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时间:2023-04-13 15:28:32 城晴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桃花源记语言特点以供大家学习。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1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名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琼章。千百年来,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构思精巧、情节动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

  一.文字简洁,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陶渊明是散文创作的大家,他善于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最多的事物,以最经济的笔墨反映最丰富的思想内容。《桃花源记》全文仅仅二十五句,三百二十字,就叙述了一个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完整故事,生动展现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社会。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桃源被发出的始末、桃源人的来历和桃源内的生活概况。无论是写渔人进入桃源的曲折经过,还是写桃源的田园风光、社会人事;无论是写桃源人与渔人的问答,还是写太守、刘子骥的寻求,文笔都极为洗炼省净,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一开头,作者仅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的身份。第二自然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作者从桃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桃源人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作者惜墨如金,遣词用语以一当十,以少总多,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当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时,作者不多费笔墨,让渔人繁琐作答,只用“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全部经过,而又能使读者清清楚楚。当桃源人向渔人“问今是何世”时,作者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表明渔人把自己的知道的世间情形都讲出来了。当渔人辞去后,到太守那里去说起桃源情状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一语了之。其中“如此”二字,概括了渔人进出桃源的一切见闻和切身感受,真可谓言简意赅。

  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呈现一种清淡朴素之美。

  陶渊明作文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平易自然,清新朴实。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浅薄,而是感到淡中藏美,淳厚有味。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人叙事、摹景状物没有用浓墨重彩去作夸张的烘托和渲染,只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语言,就点染、勾画出桃源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第一自然段中写桃花源的外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用语平实,没有刻意雕饰,只是从溪岸、地面、空间,从树、草、花,从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描述,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情韵隽永、意境优美的暮春桃林图。那夹岸的桃树,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语言的朴素美熔铸于宇宙自然美之中,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至于桃源中风土人情的描述,更是生动具体,亲切逼真。在作者笔下,桃源内的田园风光是美的,那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连鸡犬也是可爱的;桃源里的社会人事、风俗人情更是美的,桃源人勤劳、淳朴、热情、诚恳,他们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里完全没有人世间尔虞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互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作者把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安适、和乐的动人画面,不仅自然景物历历在目,而且连人物也呼之欲出了。我们读了,觉得诗意盎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了。

  三.形象生动,表意深刻,既有具体的可感性,又有丰富的联想性。

  宋人李公焕说陶渊明的作品“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笺注陶渊明集》卷四),指的是他善于用平易浅近的语言含蓄地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一点在《桃花源记》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文中写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用“乃大惊”三个字来描述。“乃大惊”,不仅活画出桃源人见到陌生人时惊奇异常的神态,而且形象地表明了源中人与外界隔绝得久远。当渔人讲述自己的见闻后,引起了源中人的反应,作者用“皆叹惋”三字来表述。虽未写叹惋的具体内容,但源中人因何面叹惋是不难想象的,那就是世间是多么的混乱污浊,桃源是多么的安乐平和!当渔人要离开桃源时,源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言婉转而含蓄,蕴藏着丰富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源中人的谦词,实质上点出了全篇的结穴,意味深长。它既刻画了桃源人避世极其深沉的心理状态,又暗示了作者之所以运用桃源来寄寓自己理想的原因——避乱。读到这里,读者就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

  进而自然会联想到现实社会而得出结论:因为外人知道后,尘世间的丑恶就会侵入,战乱就会降临,桃源和平安适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世俗社会的黑暗,突出了桃源生活的美好,收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也是语浅意深,耐人寻味,表层的意思是说桃源人不知世间朝代的更迭,背后却隐含着很深的感慨,其实质是对魏晋时代干戈扰攘、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下笔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

  四.炼字择词造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桃花源记》在炼字择词造句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尤其在动词的选择、副词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

  文章一开始,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后,紧接着巧用一个动词“忘”,写出了渔人朦朦胧胧的意识,恍恍惚惚的感觉。而后又用“忽逢”二字,准确地勾出新奇、幽美的桃花林无意跳入渔人眼帘的情意。这样写,故事的发生符合生活逻辑,同时又为引出桃花源渲染了神秘的气氛。结尾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与此相呼应,为点明桃花源是幻想中的理想世界,而不是现实社会的实存之地埋下了伏笔。这种来去无踪、变幻莫测的描写,正好突出了桃花源不同一般、高于现实的特性。

  作者用“初极狭,才通人”,写桃源的入口处,其中用三个副词:“初”表时间,“极”表程度,“才”表范围,表意极为精确,突出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作者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一则因为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二则因为桃花源乃虚设之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故用词不宜太实,“仿佛”二字,恰能给读者以迷离惝怳之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作者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表述桃源与外世隔绝的严峻性。其中“乃”、“无论”二词,皆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增添了桃源的传奇色彩,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端厌恶和彻底否定的情感。可见,作者炼字择词造句匠心独运,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五.句式整散结合,音韵和谐悦耳,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

  《桃花源记》凡七十句(以逗点计),其中四言句二十八,三言句十四,五言句十一,其他十九。全文以四言为主干,辅之以三言、五言,杂用二、六、七、八、九言,并适当地采用对偶句法,这样就骈散相间,长短并存,造成了一种于整齐之中见流走自然、参差错落的形式美。作者在行文中又注意节奏的变化,声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一种音乐美。

  《桃花源记》的语言平淡自然,凝炼精当,言简意赅,余味无穷。《桃花源记》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有不少佳句更是为人称诵、广为流传,至今仍在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这也证明了《桃花源记》在语言运用上确实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2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们绝不要以为“记”中的这种自然的语言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正如宋人所说:“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例如,写桃源人民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又如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为什么说山口有点儿光呢?

  第一,因所写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

  第二,因为桃花源是虚设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所以用词不能太着实。这样,给读者以迷离恍惚之感,增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并诗》,终至于“喧宾夺主”了。(苏文)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有《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渊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做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3

  1、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2、组织材料,详略得当: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