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

时间:2024-04-18 11:20:14 雪桃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点评:韦应物的这首诗以清明日为背景,直接表达了对诸弟的深切思念。首句“冷食方多病”,点明清明习俗,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因思念亲人而身心受创的情感状态。“开襟一忻然”与前句形成对比,尽管内心悲伤,但面对明媚春光,诗人还是努力打开心扉,寻找一丝宽慰。接着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故乡的思念,“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描绘出一幅故乡清明热闹、生机勃勃的画面,更反衬出诗人身处异乡、孤影独处的落寞。诗人细致描绘清明节的传统饮食如“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这些生活细节既体现了节日风俗,也寓含了对与诸弟共度佳节的美好回忆。末句“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不能与诸弟共度清明、共享春光的深深遗憾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而不压抑,通过对清明场景的具体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诸弟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点评:吴惟信的这首诗展示了清明节气中另一面的生活画卷:春光明媚,梨花盛开,游人纷纷出城踏青。首句“梨花风起正清明”点明时令,次句“游子寻春半出城”揭示了清明不仅是祭扫之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光的时刻。后两句“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绘了黄昏时分游人散去后的宁静景象,万株杨柳在流莺的歌声中更显生机盎然,形成与白天喧闹游春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清明时节生活的多元性与和谐之美。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点评:白居易的这首《清明夜》描绘了一个官宦人家清明之夜的静谧景象。首句“好风胧月清明夜”以朦胧月色和宜人春风烘托出清明夜晚的宁静美好。接着诗人置身于“碧砌红轩”的庭院之中,独自漫步回廊,时行时歇。末句“遥听弦管暗看花”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交错,传达出诗人沉浸于清风、月色、花香与远处隐约的丝竹之声中,内心宁静而悠远。全诗以清明夜的独特情境抒发个人的闲适情怀,体现了诗人在节日中的独特心境。

  《清明日对酒》(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点评:高翥的这首诗全方位展现了清明节扫墓习俗的众生相。首联以广阔的视角描绘出清明时节墓田遍布、人们纷至沓来祭扫的场景。颔联以纸灰化蝶、泪血染花的生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祭祀活动中的哀思与悲情。颈联通过狐狸眠冢与儿女笑灯的强烈对比,揭示生死交替、人间世态的冷暖变化。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富含哲理,提醒人们珍惜生前时光,同时也流露出对死后世界的淡然态度。全诗情感丰富,视角独特,对清明习俗的描绘具有高度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相关文章:

清明思念亲人古诗04-06

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精选62首)04-07

表达清明思念亲人的古诗15首04-07

思念亲人的古诗12-13

中秋思念亲人的古诗句09-09

形容思念亲人的古诗词08-21

古诗《清明》04-06

古诗清明04-09

描写思念亲人的古诗名句汇总11-02

清明古诗杜牧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