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4 05:45:49 赠汪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李白是我们知道的最潇洒的古代文人,这三篇七言绝句,分别为留别诗《赠汪伦》,寄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虽然题材不尽相同,但是却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赤子心肠。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诗中描述的“李白”“汪伦”“桃花潭水”“踏歌声”“将欲行”“送我情”等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件和小组合作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喜爱中国古典文化,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李白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理解句子“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及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学校已开展多年了,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本学期你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诗文念给同学们听。

  (师指名背诵)

  师(评点、引入):的确,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则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寄放心灵的处所。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赠汪伦》,也许有的同学已经能背出来了,但你们知道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学习。

  【设计意图】教学从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展示古诗《赠汪伦》,师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并尝试将古诗读正确、顺畅)

  师:能够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同学,请站起来读一遍。(抽举手学生读,读后让其他学生评点)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作点评时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他。

  师: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

  (三)解读古诗,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提出问题。

  师:通过诵读和背诵,大家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总结在读古诗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四人小组交流)

  师(出示关键字词):“赠”“忽闻”“踏歌声”“不及”分别是什么意思?

  2.介绍“汪伦”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师:唐代诗人李白一生既喜欢作诗,也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曾做过县令,他对李白的才学十分钦佩。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便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是又担心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了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托人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造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的李白方知“上当受骗”,但是他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兴趣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

  3.分组讨论,解读古诗。

  (课件演示:诗人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时,好友汪伦在岸边踏步和乐送别的情景)

  师:分组讨论你是如何理解“忽闻”“踏歌声”等词语的意思?这两个词该怎样读更能传达词的意蕴呢?

  师:分小组读诗,看看哪一组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教学通过对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和课件展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初步读懂和读好古诗。

  4.理解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及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师:“深千尺”是什么意思?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不及”是什么意思?

  师:“送我情”是什么意思?

  师:整句话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虽然桃花潭的水很深,但是潭水远远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诗歌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古诗的亲切感。

  师(引导):李白的诗歌常运用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诗歌中的夸张常与新奇的比喻连用,尽管超越现实,却又合乎情理。因此,他的诗歌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典范。

  5.体会情感,情景模拟。

  师:谁能用上“即使……也……”这一关联词把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切情感表达出来?

  师:让我们来齐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厚意表达出来吧!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河岸边就要分别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演一演。(出示背景图,播放音乐,生想象情景与同桌练习,师指名演)

  (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与真实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

  (四)再次诵读、背诵古诗

  1.师配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赠汪伦》,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诗中的情景。

  2.师相机出示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两位大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设计意图】教师相机插入相关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教学的内涵得以深化拓展,教学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扩充。

  (五)拓展小结

  1.师出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让学生自由诵读。

  2.归纳一般古代送别诗的特点:一是出行原因大体有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二是诗人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之情;三是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这些诗文中大多都寄托诗人期望重逢、回忆从前的美好以及给送行人以祝福的情感。

  (六)课外积累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信同学们也经历过离别。当你就要离开自己的至亲、挚友,想到可能很久才能再次相聚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自己仿写一首送别诗或从课外送别诗中摘录你最喜欢的名句送给他们。

  师:李白的诗常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奇特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连用。请你从他的诗里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设计意图】拓展诵读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文本资源开拓到课外的无限阅读中去,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有效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六、教学反思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较难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以及诗中蕴涵的感情,感到古诗文学起来也枯燥而乏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过多,就会瓦解了一篇篇充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扼杀古诗文的整体美感,违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赠汪伦》这首古诗的教学中,笔者先从学校近年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紧紧围绕“离别”这条线索,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领悟诗句蕴涵的意境美。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说、悟,使思维得到扩张、认知得到深化,让每个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景,他们的情感也会不断地升华。结合《赠汪伦》这首送别诗,笔者还推荐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让学生欣赏阅读,并让学生对这类诗文的共性进行归纳。最后,笔者布置学生从送别诗中摘录自己最喜欢的名句,或者自己仿写一首送别诗送给亲戚或友人,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拓展阅读:关于《赠汪伦》的几个问题

  李白从四十二岁开始,曾五次到过皖南,足迹遍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贵池浦、铜陵五松山、泾县、宣城、采石等。他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写于皖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情景交融。以景抒情,表达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情真意切。但汪伦是何等人物?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文中,称汪伦是个农民,《中国文学史略稿》一书的作者也这样说。《唐宋绝句选注析》、《唐宋诗词探胜》等书也都写道:“据说是泾县桃花潭的农民”,“是一位曾酿酒的村民”。

  这都是不对的,至少也是不确切的。

  根据有关资料考证,汪伦是当过县令后隐逸的文人。其文字根据有四。一是《汪氏宗谱》载:“汪伦,又名风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辋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间,汪伦为泾县七品县令,李白往见之,款洽不忍别。汪伦辞职后,居泾县桃花潭。”二是查《泾县志》,有载:“汪伦隐居桃花潭边。”李白写的《过汪氏别业二首》中有“池馆清且幽”、“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等诗句,(别业――即别墅),这种有气魄的别业不是当时一般平民办得到的。李白还写到汪伦家酒宴的情况,也很阔气,并非农民所有的气派。三是李白怎么和汪伦相识的,据袁枚的《随园诗话》谈及,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问:“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便欣然而至,汪乃实告:“桃花者,十里之外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潭岸店主人姓万,并无万家酒店也。”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数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现在有一个万家行政村,有一条不长的石板街道,四五公里之外有一个渡口,叫桃花渡。四是近年在泾县水东长滩发现一块汪伦墓碑,长书“史官之墓汪伦也”。汪伦墓至今犹存,其地名为“金盘献果”。

  由此推断,历史上的汪伦并非劳动者或酿酒者,社会地位并不卑贱,而是一位性格豪放、结交很广、多趣谐、有才能的县令或隐逸文人身份,还可见李白游桃花潭是由汪伦写信邀请的。

  桃花潭在皖南泾县城西南40公里,属青弋江的一段泾川上游的翟村。泾川风景如画,青山碧水;桃花潭更为宜人,人间难寻。潭在悬崖陡壁下,水深数十丈,清澈见底。潭西岸石壁,怪石耸立,姿态万千,争奇竞秀。岸上老树纷披,石藤缀拂,山鸟喧鸣。潭东岸白沙细石,淤积成滩。因春天桃花如火,倒映碧潭而得名。

  汪伦的家在桃花潭的上边,汪伦送别李白,是在桃花渡。送行的远不止汪伦一人,还有众多的村民,故李白这首诗题为赠汪伦一人的,实际也是对众多村民的感谢。

  桃花潭人民一直怀念着李白,当年送别处名叫“踏歌古岸”,后在该处建立了“踏歌岸阁”,这座楼阁至今犹在。还存有酌海楼和纪念李白的文昌阁。文昌阁建于清乾隆年间,形状仿北京天坛,阁内饰以浮雕,有清翰林、书法家赵青藜题写的碑记和“文光射斗”巨匾。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赠汪伦》教学设计11-22

《赠汪伦》教学设计04-02

《赠汪伦》教学反思06-12

《赠汪伦》教学反思06-09

语文赠汪伦的教学反思11-05

《赠汪伦》教学反思(热门)07-05

[优秀]《赠汪伦》教学反思07-05

赠汪伦古诗12-27

赠汪伦古诗03-29

赠汪伦的古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