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时间:2021-03-05 15:01:49 饮湖上初晴后雨 我要投稿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是难点。

  教具准备:挂图、教棍儿、音乐播放器:《春江花月夜》(可惜没有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杭州的西湖吗?

  说说你眼中的西湖。自古以来,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西湖有十大胜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白蛇和许仙的神话故事就与断桥有关)等。西湖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来赞美西湖这一人间仙境。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就为世人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二、理解诗的题目

  生读题目,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吗?

  生: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生:这是苏轼赏风景时写的。

  生:苏轼和朋友在饮酒。

  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三、走近作者

  同学们,你搜集了那些有关苏轼的材料,请展示一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

  当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呆了三年多,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苏轼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当初苏轼被贬,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后来,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东坡肉”。将来大家有机会去杭州旅游时,可以亲自品尝一下东坡肉这道美味。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你通过朗读这首诗,认为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当苏轼和朋友正在饮酒时,到底是怎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1、重点指导难读字。

  潋滟、蒙(多音字,本课读二声)亦(人云亦云、不亦乐乎)、欲、妆

  自由试读,指名读,组词。

  2、七言诗如何加停顿?试着加上,读一读。

  指名试,生齐读。

  3、大家会正确读诗了,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意思?

  怎样理解诗意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看下面的注释;问老师;查资料;多读几遍,其义自见。)

  师:其实呀,还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反复诵读来理解,好,同学们,就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反复读读,来理解诗的意思吧。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苏轼饮酒的画面;太阳高照,波光粼粼;有山有水;西湖;雨;雾气升腾;)

  你从哪句诗里读出来的?

  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像金子般闪动。)想象湖水很美的画面。

  为什么会这么美啊?

  (因为是晴天。湖面好像是一块翡翠,像金子般耀眼。)师板书:晴方好。

  师:穿越水面,你还看到什么?

  生:小鱼在晒太阳。

  生:青蛙在唱歌。

  师:这么美的景色都融在诗的第一句中,女同学来试试。/男同学也来试。

  师:晴天的西湖这么美,苏轼跟朋友们一起饮酒作诗,多么开心!可是,忽然之间,变天了!

  师范读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也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雨天的西湖的景色有何特点?

  (想象画面:雨下到西湖里,像珍珠一样。)

  师:怪不得,我们的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二句。板书:雨亦奇

  读了这句诗,你认为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受到下雨的影响?(还是很开心)

  出示挂图,欣赏雨中的西湖美景。

  晴天的西湖很美,雨天的西湖也很美。再读诗歌前两句。(前两句是写景)

  诗人泛舟西湖,一天之中饱览了西湖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心情无比激动,写下了这千古绝句。

  再读读后两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诗人把西湖和西施相比。

  你了解西施吗?(她是越国的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有沉鱼之美)

  此时此刻,你站在西湖上,你想把西湖比作什么呢?

  (比作明亮的镜子;比作一块翡翠)。

  师:那为什么苏轼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因为西湖无论晴天或雨天都很美,跟西施一样都是天生丽质,所以西湖也被叫作西子湖。把西湖比作西施,给西湖增加了动感和活力。板书:总相宜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流下了永恒的画卷。自古以来,苏轼的这首诗成为人们赞美西湖美景的典范之作,是对西湖美景的最全面的评价。咱们一起来试着背诵吧!

  个人背,齐背。

  五、加深理解,拓展

  1、师:此时此刻,加入咱们正乘坐画舫在西湖上游览,你最想说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丽的画面)

  晴天的西湖,太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正好展示着西湖的美丽;下雨了,山中云雾迷蒙,景致也很奇妙。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2、其实,还有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小黑板)大家来试读一下:(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伴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总共5首,其一咱们背过: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你还能引用哪首诗来抒发自己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咱们曾经背过的一首古诗就是写西湖荷花的,还记得吗?

  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布置作业

  自己积累背诵两首赞美祖国风光的诗,准备参加古诗背诵比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谳诗句,悟诗意。

  2、分级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材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以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练习题

  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西湖的诗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填写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较更好。

  由于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科学组织划分小组角色,营造组际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组自己组,任务自己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实现了方法的巩固,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汇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汇报、补充、评价、点拨等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通过多形式的读书实践,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汇编成册---《我来带你游西湖》,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指向课外,促进学生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篇】相关文章:

1.《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2.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教案

3.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案

4.饮湖上初晴后雨获奖教案

5.《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范本

6.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经典

7.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

8.饮湖上初晴后雨作文

9.体验饮湖上初晴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