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时间:2024-05-22 07:52:07 圆明园的毁灭 我要投稿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1

  师:一天多少小时?(学生回答24小时)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师:三天三夜多少小时?(学生回答72小时)

  师:一小时多少分钟?(学生回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学生回答4320分钟)

  师:4320分钟是多少个半分钟?(学生回答8640个半分钟)那么会烧掉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全体静默,出示画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学生答感觉长)

  生:会烧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

  师:把这8640个半分钟加起来,想象一下,而且是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啊。

  ……

  【赏析】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面这个片段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环节,但我觉得却是整堂课的亮点之一。细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在这个环节中,窦老师其实主要想问学生一个问题:三天三夜大火会烧掉些什么?为了使这个问题真正能鼓起学生想象的翅膀,窦老师采取了情境式的提问方法(我们可以将这种问题情境称为“阶梯式”问题情境)。首先,运用一些小问题作为铺垫,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时间之长。然后,窦老师启发学生,烧掉一幅世界名画只需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接着,播放烈火熊熊的无声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烈火熊熊的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可以说,这全场静默的半分钟是情感流淌与撞击的半分钟,是想象的翅膀舒展与翱翔的半分钟,是内心愤怒与惋惜的半分钟……虽然全场静默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半分钟是课堂中的一个“空白”与“间歇”,这种“空白”与“间歇”为学生想象与感受留下了空间;这样的“空白”与“间歇”如同国画中的“飞白”一样,是一种“美”。最后,窦老师再次让学生想象: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教者所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的情感也在逐渐地被唤醒与激发,这个细节充分反映出教者高超的教学技艺。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2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精彩片断赏析 ——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二)

  【缘由聚焦】

  常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同一首歌》,众多明星闪亮登场,用自已喜欢的方式,个性化地倾诉着自已由衷的情愫。《同一首歌》透过电视屏幕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国人为之深深眷注和感动,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期盼和敬仰的生命之歌。如此精彩而富有人文情怀的舞台,每走进一个地方,都会激荡着本地的人情和文化,激励着本地人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进而激发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元素。序曲中的精彩有目共睹,过程中的情绪感同身受。然而,更令我值得深思的是节目最后由名歌星唱响的《同一首歌》,迥然各异的歌手敞亮不同的歌喉,展示不同的舞姿,怀揣不同的心境,但演绎着相同的旋律,抒发着相同的情感,传递着相同的呼唤……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交往(对话),留给我们的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上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细细品读他们的课堂实录,细细盘点他们的课堂精彩,好似在品尝各具风味的美食大餐,汲取各种不同的营养。今天我想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2——4自然段)的精彩片断记录下来,用这“同一首歌”以飨同行。

  窦桂梅:在超越中丰富生命

  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去看一看。

  生:读了二—四自然段,我体会到圆明园当时辉煌的景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教师表扬该生汇报时会用连接词表达,并板书“有……也有……)

  生: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及时表扬该同学会用“上自……下至”,“不但……还”介绍)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有多少的时间?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有20xx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20xx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2400年左右的时间。同学们,就应该这样,当你对所估计的时间拿不准的时候,就用上“左右”、“多一点”等一类词,这样可以使你的`语言更准确。

  生:20xx多年的时间啊,想想这里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

  师:有谁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应该是500多公顷吧。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120平方米,看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这么大的教室?

  生:(学生七嘴八舌猜测)起码有800个,我看得有9000个这么大的面积呢。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1万多个这么大的教室(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由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怎样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珠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感到通过你的介绍,它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指导学生用介绍的语气来读,教师适时示范。学生读出各自的“真是奇迹,很自豪,骄傲”语气,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好啊,那让我们再走进去欣赏。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岛瑶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师:同学们想一想,光读这20景就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出示“蓬莱瑶台”、“雷峰夕照”、“平湖秋月”三幅图画。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我住上去就成了神仙,真是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火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略)

  师:难怪书中概括到——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朗读二—四段)

  师:面对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我想是结晶。(学生也有说智慧、创造等)

  生:是文化。(在互相讨论中,再经老师的引导,学生脱口而出)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赏析】窦老师紧紧围绕“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主题,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经典文本《圆明园的毁灭》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超越教材)和相关的语文实践,如引入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补充圆明园20处景观并选三处说感受,还有雨果的文章,以及圆明园占地面积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真正实现主题意义的开放有效建构。纵观教学,其精妙之处在于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层次分明、立体丰满,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取,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样的课堂,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超越、整合,在整合中生发提炼,母语文化在课程资源的不断补充和融合中,渗透并丰盈学生的生命。

  同样的教学内容,王崧舟老师是怎么上的呢?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3

  【案例】

  之一:(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大概是为了显示亲和力,课堂上,教师始终甜蜜地微笑着,甚至在引导学生学习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部分时也是甜蜜地微笑着。教师微笑着请学生谈感受,微笑着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感受。结果,学生读得要么平平淡淡,要么激昂却不见悲愤。教师只好微笑着引导再引导,直到脸上的微笑僵硬起来……

  之二:(六年级上册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之后,教师用大段大段的抒情性语言极力激起学生对最后一头战象的崇敬之情;然后在学生每读出一段“让人感动”的文字后,又是整段酣畅淋漓的情感渲染,恨不得把所有学生的眼泪都赚出来;学完课文后,教师再来个一唱三叹,誓要把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读解】

  选编《圆明园的毁灭》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读书、感悟、想象,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描写了侵略者野蛮而残暴地毁灭了“万园之园”,表现了痛惜和仇恨之情,应该在学生心中激起历史的悲愤。教师心中可能懂得这一点,可是,教师不是主动地去创设、营造文本所传达的氛围,以情激情,而是理性地解说文本之情,试图向学生索取一个情感的课堂,当然只能是缘木求鱼了。而教学《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师为了追求情感的课堂,在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上大下功夫,大做文章。课堂上,教师自己的确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学生却是被感动得不知所措。静下心来梳理,课堂上,除了感悟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之外,几乎没有实现其他的学习目标,就连文本都被浓浓的情感遮蔽了,读的活动只是作为渲染情感的陪衬,文本语言和表达形式自然退居二线,变得可有可无。这种因情损文的做法,带来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了,留给学生的是“此情早已成追忆,欲寻文本已枉然”。

  【对策】

  教师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与引导是文本意图有效达成的'有力保证。人们常说语文教师应该是“感性”的,因为语文是情感性十分突出的学科。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作为阅读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感性的,也不能只是理性的,否则,就会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一样“情理失度”。教师过于理性,就容易成为“局外人”,学生就不可能成为“当事人”;教师过于感性,就容易成为纯粹的表演者,学生只能充当观众的角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既能“导”,也能“演”,角色拿捏要科学合理。该“导”时突出理性的一面,该“演”时突出感性的一面,把理性巧妙地藏于感性的背后,而不是将理性完全丢开。如此,才能发挥文本的应有价值,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拥有一个有效的阅读课堂。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4

  【缘由聚焦】

  常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同一首歌》,众多明星闪亮登场,用自已喜欢的方式,个性化地倾诉着自已由衷的情愫。《同一首歌》透过电视屏幕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国人为之深深眷注和感动,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期盼和敬仰的生命之歌。如此精彩而富有人文情怀的舞台,每走进一个地方,都会激荡着本地的人情和文化,激励着本地人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进而激发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元素。序曲中的精彩有目共睹,过程中的情绪感同身受。然而,更令我值得深思的是节目最后由名歌星唱响的《同一首歌》,迥然各异的歌手敞亮不同的歌喉,展示不同的舞姿,怀揣不同的心境,但演绎着相同的旋律,抒发着相同的情感,传递着相同的呼唤……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交往(对话),留给我们的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上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细细品读他们的课堂实录,细细盘点他们的课堂精彩,好似在品尝各具风味的美食大餐,汲取各种不同的营养。今天我想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2——4自然段)的精彩片断记录下来,用这“同一首歌”以飨同行。

  【精彩赏析】

  于永正:在导读中眷注生命

  师: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问题,边读边做记号。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这三个自然段,总起来写了什么?

  师: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

  生: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书读了一半。

  生: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不但……而且……)

  师:看黑板,这就是二、三、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痛恨,读一读,告诉我,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谁来读?请你读。

  师:停,大家想象一下,它有三个大圆组成。大家一起读,它由哪三个大圆组成?

  师:停,想象这三个大圆周围有许多小圆,这就叫什么?

  生:众星拱月。

  师:这一段主要写圆明园的什么?

  生: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圆明园由三个大圆和三个小圆组成。

  师:继续读。

  师:这两节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里面用了两个“有……也有……”,谁站起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二、三自然段。

  生:我会以十分自豪、十分高兴的语气去读。

  师:请你以自豪的语气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注意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开始读。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表情特别好,真是非常自豪。请你站起来读,表现跟刚才一样。

  师:真好。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

  师: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在告诉我,你们的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师:很好。齐读,“所以——”,读——

  师: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这是中国人民的国耻,拿好书读。1860年,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赏析】

  于老师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在一唱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二、三自然段。” “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于老师像一位导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全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同样的内容,窦桂梅老师是怎么教的呢?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5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生:“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师:好,我们再一齐读读雨果的话———

  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概括地说———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个人读,美读课文2-4段。)

  【赏析】

  窦桂梅老师的“三个超越”之一是对教材(文本)的超越,后来,她所倡导的“主题教学”又主张围绕一个主题提供给学生多个文本,让学生在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中深化自身的感受。上面这个片段就很好地体现了她的这个主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对圆明园的景色和文物描写得比较简单,学生从中还不能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美丽迷人,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窦老师将一篇拓展性的文本《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拓展性阅读,学生对圆明园的感受逐渐由“平面”趋于“立体”,由“单薄”趋于“丰满”,学生在进行语言量的积累的同时,语言的领悟力也在不断提高。拓展性阅读之后,窦老师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内容一定有了更深更广的感受,也就自然能够读出真切的感情。在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的过程中,窦老师再次补充了一些片段性文本,具体再现了侵略者大肆抢劫、任意毁坏,最后焚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这些补充的文本与课文内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多个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最终达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良好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04-09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赏析04-09

【精选】《圆明园的毁灭》赏析5篇05-23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汇编5篇】05-22

《圆明园的毁灭》10-21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11-21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1-2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08-26

了解圆明园的毁灭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