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昌龄的边塞诗

时间:2023-07-27 09:20:41 炜亮 王昌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析王昌龄的边塞诗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受时代精神的感召,投身边塞,寻求功业梦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析王昌龄的边塞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壮怀激烈的《出塞》,去体悟“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边塞豪情

  以“诗”为美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再到《唐诗三百首》,一首首寓意深刻的经典诗文,不仅记录了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之路,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

  虽然朝代不断更迭时间不断变迁,文学形式以及体裁也在不断变化,但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从未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唐朝时期诗歌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鼎盛阶段。在唐朝统治者的推动之下,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创作风气。

  唐朝时期诗歌的地位之所以非常高,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统治者非常喜欢诗歌。并因此而大力提倡诗歌创作,这不仅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重视诗歌创作的风气。

  从初唐开始一直到晚唐时期,不仅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诗词创作者,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名篇佳作。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初唐“四杰”外,以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也为唐诗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笔者认为虽然相比较于中唐时期的其他大诗人而言,王昌龄的诗歌创作数量以及成就,相对来说都要稍微逊色一些,但是要从七言绝句的成就上来讲,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不仅技高一筹,而且在整个唐代大诗人中都要独占鳌头。

  王昌龄的诗歌成就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无论是五言古诗还是七言绝句,都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

  他的诗歌题材也涉猎多个层面,边塞诗、闺怨诗、宫词、送别诗等皆为经典,由于他的边塞七绝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王昌龄又被人们称为“边塞诗人”。

  王昌龄的边塞情结与诗歌情怀

  相比较于盛唐时期其他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说,王昌龄并没有显赫的家世,以及年少成名的经历。公元698年即唐武周统治时期,王昌龄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之家。

  早年的生活不但特别困苦,而且就连接受正常教育的条件都没有。

  年纪稍长一些便与家人一起去田间劳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但是不甘困于农耕的王昌龄,总是挤出时间博览群书,这也为其后期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立之年的王昌龄通过个人努力终于进士及第,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王昌龄曾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虽然这种官职并没有任何实权,但是却可以让他在“校书”的过程中,对古今典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其实也为王昌龄的诗歌,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文学积淀。

  他还担任过唐朝时期的“汜水尉”,即汜水县的武官一职。这个官职虽然在唐朝武将中不值一提,但却可以让王昌龄这样一个博学的文官,设身处地的接触到了更加真实的边塞风情,以及驻守在边塞地区唐军将士们的真实生活。

  开元二十二年三十七岁的王昌龄,因选博学宏词科并表现卓越,所以被改任汜水县尉后又迁为江宁丞。

  但由于他的政治理想以及一些言论,与当时的权贵产生了非常大的分歧,所以在排挤之下他被贬者岭南。正是在这种心境与环境的双重影响之下,才铸就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成就和后世之名。

  1. 雄浑壮美的边塞诗篇

  边塞是指边疆地区的要塞,唐朝时的边塞主要指山海关、嘉峪关等重要关隘。在唐朝众多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作品中,只有王昌龄的边塞诗最具真实性。

  这主要与其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

  笔者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一个有边塞生活体验的诗人,王昌龄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真实感受,抒写了大量以“情景交融”为特点的边塞诗。

  王昌龄作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保土卫疆、守家卫国”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

  在王昌龄的眼中边塞的一山一景、一草一木,都具有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感,以及“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凉之感。

  苍凉的大漠、巍峨的雄关、挺立的孤城、烽火羌笛、长云雪山等景象,在他激昂的文字中构成了,一篇篇壮美而又不朽的边塞诗佳作。

  《出塞二首·其一》就是王昌龄中国边塞诗中的著名篇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与吐蕃大战并败北的情境之下创作的。

  边疆战乱、国家利益受损、老百姓苦不堪言,诗人看在眼里急于心中。“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以及对古代中国强盛时期的慨叹。不仅富有穿越时空的想象力,同时也希望秦汉时期的盛景能够再次出现。这样国家就不会受到“夷族”的欺凌。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王昌龄,却看到了秦朝的明月以及汉朝时的关隘,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写出了“冷月照边关的”苍凉之感。

  这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比拟自己政治上不得志。当然还有另外一层寓意就是边疆战争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朝依然没有停歇。

  “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和“长征”,既指空间和地域上的距离,即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同时也暗喻秦朝以及汉朝的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不远万里追袭匈奴的安邦定国决心。

  “人未还”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联想,他想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所带来的灾难。

  在边疆地区与“夷族”作战的将士,一旦出征可能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希望了。这种悲愤的心情,大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凉。

  有战争就会有死亡,但是这些将士的家人却不得不承受战争所带来的后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用想象去安慰自己。如果汉朝时期的“飞将”能活到现在,边疆地区的战事就会早日结束。

  “龙城飞将”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写的就是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但实际上此句中的“飞将”是一个泛指,除了指代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之外,还包括了众多汉朝时期的“抗匈”名将。如果唐朝能有这些“飞将”,就可以早日结束边疆战事,不仅国家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就连边疆的老百姓也可以早一些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2.《出塞二首·其一》的边塞情怀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被称为“七绝”巅峰之作,王昌龄也因此被誉为“七绝圣手”。

  《出塞二首·其一》既写出了悲壮的边塞实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慷慨激昂的边塞情怀。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就是边疆无良将,以及边疆将士们的实际生活场景。

  《出塞二首·其一》虽然使用了乐府旧题,但无论是语言、情感还是艺术特色,都是当时唐朝边塞诗歌的上乘之作。

  王昌龄虽然生活于盛唐时期,但边疆地区的战火却从未熄灭。虽然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屡次取胜,但因边疆战事过于频繁,给国家以及百姓也带来非常大的灾难。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身在边塞地区,所以可以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边塞战争的残酷以及将士们的牺牲。

  虽然他希望有“飞将”这样的军事奇才,可以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但内心却想不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所以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以及人民对和平的期盼。

  笔者认为边塞诗兴起于唐朝初年,在盛唐时期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在盛行诸多文学作品中,只有边塞诗被誉为“盛唐之音”。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体现国运盛衰的文学创造类型之一。

  当时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但在众多边塞诗人中尤以王昌龄的边塞诗最为世人称奇。

  这主要是因为王昌龄的边塞诗,虽然也沿袭了六朝时期的乐府旧题,但却以“七绝”最为见长,“诗家夫子王江宁”就是对其“七绝”边塞诗的最佳赞誉。

  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生活于盛唐时期的王昌龄虽然早年境遇不佳,但在其个人的努力之下能够成为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不仅反映出了他本人在诗歌文学创作上的极高天赋。

  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了,王昌龄善于运用最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形式多变的真实情感。

  王昌龄的边塞诗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其边塞诗创作中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文学风格。他讲意与境浑巧妙结合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边塞诗推上了同时创作的新高峰。

  王昌龄一生创作诗歌无数,虽然存世的诗歌作品只有一百八十多首,但这也完全不影响其在唐朝诗坛上的地位。

  虽然他的诗歌与同一时期的李白、杜甫相比稍有逊色。但相比较与其他诗人来说,以“七绝”见长的王昌龄,依然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诗人。

  边塞诗起源

  边塞诗最初起源于《诗经》,主要借助想象、对比等方法将边关将士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描绘出来,直抒胸臆,感人肺腑。边塞诗发展到唐代,艺术手法不断臻于成熟完美,王昌龄、岑参、高适均是写边塞诗的个中翘楚。王昌龄(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5年),一生创作诗歌200余首,现存181首,《全唐诗》收录其诗歌40首。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见长,尤其是在登科及第之前远赴西北大漠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出名,笔者认为王昌龄的边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

  因此,笔者将从其出塞线路、从军情结、与其他边塞诗人异同三大方面为切入点,结合两首边塞组诗《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两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解读出王昌龄诗中所要表达的边塞情结,并以此能够对研究同时期以及自王昌龄之后的唐代边塞诗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出塞线路

  从《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和《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首诗中的“海风”和“青海”等词语不难推断出王昌龄去过青海湖。而《从军行》的第二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也似乎写的陇右军旅生活,而狭义的陇右指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正好与第一首的“烽火城西”遥相呼应,以此笔者推断王昌龄出塞时的确抵达过青海湖附近。《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已报生擒吐谷浑”,是以洮河战役为背景的,由此笔者推测王昌龄应当路过过如今的甘肃临洮。而根据《从军行》剩余的其他几首诗,笔者推测王昌龄还有可能到过河西节度使辖区,“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山嶂几千重”等诗句当系赴玉门途中所作。玉门在河西走廊西北端,归河西节度使驻军守护。

  由此笔者不难推出,王昌龄当年应是从长安出发,过青海湖进入河西走廊,沿河西走廊,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直抵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玉门关。见识了平沙莽莽黄的大漠与杀伐铁血的残酷战争之后,写下的七首《从军行》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感情:第一首诗是边疆戍卒怀乡思亲之情;第二首诗征戍者听乐观舞所升起的边愁之情;第三首诗表现的是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则为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至死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先遣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第六首诗表达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表达了征戍者师老无功、久戍难返的忧郁情怀。全组诗感情丰富,各种感情交织缠绕在一起,构成了王昌龄对边塞的复杂感情。自此,王昌龄的边塞情结自然油然而生。

  二、从军情结

  弄清楚王昌龄的出塞线路之后,笔者开始反过来思考另一个问题,王昌龄为什么要从军呢?唐代是一个开扩而外向的时代。初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国威远扬,国土并拓,边塞战事频繁,当时的人们向往边塞、向往军功。《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唐代边将“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加以边将在外有权表奏选任自己的幕僚。因此,唐朝时许多仕人往往出塞谋取出路。笔者揣测,王昌龄出塞跟盛唐其他边塞诗人一样,除了心怀韬略、受安边之志所驱使外,谋求进身之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他曾在《出塞》(其一)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文中的“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李广。汉武帝年间击败匈奴,使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称之为飞将军。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但却有着对久戍边疆的战士的感同身受;除此之外也间接流露了对朝廷不能任人唯贤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间接展示了心怀韬略、受安边之志的豪情壮志。

  第二首《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则描写的是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的骏马才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便骑着它马不停蹄地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象征着战斗的鼓声仍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王昌龄用寥寥几十字,就描绘了一副清冷月色下,将军曝霜露,斩严寒,鏖战疆场,凯旋而归的英雄归来图。这英勇不凡、顶天立地的将军形象,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唐代边将“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因此,王昌龄年轻时想走通过从戎征战以博取功名的路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谋求进身之阶是王昌龄从军情结的导火索之一,也间接创造出王昌龄诗中的边塞情结。

  三、同类型对比

  在中国文学史上,和王昌龄一样凭借边塞诗成名还有另外一位边塞诗人高适。他们的边塞诗均描写景物上、抒发情怀上均有着诸多相似性。但笔者认为他们的不同也可谓是泾渭分明。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诗的表现手法上,高适诗质直而王昌龄诗含蓄。

  高适无论是通过诗来表达客观事物,还是以诗明志表达个人主观情感,都是直抒胸臆,爱憎分明,果断直接,因此高适的边塞诗多是意境胜于词本身。如:“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蓟门行五首》其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语言质朴、平实,不堆砌辞藻,而是通过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感情引人。此外,高适边塞诗在抒写抱负理想时,也皆是率直坦荡、不加修饰,往往以写實的手法直抒胸臆,不多作夸张、想象。比如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燕歌行》,全诗暗含讽意,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无度,失守失责,从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大家遭受的生死离别之苦,以及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一并痛快吐出,直接透彻,酣畅淋漓。

  相较于高适边塞诗的直抒胸臆,王昌龄的边塞诗更像一位少女,显得委婉含蓄,绕梁不绝。特别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从军行》和《出塞》两组七言绝句,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于短小、精炼的结构中蕴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取向,笔者认为算得上是边塞诗中的典型代表。如《从军行》(其七)“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全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和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整首诗并无一句正面去写征戍者的心境和思绪,但宛转迂回之间,真正深入人心的,恰好也是戍边将士師老无功、久戍难返的忧郁情怀。

【分析王昌龄的边塞诗】相关文章:

王昌龄的边塞诗分享11-14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03-31

边塞诗词 王昌龄《出塞》11-12

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及艺术11-01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哪些03-22

王昌龄有哪些边塞诗03-23

王昌龄的边塞诗艺术风格06-21

王昌龄的名句11-03

王昌龄的生平02-03

王昌龄《斋心》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