并融合到歌曲中。
2、难点:
能理解、体会劳动的愉快,会唱歌曲《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鲜事物好奇,教学中我采用劳动场面的图片,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过来,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
2、实践体验法
好动、模仿力强也是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他们模仿生活中的劳动场面(扫地、擦桌子、修桌椅),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再加以歌曲的融合,学生既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又学会了歌曲。
3、循序渐进法
根据学生具有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模仿劳动场面发声引出三种节奏,再将其融合到所学歌曲节奏中加以练习,然后引出歌曲内容,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轻松按节奏读歌词,紧接着学唱歌曲,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也不会产生厌烦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劳动工具(锤子、抹布、笤帚) 、打击乐器(木鱼、碰铃)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听音乐,做律动表演
1、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多媒体出现的各种劳动场景。
2、教师用语言激趣:小朋友,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3、多媒体播放乐曲《勤快的人和懒惰的人》,学生和教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各种劳动的律动表演。
4、老师问: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进行劳动,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创造表现——音乐创作《大扫除交响曲》
1、听音响,猜声音。
师:今天,老师要大家一起教室大扫除。请同学们用耳朵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发出了怎样的.声音?教师示范用锤子修桌椅(节奏为八分音符ding dang )、擦桌子(节奏为四分音符ca) 和扫地的声音(节奏为二分音符shua-) ,学生回答正确后,多媒体展示大扫除动画场景。
2、音响创作《大扫除交响曲》。
师:请小朋友模仿各种工具发出的声音,如果能有节奏地模仿那就更好了。学生创编,教师把学生创作的比较合理地节奏出示在黑板上。
3、合奏《大扫除交响曲》
师:让我们把这些有节奏的声音变成《大扫除交响曲》。
(1)分三组口头练习:扫地声组、擦桌椅声组、修桌椅声组。
(2)《大扫除交响曲》合奏。(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音符时值的长短及简单得多声部合唱练习)
三、自悟探究——新歌教学《大家来劳动》
1、欣赏范唱:
听了大家演奏的大扫除交响曲,我仿佛看到了学校里的同学们正在忙碌着呢!播放动画歌曲《大家来劳动》。
2、学唱歌曲。
(1)教唱简谱,并按节奏读歌词(强调休止符)。
(2)采用逐句教唱法教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同学们会和大扫除的同学一样快乐地边唱歌边劳动吗?请大家试一试(再次播放动画歌曲)。
3、复习巩固歌曲。演唱时强调:坚定而有力。
四、再创造表现——歌表演
1、创编活动。
分小组进行歌表演活动;每组表演的形式可以不同。如:
(1)用打击乐器(木鱼、碰铃)伴奏并演唱。
(2)改编歌词并演唱;
(3)边表演边演唱。
(4)用手打节奏并演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编,多媒体反复播放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表演。(每一组表演后,师生对表演作恰当的评价。如:音准、情绪的把握和形式创新)。
五、拓展延伸——感受不同的劳动歌曲。
师:同学们,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劳动岗位上唱着劳动的欢歌,愉快的、加劲的劳动着。劳动是光荣的,因为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在《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愉快地起出教室。(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劳动教育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育课堂说课稿09-02
劳动教育课报告12-11
劳动教育课报告03-17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05-08
小学劳动教育课教案12-13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教案03-28
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03-27
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方案04-24
劳动教育课程报告范文05-22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方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