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4 12:11:29 瑞文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教学设计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师: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六: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搜集有关于黄河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视频《黄河是怎样变坏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出示课件)简介黄河,观看黄河图片。

  3、学生谈观后感,导入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以读为导,揭示主题。

  (一)检查学生的小组自学情况。

  1、生词部分。(出示课件,认读、理解解词。)

  2、由“摇篮”一词引申到句子“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问引导出段落“说来有趣,……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二)确定目标,集中突破。

  1、如何有效的学习这篇自读课文?(征集学生的意见。)

  2、根据课前提示,师生共同制定需要突破的问题。(课件)

  3、明确学习要求:

  a、通过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可在书上勾画并写出体会。

  b、小组交流问题的答案与体会。

  4、交流。

  a、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汇报,课件“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指导朗读,明确举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理解“地上河——悬河”的意思,知道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b、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汇报总结: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学生就黄河污染情况谈感受。)

  c、如何治理黄河?(交流办法,课件汇总)

  5、观看影片《黄河是怎样变坏的》,学生看完后谈课文给予自己的启示。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写一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课件)

  2、一分钟演讲:结合当地的污染情况,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可出示关键词)

  四、作业:

  为治理自己身边的污染状况,写一份倡议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

  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1.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2.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抄写新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四、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五、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2-08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2-08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04-1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10-14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10-14

《黄河是变化》教学设计05-1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原文08-1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03-0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教学反思09-21

《黄河是变化》教学设计1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