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子及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文字赏析。古诗词鉴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前两联内容),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
触景生情的例子很多: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共短亭。”(李白《菩萨蛮》);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二、融情入景
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
融情入景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也不少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三、情景交融
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既做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又做到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仅仅二十字,就把天寒地冻与孤独高傲的心情融为一体,确实做到了情景交融。但是从字面上看,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却只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周围则没有任何生物的迹象。这是“显”,是“实”,在这“显”的后面,却“隐”着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而这清高孤傲的渔翁又是谁呢?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还是另有所托?这些言外之意,是“虚”。正因为它把情景虚实处理得如此妥帖,才使这首小诗形成一种绝妙的意境。
四、显景隐情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描写滁州城西郊野西涧的风情景物。乍读此诗,感觉这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但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就可以看到它不单是写景,而且有所寄托,只不过情感隐蔽罢了。韦应物是中唐前期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他在滁州刺史任上就曾为自己无法抵制朝廷向百姓征敛繁苛赋税而内疚惭愧。他思归田园,羡求山水,当他来到西涧时,一景一物都令他怜爱共鸣。他为何“独怜”涧边的幽草?因为涧边幽草生机勃勃而又自甘寂寞,显示了诗人无意哗众取宠而甘于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他为何钟情树间啼唱的黄鹂呢?黄鹂除了反衬幽草的处幽守默外,还有自由自在、不受尘世羁绊之意。而那在春潮急雨中任自纵横于野渡的孤舟,更流露了诗人生当风雨飘摇的乱世,无所用其才的忧伤情怀。诗人将自己无奈的处境和思慕隐居的心声悄无声息地糅入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加以表现,意蕴深厚而又了无痕迹,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言景不言情,作者的目的仍在抒情,在景物中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感情,达到了“状难摹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构成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无穷意境,给人特殊的审美感受,使读者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五、显情隐景
诗歌的本质属性是抒情。创造意境的多种手法中,显景隐情体现了抒情的间接性;而显情隐景则更多体现了抒情的直接性。显情隐景要求做到:(1)作者要有真率的感情,且须是长期郁积于胸随时可能因外界激发而迸发的情,而不可无病呻吟,做作雕饰;(2)情要有所依托,仍要有物象、场景、环境等作为抒情的支点,情不能无缘无故、无依无托地爆发。
如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此诗是悼念亡妻韦惠丛所作。沧海深广,看过之后,别处之水,就再难引起注意。巫山云霞蒸蔚,为神女所化,相形之下,别处的云黯然失色。信步走过花丛,懒于回顾,除了爱妻之外,绝不再会眷恋他“花”。为什么懒回顾呢?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失去所爱。其实前一半也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寄托。这首诗既是直抒胸臆,又巧妙用典,对亡妻的忠贞不渝和深深的怀念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深沉蕴藉。
显情隐景的手法很巧妙地利用直抒胸臆,直指人内心的强烈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激发联想,形成意境。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情与景处理方法上,往往综合多种方法,特别是较长的作品里面。单纯的某种方法,很少能使一首诗或词有强烈感人的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一、情景关系的主要类型
触景生情
诗人因见到某种景物而引发某种情感。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登高远眺,看到萧瑟的秋景,触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身世之叹与家国之忧交织在一起。
特点:先有景后有情,景物描写为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
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通过对清新、宁静的山间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特点:情在景中,景为情服务,通过景物的特点传达特定的情感。
寓情于景
诗人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凄凉的秋景中蕴含着离别的哀愁,情与景融为一体,难以区分。
特点:情感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含蓄地传达出来。
以景结情
诗歌在结尾处用景物描写来收束全诗,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深远。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最后以 “高高秋月照长城” 的景象作结,将边愁融入到茫茫的月色和雄伟的长城之中,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特点:以景代情,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情景关系的作用
营造氛围
不同的景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如欢快、凄凉、宁静、紧张等。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营造出了一种明媚、欢快的氛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则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烘托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和命运。比如,在李清照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中,凄凉的秋景烘托出了词人孤独、愁苦的形象。
深化主题
情景交融可以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中与亡妻相见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珍惜,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三、鉴赏情景关系的方法
分析景物特点
仔细观察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包括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方面,把握景物的特点。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描写的景物色彩鲜艳,充满生机。
体会情感内涵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诗词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探究情景关系
根据景物特点和情感内涵,判断诗词中的情景关系属于哪种类型。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还是以景结情?
评价艺术效果
分析情景关系在诗歌中的艺术效果,如是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是否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等。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05-15
古诗词鉴赏11-20
儿童古诗词鉴赏02-08
古诗词鉴赏若干11-09
古诗词鉴赏,译文05-25
《春寒》古诗词鉴赏01-29
唐代古诗词鉴赏05-06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05-08
(荐)古诗词鉴赏05-17
小学古诗词鉴赏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