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古诗

时间:2024-05-31 18:19:51 王之涣 我要投稿

王之涣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之涣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之涣的古诗

王之涣的古诗1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凉州词 》

  【内容】: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m、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王之涣的古诗2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的古诗赏析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经常一起唱和。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可惜他一生仕途蹭蹬,诗也只有六首流传下来。但是,就是这六首之中,就有两首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一首,就是这首《凉州词》;一首,是《登鹳雀楼》。

  《凉州词》本是乐曲名。唐代“胡部”中的大曲多以州名,如《凉州》《伊州》《甘州》《渭州》《熙州》《石州》《陆州》等。《凉州词》大概是最著名的,以此为题的诗也不少,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算得上是最好的之一。

  这首诗仅仅在描写边塞风光,但是却有着言外之意。

  大漠的景色是壮观的,远远望去,奔腾的黄河就像在白云之上、白云之间穿流。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矗立在一座座万仞之高的'群山之中。如此景象,雄壮苍凉,令人心雄万夫,豪气干云。

  然而这里又是那样的艰苦,那样的荒凉。天苍苍,野茫茫,悠悠羌管,吹奏着《杨柳怨》,好像在怨恨,春风从来就没有到过这里,被玉门关阻挡在关外了。

  读者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了。如果这仅仅是一座孤城,甚至一座死城,苍凉荒芜又与我们何干?但是,这里却驻扎着戍边的将士,这里在进行着殊死的战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让我们感伤,也让我们敬佩。

  诗人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是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王之涣的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还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

王之涣的古诗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凉州词》又名《听玉门关吹笛》《凉州歌》《出塞》。

  这首诗通过描写塞外苍茫荒凉的景象,表现征人孤独、凄清的心境和思乡的哀怨,也寄寓作者对其深切的同情。诗作信笔写来,不假雕饰,先勾勒出白云、黄河、孤城、高山的奇险而又凄清的画面,铺设一种极为壮阔旷远的背景,然后一转写闻笛的感受,从而自然归结到抒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

  本诗情调悲壮,景象萧森,寓情于景,语言含蕴,寄意宏深。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卷二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从一个方面表露出这首诗伤时刺世的寓意。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遥望黄河迷茫旷远,犹若悬挂在白云之间。近视孤城一片荒凉,周围尽是耸入云霄的高山。通过水天相接的黄河、矗立万仞山上的.古城,表现西北边境的高旷辽远和荒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转写征人的心理,羌笛何须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呢,应知道在荒漠的玉门关外连春风也吹不到那里啊!这里写春风不到,既是写实景,表现塞外苦寒;同时也含有怨恨君王恩泽不及于边塞之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王之涣的古诗4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解读翻译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王之涣的古诗5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凉州二首·其二》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凉州二首·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5、《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6、《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的古诗6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宴词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送别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的古诗7

  凉州词(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凉州词(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赏析

  这首《凉州词》反映的是唐朝时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出唐朝国势的强盛。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台祭几回。”大意是: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唐称可汗,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唐代朔方军北接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有军事行动,则先往祠中祭酹求福。隋末唐初时,突厥势力极其强大,经常南下进犯,高祖、太宗、高宗等朝都以战争与和亲并举,以此来缓和与突厥的紧张关系。但突厥首领往往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与唐一直战事不断,突厥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统治阶级心胸的一桩边境大事。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大意是:现在的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我们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和亲:指汉唐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始于汉高祖以宗室女嫁匈奴单于。隋唐时曾与突厥、吐蕃、回鹘、吐谷浑等族和亲。来:语助词,无义。这两句所指盖指唐玄宗开元年间事。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之而不许和亲。后小杀谓唐使袁振曰:“吐蕃狗种,唐国与之为婚;奚及契丹旧是突厥之奴,亦尚唐家公主;突厥前后请结和亲,独不蒙许,何也?”袁振曰:“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竟不许和亲。这两句诗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盛唐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王之涣的古诗8

  凉州词

  王之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王之涣《凉州词》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1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2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

王之涣的古诗9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2、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唐,李益《拂云堆》诗:“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金,元好问《醉中送陈季渊》诗:“陇头地寒无草芽,拂云堆边春更晚。”清,纳兰性德《沁园春》词:“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一·榆林镇》。

  3、登坛: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史记·淮阴侯列传》唐司马贞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众所尊。”

  4、神武:神明而威武。

  5、和亲: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6、归去来:

  (1)、辞赋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赏析】:

  冷风中望着远方的拂云堆,不知道多少次我登坛杀马以祭。今天的大唐王朝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再也不肯用和亲这样的方略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了。

  盛唐边塞诗人名家王之涣一生才高运蹇,惜只六首诗作传世,实让后人叹嗟!《凉州词》其一可谓人人皆知,网路上轻易便可找到相关的解释。但《凉州词》其二多录其诗文,注解却是鲜见少闻。无奈,泊云居只得自己动手。有不恰处,阅者莫笑泊云居才浅也!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开题便以别样的视角入笔,诗写外族首领北望拂云堆,其心内情感想必是复杂多变的吧。每次打算入侵中原之前我都会到拂云堆神祠祭酹求福。这是我祖辈生活的土地呀!而今只能远远的望着它了。多少无奈多少悲愤皆入诗中,仿佛一个末路的英雄虎目含泪仰天悲鸣。

  敢于从这样的角度写诗,敢于替敌人鸣不平,纵观中国历史怕只有盛唐才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从这两句诗中不难发现王之涣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观察想像的深入。唐朝虽然政治清明,诗人们多敢于言。但能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实难能可贵,晚于王之涣的边塞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也有相类似的诗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位诗人都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战争,的`确难能可贵。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这两句直白道来更有一种激刺的震憾。藏在诗后的深切的情感波涛才是直指人心灵深处的由血和泪交织而成的争战历史。自春秋战国起,华夏周边诸马上民族战力强盛,汉家天子多以和亲之策以换得短时间的和平,图谋发展。而周边外族在汉族和亲之后和得到汉族朝贡来的礼物多也烽鼓暂息。

  汉、唐时汉族国力强大起来,用不着再用和亲的政策来换取和平了,而且强大起来的汉家天子野心勃勃,对外族发起战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朝名将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营州一带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王之涣诗中的单于可能便是指默啜悉吧,他更是连祖宗的宗庙也失去了。从自“不敢渡山畋牧”。再想汉家天子用和亲来安抚自己,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吧!

  这首诗视角独特,观察深入。描写动人心魄。虽不如为人熟知的人《凉州词》其一,但在其直白的描写中道出战争不只是给汉家带来灾难,同样的,战争的另一方也同样是为了生与死,国与家而轻死舍生。实应为后人警耸也!纵观《凉州词》二首,不难发现这位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却时运不济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王之涣的古诗10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赏析1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赏析2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王之涣的古诗11

  《登鹳雀楼》原文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赏析一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鹳雀楼》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鉴赏三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属河中府。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唐人海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惜乎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这一首《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真是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王之涣的古诗12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

  1、蓟:jì ,古州名。唐开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2、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稀:少,不多。相见常日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鞍马稀。——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死者尚稀。——清·方苞《狱中杂记》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惊奇》

  4、菊酒:即菊花酒。唐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诗:“秋风倾菊酒,霽景下蓬山。”唐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参见“菊花酒”。

  5、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唐王之涣《九日送别》诗:“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宋柳永《双声子》词:“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明刘基《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细看墨蹟成怀,叹息他乡类断蓬。”

  赏析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公元725年前后,王之涣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朝政府在蓟北置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蓟置州不久,王之涣游历此地,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时上官致情携弟子隐居此地。两人相见,唏叹世事。第二日,王之涣辞友还乡,上官致情也将携弟子远行,这首诗便是在这时写下的(具体细节,将在拙作《神剑啸荒录》录记)。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秋风蓟北,草木调零,于此迂僻之地,自然不会有什么朋友。所以诗人才说故人稀。岂但是故人稀,可能就诗中这一位朋友吧!异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乡了,都要走,那谁送谁呢?所谓且送归,可说成同送归吧!"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菊花酒本为亲人朋友相逢时所吃的`酒,的确,今天是相逢了,那就一起饮这酒吧,明天我们就要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王之涣和上官致情当时皆因一些情由而都算做是失意之人。失意人和失意人同饮本是相逢时才吃的酒,酒后的第二天却又要天各一方了。从意外相逢到同饮菊花酒再到明日分别,两人心里都各自压着一层霜,这层霜不是几杯菊花酒便化解得开的那么,又是什么才能化得开呢?

王之涣的古诗13

  王之涣《宴词》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1、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2、悠悠: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3、畎:quǎn 畎,水小流也。象形。古文从田,川声。篆文从田,犬声。——《说文》

  4、漳河:漳河是现在安阳和邯郸的分界线,卫河支流。位于中国河北省、河南省之间。源出晋东南山地,有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源。清漳河大部流行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水较清。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地区,水色浑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1.82 万平方千米。1960~1969年在上游林县(今林州市)境内建有红旗渠水利工程。

  5、棹:zhào ◎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船:~夫(船家)。归~。

  6、不胜: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赏析】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畎音quǎn,田间小沟),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夜雨寄北》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前言】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鉴赏】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王之涣《九日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九日送别》古诗原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

  1、蓟: jì ,古州名.唐开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2、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稀:少,不多.相见常日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死者尚稀。——清· 方苞《狱中杂记》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惊奇》

  4、菊酒:即菊花酒。 唐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诗:“秋风倾菊酒,霽景下 蓬山 。” 唐 权德舆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参见“ 菊花酒 ”。

  5、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唐 王之涣 《九日送别》诗:“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宋 柳永《双声子》词:“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明 刘基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细看墨蹟成怀,叹息他乡类断蓬。”

  【赏析】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公元725年前后,王之涣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朝政府在蓟北置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蓟置州不久,王之涣游历此地,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时上官致情携弟子隐居此地.两人相见,唏叹世事.第二日,王之涣辞友还乡,上官致情也将携弟子远行,这首诗便是在这时写下的.(具体细节,将在拙作 《神剑啸荒录》录记)。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秋风蓟北,草木调零,于此迂僻之地,自然不会有什么朋友。所以诗人才说故人稀.岂但是故人稀,可能就诗中这一位朋友吧!异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乡了,都要走,那谁送谁呢?所谓且送归,可说成同送归吧!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菊花酒本为亲人朋友相逢时所吃的酒,的确,今天是相逢了,那就一起饮这酒吧,明天我们就要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王之涣和上官致情当时皆因一些情由而都算做是失意之人.失意人和失意人同饮本是相逢时才吃的酒,酒后的第二天却又要天各一方了.从意外相逢到同饮菊花酒再到明日分别,两人心里都各自压着一层霜,这层霜不是几杯菊花酒便化解得开的.那么,又是什么才能化得开呢?

  李商隐《嫦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嫦娥》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

  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李清照《夏日绝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全诗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前言】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滴。

  【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鉴赏】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王之涣的古诗14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原文

  凉州词二首⑴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⑹,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⑺。

  词句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⑹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语助词,无义。

王之涣的古诗15

  凉州词,又名《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卫生。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解读翻译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趣味阅读

  玉门关的传说相传,在甘肃小方盘城西面,有个地方叫“马迷途”。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hè)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有一次,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飞上天空,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飞来报恩,告诉商队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但是商队老板实在舍不得一块宝玉,就没有答应。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一连很多天找不到水源,生命危在旦夕。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它警告商队:“舍不得墨玉,绝不引路。”老板害怕了,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到了小方盘城,老板再也不贪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好最大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

【王之涣的古诗】相关文章:

王之涣出塞古诗原文11-30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11-17

王之涣的凉州词古诗赏析03-17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译文11-23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03-31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全文09-14

王之涣的优美古诗词11-14

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11-24

古诗王之涣《登鹳雀楼》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