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时间:2022-07-29 14:57:27 温庭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芙蓉》是晚唐时期温庭筠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7卷。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芙蓉

  作者:唐·温庭筠

  剌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青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芙蓉》注释

  ①碧:全诗校:“一作绿。”

  ②吴歌:吴地之歌,盛行于南朝,始为徒歌,后被之管弦。

  ③湘庙:娥皇、女英二妃庙,也世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

  ④青:全诗校:“一作清。”

  ⑤南楼:泛指南面之楼。

  ⑥练塘:在江苏丹阳县西北。

  《芙蓉》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芙蓉》繁体对照

  芙蓉

  刺莖淡蕩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裏,美人青鏡中。

  南樓未歸客,壹夕練塘東。

  作品鉴赏

  飞卿即是诗中的“南楼未归客”,于一夕游赏练塘时有感而发。由荷花而想起远方某位美丽的姑娘正等待自己归去。而“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似是飞卿想象这位姑娘因久久见不到自己归来而独自唱着凄凉的歌曲,并落下伤心的眼泪。飞卿显然是同情、理解这位姑娘的,但至于自己为什么不归去却没有明说,料想应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此诗虽然把荷花描摹的浓香艳丽,但字里行间却充溢着凄清孤寂之感,给人感觉荷花(姑娘)在孤寂中独自绽放,虽美却无人观赏。这当然是一种很尴尬处境,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由此才更突显飞卿归去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相关文章:

温庭筠《芙蓉》06-25

温庭筠《猎骑辞》原文及注释10-19

温庭筠《瑶瑟怨》原文、注释、赏析10-19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原文、翻译、注释10-19

菩萨蛮温庭筠的原文及赏析04-06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及解析12-17

《送人东游》温庭筠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温庭筠《利州南渡》注释赏析08-07

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