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

时间:2023-04-17 04:23: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

  引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是送别诗的名作,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初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阙(què)宦(huàn)萋萋(qī)柯(kē)

  2、熟读这五首诗歌,请同学自己查阅关于这五首诗歌的鉴赏材料。

  二、正课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气象开阔,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宦游”,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诗缠绵排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

  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曰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士。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空余”二字,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已去,只有千载浮云不变。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令人产生无限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萋萋”展现了山川草木鲜明的层次和色调。思路从历史幽情转移到现实景物,实现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形成宏阔而又苍凉的意境。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境再次由实而虚,眼前之景、思乡之情与悠远的历史情怀融为一体,形成宏阔壮大而又苍凉的艺术境界,气韵横生。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让你黯然销魂的,只有离别。那么离别是什么呢?有人说离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愁损辞乡去国人的绵绵情怀;有人说离别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哀回忆;还有人说离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人去也的切切思念。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所以“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特别是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

  下面同学们就动脑思考一下,在我们背诵过的诗词中,哪些是讲述离愁别绪的。

  大家知道这么多送别诗,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些送别诗在情感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点呢?

  (悲凉,伤感,惆怅)

  的确,文人天生多愁善感,面对离别,就会更加显得失魂落魄。大多数离别诗,都是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带上了凄凉哀婉缠绵之情。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如此的凄凉哀婉缠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体会一种别样的送别情怀。(板书题目作者)

  之前我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下面我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关于作者王勃,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情况呢?

  1、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

  2、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3、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4、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

  5、26岁时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在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那么这位博学多才却英年早逝的诗人, 究竟在这首诗中诉说了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首诗,从结构形式上来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呢?

  (五言律诗。)

  我们之前学习过律诗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谁能来说一说?

  1、律诗多为五言或者七言,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

  2、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4,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5,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那么我们来看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很明显,这首诗的首联对仗,但是颔联却并不对仗,所以,这是初唐时期律诗尚未定型的产物,后人评论这首诗歌时,把它称为唐朝律诗的开山祖,可见,它在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上所具有的开创性作用。现在,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首先,由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在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一下个别字词的读音和每句诗的断句。

  老师就读到这里,下面,我每组找一名同学,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朗读。

  同学们把握得都不错,现在大家把书立起来,齐读一下这首诗。

  诗就读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首诗。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解释:少府;之;任

  送别的的情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诗的首联。

  二、(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板书:首联)

  解释:城阙;辅;三秦;五津

  (1)谁能来说一说首联交代了什么?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

  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

  (2)分别和要去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能看出来这样的特点?

  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辅)

  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烽烟)

  (3)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望”的用意?

  1、为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及对其今后生活的关心。

  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板书:非远别)

  那么现在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

  (保重身体,询问归期)

  那么王勃是否在与朋友惜别之时也有如此的叮咛嘱咐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颔联。

  三、(读)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板书:颔联)

  (1)怎样理解“同是宦游人”?

  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板书:同宦游)

  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意思是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的人,你的感伤,我也能理解。

  (2)那么作者认为出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为什么?

  坦然,乐观。

  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离别呢?我们来看下一句。

  四、(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板书:颈联)

  (1)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板书:若比邻)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广阔胸怀,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境界开阔,气势雄浑,道出了朋友之间的感情真谛,不求朝夕相处,只求心心相印

  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四海之内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

  五、(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板书:尾联:莫沾巾)

  (2)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

  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

  (3)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积极进取

  六、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平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七、作业

  1、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

  2、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明显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一年来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课堂驾驭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虽然在一些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仍有欠缺,但是也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初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赏析02-0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11-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12-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典故11-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手法10-1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停顿11-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修辞09-1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05-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境08-0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