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时间:2024-10-28 13:49:59 雪桃 木兰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读《木兰辞》,你更能了解“乐府诗”的美妙。读《木兰辞》,你会深深地欣赏 “乐府诗”的精彩。深入剖析《木兰辞》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君千里驼,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是乐府诗中的《木兰辞》,一首在中国民间流传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此辞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富有生活气息;以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木兰辞》的时代背景

  由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暂短的统一后,就很快灭亡了。晋南迁后,中国内形成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史称“南北朝时期”。南方历经了东晋、刘宋、后齐、后梁、后周五个朝代,北中国则由鲜卑、匈奴、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人在前秦灭亡后,由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部中国第一个朝代,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历史上,称之为后魏或北魏。历经171年,共13个皇帝。534年,北魏分裂成由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掌握的西魏,又被高氏和于文氏的北齐北周分别取代。557年,北魏彻底灭亡。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称,《木兰辞》始见于《古今乐录》一书。查南朝陈后主光大二年时,南朝僧人释智匠己编成《古今乐录》,其中就收录有《木兰诗》篇目。因此,《木兰诗》当不至在公元568年以后产生。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清·沈德潜的《古诗源》中,也把它排在了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位置上,余冠英先生认为这诗的时代不会产生于“五胡乱华”以前,也不会产生在陈以后,“因为陈代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已经提到这诗的题目了。最可能的情形是事和诗都产生在后魏,因为后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争和诗中的地名相合”。结合《木兰辞》的内容,此诗应该是产生于北魏中前期。这首辞虽然是乐府民歌,但在流传中也有文人的加工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持着民歌的情调。此辞的来源也是民间的故事和传说中,故而她姓什么就不必探讨了。后世的人们就称之为花木兰了。

  北魏与柔然(也称蠕蠕)之间曾发生长期的战争关系。柔然,在四世纪中,于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从《木兰辞》中叙述木兰出征路线是:离开家乡渡过黄后,经过了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木兰诗》称燕山,也与当时情况相契合。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公元424年,柔然大檀可汗听说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之子,明元帝拓跋嗣去世,遂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杀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乐,剑指平城,北魏王庭震动。北魏继位新帝太武帝拓跋焘继位时十九岁,他曾在十二岁当太子时,就远赴河套地区保卫长城,抗击柔然的入侵,把边塞军务整顿的有声有色。他对柔然的战术也颇为熟悉,遂力排众议,亲自率2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重重包围赶来救援的太武帝拓跋焘及所部,情势危急。所幸混战中柔然大将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拓跋焘趁势率军大纵深地向前穿插突破,北魏将士气势大振,奋力突击柔然军,柔然军顿时被搅得一片混乱,拓跋焘得以突出重围。为彻底摆脱北面柔然与南面南朝刘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并雪云中被围之耻,拓跋焘在大败赫连夏,攻克其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后,决心集中力量打击柔然。据《魏书》记载,拓跋焘与众商议北伐,众大臣担心南朝宋军进攻,与柔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均竭力劝阻,唯太常卿崔浩说:“宋朝闻陛下克“统万”(城),内心深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公元429年,太武帝拓跋焘率众反击柔然,大获全胜。此战,北魏太武帝领军长途奔袭,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大破柔然,威服高车,为稳定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自此,柔然势力削弱。双方虽仍有交战,但以北魏远袭居多,柔然主动进攻较少,并时有和亲往来。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期间先后13次出兵伐柔然,其中胜利11次,另有两次由于柔然先遁逃而没有战果,以公元429年的这一战果最为辉煌。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愿望的。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犹如历史进程中的一朵美丽花朵始终为后人所歌颂景仰。

  这也是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所展现的北魏与柔然的战争时断时续长达十多年之久的战地辉煌。

  二、《木兰诗的内容和含义》

  全辞332字,细分可分为十个部分:

  1、在在织机旁的忧虑

  2、与父母的对话

  3、 物资准备

  4、出征路程和内心感受

  5、十年战伐岁月

  6、 胜利还朝

  7、 与家人团聚

  8、回归女性生活

  9、 伙伴的尴尬

  10、 结尾

  木兰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往日的木兰,对着门坐在机下织布。机杼声,“唧唧复唧唧”地穿梭不停。而今天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女儿在叹息,

  显而易见的是女儿心中有事。什么事哪?是为父亲年老、体弱多病的担忧,还是为母亲的年迈操劳而难过,还是心中有什么别的愁苦之事哪?显而易见,这并非等闲之事,其中定有蹊跷,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含义。

  接下来,是父母与女儿的一番对话。父母询问女儿叹息的原因,女儿说出了原委。既没有别的担心,也没有什么忧愁。是昨昨见到了军帖,知道了可汗要点兵出征,而“十二卷”军书上,都有老父亲的名字。父亲年老体弱,自己有没有兄长替代,思念起来,所以才心中抑郁。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愿到集市上去置鞍备马,替父亲服役应征。显然,自己的愿望和主张,最终得到了父母的首肯和同意。

  做为习武之家,盔甲和兵械、在这样的家庭和国度,显然是必备之物。所以,准备工作只有置办鞍、马、鞭、辔,分别用东南西北的四市,表现了积极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而且,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些物件,也不会一处集市。但这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却是充分地现了木兰从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被动的从军,而是有着强烈的杀敌报国的愿望。这充分地表现了辞语使用的高明。

  投军的过程是紧张而迫切的。路线是涉黄河、穿黑山,朝行暮宿,餐风露宿,驰马如飞,先让战场是在北方边陲。因为离开了家,没有了父母呼唤的声音,只有黄河流水的声响和燕山胡骑马踏深山的“啾啾”声音,可见前线的气氛、战场的情形已经是越来越近了。只用了两天就走到了前线,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十年的战伐岁月,没有用一般的战场厮杀、铁血格斗、行军布阵、生死较量等手段来描述,但毫不逊色于那些对战场情势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句30字,既把战伐岁月的特点形象勾勒出来,又把战争景况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既刻画了将士的艰苦,也描述出了战争的残酷。万里遥远,但战场的光阴像飞一样过去了。那是军中的刁斗伴着酷苛的霜雪之寒,和着值更军士敲击的单调梆声,是北方天空那无声冷月的寒光罩着夜战将士们铁甲,是百战捐躯的将军,是为国洒血的士卒。就这样,那些无私无畏的英勇的壮士,还是胜利凯旋了。这里有的语句,后人们怀疑是后世文人加工润色的。

  回到朝廷,朝见了天子。天子的接见,无疑是一种极高的光荣。但是,为父参军的木兰,在朝堂的表现,确实不能不让人受到极大的感动。论功行赏,“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可见其功勋之高,奖赏之重。可是,当天子问她有什么希望时,她毅然地回答:“木兰不用尚书郎”,只要求允许她返乡回家。“愿驰千里足” 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有的用“愿借明君千里驼”,这也许是传抄过程中,刻版之误。足见她不图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

  下边的到家情境,是一大团圆的惊喜图。十年之后,虽是父母年迈,体质孱弱,但听说女儿归来,还是却“出郭”去“相扶将”也就是迎接。那时的“城”与“郭”差别很大。“城”一般是指一个城市的中心区,繁化富足的富人区,隔着“池”或“护城河”,然后才是“郭”,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较远的。

  足见父母的欢喜之情,妹妹听说姐姐回来了,赶忙就开始捯饬,要给妹妹个惊喜。

  但也有的版本是用“阿姊闻妹来”,意即木兰是有姐姐,这就客观地反衬木兰年龄也并不大。也许这样用的人有他的思想。而当年还很小的弟弟,显然已经是大小伙子了,磨刀霍霍,已经开始准备杀猪宰羊,置办家庭宴会了。这样欢乐热闹的家庭场面,当然连读者也会被感动的。

  到了家的木兰,回到了自己的闺阁,开了东阁门,坐上了西间床,恢复了女儿模样,脱去了战时袍,穿上了昔日闺阁红妆。按当时的家俗,女儿是住东阁的,而床在西间,所以后来就有了“东床驸马”、“东床快婿”的称呼。而女孩子都是爱美的,爱美是女儿的天性,免不了要梳洗打扮一番。“当窗理云鬓”与“对镜贴花黄”则是恢复少女模样的的过程和恢复之后靓丽的两层意味的重合。

  胜利归来的战友,在战场上是手足与共的兄弟,回来后当然眼相互探视,但谁也想不到,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竟然是个美丽的青春少女。那当然会十分的尴尬了。

  最后,用雌兔雄兔打比方(比喻),平时,雄兔是爱动的,没有老实的时候,而雌兔总是安稳沉静、眼迷离着。但是,两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跑起来,你就不好辨别那只是雄,那只是雌了,就辩不出公母了。这既是对木兰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也令人体现出木兰的自豪心情,这一比喻设想新奇、独特、大胆,表现了我国古代民歌爽朗质朴的特色。

  三、《木兰辞》的感情特色

  作为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是以情为底蕴来打动读者的。即便是是杂文、论说文,也是以“情理”来说服人的。散文,突出的更是“情愫”,而诗歌,则是感情的奔放。

  《木兰辞》的感情是十分突出的,然而这突出的感情,又是极其含蓄。从开篇的“当户织”,就非常明确地把木兰心中的“忧虑”,很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尽管木兰极力否认自己的“所思”、“所忆”,到底还是把自己“见军帖”后,“阿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忧情吐诉了出来。统揽全诗,木兰的感情,可以用这样的几种情感来概括:

  亲情,乡情,友情,爱国报国情,来概括。这篇辞的中心思想,就是木兰替父从军、报效国家、历经十年的战争,胜利归来,不图高官厚禄,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从而表现了“女儿”不输“儿男”的这么一个主题。

  亲情的表达,从开始的“叹息”和 “与父母的对话”,直到“市鞍马”和“替爷征”,无不强烈地反映出对双亲的挚爱之情。在黄河边、黑山头的暮宿,虽然“不闻爷娘唤女声”,但是父母的声音犹似在耳。黄河流水的滔滔声浪,掩山胡骑的啾啾声响,不曾掩去她头脑中爷娘唤女的思绪。得胜还朝、于名堂中朝见天子,她 “不用尚书郎”和“愿借”、“送儿还故乡”则是表达了她惦记家中的老父、老母,急于回乡侍奉双亲的心情。从“爷娘闻女来”

  到小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以看出她的“姊妹”、“姐弟”之情的真挚、和谐与深厚。

  乡情的突出表现,和亲情的表达既有重叠之处,也有单独表现。她的深挚的乡情,之所以那么强烈,就是因为家乡有亲爱的父母、深情的姐妹、可爱的小弟。此外,十年的战伐岁月概括的“壮士十年归” 的 最后一个字 “归”字,就很明显的说明了他对故乡的留恋和祈盼。“归”字,的基本意义就是“回家”,何况是阔别十年。

  乡情这种感情是很不得了的感情。它既是亲情的延伸升华,又是一种独立的情感。有的是家乡众多的亲人使你特别想念,即或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已经不在那里了,但是乡亲、邻亲还在,也会使你无法割舍那种强烈的情怀。因为,那里的水土赋予了你的生命,把你养大。也许,那里未必有别处那么风光美妙,但是,你仍然会特别热爱它。那里有着你无穷无尽的美好的记忆,那里有着你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有着你生命的点点滴滴,有着你艰难或幸福时光的种种痕迹,牵系着你魂灵的丝丝神经。

  在亲情、乡情的基础上,毫无疑问,就必然会有爱国之情。辞中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她毅然决然地决定替父从军、置办鞍马、辞家奔赴前线、经受住残酷而漫长战争考验、最后取得胜利班师回朝,收到天子的名堂接见。

  除亲情、乡情、爱国情之外,木兰和战友们的友情也是深厚的。伙伴们成群结伙地来探望她、拜访她,他们之间也许有高官名将,也许有庙堂宰辅,都汇聚在一起,前来看她,足见她有极好的人脉关系。却发现他是个女郎,因而也十分尴尬。

  四、《木兰辞》中的称谓

  《木兰辞》里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诗句,有些学者认为,这说明在汉魏六朝时“爷”是对“父亲”的称谓。但现代,“爷”含义成了“祖父”,而“父亲”的概念则由“爹”来称呼了。

  现代鄂东的黄冈黄陂一带,至今依然称父亲叫爷,而喊父亲的父亲为爹。这证明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也许是鄂东人氏。“长兄”这个词,今天在鄂东也沿用着。

  《木兰辞》中的称谓也有好几处交叉使用的情况。“可汗”与“天子”交叉,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这其中的原因是在《木兰辞》创作的时代,汉胡已经开始了融合,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比如说北魏的皇帝,把姓由拓跋氏改成元,那么“可汗” 与“天子”的称谓也就统一了。唐太宗这位天子,外族曾称其为“天可汗”,南北朝时期,正值民族大融合时期,在一些文人和百姓之间,“可汗”是旧称呼、“天子”、“皇帝”是新称呼,那么在这个过渡时期,“可汗”与“天子”混称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辞的艺术特色

  运用民间语言,展现精湛艺术性,使这首诗语言质朴精练、对仗工整,格律鲜明,十分尚口,自然地具有音乐性。全诗以五言为主,也穿插着七言或较少的九言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再加比喻的新颖、设问恰如其分等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使全诗语言既质朴刚劲,又富有浓烈的民歌风味,显示了精湛的语言造诣。

  全诗既有生动活泼的口语,又有精致优美的丽句,语言技巧是很高的。按着事实的开始到结局,一气呵成地结束。

  运用复叠的句子,用同样的句式,重叠强调是一大特色。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不仅没有令人感到累赘,还为全辞增加了极大的光彩。记叙木兰归来,举家亲人迎接,也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不但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也更加突出了全家人亲情的深重。“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这些句子不呆板,和谐一致、活泼生动,艺术效果格外打动读者。

  对偶句的运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对“寒光”,“传’对”照”,“金柝”对“铁衣”;以及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中的旦辞——暮至,黄河——黑山和“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贴,云鬓——花黄;这些铿锵的韵律,不仅生动活泼,朗朗尚口,令人记忆深刻,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辞的魅力。

  重叠词,如“唧唧”“溅溅”“啾啾”霍霍”的使用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顶针格的使用,不光使全辞连接紧凑、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也更具音乐性。使全诗语言刚健质朴。富有浓厚的民歌风格和浪漫情趣,显示了语言的精湛、文字功夫的造诣之深。

  六、值得注意的词的理解

  唧唧:是叹息的声音,不是织布或它他声音。

  机杼:就是织布用的梭子。

  鞍鞯:鞍是马鞍子,架在马背上,人骑在上面。

  鞯(音jian尖)是马鞍下边的较厚垫子,夹在鞍子和马背中间,防止卡伤马背。

  戎机:军机,指战争。

  策勋:记功劳。

  所欲:什么要求。

  不用:不当、不做、不任的意思。

  愿驰千里足: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酉阳杂俎》说“驼日行千里”。

  扑朔:是指兔脚上的毛蓬松散开,雄兔跑起来,脚上的毛就蓬松起来。

  迷离:原指模糊不清、难以分辨,这里指雌兔眼睛被长毛遮蔽样子。

  木兰诗的简介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1

  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都可见出《木兰诗》在中唐已脍炙人口。

  相关内容

  作者不详: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编者简介: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木兰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相关文章: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分析06-08

《木兰诗》的艺术美03-25

《木兰诗》的艺术结构分析03-11

《长恨歌》一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09-14

木兰诗的译文和原文03-22

木兰诗原文和翻译01-06

李商隐“无题” 诗的艺术特色03-23

论《木兰诗》主题思想的多重性和深刻性03-15

《将进酒》一诗的艺术特色06-21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