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端午节的诗词15篇
端午节的诗词1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的'诗词2
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2、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赏赐百索]
4、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7、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0、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5、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0、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2、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端午节的'诗词3
1、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2、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4、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6、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7、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8、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10、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1、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1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3、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5、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端午节的.诗词4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端午节的诗词5
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6、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8、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0、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11、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2、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13、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8、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2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2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2、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24、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2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27、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2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31、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2、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33、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4、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35、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36、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3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38、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39、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40、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4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42、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43、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44、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4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46、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47、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48、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49、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节的'诗词6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文:
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端午节的诗词7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诗·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赏析:唐人有端午节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权德舆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端午,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节日礼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赏析:“浴兰”指古人端午节“浴兰汤”的习俗,用草药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赏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会赏赐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礼物,官员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也以衣服为最常见。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端午节的诗词8
夏夜宿江驿
(唐)姚合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
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归州重五
(宋)陆游
斗舸红旗满急湍,
船窗睡起亦闲看。
屈平乡国逢重五,
不比常开角黍盘。
重五
(宋)朱松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五日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阳十咏“粽子”
(明)高启
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
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
端午食赐粽有感
(明)庄昶
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红霞光。
天恩敕赐下丹陛,璚璿侑以黄金觞。
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
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府挽飞粟。
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的.诗词9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宋]黄庚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
端午
[宋]赵蕃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端午节的.诗词10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节的.诗词11
“五月端阳节,家家粽子香。”历代诗人对粽子情有独钟,在端午这天,饮酒品粽之余,还以粽子为题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清代查慎行笔下的“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用高丽贡米做粽子的情景。粽叶要用新鲜的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材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她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 元稹)煮粽子时不能心急,得先把水烧开了后换小火慢慢煮,爷爷奶奶们习惯用土灶,把粽子煮好后就放锅里焖一个晚上,等第二天一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了,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
大文豪苏轼喜食粽子,品味了以蜜饯为馅的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清代林苏门的“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肉粽的妙处。粽子不是相思物,两字相思写不成。唐代殷尧藩诗云:“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表达了背井离乡的游子,重返故里时的激动之情。清代儒学大家谢墉笔下的粽子另有一种情调,在京城做官时,他念念不忘家乡的粽子:“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成为文化传承的符号,至今在人们的心中仍有无穷的魅力。
端午节的诗词12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三首》是南宋赵蕃的一组关于端午节的诗。
第一首诗是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诗是端午时候诗人对于屈原忠不见用陈江而死,但是诗文传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诗是诗人端午时候读历史有所感触,却找不到人倾诉。这里有一种可能是这个诗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处境相似。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南乡子·端午》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节的诗词13
1.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5.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8.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0.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1.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1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3.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5.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7.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8.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节的'诗词14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六幺令·天中节
佚名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的`诗词15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小重山 端午》
[元] 舒_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节的诗词】相关文章:
端午节诗词经典11-28
端午节的经典诗词11-21
端午节的诗词11-18
端午节诗词11-18
端午节诗词精选11-18
端午节的诗词08-17
端午节经典诗词08-10
端午节诗词08-11
端午节 诗词11-22
端午节的诗词精选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