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经典散文

时间:2024-04-26 14:16:28 嘉璇 散文 我要投稿

妈妈经典散文(通用2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经典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妈妈经典散文(通用20篇)

  妈妈经典散文 1

  妈妈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知道我有多么想您吗?我有很久没和您谈心了,我也很久没有用笔去写您了。妈妈,您在家还好吗?一定很辛苦吧!妈妈,我爱您,这个星期日就是您的节日了,女儿不能回家去看望您,只能借助键盘敲去几行清浅的文字,希望您能感应到女儿对您的思念。

  妈妈,我知道您很爱我们,真的很爱,您对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对于生活,您总是充满着激情,任何时候,您都是精神百倍。哪怕是现在的您,六旬的老人了,还要为这个家超劳。妈妈,您真的太苦了。

  今年,雨水甚少,给爸妈添了不少忧愁。至今,家里的秧苗没有插,妈妈为这事很担忧。前些天,妈妈来电,说为了去“抢水”,整夜都没睡。村里有一口堰塘,这是村里唯一的水源。乡亲们会去塘里洗衣,遇上干旱季节,会用塘里的水来灌溉庄稼。很不巧的是,前段时间,堰塘整修,放了多余的水。以致于近日乡亲们耕种供应不上了,只要下一点雨,乡亲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抽水。现在,连唯一的水源也快断了。真不知怎么办好?祈祷!

  妈妈,好久没见您了,您的白发一定又增添了吧!您眉间的印痕一定又深了吧!尽管我努力去祈祷,岁月还是无情地把您变老了。妈妈,多想用我的青春去换取您的年轻,哪怕让我增加十岁,我也想让您年轻五岁。但是,年龄是个特殊的词,只增无减。在时间面前,显得我们是多么的无力。妈妈,您要好好照顾自己哦,一定要保护好您的身体。

  这些年,我们的确长大了。可是,妈妈却日渐苍老了。时常在脑海里想起妈妈的笑容,时常在梦里见到妈妈的身影,时常在电话里听到妈妈那温柔的声音……妈妈,您是那样让我想念,我无法用语言去把您描绘。

  妈妈,女儿很想吃您做的饭菜,香甜而可口。妈妈,女儿很想拉着您的手逛集市,温馨而甜蜜。妈妈,女儿很想和您一起去田间干活,愉快而满足。妈妈,女儿很想依偎在您温暖的怀里,听您讲过去的故事。

  妈妈,您是天底下最疼爱我的妈妈!没有忘记我躺在病床上的日日夜夜,当我失去生活能力的时候,是您亲自为我倒屎倒尿,是您让我在病魔面前勇敢地站了起来。妈妈,这辈子只有您给我的爱最深,最真,最暖。谢谢您,妈妈!

  妈妈,过去我有很多对不住您的地方,让您流过泪,让您伤过心。以后,女儿再也不会惹妈妈生气,再也不会给妈妈添乱,再也不会给妈妈烦恼。相信我,妈妈!

  妈妈,知道吗?我给您拍了好多好多的照片,都在手机里。想您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看。我喜欢您笑,您笑起来很可爱。回家的时候,我喜欢跟在您后头,您去哪里,我也去哪里。很怀念和您一起去油菜田里捡菜叶的日子,每每出来,您的发丝准是沾满黄黄的小花。那小花覆盖了您少许的白发,似乎您又回到了少女时代。只是,那时的您,头上可没有机会戴小花。因为穷,所以头发都是靠毛绳系的。妈妈,您真苦。

  在我眼里,妈妈要比任何人都会过日子。妈妈很节约,从不浪费一分一毫。爸爸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爸爸和妈妈却有着很大的区别。爸爸懂得享受,觉得钱就是拿来花的,该吃吃,该用用。妈妈却不然,她会把一分钱当两份用。

  小时候,常听别人说,我差点被送去代养。是的,在妈妈那里,我证实了这个事实。因为妈妈的爱,妈妈的不舍,我没有离开这个家,我依然是家里的一员。我很幸运,在饥荒年代,妈妈把我留了下来。谢谢妈妈的.爱!我深知,家里多一口人,会有多大的压力。妈妈,您和爸爸是怎么撑过来的?我不敢想象。如今,生活富裕了,城市里的人们,家里仅有一个孩子,他们成天还在叫苦叫累。您生了我们姐弟三,还把我们拉扯大,真的太不容易了。想起您,想起城里的人,他们的苦太微不足道了,您的爱太伟大了。

  妈妈,您还记得您的节日吗?我知道每年您都记不得,您成天忙着干活,您哪有时间去搭理这些琐事。每一年您的节日,我们给您电话,您都好惊讶,也很欣慰!真的很感谢这个节日,它让我们永远记得我们的妈妈,它鉴证了母爱的伟大;同时,它让我们懂得感恩!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莫过于妈妈的生育和养育之恩。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我祝我的妈妈,也祝天下所有的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天天开心,身体棒棒!

  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女儿没有鲜花,没有巧克力,没有珍贵的礼物,只有一颗爱您的心,妈妈,节日快乐!妈妈,您永远是女儿心中最美最芬芳的花儿!

  妈妈经典散文 2

  春雨里的妈妈

  苦了,累了,委屈了,红就想妈,一通电话或是逮住空闲的机会就赶紧回趟娘家撒下娇。

  虽然从小被宠大,但红还是懂得心疼人,每次回娘家,看到妈妈边揉着酸痛的腰还要忙里忙外的给自己做好吃的,除了感动更是于心不忍,红减少了回家次数,多了电话的唠嗑。

  红还是念妈,她打电话邀请妈妈来家。妈来了,红莺歌小唱的忙里忙外,尽管厨艺一般,亲手为妈做顿饭,让妈也享受一下饭来张口的滋味,颇有成就感。妈妈边赞赏着饭菜的可口边心疼的责怪着:“劳累了一周,周末刚好能好好休息一下,把我叫来,又忙着伺候我。”说者有意听者无意。

  “妈,我想你了!明天周末,过我家来!”电话那头支支吾吾,良久后答道:“好吧”。

  “我爱老妈,明天过来啊。”电话那头回答:“不了,工作那么累,好好休息吧。”妈妈经不住红一番撒娇耍赖,最终答应了。

  “妈,呵呵,又周末了,我想妈,妈过来吧。”妈妈说家里有事,去不了,红怏怏的挂了电话。

  “妈,几个周了,你都有事,这个周过来行吗?”“妈不过去了,叫你你也不过来,你累妈也帮不上你的`忙,别老是操心妈,妈不过去了。”

  妈妈好久都没来红的家,红赌气想看看妈想不想她,减少了打电话的次数,也不回妈的家,停止了邀请,看看妈是否自动来她家。

  妈却增多了给红的电话次数,就是不见去红的家,红伤心,妈妈不想女儿,真如古谚“嫁出门的女儿泼出门的水”啊。

  红不去妈妈的家,妈妈也不见来红的家,几个月过去。

  “红,下班了吧?”“妈,开车着,等会儿打给你。” 酷暑的热浪使红逃似得疾驶着回家。“妈!这么热的天妈站在小区门口的马路上干吗?”红停车正欲询问,“赶紧吃,刚在冰箱冰镇的,消下热气,解个渴。”妈妈不容红说话,塞满红的嘴巴。

  妈妈在路口时不时的出现,从酷暑里冰镇的,到寒风中在怀里捂着的,红受不了,求哥哥劝阻妈妈。

  尽管红怎么央求,妈妈就是借口重重不去红的家,红就赌气不回,她想用此测试妈妈到底念不念女儿。

  测试进行了很久,一直没有结果,红想不通,不理解。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安慰陪伴着红的整个冬季。

  春已进行了很久,“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春雨不间断,红惦念着妈妈的虚寒,也怨着妈妈心里没装女儿。

  红忙着工作,忙着照看自己的儿子,忙着打理家;妈妈也忙着,忙着给哥哥带孩子,忙着给哥哥做家务 ,忙着过日子。

  又是一幕“沾衣欲湿杏花雨”,红没精打采的缓缓的开着车,想着即将放学回家的儿子,又想起好久不见的妈妈,有点无奈和微怅的感觉。

  “哎,哎,停一下!”“我妈!”红睁大了眼睛 喊出了口。 “给你包了些饺子。妈也经管不上你,唉,咋又瘦了?要好好吃饭,身体不好,咋受得了噢。”妈妈说着说着眼睛红红的。

  红坐在车里,车窗外的妈妈自顾着一股脑的唠叨着,掩饰不了疲倦的面容被春雨润湿着,头发一绺一绺的,肩头已变成了水色。红责怪妈妈怎么没打把伞。妈妈说没事,怕错过了红,一急就出了门,忘了拿伞。

  红接过冷冻的饺子被妈妈催着赶紧回家,车子走了好远,妈妈还在反光镜中停留, 春雨沙沙,落在妈妈的身上,湿着红的心头。

  妈妈经典散文 3

  我爱您妈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道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每次听到这首《真的爱你》,我就不禁想起了我那平凡、勤劳、慈爱的母亲,我要感谢老天给了我这么一个好妈妈。

  我的母亲大半生都是坎坷的。从小,妈妈的生活条件就非常艰苦,虽然当时外公是个村干部,但一旦家里开支太大,工资都不够开。外公是个自私的人,不想这么劳累,所以在妈妈七岁就分家了。妈妈有六个兄弟姐妹,分家后,妈妈被分给了劳动力有限的外婆。为此,妈妈不得不很早就告别了书本,在家里帮着外婆干农活,干那些大人们干的重活。

  后来,妈和爸结了婚,生下了姐姐和我,由于家穷,负担重,妈妈不得不同爸爸一起去城里打工。当时我只有六岁,姐姐十一岁,我们被寄养在魏阿姨那里,因为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每一次妈妈写信回来,信上都有清晰的泪渍。妈妈信里的内容总是写满关心我和姐姐的话语,从来没有说过打工的辛苦。每次妈妈打电话回来,我和姐姐问母亲:“妈妈,外面辛苦吗?”妈妈只是说:“不辛苦,比做农活好多了。”……

  每当我向妈妈诉说“读书之苦”时,妈妈就会安慰我:“我们那时想上学却没有钱,那才叫‘苦’,现在有条件让你读书,你还不珍惜,不努力读书,将来只有当农民,那才叫没出息呢!”虽然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但我那时太幼稚,根本没听进去,现在才知道妈妈的话太对了,真想在电话里对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可每每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我知道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来回报妈妈的一片苦心!

  母亲虽没有文化,但对我们却是很开明的,不像别的家长,非打即骂。在我的记忆中,我还没有挨过妈妈的打,不管我犯了多大错误,妈妈都只是“良言相劝”,给我的心灵以足够的自由空间,让我慢慢反刍、成长。

  亲爱的母亲,在这天地之间,你是渺小的,但在女儿的心里你却是至高无上的!在我的天空里,您永远是一轮圆圆的美丽的明月,不倦地照耀着我!我爱您,妈妈!

  妈妈经典散文 4

  儿子眼中的妈妈

  这几天儿子不停的在重复一个话题:妈!我都感觉奇怪,就像你这么大年纪了还会电脑,还会上网,还会写作,还会玩我感觉你很不可思议呀!

  我说是吗?那证明你妈牛呀!赶紧夸夸妈妈!这叫长到老学到老,长到一百也不巧。妈妈还有好多本事没露出来,还有你佩服的在后面呢!

  儿子瞥了瞥嘴,笑了笑不语。知道妈妈好吹牛。也满足了一下妈妈的虚荣心。

  这句话在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离家25公里的竹元骑车时,儿子就忽然问起了我:妈呀!你这么大年纪了还会上网,我们班的家长好多连电脑都不会。你还会骑车出来疯,还会玩。不像那么老的,以为40多了,都老的不像样的。听着儿子的话我笑了,自豪地说你妈牛们,别的咋说呢!就是一个字牛!不知哪来的这种自信,还这样喜欢自我吹捧。

  给儿子买了一条裤子,裤腰却很大,儿子有点不悦。我便想着给加工一下,可是没有缝纫机。于是便认上针,开始想着打点褶皱重叠一下,让裤腰缩短。一针一针用手慢慢缝着,没几下就搞定了,呼唤儿子来试,儿子看着那缩小的裤腰和不着痕迹的做工,竟然惊讶的高叫:“哇塞!妈妈!我佩服死你了,你怎么这样有才呢?做得真美!”听着儿子的溢美之词,俺谦虚地说了声:“你老妈的本事还没有外露呢!还会好多好多,只是你没发现而已。以后我们相互看彼此的优点,越夸妈妈,妈妈会越好!”

  面条捞上来了,给儿子盛好。儿子一尝说好吃!妈妈你做饭的水平比以前强多了!其实就今天中午的卤不好吃了。可是儿子却喜欢,我说那以后我就做很难吃的给你吃,我自己感觉好吃了,你却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你却喜欢了。知道了儿子的口味知道咋应付了。

  儿子以前经常用话语打击我,“笨蛋傻瓜白痴”这些词是经常挂在嘴边的,我一听就拿着棍子满屋里撵着打他,直到他躲进自己的屋子紧闭屋门为止。我在门外高叫:以后学着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别一味的和你那瘟神爸一样,光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儿子开始看到了我的优点,开始赞扬起了我。从啥时候呢?想起来了是在金英的感恩教育后,儿子在慢慢地改变着,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心疼体贴我了。主动去刷碗,和我亲热的叫麽麽,还主动撒娇,还会用悦耳的话取悦我,这都是不小的进步。

  记得去年秋季学车,儿子是以嘲笑的口吻和我说:“妈你要是能学会车呀,谁都能学会,你那么笨,教练说你你别和人家吵架。“

  “你学不会就知道生气,就不会和我一样,哪道题不会用心想,不就会了吗?不用脑子咋学会开车?”

  “妈你只要一年能把驾照拿到手,我就服了你了!”

  “妈妈,就是你拿到了驾照,你开车我也不坐,就你那水平,嘿嘿嘿!”

  “我到你开一年车后我才坐。”

  “我不用学开车我就会,踩油门打方向盘踩刹车,我一看就会。”

  听着儿子大言不惭地吹着,我想回敬了回敬一句,不想回了就当是风吹过。俺家有遗传,受打击受了几十年,习以为常了。只有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三元及第,门门旗开得胜。在2012年的'前一天顺利拿到了驾照,把那小本本放在儿子手里的时候,儿子说俺妈妈还真牛呢!我想着你得考试好多次呢!可是你开车俺还是不敢坐。嘿嘿嘿!俺只有苦笑中,去陶醉自己的骄傲。

  儿子看到我翻他的教科书,不屑地说,妈就你那水平,你看不懂!我顺嘴读出几句后说,还知道呀?我以为你啥也不知道呢!我说不知道敢做你妈吗?你这个妈不好当,得是全面手,啥都会,不信你找点东西问我,儿子看我倔脾气起来了,便甘拜下风了.

  儿子会闲了的时候坐在电脑旁,打开我的空间,看我的文字,看我在江山网的官衔,和那些荣誉,一看就是半天,从当初的不服气到现在的认可,并赞赏,这是一个接纳的过程,只有自己的辛勤耕耘在说话.那结果在说话.

  儿子说没想到呀妈,你还会这么多东西,啥都会,我真好佩服你了!我说儿子妈妈除了不会赚钱外,啥都会!会写会唱会玩会打会骂会发疯,你的妈妈的心态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不老.

  其实只要心不老,人就永远年轻.儿子在赞赏着我,我在欣赏着儿子,在相互的欣赏中快乐的成长.

  妈妈经典散文 5

  妈妈

  天下第一情是人间第一情,人间第一情就是“父母情”,父母恩情似海如山。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当父母的都期盼着孩子们回来团聚,不管路途有多远,不管是否能回来,心中的渴望成为了望眼欲穿的希冀。当我也慢慢的走进老年人的行列,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其中的凝重和深邃久远的内涵。

  那年我的妈妈已经82岁的高龄了,每当我看着两鬓斑白满头银发的母亲,总是想起来十几年前我回家的一件事。

  那个时候我还在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的很少回娘家。周末去市里办事顺便回母亲那里住了一个晚上,这本是小事一桩,可是没想到让母亲那样高兴,七十多岁的妈妈又是做饭又是炒菜,我要帮忙她又不让。

  看着母亲忙碌地样子,我突然意识到,我离母亲家不过百十里路,坐汽车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可是我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回家陪妈妈住上一晚上,寂寞孤独地母亲一个人默默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在外面工作的儿女们能回家陪母亲住上一晚上几乎成了妈妈的奢望。

  看着妈妈满是皱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地笑容,我的心震颤了,眼角不觉湿润了。

  晚上,我和妈妈早早躺在小炕上,妈妈往我的身上拉被子,我说:“我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妈妈说:“再大的人在妈妈的眼睛里也是孩子啊。”

  望着两鬓斑白满头银发的母亲我说:“妈妈,你想我们吧?”

  母亲坐了起来好一会才缓缓地说:“你们都忙啊。”

  是啊,我们姐弟几个是工作在外,可是能忙到连回家陪妈妈一天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当周末同事们相聚小酌,朋友们酣战麻城,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们苦盼自己儿女归来的心情呢?

  妈妈说,知道自己的儿女们工作都忙,也都孝顺,送吃的和用的',可我还是希望你们几个都回来,和我躺在这个小炕上说话唠嗑,可又不能让你们影响了工作,可我管不住自己,爱到路边去看过往的车辆,一有下车的就希望是你们。好不容易盼回来了又急匆匆到回去,这车一走啊,我的心也跟着去了。

  母亲说,她这辈子就攒下这么几个儿女,牵挂着大小儿子家的孩子省不省心,惦记着两个姑娘家过的和睦不和睦,唯一期盼地就是有那么一天几个孩子都到我的身边来相聚。

  听着妈妈的话,我的心涩涩地,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妈妈用她长满老年斑和满是褶皱的手,给我擦了擦眼泪,轻声说:“看,你又像孩子了。”

  我虽然已经50多岁了,但是,在妈妈面前,我总是还可以找到当个“孩子”的感觉,因为,我看到的是妈妈慈爱的眼神,听到的是妈妈关爱的“磨叨”。在妈妈那里,体会妈妈的爱,体会妈妈的呵护。我每天上班离开的家,每当我回头时,总是会看到妈妈站在阳台上,望着我离去的背影,每当我回来时,妈妈都是及时的打开房门,我奇怪的是有些耳背的妈妈是怎么分辨出来是饿的脚步声。

  我写了几篇有关母亲的散文发表之后,我都读给妈妈听,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是妈妈惬意的笑容。

  记得小的时候被妈妈骂是很沮丧的事情,可是现在我却觉得是让我高兴和欣慰的事,因为,五十岁了还有妈妈在关爱的骂着你,您说不是“福气”吗?即使被妈妈再多“骂”上几句,被多“瞪”上几眼,是多么惬意的事。

  妈妈离开我快四年了当周年将到来之时,写如此文字,悼念我的妈妈……

  妈妈经典散文 6

  想起老妈妈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一年四季从春到冬,霜染了她的白发。……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一生追着云和月,孩儿心中总牵挂。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晚睡早起忙里忙外,一辈子淡饭粗茶。……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恩情就像日和月,孩儿怎能不报答。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一年四季从春到冬厮守着我的老家。”

  每每吟唱起这首于文华演唱,真挚淳朴又充满深情的《想起老妈妈》,我就会梦徊千里,情寄老家,想起厮守老家的母亲——我最为崇敬的妈妈!跟很多的儿女一样,没等唱完,我的眼角就噙满了泪花。

  也许是这如泣如诉的歌声,撩起了我的思绪,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想起一直厮守在老家的妈妈;抑或是这动人优美的歌词,唤起了我尘封的记忆,不由地使我的思绪又回到那个儿雏母苦的年代;也许是这委婉悠扬的曲调,在我的心海荡起了思乡的波涛……

  永远也不会忘记我这个曾经贫寒的家庭,尽管双亲大人一年四季从春到冬不停的劳作,整个家庭的维系还是捉襟见肘,一家七口常常是吃了上顿梅下顿。每到年终生产队结帐清分,却很难从中得到十块八块现金,由于人多劳力少,总是超支凸显一个大窟窿。只能等待来年打拼多挣工分,将上一年度的“窟窿”填平。

  个头瘦小的母亲和农村所有普通的妇女一样,所不同的是她柔中有刚,意志坚强,无论多么苦,多么累,她总是默然中含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在那个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母亲总是三餐省着两餐吃,想方设法也要让老公、子女先吃饱,哪怕是吃糠咽菜,也不能有一餐落下。

  母亲不顾被挂牌游街的危险,硬是顶着风头在一片荒芜的河滩上开垦出自己的“自有地”,正因为有了这块地,我们的家才勉强得以支撑,我们兄弟姐妹才免遭受冻挨饿的日子。

  那个年代的乡村医疗极端落后,加之家境贫寒,可怜的奶奶因为患白内障,我的父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双目失明,后来又得了中风而长期卧床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一边要白天在队里挣工分,“自有地”里忙栽种,还一日三餐,缝补浆洗的.忙不停;一边还要擦身换洗喂汤药,端屎端尿在床头的伺候奶奶。亲爱的妈妈呀,您就像机器人似的从天光就忙到断黑,且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直到奶奶去世,我们兄弟姐妹长大。

  奶奶生前曾多次被母亲的孝心和贤惠而感动得潸然泪下,曾多次对母亲说:“儿啊,我是个废人,你不要在我身上倾注太多的辛苦,你自己都弱不惊风的,非但要操持家务,还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叫我怎么能忍心?儿媳对我这么好,待我死后我会在阴间托福给你,我还要祈求神灵保佑你子孙满眼,寿比南山”。

  母亲的善良贤惠在我们这个山乡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在邻村很多的大爷大妈都翘起大母子称赞说:母亲是个善良贤惠,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吃苦耐劳的女中模范。

  ……

  当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各自成家后,母亲本应当安享儿福,颐养天年。然而一生忙碌惯了的妈妈却还是站不安,坐无暇,既不跟随儿子到城里,也不随女儿到乡下。仍然跟从前一样的晚睡早起忙里忙外的经营着那几畦地块,所种的瓜果蔬菜除了自产自销,还有部分外卖。且逢人就说:“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孙儿孙女也帮他们带大,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过得既幸福又自在。”

  当我每次回家看望妈妈给她钱时,她总是拒收,即便是勉强的收下也总是说,你们在外生活也不容易,我手头的这点钱省着花也就够啦。既然儿孙们对我这么孝敬,我就将这些钱到菩萨那里帮你们多烧几柱香,让菩萨保佑你们平平安安,孙儿们成人长大。

  当我们兄弟几个的儿女相继上大学时,母亲总是背着我们从她那个外婆给她装嫁的蓝花布包里,撮来几张百元大钞塞到儿孙的手里,如果不要她老人家还不高兴。她说,看到儿孙有出息时我很是安慰,也要表达表达奶奶的心意。

  去冬父亲过世了,六十多年的恩爱夫妻终于阴阳两隔。母亲哀伤得不吃不喝,哭哭啼啼一个星期,我们都担心母亲会因此扛不住,后来在姐姐孙女们的陪伴下才勉强地走出了悲痛,恢复了平静。待父亲的丧事全部处理妥当后,我将母亲节来深圳。原本是让老人家换个环境,安安静静的在这里调整一下心情,而住下来还不到两个星期她就焦躁不安,总说不习惯,不自由,心里闷得慌,像小孩子似地闹腾着要回老家。我们做儿孙的迫于无奈,只好将母亲又送回老家。

  临走时我再三请求母亲什么都别动啦,只要您高兴,觉得开心就多去姐姐家,孙女那儿走走看看,也可以和婶婶她们到县城的超市、小商品、美食街去看看热闹尝尝鲜。

  然而,母亲一生节俭已经成了习惯,从困苦中一路走来的妈妈从不乱花一分钱。自从爸爸去世,现在母亲就孤孤单单一个人也不愿意给弟弟增加负担。而老人家还是跟从前一样一把米一把菜,放上清水加油盐的煮着吃,还非常满足说:“我要谢天谢地,保佑我这么老了还能挺直腰板,香香甜甜的吃上一日三餐。”伟大的母亲——我可爱的妈妈,您就这样将就着吃了一餐又一餐,过了一年又一年,您觉得这样很舒坦,可是作为儿女,我们总是羞愧难言……

  我这一生最大遗憾莫过于为了儿女的前程而不能在父母身边厮守尽孝。迢迢千里,相隔甚远,没有文化的妈妈不会使电话,连我一句深情的问候也要靠弟弟来转达。身居沿海的我,尽管享受着城市的热闹与繁华,但心里总是将老家的妈妈牵挂,为儿心里总是放得下!

  想起老妈妈,就想起她满头的白发。您照样不分春夏秋冬,起早贪黑地厮守着我的老家,叫儿怎能不牵挂。

  想起老妈妈,耄耋之年的您已经没有一颗牙,但您依旧忙里忙外的呵护着子孙,自己却仍然吃着淡饭,喝着粗茶。

  妈妈呀,我亲爱的妈妈,您一手情一手爱,您一生不辞辛苦,忍饥挨饿地把儿女拉扯大。如今正是您颐养天年享清福的年月,可您却还是念念不忘厮守着咱的老家;您德高望重,情深似海,又怎能叫儿不报答?

  亲爱的妈妈,您一手风一手雨终于让土地发了芽;您一脚深一脚浅,一脚泥一脚水的六十年如一日,辛勤的耕耘终于让我们有了一个美好的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您心灵深处绽放的光华,是您生命历程释放的火花,更是您人生价值一次次的升华……

  母亲节将至,千言万语述说不尽我这颗感恩的心;纪念的日子,我就用我这粗浅的文字表达我对老妈妈的爱;妈妈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做儿女的下辈子也报答不尽。值此伟大的日子,我祝福普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你们无私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妈妈经典散文 7

  难忘的农村妈妈

  十七岁那年,我到偏远的山区,一个叫松泉村的地方插队。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山,绿的滴翠;水,清的见底。遍野的庄稼起浮舞动,山沟沟里悠闲着牛羊。炊烟袅袅,缕缕飘飞,掩隐在群山溪水间的松泉村,婉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俗画。

  一个仅有十七岁的我,离开家,离开父母,离开城市,离开熟悉的生活,开始了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可想而知。想家,想爸爸,想妈妈,想同学,想小朋友,想城里的一切。想念的心情也以样的可想而知。

  从没有见过农村,从未接触过的农民乡亲,从没有干过的农活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全部。那时的我没有悲伤,没有怨天忧人。朴实,憨厚的村里人给了我极大的心里安慰。他们善意的脸上更多的是对我们这样的孩子的关切和同情,他们在各个方面对我的'照顾,帮助让我感到了如家般的温暖。十七岁的我天真的把广阔的天地看作了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的大课堂。未来与理想都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现实是冷酷的。来到这里的第七天我就病了。而且,是病的一塌糊涂,高烧四十度,浑身滚烫,抖颤不止,毫无力气,软软的躺在青年点的大炕上迷迷糊糊。

  青年点的同学们都去下地干活了,谁不想在劳动中充分的表现自我,谁能误工在家陪我?我只一个人躺着,饭没吃,连碗热水都没得喝。那时的心情极度的低落,想家,想妈妈,想爸爸,想的泪水不住的流——昏睡中,我感到有一只温暖的手在我的额头上抚摸。朦胧中我感到被人背着晃晃荡荡的在走。天在摇动,地在旋转,炎热的天里,我冷的发抖。

  当温热的汤水送到我的嘴边,我才清醒过来。面前的是一位大妈,一位我不认识的大妈。我躺在她家的炕上,炎热的天我还被棉被捂着。大妈给我做了一碗鸡蛋汤面,一口一口的喂我。我流泪了,是一个只有十七的孩子委曲的泪。我的心无比的酸楚,空旷无助的不知怎么做,也不知该说些啥,任由眼泪往外流,任由热汤面往肚里流。大妈的微笑中含着无奈,泪涌的眼眶里闪着不解。她什么也没说,像我的妈妈那样给我擦脸,给我擦身子,给我擦脚。那天晚上,大妈没让我回青年点,躺在我的身边,陪我睡了一宿。大妈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人,也成为了我在农村的亲妈妈。后来的后来,因为有了大妈,我坚强的在农村坚持了两年。

  大妈去逝的那天,我与大妈的几个孩子跪在了一起。我泪流满面,声泣无语,我悔没有尽孝与老人家,没有在她的最后陪着她。后来,我出钱给大妈在山里立了墓碑,那里是我每年一定要去的地方。

  我总是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但每次讲我都抑制不住滚落的泪水。十七岁的我,走入社会中第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就是大妈的鸡蛋面,这给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爱心与善意是人的根本,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相识的人,当需要我们帮助时都要伸出友善的手,这是做人的良知。大妈是我人生里的丰碑。

  女儿听完这个故事,也泪落如雨,不过她说的话让我沉思。她说:你遇上了那个时代,也遇到了那样的好人。而如今的社会里有那么多的见困不帮,见死不救的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呀

  我无语了,是呀,太多的人情冷谟的事情已经直逼我们的道德底线。传统美好的东西还有多少?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怎么就独有这方面出现了退化?我不解,更气愤,人与人啊,不该冷默,都是人,人不帮人谁帮人?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人人都有一点爱呀。

  妈妈经典散文 8

  月光中的妈妈

  我觉得,天上的月亮像妈妈,想家的夜晚,闪闪的月光总是陪我一起想妈妈。

  妈妈的爱,柔和的像月光,我总是这么想。每当夜深人静,看着月亮升起来,我总能感受到妈妈的音容笑貌。那么和蔼,那么可亲。

  月亮是妈妈的化身,轻柔的月光,好像妈妈温柔的手,抚摸过我的头。刹那间,孩提的记忆浮现开来。儿时的印象煞是好看,就如一幕幕影像在回忆的意象里重现。那么的模糊,却又是那么的清晰,清晰的不禁让我深深感叹:那是我的妈妈,月光中妈妈。

  妈妈在农忙时节,总是在田间务农。妈妈没有学识,若不识丁。只是一个乡下妇女,那些杂乱、琐碎的家务就是妈妈的工作。为了家,妈妈辛劳无悔,还记得,妈妈时常天还没亮,就早起张罗我上学时的早餐,天朦朦亮又下地干活了,午饭有时就将就凑合一下就行了,随之又匆忙的下地了。经常忙碌到天黑,披星戴月的回家。而我,常常跟在妈妈的身后,月光洒在我的身上,也照在妈妈的身上,月亮走,我也走,妈妈走,我也走。妈妈的步伐总是那么快,而我始终被妈妈甩在后头,因为妈妈还要赶回家做晚饭。看着妈妈疲劳的背影,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叫人心疼。

  月亮伴着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月光好美,看着不远出的村落,那些忽明忽暗的灯光宛如星星点点。而我的家无疑是最明亮的'!因为那里有爱,那里有我的至爱。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是,内心却很富足。那是一种无言的爱,像月光温馨洋溢。

  蹦蹦跳跳到了家门口,老远就闻到妈妈做的饭菜香,这时候,我才觉得肚子咕噜咕噜的在叫唤了。满屋子飘散着母爱的气息,像极了当晚的月光。

  年幼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妈妈的劳作中度过的,也是在月光的陪伴下长大的。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回忆。如今,那些记忆已经离我远去了,然而,那些甜蜜依然保存在我心底。

  妈妈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妈妈的勤快展现在行动上,展现在言语上,展现在瘦弱且坚毅的身心上。妈妈是一个地道的安徽人,所以妈妈的身上流淌着徽州女人的血气。她有着南方人的温柔细腻,同样也有北方人的豪爽粗犷。我总能感到有一种力量,一种大爱,让我永不能忘怀,永不敢懈怠!那就是月光一样的母爱。

  我常常这么想,妈妈,就像是月亮!散发月光一样的爱,弥漫着我。尽管,妈妈不懂表达自己的爱,可是,妈妈却用尽一生作代价。以无言的爱关怀着我,以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以月亮一样柔和的光,照亮我成长途中的路。直到妈妈不再年轻,身躯不再硬朗,双鬓出现白发。可是,妈妈的爱不会变,依然像月光,永远永远……

  我知道,天上的月亮像妈妈,妈妈的宝贝在天涯。夜夜想起妈妈的爱,闪闪的月光想妈妈。

  妈妈经典散文 9

  思念妈妈

  “妈妈”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一个多么温馨的称呼,一个多么让人渴望的怀抱,一个多么让人撒娇的场所。可是如今我却只能看着这样的字眼温习妈妈的温暖,温习妈妈的怀抱。现实中我只能将对妈妈的思念深藏在心底,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碰一触到伤口,会流一出汩一汩的泪水。所以一般都不轻易碰一触,一碰就是一道伤口。

  多少回在梦里将妈妈珍惜,多少回梦见妈妈后,泪湿枕巾。我只能依稀在梦里见到她,每次梦见她,我都紧紧拉着她,深怕她突然就消失不见了。在梦里她只是对着我微笑,却对我不言不语,即使是在梦里也让我的心深深地疼痛。如今她的音容笑貌已经离我很远很远,太多的事情我都已经记不清,因为每记忆一次心就痛一次,每想起一次就会泪流一次。我怕痛,所以不去记起;我怕伤,所以每次都回避忆起她的好。

  可是此刻,她给我的爱,却突然清晰地印在我心底。我一不小心,就翻阅出她的痕迹。

  记得十七年前她因病突然离开人世的时候,我很久都没从现实中回过神来,总是以为她还在屋子里唤我:“丫头,吃饭了;丫头,出去逛街了;丫头,陪我去买菜了。“丫头”这个称呼是妈妈给我的专用称呼。每当听到妈妈这样喊我,我就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温馨。我不愿想起,一想起,我的心就会如刀绞般地痛,怕痛,我就尽量不去想她。所以很长时间我都回避她离去的事实,我不愿接受,不愿意承认。所以我就不去想,不去念,每当别人谈起妈妈,我就急急走开。这样可以避免勾起我对妈妈的思念,不会让我的心受伤。

  今年休假回家,去看望大一姨,望着大一姨日渐苍老的脸,看着她灰白的头发,就想起了妈妈。如果妈妈还在,她应该还比大一姨要苍老吧,她比大一姨要大几岁。可是大一姨那神态,那说话的.语气,那做饭的姿势,和妈妈是如此的想象,毕竟血管里流淌的是同一种血液,遗传的基因给了她们很多相像的地方。在她炒菜做饭的过程中,我恍惚觉得就是妈妈的身影,就是妈妈对我的爱,就是妈妈在我身边围绕。看到大一姨的苍老仿佛也看到妈妈在日益衰老,闻到大一姨做饭的香味就好似闻到了妈妈给与爱的味道。

  女儿经常偎在我的身上,使劲嗅,我问女儿:你干嘛?女儿撒娇地说:妈妈身上有一股妈妈的味道。说完然后就紧紧抱住我。其实我知道女儿是依恋妈妈,喜欢呆在妈妈的怀里,希望得到妈妈的关心和爱护。

  记得小时候我也经常偎在妈妈的怀里,感觉多么温暖,多么温馨。只要妈妈哪一天不按时回家,我就觉得恐慌,生怕妈妈出了什么事情,怕自己从此就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疼的孩子。记得很小时侯的一天,夕阳将淡淡的碎影斜斜地撒落在屋门口,只有我和小哥在屋里,屋子里冷冷清清,空空荡荡,觉得很孤单,害怕这样的寂静。小小的我坐在门槛上望着远处妈妈该回来的那条小路,一眨不眨,深怕错过妈妈归来的身影。那一刻我觉得时间是那么漫长,漫长的让我对孤单产生恐惧。直到妈妈回来后,我扑到妈妈的怀里,使劲往妈妈身上蹭,屋里一下子充满了妈妈的温暖。妈妈回来后,觉得什么都不怕了,有了安全感。

  即使妈妈是那么的瘦弱和娇一小,在孩子眼里,妈妈的怀抱就是最有安全感的怀抱,妈妈的怀抱有着温暖和爱的味道.

  妈妈经典散文 10

  我亲爱的妈妈

  母亲活着,我没觉得我不孝,也不曾常常想起她,可母亲一死,我才突然感到天塌了,是没日没夜地想她,念她的好,欠她生我养我的大恩大德,恨自个的不孝。

  人一死,总觉得时间溜的快,一晃荡,母亲都去世百天了。这在百天里,我闭门不出,看见啥,想起啥,都会想起母亲,一想起母亲,母亲的面孔便浮现在我眼前。可我一想到母亲死了,娘亲再也没有了,我们母子将永远阴阳两隔,再也不能见到她、孝敬她,我就不自觉地痛哭流泪,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我知道我再怎么伤心哭泣,也换不来母亲了,人死如灯灭,人人如此,母亲怎么能逃脱掉呢?

  母亲病重了,发高烧,我就给母亲擦身子,洗洗脚。我一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母亲洗脚,母亲觉得别扭,不好意思,但又不好拒绝我,我一边洗,母亲是一边落泪,洗完脚母亲说困了,想睡会,我就搀着母亲躺下了。这一躺,母亲再也没有醒来,母亲在睡眠中脑梗了,大面积出血,后来几天的抢救,都没能挽回母亲的生命。

  听大嫂说:“自从母亲住院了,时不时常念叨你,说你怎么还不回来?”母亲见了我,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我流泪。我劝母亲说:“妈……别哭了,我不好好的吗?母亲便摸我的脸,说:“儿啊……妈想你呐,妈每天都在想你呐,你总算来了。”母亲又说我人瘦了,吃了不少苦,便抹起了眼泪,心疼起我来了。几天里,母亲一直输液,气都喘不上来,瞧着都心寒。我还没来得及跟母亲聊几句,母亲便安然地走了,一句告别的话也没有,又偏偏在我生日的那天走的。母亲可是在曾生下我的那天坚强地活着、而为什么又在生我的那天死去呢?难道就为了养大我想我时见我一面,惦念着我给她洗一次脚吗?母亲的走给我撇下了很多痛苦与遗憾,为此,我常常责怪自己给母亲洗一次脚将母亲洗走了。冥冥之中,我总又觉得那是母亲惦念我,是我这辈子欠她的,该孝敬她的,就等着我偿还她了。

  母亲最大的优点就是她心地善良本分,待人亲热,勤俭持家。她有文化识很多字,脑筋活,算账是一撸秤杆数从口出,邻居都夸母亲聪明伶俐,一股热心肠,总见不得谁家受苦受难,又常为自家身陷贫困而煎熬着。有些不顺心的事,一旦让母亲瞧见了,人家不哭,她总憋不住。母亲动不动就爱哭,却又总劝我们哥弟不要哭,要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一次次鼓励我们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我受了屈委,总想跟母亲说,可一想到母亲爱哭,爱放在心上,也就一次次地忍住了。即便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我都不曾在母亲面前讲。每当母亲问我:“受罪了吧?”我总说:“没有。”母亲便说:“世上的事哪有那么简单容易?”一次次地劝我要怜惜自个,我是怜惜自个了,母亲却不怜惜她自已,就知道光为我们着想,这是我最心痛、敬畏母亲的地方,也是我母亲的平凡伟大之处。

  我出生在云南武定的姥姥家,听姥姥说因中越战争的缘故,母亲才嫁那么远。与我一同出生的还有个姐姐,可惜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母亲见姐姐扔了,我又才有几斤重,嘴小得连奶头都噙不住,饿得哇哇叫,担心得母亲丢了魂,抱着我跪在地上说:“苍天呀!可怜可怜我们母子吧!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了,我不能再失去儿子了……”母亲为了能养活我,费劲了心思,她将奶挤出来,再用棉花蘸着往我嘴里挤,我就是母亲这样用她一点一滴的乳汁养活的。可我又时常闹夜睡反觉,整日整夜闹腾得母亲筋疲力尽、两眼红扑扑的。长大后,跟人家吵架,他们骂我妈是“外路货,”我气得不行,就跟他们打,打不过我就气得哭。母亲知道后,就劝我说:“他们说他们的,妈是‘外路货’怎么了?就不是你妈了?妈妈还有贵贱之分吗?”我哭着说:“你是我妈,妈妈都一样。”母亲笑着说:“那不就对了吗?你是妈身上掉下的肉,这是谁也割舍不开的。”

  母亲因为养我,烙下了不少病,还患上了肺结核。我六岁那年寒冬的一天夜里,外面下起了大雪,雪将门都封住了。母亲病情发作,她呻吟的痛疼声将我惊醒了。那会,母亲已昏昏沉沉的,见我醒了,便叫我去喊医生。我穿戴得厚实实的,冒着寒风,从雪窝里滚爬着敲开了邻居的家门。后来,我还在母亲的指教下,给她做熟了饭,我瞧母亲端着碗吃着饭,不住地跟我说:“这是你捣鼓的饭?你都能做熟饭了?我儿都会做饭了……”说着,母亲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淌流。

  家穷了过年吃啥都是好的。几斤重的猪肉除了蒸几碗肉,就被一筐的萝卜白菜掺着包包子,剁饺子馅,还要配着炒些菜,即便闻着肉味很淡,但嚼着也是香喷喷的,爱不释手。即便现在吃的条件好了,我却再也吃不出母亲那会做饭的味道了。过年当然好,好的是母亲整日为我们做好吃的,母亲瞧我们哥几个吃得津津有味,可怜兮兮的样子,她就舍不得吃,总让我们先吃。我们吃饭时,母亲总是忙这忙那,待我们都吃饱了,母亲就将我们吃剩的收拾收拾,撮在一块,盛碗稀饭,凑合着吃。我瞧母亲啃骨头的样子比我都可怜,吃得可香了。家里好吃的东西不多,年没过完也就早报销了。那会,听父亲说村里有人去外地要饭,有几个大人都带着孩子去了,我觉得好奇,就争着要去。母亲嫌我小,不让我去,我便哭着跟母亲嚷嚷,说:“妈……我想去,我想去给你要些大块的肉吃,你就不用啃骨头了。”母亲听了我的话,哽咽着一声没吭,只是憋不住地流泪。后来,我跟父亲去了几天,白面馍馍没少要,可连一块肉也没要到,仅要到几个肉包子。我捧着包子让母亲吃,母亲不吃,见我的手冻肿了,就将我手里的包子拿下来,只是攥着我的手,抱在她怀里暖着,跟父亲说:“我们过得算是啥日子?让孩子去要饭,摊了我们做父母的真是活受罪。”说着,母亲便抽泣了起来。

  我们家没有房子,好几年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为了盖房子,母亲夫唱妇随,跟着父亲拉土、担水、脱坯、煤窑,什么体力活都吃得消。该吃饭了,母亲还得回家打水,烧锅做饭,吃完饭,父亲丢了碗去看场,我们哥弟也跑得没影,就剩母亲一个人忙活。先是叮里咣当地刷洗锅碗瓢勺,又将泔水拌些麸子淀粉,端着喂猪,听着猪吞食的声音不响了,母亲就给牲口拌几槽草料,等牲口卧下了,再去厨房检查灶火,怕是失了火,盖好油盐酱罐的。末了闩了门,母亲跑到屋里给我们哥弟掖掖被子,将脱掉的脏衣服卷卷收起来,泡在水盆里,搓搓洗洗搭凉好,预备着我们明日穿。每晚等母亲收拾完去睡觉,都大半夜了,累得她常常直不起腰杆。母亲说:“盖房子一砖一瓦的都是钱,这也得利用,那也得节俭,要举全家之力。”盖房究竟要多么钱?做为孩子我们哪里会知道,总觉得那是一个很大的数,吓得我跟哥哥连吃块雪糕都不敢要。我记得那会家里的粮食总是短缺,不够吃,从春天开始母亲便剜野菜,捋槐花榆钱,剔灰灰菜,跟白面掺着蒸着吃、煎着吃、有时跟葱凉拌着吃。秋天红薯一刨出,便煮着吃,待玉米磨了糁子,就揣窝窝头,白面馍就很少吃了。有次,母亲问哥哥:“天天吃这个够不够?”哥哥懂事,望着母亲不吭声。母亲问我:“好吃不?”我说:“妈……不好吃,可涩了,咱能吃几天馍吗?”母亲听了苦笑不得,摸着我的脑袋说:“咱这就换,妈今个就给你蒸馍吃?”

  因为日子过得拮据,为了节约开支,有几年母亲就带领我们哥弟种菜卖,以贴补家用。为了菜能早些卖个好价钱,开了春,母亲便早早动手植了苗,苗稍大些,天一暖,就挪到地里,栽了浇上水,再一垅垅地搭上地膜,封严好,赶忙死了。有回天不亮,母亲便抹黑烧了饭,叫醒我们哥弟吃吃去摘菜,待摘完菜,眼皮还是涩的,等我们娘仨将菜拉到集市上,太阳都升一截高了,我们哥弟就滚在架车上睡,母亲便一个人忙着卖菜。因为菜便宜,拉了几大筐才卖几十块钱。母亲瞧哥哥都上初中了,人都窜过大人高了,见跟哥一样大的孩子都穿上新时兴的短袖衬衫,母亲便给哥哥买了一身。我见哥哥买新衣,便拗着非要不可,母亲气得不行,说:“咱这回卖的菜钱不够花,下回我给你买好吗?”我答是答应了,总觉得委屈,心一躁便哭了。哥哥见我哭,非不要不可,让母亲给我去换一身。母亲不情愿,跟哥哥说我还小,随便穿着都能将就。后来,我见母亲难为得不行,眼里噙了泪,我就不忍心要了,可母亲还是心疼顾及我的感受,狠下心给我买了件上衣,结果钱全花光了,卖了一车的菜就换回三件衣服。多少年都过去了,我跟哥哥早已不上学了,当年买衣服的事也忘得差不多了,可哥哥穿的那身衣服母亲照旧穿着。我劝母亲买件新的,母亲说:“穿啥还不一个样?遮遮身,能纳凉就是了,我瞧你哥这身衣服可是大半车菜钱换来的,丢了几次也没舍得丢掉。再说了,穿着也合身,这人苦日子过惯了,总排场不起来,约摸旧衣裳穿着自然,倒是新衣裳穿着别拗,筋骨伸着都不利索。”听了母亲的话,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祖母祖父相继离世,又欠了不少债,家里的光景越发惨淡,平时父亲便出门打工挣钱,母亲在家里种地。每逢过年那会趁父亲回来,我们哥弟也放了假,一家人便凑上手,齐上阵,做上几天豆腐。石磨一转起来,全家人便个个忙忙碌碌,一整天整夜算下来,能做十来个豆腐。母亲常说:“不忙白不忙,忙了有钱赚,做这几天豆腐挣得钱足够过年用了,多余的还能给你们交学费。”我跟哥哥那会也就七八岁,正是天真无邪,贪玩的年纪,在家这么憋闷整日地干活,总想溜出来玩会,母亲便劝我跟哥哥一鼓作气,多做几个豆腐,趁过年家家都得要好卖,钱好挣,就哄着给我们买零食新衣服。哥哥特别上心,还偷偷地跟母亲学石膏点豆腐。母亲不让哥哥学,说学这个没出息,好好上学才是正经事。有次,哥哥见母亲熬夜熬得太累了,正烧着锅都歪在秸杆柴堆上打了盹,睡着了,我跟哥哥便将母亲扶到床上,母亲说头疼,有些晕,说着便睡去了。哥哥便让母亲歇着,他甚为操心,早跟母亲学会了点豆腐,做起很轻松娴熟,后来,母亲见了哥哥带我做的豆腐,便惊讶地问:“这是你们哥俩做的?你们这么小都学会做豆腐了?”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打着漩淌了出来。她夸我们哥弟懂事,能帮大人家卖力干活了。

  那会,村里一水都是土疙瘩路。母亲心善、深明大义,见大街里的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还陷了一坑的水,过路的人都绕弯走,便带着我们哥弟拉土垫路。快要垫好了,偏偏又逢上下雨,我们哥弟就觉得累、不想干了。母亲说:“不加把劲垫高些,水一漫上了泡软了,再陷了水去,就又白忙活了。“便劝我跟哥弟继续干活。我跟哥哥怄了气,总觉得亏,就是不干,还跟母亲吵架,讨教起来,说:”一大街的人没人管,咱管干啥?掏力又不落好的事,”就拼命地犟嘴,拗起来,不听母亲的话跑了。母亲听了生气,便撵着我跟哥哥打。母亲追不上我们,气得直哭,说:“养的孩子个个不听话,这活也不能干半截撂了呀?”母亲怕前面干的.活白搭了,只好一个人干。我跟哥哥便远远地躲在树下,望着母亲拉着一车土迎着风雨驶来,母亲拉着费劲,垂着头,躬着腰,两手握着车辕拼命地往前冲,结果脚一滑,“哧溜”摔倒在地,泥浆水沾了半身。我跟哥哥便疯癫着跑过去扶起了母亲,可雨又下大了,我们娘三便泡在雨中。后来,路垫好了,母亲也淋病了,我给母亲抓了药,哥哥给母亲熬了姜糖水,母亲捧着碗喝了口,有气无力地说:“……是妈的错,妈的不对,不该打你们,妈给你们赔不是,别见怪就是了。”听了母亲的话,我跟哥哥都流泪了。

  父亲害病,卧在床上瘫痪了,母亲是早晚给父亲熬汤药,还得赶忙农活,拉扯我们哥弟,身上的担子一下子沉重了起来。可母亲没一句怨言,任劳任怨,整日起早探黑的忙活。那会正收小麦,母亲一个人怎么能忙得完?母亲用架车子盘一晌,才顶上人家三轮车一趟拉的。我们哥弟瞧不上眼了,亲疼母亲,不忍心让母亲背负那么多苦难。哥哥辍学了,母亲忍气吞声,没有说啥,做为长子,父亲不能动了,母亲有意让哥哥担负家里的重任。可是,当母亲得知我逃学,偷偷跟人去外地打工走了,母亲就急得直跺脚,一连哭了好几天,说:“我们做父母的真不够格,害得孩子们一个个都上不成学,耽搁了前途,岁数这么小,又没个文化,就开始靠卖苦力挣钱了!”后来,母亲收到我跟哥哥寄的钱,便给父亲买药,等母亲拎着药回到家,激动得是热泪盈框,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是哭,只是跟父亲说:“孩子才十几岁呐,就干大人家的苦力活挣钱了,我们做父母的真是作孽遭罪呀!”后来,听母亲说:“你们哥弟钱来得真及时,家里连买油盐的钱都没了,更别说给你父亲看病了,真是顶了大事,只是苦着你们了……苦着你们了。”回了家,母亲问我苦不苦,我说不苦,打小吃苦都吃惯了,工地上管吃管住,菜也炒得油腻腻的,就得馒头吃着可香了。母亲看我讲得津津有味,也是一个劲地苦笑着,可她听了笑了后,总憋不住要淌出泪水来。

  母亲是个心善心软的人,晚年信主,每个礼拜都带着女儿疯跑,兜里有钱总装不住,不是给孩子买零食,就是塞给孩子花。一旦家里有啥不顺的,她就免不了祷告祈福,逢有人上门说哪里修庙供神、捐钱捐物的,母亲总从不吝啬,慷慨解囊。有次,女儿生病了,母亲夜里便跪在床上给她祷告,嘟嘟囔囔说了一大堆,霍地将女儿给惊动醒了。女儿见奶奶这么个举止,吓得是大惊小怪的满屋跑,说:“奶奶鬼附身了……”搞得母亲哭笑不得。从此,儿女便不跟母亲睡了、信主了,就爱看电视玩游戏。女儿不跟母亲玩,母亲便不高兴……寻我的不是,说:“你浮躁不上心,孩子都给宠坏了,主不信算了,书也不好好看,就贪玩,也不好好管管。”我管女儿,吵得很了,母亲就护着,给我脸色看,还没打两下,孩子没哭,她却先哭了。女儿常说奶奶是她的“保护神”。

  母亲听说我生病,在济南住了院,她心急得要命,催哥哥带她看我一趟,哥哥便劝她不要去,说是路途远,人又无大碍,她一听就火了闹腾起来,痛骂哥哥的不是,非一个人搭车来瞧我不可。听哥哥说:“你住院的那些日子,妈话也没了,饭也少吃了,不怎么入人群了,大清早起来就唠叨着问你的病情,天天都跟她说没事,可她还是天天问,问完了就一个人坐着发呆。时不时常冒出句:“光说没事,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就不见人回来呢?你们分明是在瞒着我。”后来,我回了家,见了母亲,她是比以前憔悴老了许多,白发也添了不少。母亲见我回来,精神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大老远地迎了我,见我腿就长了风,扑着握了我的手,说:“我苦命的儿啊……你都瘦成这样了?妈心里天天挂念你,想得整天心嘴痛,窝得慌,都快想死你了,你总算回来了,妈总算见到你了,我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你呢!你说你身体好了吗?”我连忙说:“妈……瞧你说的,哪有那么严重?没事的,一切都好了。”母亲激动地说:“你是妈的心肝肉,你生了病,遭了罪,妈能不心疼吗?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我的病是好了,母亲的病却显了头,可这些我却一点也不知道,母亲瞒着我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母亲死后,我常常埋怨自个对母亲照顾不周,她身体胖,血压高,本应劝她少吃些肉、油炸的食品。母亲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难免嘴馋得慌,憋不住,药也懒得吃,不放在心上,这是很正常自然的事,可做儿子的怎么能疏忽呢!本应该替母亲多操些心,也许母亲能躲过此劫,逃过一命。如今,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可我总不能原谅自已,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照顾了我半辈子的亲娘啊!从来都是为我们着想,却从未想过好好照顾过自已,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哥哥跟我说:“给母亲买得棺材太便宜了,母亲辛辛苦苦一辈子,活着没享啥福,死了却躺在这么个拙朴的木匣子里,不行就换个好的吧!”父亲接了话茬说:“拉都拉来了,随缘吧!你母亲用她一生的仁慈风范教育你们要节俭,我们怎么能从她身上搞奢侈呢?”可我总觉得我不孝,对不起母亲的在天之灵。入殓时,我抱着母亲嚎啕大哭,用手抚摸着母亲的脸,摸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放手。可母亲总要入土为安的,最后,我放手了,母亲永远地离我而去,到了另一个安祥的世界,可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并永远——永远怀念她。

  妈妈经典散文 11

  我的母亲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妈妈经典散文 12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 ,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屁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们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没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作好作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人道是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我母亲慢慢止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儿,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净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妈妈经典散文 13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个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威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儿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唠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唠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养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妈妈经典散文 14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我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就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母亲,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锁着母亲的日子,我自己回家更勤了。我害怕她摔倒了,害怕她烫着了,更害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就像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每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妈妈经典散文 15

  许多年以后,母亲仍然不能忘记,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的情景:全家10多口人,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当,唯一只有一口锅,破烂不堪的窑洞还是托远房亲戚给村书记打的招呼,勉强搭了个窝棚住下,当下雨的时候,雨点直接砸在仰面朝天而睡的脸上,点火的时候在露天打个台子埋锅造饭,一边添着柴火一边担心火苗卷了旁边的茅草棚子。

  在那个长嫂如母的年代,母亲要和父亲一起将整个兄弟姊妹养大成人,母亲年轻时漂亮贤惠,勤快大方,引得方圆十里的人们谈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几乎几乎没有发过脾气,在她的影响下,我们的脾气都没那么大,遇事总是要先忍一忍。 母亲没太大文化,初中就不上了,很多字也认不全,而且晕车,严重的晕车,以至于现在驱车去哪里都要先提前吃上晕车药做好防护措施,在她年轻的时候和父亲有一段非常浪漫的爱情经历,直至今日,他们仍然相处安然,母亲的天资很好,即使到现在走在外面的状态也可以让人不住回头看,她始终皮肤细腻,脸庞标致,美丽光鲜。

  一九八四年的冬天,我刚刚在家隔壁的小学上一年级,那时候的学校条件很差,窗户是用塑料挡着外面的雪花,在教室的后面搭着两个两个火盆,刚刚上学,小孩子没概念,饿了就回家要吃的,可是家里没有吃的.,我就哭着又去隔壁上课了,当老师正在上课的时候,母亲拿着滚烫的煎饼在窗户外喊我的名字,弄得我好尴尬,我说我不饿,母亲说“你刚才哭着要吃,为啥又不饿”同学们都嘲笑我,我生气极了,回家不理母亲,姑姑听得这事笑话我,母亲才觉得这样不好,从此我以上学,母亲就给我包里塞一点干粮。 农村里的粮食都是在村里就近的磨面房磨出来的面粉,无论是玉米面还是面粉都要自己亲自上手去磨,磨面房一斤收一点电费,一个袋子一百多斤,要来回搬在木制的架子车上来回装卸,母亲每个月都要重复这样的工作,从家里到磨面房有一段距离,而且到我们家的门口要上一个长坡,还要过一条小河,车子拖着几百斤的粮食,她在那样的坡度是拉不动的,无奈每次只能在下坡时拉到底,然后再把粮食背到上坡的缓坡位置再装上车,来回至少要返回好几趟,很多次放学回家,我看到母亲背着沉重的袋子,一步一步坚强向上地走,我心如刀割然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我几乎帮不上忙,只能在后面默默地小步快跑地跟着,在夜晚用手电筒为她照亮。 农村的孩子早早学会了放牛,割草,收庄稼也免不了淘气,在河里偷偷游泳,捉泥鳅,甚至小鸡鸡被螃蟹夹得兹哇乱叫,但母亲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责备,从我们的记忆中,母亲几乎没有闲过,她总是从厨房准备到深夜,一早就到田地,不是在洗衣服就是打扫屋子,或许她最享受的时光就是在灯光下,看着我们认真地写作业,写玩之后交给她看,不论她看不看得懂,但一定要字迹清晰,干净整洁,她就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她在一旁纳着鞋底,纳到一半开始比划着我脚丫,说着“我家明明的脚又长大了。”

  每次在我出去上学的前一夜,母亲都会到我的床前,在我旁边缝衣服,装一些干粮和咸菜,那灯光映衬得温暖是对孩子一辈子的光芒,是对人性最温暖时刻的滋润,那样的画面与时刻或许是我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面对所有的困难与郁闷与不顺都能够坚持坚强地活着并努力奋斗的唯一源泉,我们不晓得怎么去具体地概括母爱,但我深深地觉得,天底下哪里还有比这更柔情,更加真挚的母爱。 上初中的那一年,因为农村里买化肥还是一笔不小的开开支,况且我家有几十亩苹果园,于是父亲和母亲决定去县城掏粪,当我步行于学校和在姑姑家寄宿的路上,好像看到我家的拖拉机,看到了父亲与母亲好像在等我,我高兴得不得了,当我知道他们是来掏粪的,我感到非常沮丧,并非是因为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光彩,而是觉得这个世界好不公平,我们班上的家长都是当官的,他们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而我的父母还在为天地的肥料而去掏粪,而那一天正好是我和另外一个年纪的同学竞争要被评为“全县优秀学生”,而我落选的原因是因为那家伙用手把学校厕所的粪坑给处理掉了。那时的中国,城里人就是城里人,农村人就是农村人,即使你是县城里的城里人也要比农村里的生活条件好得多得多。 在上大学以后离家太远,全村只有一个电话,那时半年也通不上电话,只能写信,后来我才听说,我每次写的信,母亲让弟弟妹妹拿着念给她听,我能想象到那种千里传音的期盼。

  那时家里在国道边改了几间平房,由于是运煤的主干线,来往的拉煤车在夏天轮胎需要降温否则很容易发生爆胎,于是村里人开始利用有利条件蓄积水池用水泵为来往车辆加水洗车降温,这个生意几乎挽救了这个村子的,一时间成为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母亲也不例外,但在一次夜里不小心一脚心踩在了一颗钉子上,为此母亲认同一瘸一拐熬了将近小半年,仍然能坚持农作,后来我才知道,让我心生愧欠,自责不已。 自毕业创业以来,已为人夫,为人父,母亲非但没有得到轻松,还得轮流给我们带孩子,所不同的只是换了场所,在婆媳的碰撞中,带孩子的艰辛中,在对孩子们的期盼中,母亲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无论我们处于高潮或是低谷,母亲都在乐观平淡地支持着我们。现在的人都在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总是存留于术和方法的层面,或许言传身教,耳闻目染才是最好的效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内心的善良,诚实,宽厚,厚德这些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些品质能够根植于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些无形的东西一定是影响的而不是方法和工具能够达到的。

  在那次挂牌的晚宴上,我带着母亲去酒店的宴会里,我在台上演讲的近一个小时,几乎都是对着母亲的方向在说,我能深深地感觉到母亲已经泪流满面,或许是高兴,或许是心疼,或许是满足,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从那以后母亲好像不再担心我,他觉得我已经可以顶天立地自己行走了。 母亲最近一直都在给弟弟带孩子,或许也有天伦之乐,或许也有苦楚之酸,当看到她越来越少的稀疏头发,和愈渐蹒跚的步履,或许有一些伤感,每到此刻总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惆怅与无奈。 有人说母亲节是母亲的受难日,但也应该是孩子的感恩日,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曾经为他付出了超过任何人的爱与给予。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角色,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绵长持久的精神源泉,父爱如山,永远敬而远之;母爱如水,可以如胶似漆,侵泡全身。 母亲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角色,称职的母亲是家里的一盏灯,灯光明亮而温暖,家庭和谐幸福。 母亲是女人,是光,是福气,是运气,是万物之源。尽于此,母亲节感恩怀念。

  为天下所有万物,所有人类各自的母亲祝福,吉祥如意。

  妈妈经典散文 16

  母爱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爱,因为爱是永恒的。

  母爱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爱,因为爱是永恒的。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母亲就一直爱着我们。母爱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爱情像春天的阳光,像清澈的`泉水。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没有她,我们今天不会在这里。

  妈妈,你还记得吗?当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伸出了温暖的手。你的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你的爱像雨天的雨伞一样保护我们免受风雨。

  你经常小心翼翼地起床为我准备美味的早餐,你害怕发出声音吵醒我。妈妈,我想告诉你:妈妈,我可以自己做这些事情。我已经长大了。担忧取决于你。

  你的青春在流逝,你一天天变老,你的`皱纹越来越多,我一天天长大,我一天天变得更聪明。妈妈,我已经从一只很小的鹰变成了一只很大的鹰,我仍然可以在天空飞翔。妈妈,我可以自己做。你不用担心。

  古人说慈爱的母亲手中的线为她任性的儿子的身体做衣服。她小心翼翼地把它缝好,彻底地修补好了,担心这会让他回家晚,但是三年来,一寸草地是多么的可爱。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由我们敬爱的母亲给予的。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让我们把无限的感激转化为回报母亲的实际行动。

  妈妈经典散文 17

  母亲出身大户人家,到母亲的爷爷那一代时,已是良田数十亩,高屋数十间。那时外公吃穿不愁,既没有田间劳作之苦,也没有经商贩运之累,可以一门心思地研究学问。外公涉猎很广,什么五经四书,什么阴阳数数都学过,虽不能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周边几个村子里也算是数得着的,只是时运不济,一身所学没有得到发挥。

  到了外公持家时,由于没有经商之心计,又白面文弱,家里就见颓势。农村人大都舍不得农田,为了农事,外婆常常带着大舅和母亲下地帮外公干活,母亲和大舅自然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大户人家严谨的家风还在。在迎来送往中,母亲学习着待人接物;在外公饱读史书说教里,母亲懂得了尊老爱幼,长幼秩序;在外婆的人格魅力熏陶下,母亲学会了注重礼节,勤俭持家。

  母亲嫁过来之后,对公婆很孝顺,其他方面也很得体。因此,奶奶那时提起我的母亲时总是说:“不愧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有涵养,有见识,接人待物大方得体。”在母亲的帮助下,奶奶不但省了不少心,还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过了几年,迎娶了二婶。二婶从小就没有爹娘,是跟着本家的一个堂哥长大的,平时叫娘叫爹叫的也少,嫁过来之后,虽也很勤快很热心,就是不爱叫。奶奶也曾私下里说:“老二屋里的,能干也能吃得下苦,怎么就一声也没叫过我呢?”母亲就对奶奶说:“娘,你也别怪她,她也不是心里没你,只是这么多年没叫过,是不好意思吧!时间长了在娘的关心下,她会感到那份亲情,会叫你的。”奶奶笑笑接着说到:“其实叫不叫也没啥,这人啊,心好,会过日子就行。”

  听母亲说,有一次二婶得了重病,母亲和奶奶天天过去看望二婶,给二婶做饭熬药,一连好几天,二婶的病才见好转。奶奶曾说:“老大屋里的,老二屋里有病,让你多费点心吧。”母亲忙说:“娘,看你说的,我们是一家人,就要互相照顾,我做老大的,更应该做出样子来。”二婶能下床后,看着忙碌的母亲感动地说:“大嫂,你真好,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感觉你就像娘一样。”母亲笑笑说:“这就是我们家啊,娘也一直在,就在正房里,在你生病时,她老人家也挺关心你的,来过好次呢。”二婶一听,也很感激奶奶,并亲自来到正房对奶奶说:“娘,这些天来,感谢你的关心和照顾。”奶奶一听那声娘,甭提多高兴了,忙说道:“这说的是哪家话,一家人还有什么谢不谢的,病好了,比啥都好!”从此,二婶和奶奶之间更见和睦。

  在迎娶三婶之前,爷爷就把父亲和二叔分了出来。虽然还同住一院,只是不再同一个锅里吃饭,住着三间东厢房的父亲感到人口越来越多,就想盖几间房子。于是。就集攒了些木料,可是没等父亲要盖房子,爷爷说要给三叔盖房,父亲一听也纳闷,爷爷没木料怎么能盖房呢?不过还是就帮着爷爷砌石磊墙,后来爷爷竟把父亲准备的木料都用了。父亲知道爷爷住着正房,三叔还没有房住,要没住处连媳妇也不好娶,为了三叔父亲自然无话可说,可是父亲又怕母亲不高兴,所以在母亲面前装出一脸的不高兴。母亲就安慰父亲说:“爹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老三,咱总不能看着爹遭难,给老三盖不起房,让老三打一辈子的光棍吧,那样你这个当哥的也不光彩。”父亲说:“只要你不说什么,我更不会说啥,我不是怕你不高兴嘛!”母亲笑着逗了句:“我可是从大户人家走出来的,我才没那么小气呢。”父亲顿觉释然,从那以后,父亲对母亲更好了。后来三婶过得门来,从三叔嘴里知道了盖房的事,也挺佩服母亲的和蔼大度,和我母亲的关系也搞的.挺好。妯娌几个和睦相处,真心侍奉公婆,倒也其乐融融。

  三婶进门时,我已五岁,也挺欢这个面前漂亮的三婶。每当三婶回娘家时,我就吵着要跟着去,于是三婶就带着我一同回娘家。记忆里,三婶家的桌子上有个鱼缸,缸里有好多从河里捞来的小鱼,鱼小小的长不盈寸,总是一簇一簇的游来游去。回来后,我也曾吵着要养鱼,终是没有如愿。

  在家里,我最小,所以母亲也格外的疼我。那年我在外边玩耍,离开村子越来越远,傍晚时分,大孩子一溜烟似的往回跑,只有我跑得最慢,七拐八拐竟迷了路。母亲做熟了晚饭后,见我没回来,就出去找我。听人说我去了村外的老鳖岭,于是母亲也就去了那里,一边找,一边叫,找了老半天也没找到我。后来找到我时,我竟在一块大石头旁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花,母亲那个心疼啊,也是眼泪直流。

  母亲不但和邻里之间关系搞得很好,还把力求日子过得安稳。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有的人家还经常是寅吃卯粮,由于母亲的精打细算,不是在玉米面里掺杂些红薯面,就是加点米糠,或者掺杂菜叶,终于没让全家人饿着肚子。

  农村人家的院子里,大都有一个地窖,用来存放过冬的萝卜白菜和地瓜等。母亲在地窖里除了储菜之外,还多了一个纺车。到了晚上,母亲收拾好一天的奔波匆忙,就会来的地窖里纺棉花。地窖里的夏天总是阴凉阴凉的,母亲一纺就是大半夜,我们常常不知母亲什么时候从地窖回来。到了冬天地窖里虽说比外边暖,却还是冷的。那时的我,由于怕冷,不再像夏天那样和玩伴在月亮下满世界疯跑,常常随母亲一块到地窖里,缠着母亲讲故事,母亲一边纺花一边给我讲故事,讲着讲着便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有一次是初雪天,天很冷,我再也睡不着了,就缠着母亲回去睡觉,母亲说:“在这儿还冷啊,处在大田地里是不是更冷?人应该知足。”母亲边纺线边给我讲故事,说是从前有个讨饭的人,在路上遇到了风雪天气,冷冷的风吹透了他单薄的衣衫,无情的雪落满了他的双肩,他在风中颤抖着,没有果腹的食,没有御寒的衣,饥寒交迫的他看看四周,除了风就是雪,这时他突然看到了地里有一堆粪,是用来做种田的肥料的,粪中间有个坑,那讨饭的就跳进粪坑里,把讨饭的瓢扣在头上,一时间,没了风吹,雪也不再落到身上,一时间感到很幸福,于是那乞丐就说道:身穿马粪头戴瓢,此身再无风雪交。我今有了好去处,世上苦人可怎熬。母亲说,看咱不比人家好多了啊,人家在那样的条件下,有个避风的坑就很知足,咱是不是也该知足?幼小的我听了母亲话后马上就说:“娘,我也不怕冷!”小时候常常是睡在母亲的故事里心里比蜜甜。

  母亲和我们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更不会高声大嗓的训斥我们了。在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也很和睦,说话从来没有粗鲁过,更不用说打呀闹呀的。

  记得在我六七岁时,经常见一个男孩拉着他弟弟在村里讨饭,总见他的小桶面混合着玉米面糊糊和米粥,糊糊是稀的,米粥也稀的,在桶里随着走动晃动着,发着咣当咣当的声响。不知道他们的早上和晚上会在哪里出现,中午时,只要哪天没讨饱,一准会在我家门口出现,这时候,母亲一定会给他一个称作馍的和着面的菜团子。母亲常说,他们也够可怜的,咱家人多,一人少吃一口,他们就少挨点饿,不为别的,就图个心安吧。

  母亲能舍,不是因为家里有,而是图个心里好受。只顾自己吃,叫别人在门口饿着,母亲的心里就不安宁。母亲没读过书,说不上什么大道理,但母亲以她的勤劳和善良体现着女性的伟大。

  如今,母亲老了,消瘦的双肩再也背不动她的孩子们,干瘪的怀里再也没了乳汁。母亲把她曾经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家,什么都没留,只留下了满脸的皱纹和白白的头发,但母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高大的。

  母亲老了,经常守望着前院的那盘石碾。那石碾母亲虽然再也推不动了,可是母亲却始终舍不得离开那盘石碾,母亲经常说,这石碾可是咱家的功臣,可帮了咱俩的大忙了。那时母亲除了麦子要到磨坊里磨,别的杂粮都是在碾子上磨的,我们家一年付磨坊的帐仅仅只有五块钱,母亲对石碾的感情是绕着石碾走了几十年的路走出来的。而今,那石碾已不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段岁月的沉淀。看着碾子,母亲才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日子。

  妈妈经典散文 18

  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虽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离开过农村,却在生活困难时期又返回了农村。母亲虽说没有多少文化,但经过农村生活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不少的民间谚语,有些就成了她的口头禅,听起来很顺口,在教育我和弟妹时,常常用到这些口头禅,儿时的我听了这些口头禅,常常使我回味半天,有时弄不明白什么意思,再回过头来问母亲,母亲便饶有兴致地再解释一番,印象就更深了。因母亲在村里任职的原因,又在工作中用上了这些口头禅。这样,母亲的口头禅不只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是在家庭及社会产生了影响。

  那时常挂在母亲嘴边的一句话是:“人生不觉地面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儿时的我听着感到深受教育,那时,确实感到农村太苦,农活太累,农民太穷,从小就想跳出农门,听了母亲这句话后,渐渐改变了我的看法,觉得人生在哪里,就应对那片土地敬重,从而也不觉得有多么的苦和累了,也不再一味地想跳出农门,而是抱着“顺其自然、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的态度,后来,虽说离开了农村,但我始终对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说起话,这种深情源自于母亲的口头禅和对我的`教育。

  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母亲就常常对我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跟好人学好人,跟马虎学咬人。”我那时听起来似懂非懂,母亲就解释说:“和品质好的小朋友在一起能学好,和品质差的人在一起能变坏”,并教育我要多和品质好的小朋友在一起,多向他们学习,时间长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尽量远离那些品质差的人,在一起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不自觉地沾染上不良习惯。我从小就记住了母亲的这句口头禅,从小到现在都一直结交着很好的朋友,对我终生受益。现在想来,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确实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我上学后常听到母亲说的一句口头禅,这时的我就听懂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听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越想越有滋味,并付诸于行动,时时处处向高处奋进,渐渐使我尝到了甜头。那时还常听到母亲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吃得苦中苦,才有甜上甜。”、“不怕不知,就怕不学。”我那时就很佩服母亲,这些口头禅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而且很管用,都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参军以后一直到转业回地方,还时常听到母亲说的`口头禅,感到是那么亲切、中听。在我工作很苦、很累的时候,母亲就会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才有甜上甜。”还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锻炼人,听了母亲的话,我坚持工作,努力度过难关。当我“考学无门、提干无望”的时候,母亲就会说:“脚下的路靠自己走。”我就又有信心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从部队刚转到地方后,对分配的工作并不顺心,感到学的知识用不上,工作不太安心,母亲听说后,就劝我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什么,就要干好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在一个地方干的时间长了,领导和同事自然就会了解你的特长,慢慢地就会发挥出特长来。还常常听到母亲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母亲的这些口头禅又使我在工作中尝到了甜头,在我的整个人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母亲的口头禅不只是对我受用,对我周边的人也照样受益。母亲身为村里妇女主任,还兼任村里的调解委员,村民有什么事都愿找我母亲帮助解决,发生邻里纠纷都找我母亲帮助解决,妇女违反计划生育了,我母亲就登门去解决。这样一来,母亲的口头禅就用上了,听到最多的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母亲说的这句口头禅用在邻里纠纷处理上真管用,比一大堆话都管用,接着就使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对立双方哑口无言了,不久就和好如初了。母亲常说的还有:“亲人恼不多时。”“家和万事兴。”“一日夫妻百日恩。”在亲友中、夫妻间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还经常听到母亲讲些劝诫的口头禅:“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意思是说,子女是母亲生养的,决不能因母亲相貌不好而嫌弃她,狗是主人喂养大的,不会因为主人家贫穷而出走。她常常用来教育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不要嫌弃生养自己的父母,要尽孝心孝敬他们,好好赡养他们,母亲的口头禅使许多逆子变为孝子。

  细细回味着母亲说过的口头禅,这些看似朴实的谚语、民间俗语,作用还真不小,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教育着我、激励着我、劝诫着我,使我在人生路上不断奋进,避免走了弯路,即使现在,这些口头禅还时而在我耳边回响。遗憾的是,我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口头禅了,母亲已去世四年多了,想起母亲的口头禅,我就更加思念天堂里的母亲。

  妈妈经典散文 19

  我的母亲很普通,不属高知分子,也没有令人艳羡的面容,但她却给了我悉心的教导,真挚的关爱,使我健康地成长。

  我从小就是个精灵古怪的孩子,调皮、不喜受约束。

  当我一岁多,刚学会说话时,就会给妈妈告状了。爸爸一回到家,我就跑上前去说:”爸爸,妈妈又打娃娃了!“爸爸听后连忙问:”真的吗?“奶奶插话道:”瞎说!“我也鹦鹉学舌:”瞎说!“

  妈妈并不是没打过我,但每次都不下重手,只是装模作样罢了。

  不过,我却经常伤痕累累,那是因为我太皮,尽管还不会走路,却经常从摇篮里翻出来。每当这时,妈妈便会心疼地自责。

  渐渐地,我长大了,妈妈也似乎越来越凶了。记得小朋友们都不愿来我家玩,因为如果我犯了错,即使在伙伴面前,妈妈也不给我留面子,这让我很丢脸,也让小朋友们难堪。事实上,这一着似乎很奏效,一个错误在我身上几乎不犯第二次。

  从此,妈妈便在小朋友中落得了”暴君“的称号。

  但妈妈很能忍,也很节俭,她吃饭绝不剩饭,连汤都会喝光。她身体很好,这也许是味口好的缘故。

  妈妈感冒了不爱吃药,以前是因为家里穷没有药,现在是因为厌恶,怕药有副作用。爸爸也不喜欢吃药,所以我从小就没输过液。

  我身体好离不开妈妈那高超的厨艺。妈妈的厨艺堪与厨师媲美。做丝,她一定亲手切,绝不用模子擦,她说擦出来的菜口感不好。

  妈妈洗衣服从不用洗衣机,即使是在大冬天,她也照样用手洗。我很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热水要节约用,她就用冷水洗,所以她的手总是又红又肿。即便是现在,她也不信洗衣机洗出的`衣服能比上手洗的干净。我就和爸常笑她的固执,她却是视而不见,依然的如故。

  我的妈妈教给了我很多很多的道理:她教我要学会坚强,遇到事不能够哭,要动脑筋想办的法;她纠正了我的坏毛病,使我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她还教我待人要平和,不要把别人的过错记在心上,那样会伤害自己,更会伤害他人……

  我没记得妈妈跟我说”我爱你“,但是,她的行动无一不在告诉我她很爱家,她很爱我。在她眼中,我是惟一的,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

  妈妈经典散文 20

  母爱如水,淡淡的液体中,却能品尝到微微的甘甜;母爱如灯,昏暗的暮色中,却能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母爱如歌,悠悠歌声中,却能唱出融融的爱意。

  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我有一个好朋友,他非常的幸福——他的母亲特别的关心与疼爱他,别人想要的玩具以及其他的东西,他的`母亲都会让他如愿以偿;但我的妈妈从来不给我买一样玩具,还总是对我板着脸,要求是那么苛刻……想到这些,突然觉得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家庭不富裕,做事做不好,甚至连母亲也不喜欢我……从那以后,“抱怨”已成为了我的常客。

  然而这种抱怨再一次车祸中消失了。

  那是盛夏的一个中午,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放学回家的我要经过一段车水马龙的闹市,由于没有注意过往的车辆,结果我被撞倒了。倒下后,我只听见了妈妈的几声呼喊,就晕了过去……再次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就算承受天大的'痛苦,我都接受。”我模模糊糊听到了妈妈的啜泣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妈妈的脸,她明显哭过,原本干涩的眼睛在泪水的浸泡中略显浮肿,头发凌乱的贴在额头上,鼻翼随着急促的呼吸规律地开合。我那一向坚强的母亲曾几何时如此的狼狈?我的心一下子湿润了,眼泪夺眶而出。母亲听到了我的哭泣声,急忙转过身子,紧紧地抱住了我,我看到她眼中闪烁出的惊喜,还夹杂着一些我似乎不懂的自责。“腿还疼不疼?有没有哪不舒服?我看看伤口怎么样了。”妈妈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感到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干如何回答才好。

  不久,我便出院了。当时正值农忙时,妈妈不仅要照顾我,还要去收割庄稼。每天早上,妈妈都早早的起床,为我准备好食物后,又步入了农田,直到下午太阳落入山际,才回到了家。就这样妈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吃不到一顿饭,却总是为我精心准备食物,一点都不马虎。

  看到如此辛劳的妈妈,对我却是如此的精心照顾。我的心,又是一阵揪痛,泪水如雨水般一次次冲出了我的眼睛……

  或许我没有其他孩子一样被母亲宠爱,但我终于明白:花的凋落并不是树的离弃,而是爱的重生。母爱是每个人一生的滋养,唯一与众不同的仅是诠释的方法不同而已。

【妈妈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妈妈的秘密散文05-07

对妈妈的思念散文07-04

妈妈的信仰散文05-05

我的妈妈经典散文05-08

妈妈对我的爱散文05-04

妈妈,您好吗散文05-15

妈妈的味道经典散文05-25

亲情散文《妈妈的日记》06-26

短篇散文妈妈的怀抱06-21

不想说妈妈的痛苦散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