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诗人杨万里 入粤诗作

时间:2023-04-09 18:53:18 杨万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读 诗人杨万里 入粤诗作

  导语:虽然诗人杨万里一生都非常的漂泊坎坷,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积极乐观的面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杨万里的入粤诗作,欢迎阅读!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是著名的客家诗人,传下诗作四千二百多首。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等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与陆的声名尤其大。在当时,杨万里运用禅宗和理学极受推崇的“活法”,自出机杼,用活泼的眼光观察变化无穷的世界,用活泼的语言表现新鲜独特的人生感受,打破了保守的“江西派”诗风的笼罩,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称为杨诚斋体。

  《南海集》是杨万里在南宋淳熙七年至八年(1180—1181)到广东任职时写下的诗集。诗人的足迹几乎遍及南粤大地,还到过梅州,留下二十余首诗作。可惜的是,有些诗不为人所知或谬误流传。

  诗人最爱是梅花

  诗人善于捕捉南粤山中的一景一物入诗,观察细微,有传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不知香雾湿人须,

  日照须端细有珠。

  正是春山眉样翠,

  被渠淡粉作糊涂。

  ——《晓雾》

  榕树荫中一苇横,

  鹧鸪声里数峰青。

  南人到此亦肠断,

  不是南人作么生。

  ——《过真阳峡》

  把山岚瘴气比作香雾和淡粉,把岭南常见的榕树写入诗中,浸染着浓浓的南方特色。他还把广州市花木棉花早早写入诗中:

  姚黄魏紫向谁赊,

  郁李樱桃也浅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

  满城都是木棉花。

  ——《二月一日雨寒》

  在整个集子中,出现最多的还是诗人喜爱的梅花:

  忙中撩眼雪枝斜,

  落片纷纷点玉沙。

  虚过一冬妨底事,

  不曾款曲是梅花。

  ——《发通衢驿见梅有感》

  通衢驿在龙川至兴宁途中,宋朝设驿站,是当时的交通要冲。比杨万里年长四十一岁的宋朝丞相李纲遭贬后途经兴宁,有一首五律《通衢驿夜坐有感》:

  策马望宁昌,行行道路长。

  晓登丞相岭,夜宿翰林堂。

  山静光犹在,池闲草自芳。

  怀贤无限意,聊复奠椒浆。

  两位主张抗金、有民族气节的诗人都在通衢驿住过一宿。一吟梅花,一怀兴宁籍翰林院学士罗昌儒,也算是诗坛佳话。时隔三四十年,不知这位漂泊他乡的杨万里是否也记得傲骨如梅,与奸臣秦桧抗争的昌儒后裔、谏议大夫罗孟郊呢?

  杨万里到梅州境内时又留下数首梅花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

  一行谁栽十里梅,

  下临溪水恰齐开。

  此行便是无官事,

  只为梅花也合来。

  据古直先生和中山大学教授徐俊鸣考证,十里梅在今梅县梅南镇滂溪村一带,也是著名学者古直先生的故乡。其实,据《杨万里全集》(中华书局新版)中的注释,汤田在丰顺县境的汤坑附近。这首七绝印证了梅州自古就是梅花盛开的地方。但从艺术角度欣赏,诗集中另有两首七绝《明发房溪》更值得关注:

  山路婷婷小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

  故遣低枝拂面来。

  青天白日十分晴,

  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

  雨声哪得此声清?

  诗题中的房溪其实就是滂溪。在诗中,梅花就像多情的倩女,不甘寂寞,撩人情思。而在忽然放晴的冬日,松间滴落的霜露又是何等晶莹。

  寄情山水为趣

  诗人杨万里眼中的岭南佳果是“龙眼初如绿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尽吹北冰作南雹,飞来岭外荔枝梢”“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泉冻断肠”,把荔枝比作冰雹和甘泉,讥笑馋嘴的苏东坡老头非冻断肝肠不可,诙谐风趣,令人发笑。诗人食笋、食蕨、食野菜,入乡随俗,与山民同乐,活脱脱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蕨手犹拳已箸长,

  菊苗初甲可羹尝。

  山村富贵无人享,

  一路春风野菜香。

  ——《宿南岭驿》

  更有趣的是,他到了梅县房溪村,夜访山人张某家,主人拿出自制的桂叶鹿蹄酒招待他,他写诗赞叹:“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

  诗人惯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情于山水,使自然具有人的性灵,洋溢着奇趣、理趣。古风《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便可窥一斑: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卷书急开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石知水力倦,半壁钟作玉一泓。水行到此欲小憩,后水忽至前水惊。分清裂白两派出,跳珠跃雪双龙争。不知落处深几许?但闻井底碎玉声。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酿泉为酒不用曲,春风吹作葡萄绿,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瀑布在兴宁永和镇夜明村附近。诗中的石、泉都成了有“知”有“欲”的性灵,难怪诗人姜白石称赞他说:“处处山川怕见君!”后人编选的《宋诗别裁集》收入了此诗,兴宁清代著名诗人胡曦在《兴宁竹枝杂咏》中也提到这首诗作,并按原韵作过一首诗。

  借景含蓄达意

  钱钟书对陆游和杨万里作过比较:“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但又批评杨万里的主要兴趣是天然景物,关心国事和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远远不及陆游、范成大。其实,杨万里很少用传统的笔法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含蓄委婉地表达感情,如写祖国南北分裂:“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初入淮河》);也喜欢用调侃的笔法写诗,如《出真阳峡》:

  未必阳山天下穷,

  英州穷到骨中空。

  郡官见怨无供给,

  支与真阳数石峰。

  英州是今英德市,属石灰岩贫困地区。财政无供给,只能靠山上的石头吃饭。据说宋朝的“英石”还很有名,被列为皇家贡品。

  《过瘦牛岭》这首七律则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希望早日告老还乡之情,有“身老沧洲”的无奈:

  行尽天涯未遣休,

  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

  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吹剑首,

  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余樽在,

  急唤渠侬破客愁。

  瘦牛岭位于梅县和丰顺交界处,宋朝丰顺归潮州管辖。此诗被人多处误传,在《客家诗词三百首》(谭元亨、卢斯飞选编)中有三个错误:一是只流传前四句,七律变七绝;二是第二句改成“循州过了又梅州”,把地点搬到兴宁去了;三是第三句改成:“平生不恼乘肥马”,把诗人不愿乘肥马当大官改成相反的意思。

  诗人虽然慨叹“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但漂泊坎坷的人生并未使诗人消沉。他自称“一生爱山吟不就,两肩化作秋山瘦”,晚年他还写了大量的诗篇流传于世。虽然最后也仅落得“老屋一区,仅庇风雨”,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与豁达的态度,以诙谐的诗句带给人们酸涩的微笑。

【品读 诗人杨万里 入粤诗作】相关文章:

(精选)诗人杨万里简介02-09

诗人杨万里简介12-11

诗人杨万里的故事08-17

诗人杨万里简介08-26

杨万里是唐代的诗人吗04-13

诗人杨万里的诗歌特点11-10

杨万里著名的诗作06-12

诗人杨万里最著名的诗11-03

品读唐诗作文800字05-18

南宋诗人杨万里简介及其代表作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