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无是无非的形而上
导读:动中有静,是人文文化的观念,动中若说没有静,也是我们在感受上所产生的。
“言天上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孔子在这一段里,把《易经》的卦象,爻象单独提出来研究,已经偏重于人文哲学、人生哲学的境界了。后世研究《易经》有所谓两派六大宗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古人看到宇宙的奥秘,就形而上而言,当然这个奥秘无所谓丑,也无所谓美,也没有什么可怕不可怕,也没有什么神秘或者不神秘。
天地间任何事物背后都有这一层奥秘,这个奥秘就是“赜”。对于这个天地间那么幽深、渺远的大奥秘,“而不可恶也”。没有那么烦乱复杂,不必烦心。
人是很怪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会本末倒置。譬如我们的手和脚,实际上,脚比手脏多了——有香港脚、灰指甲、鸡眼……我们对脚,不但用袜子包起来,还要用鞋子套起来,生怕它走路受到伤损。
过去我们老祖母为妈妈包粽子——缠小脚的时候,裹脚布里还要放香粉呢!脚是最臭的(当然它的臭与穿袜子有关,我们暂且不讨论),我们却把它保护得那么好。
而我们的五官——眼睛、耳朵……多重要呀!我们却把这么重要的地方,放在外面理都不理;把那最臭的脚、屁股保护得那么严密……那些看不见的,在人的观念里会很脏。所以人的观念,事实上有些是很错误的。
宗教家心目中的佛、上帝,是不是那么的圣洁?有没有那么的美好?不知道!但也不见得是丑陋!至于人间的是非、善恶、美丑……那都是人为的观念。
形而上没有这些观念,形而上的是无是非、无善恶、也无美丑是平论。但是宇宙的'奥秘,是有这个东西——它能善能恶、能美能丑、能是能非。不过,你不能用人的意识去分别它,所以说:“而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宇宙万物生命的功能永远在动,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这个宇宙分秒之间随时随地都在动,它不是静态的,静就是大动,动得太大太大,看起来好似静态。
事实上宇宙间没有静态的东西。譬如我们这个地球明明在动,但我们感觉不出来它的动,以为它是静态的。等于我们坐在火车里,不晓得车子在动,只看到外面的景物在动,因为我们本身在动中而不知道,所以“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动中有静,是人文文化的观念,动中若说没有静,也是我们在感受上所产生的。根据这两个道理,《易经》便懂得人生哲学应用的重要。
这是孔子《系传》的偏向,把《易经》哲学导向人生哲学的方向,我们可以叫它人生哲学应用之研究。如果我们不客气地来审查大老师孔子研究《易经》论文的报告,这便是我们对它下的评语。
“拟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卦象是比较而来的,等于我们拿照相机,看准确了那个方向一照,这就是“拟之”,卦象的作用就是这样。“议之”就是讨论、研究,研究结果才能找出人生行为的法则。
“拟议”就是讨论、研究后,把结果构成一个图案,说明宇宙物理的道理、人生的道理,这就是“拟议以成其变化”。所以我们懂了《易经》的象数之学,就可以了解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道理与奥秘了。
下面孔子引证《易经》的卦辞来加以发挥。
【易经:无是无非的形而上】相关文章:
易经讲解:形而上道体与无为10-17
什么是易经10-27
什么是易经 易经主要讲什么05-31
周易是哪个朝代的易经10-24
易经详解:月球是我们中国的10-22
《易经》是情报学吗10-03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10-16
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卦》11-17
易经详解:祸福无门惟人自召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