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阅读训练

时间:2023-06-17 15:15:43 小石潭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

  2、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扣住文中描写水、鱼、溪流的句子去填。)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大约

  (2)深

  (3)停留

  (4)跟随

  2、(1)如鸣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5、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1)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描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以:因为 差:交错

  小题2:(1) 潭 中 鱼 /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小题3:①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②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小题4: 幽静 或:幽深冷寂的气氛 孤凄悲凉的心情

  小题1:

  试题分析:“以”在古文中意思比较多,有“因为”“把、用、凭借”“认为”“来”等义,本句中是“因为”,“差”是多音字,本句中读cī,意为“交错”。

  小题2:

  试题分析:先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划分句子的主谓成分划开即可。其它的附属成分之间无须划分。

  小题3:

  试题分析:解释清楚字词,“斗折”:像北斗星曲曲折折;“明灭”,忽隐忽现;“可”:能够;“凄”,使……感到凄凉;“神”:内心;“骨”,身骨;“寒”:使……感到寒冷,“悄怆”:悲凉;“幽邃”:幽深。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一段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一句分析,也可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3

  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

  斗折蛇行 折:( )

  其境过 清:( )

  2.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

  3.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4.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1. 互相交错 曲折 凄清,冷冷清清

  2.“心乐之”,心里很高兴。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

  3.自由自在,活泼天真。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4.愁苦心情。萧森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内心的隐痛,以致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斗折蛇行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 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4分)

  答案

  【小题1】(1)格外 (2)大约 (3)像北斗星那样 (4)凄清

  【小题2】B

  【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 ,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然胡不已乎”中的“然”意思是“然而”。所以答案是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下澈”: 照到水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之情,后来这种感情发生了变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正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折射反映。“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景物的感受正是他此刻内心情感的生动写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5

  ①从小丘西行进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隔篁竹( )

  ②参差披拂( )

  ③佁然不动( )

  ④俶尔远逝( )

  ⑤往来翕忽( )

  2.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犬牙差互( )

  ③隶而从者( )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因以为号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气氛。

  6.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huánɡ ②cēn cī ③yǐ ④chù ⑤xī

  2.①大概,大约 ②互相交错③随从

  3.C

  4.①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②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潭中景物、小溪源流

  6. 心乐之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凄苦)

  说明了作者志向难酬,觉得触景生情。小石潭肃森的气氛,促发了作者内心的陷痛,以夜不可留,含蓄地概述了作者求解脱的忧虑心情,这是作者被贬后伤感的曲折反映。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6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7

  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16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 民桥其上 ( ) (2 )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 (4)心乐之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2分)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桥: 建桥、架桥。(2)逾:过、越过。(3)堕:落入。(4)乐:以……为乐

  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2分)

  (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清澈透明,水声悦耳。

  小题1:先“乐”后“忧”(2分)。作者被贬谪后心情抑郁,因而寄情山水寻得欢乐。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流露出来。

  小题1:试题分析:(1)“桥”在此为“动词”,意思为“建桥”。(2)“逾”根据语境,意思为“超过”。(3)“堕”根据语境意思为“落入”。(4)“乐”在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以----为乐”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巅是山顶的意思,韵是像----音乐的意思,动是回荡的意思”,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流畅性。翻译(2)时,注意“蒙是覆盖的意思,络是缠绕的意思,缀是连接的意思,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意思,披拂是随风而动的意思”,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流畅性。

  小题1:试题分析:甲文中“其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小”体现出水具有“清澈幽深、鸣声多变”的.特点。乙文中“如鸣佩环,水尤清冽”体现出水具有“清澈透明、水声悦耳”的特点。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郁闷,因而把心情寄托于山水之情,但快乐的心情只是暂时的。所以分析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小石潭凄清的环境”来分析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8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9~11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 ( 映 )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小题3】.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相互交错。B.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把石底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青藤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9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4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G嗍鞔渎陕缫∽海尾钆鳌/p>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司。(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倘徊欢)

  (3)m尔远逝()(4)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0

  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虽乘奔御风( )

  ②飞漱其间( )

  ③佁然不动 ( )

  ④斗折蛇行(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3】这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水,小石潭中的水和三峡的水各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4】两篇选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试各举一例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①即使②急流冲荡③呆呆的样子④像北斗星那样(每小题0.5分,共2分)

  【小题2】①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分)。

  ②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分)。

  【小题3】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1分);三峡的水春冬之时是清澈的,夏季的时候是水势疾速(1分)。

  【小题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潭中游鱼若空游写出了潭水空明澄澈的特点(2分);《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三峡的水夏季水势猛,水流疾速的特点(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①“虽”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即使”的意思;在“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中是“虽然”的意思。②“飞漱”在这里是“飞泻、冲荡”的`意思。③“怡然”中的“然”是“……的样子”的意思,“怡然”就是“愣住的样子”。④“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在现代汉语中“斗”的意思有很多,如“斗智”中的“斗”就是“比赛胜负,争胜”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句中的关键词有“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能与“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自(在)”意思相混。“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这里指太阳)”;②句中的关键词有“翠蔓(翠绿的茎蔓)”,“蒙络(覆盖缠绕)”,“摇缀(摇动连接)”,“参差(参差不齐)”,“披拂(随风飘拂)”等。另外,①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互文,理解时要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试题分析:从“水尤清洌”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可以看出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及“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三峡的水夏季的时候是水势迅猛、疾速;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春冬之时是清澈的。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要整体理解选文,到问题出现的语段去寻找答案,能用原文语句回答则用原文语句回答,也有的要提取原句的一部分,具体情况根据问题和选文内容而定。

  【小题4】试题分析: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三峡》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景物描写的写法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三峡山的绵延高大峡长岭连的特点,从侧面描写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小石潭记》中的第二段,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侧面描写语句的能力。

  点评:这类综合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赏析。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1

  小石潭记

  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面加框词在文中的意思。

  (1)凄神寒骨(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4)悄怆幽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使……凄;(2)参差不齐;(3)向西;(4)忧伤的样子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我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不矛盾。乐是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2

  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中的部分语段,完成6—9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6、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2分) ( ▲ )

  A、而吾以捕蛇独存 B、影布石上

  以其境过清 负势竞上

  C、明灭可见 D、横柯上蔽

  才美不外见 隐天蔽日

  7、下面各项中哪一项的加点字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2分) (▲ )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争高直指

  C、必先苦其心志 D、无案牍之劳形

  8、选文中写水都极具特色,结合选文,说说两位作者是如何把水的特点描摹出来的?(2分)

  ▲

  9、甲文中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景色后的感受,乙文中也写了柳宗元在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的感受,试比较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

  参考答案:

  6、D

  7、B

  8、《与》运用的是正侧面相结合描写,写出了水的清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湍急;《小》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水的清澈。

  9、甲文中作者看到富春江景色后产生“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乙文作者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产生“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以此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情。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3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4)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___ _

  4.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把①②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认真阅读,用心品味,说出本文在写景手法上有哪些方面值得你借鉴。(抓住一方面谈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4

  (一)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二)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三)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以其境过清 b不可名状

  c俶尔远逝 d悉皆怪石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

  (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三)1因为 说出 2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15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⑶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

  ⑷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

  ⑸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⑹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参考答案:

  1、⑴向西

  ⑵表示约数。

  ⑶忽然。

  ⑷就。

  ⑸像狗的牙齿那样。

  ⑹因为

  2、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意对即可)

  3、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鱼;水

  4、D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阅读心得03-07

阅读《小石潭记》心得04-01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10-21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04-20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09-27

小石潭记同步训练附答案11-14

《小石潭记》阅读心得8篇03-07

《小石潭记》阅读心得(8篇)03-08

阅读《小石潭记》心得7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