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经典名言汇集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贺的经典名言汇集,欢迎大家分享。
李贺的经典名言汇集
1、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2、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5、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6、雄鸡一声天下白。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8、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9、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10、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 来煎人寿。
11、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12、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酒。
13、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6、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17、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18、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19、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10-12]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李贺的雅号是什么
1.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
2.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3.李贺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鬼唱”二字石破惊天,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与凄清。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读李贺,躲不开他笔下的“鬼境界”,留存至今的二百多首诗中,有十余首鬼诗,《秋来》就是其中一首冷峭幽森,鬼影幢幢的代表作。全诗是这样写的:“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歌融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不平之气。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好在阴曹地府寻求同调,不亦悲乎!
李贺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语言悲冷凄苦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别具一种魅力。
选词炼句,不落窠臼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选择物象,独辟蹊径
元代孟肪曾说:“读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不淫,长短不一,音节各异。这组诗在选取物象和意境上全避熟典,诗中二月不用折柳,三月不用桃李,五月不用蒲艾,七月不用牛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写登高。这是那些只会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的酸穷文人无法企及的境界,再如其代表作《秦王饮酒》,诗歌为《秦王饮酒》却“无一语用秦国故事”(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与其所有咏古诗一样,其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自己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绪,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
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中国诗歌史上,几乎再没有一个青年诗人那样偏嗜描写衰老、死亡的事物,翻开长吉诗集,这类意象触目皆是,到处是老、死、衰等字眼,其他像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也随处可见,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贺诗集中共出现440余次,平均每首诗出现两次,出现最多的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 “断”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 《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
常用鬼意象: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余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鬼”字却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们目为“鬼材”、“鬼仙”,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在李贺笔下的鬼魂世界中,有苏小小墓上幽冷飘忽的魂魄;有刘彻茂陵前夜闻晓无的马嘶;有南山的漆炬迎人,土旷萤扰;有冷雨中的秋坟鬼唱,恨血千年。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贺和他的诗风文体
一、 李贺的生平
李贺,字长吉,唐富昌县昌古人,福昌即今河南省宜阳县。公园790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李贺从小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刻苦读书、刻苦写作,为了写出好的作品,他呕心沥血。在十八岁时便写成了大动韩愈的《雁门太守行》。然而,一个受到文坛领袖赏识的青年,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成长前进,而是过早地蒙受了打击。他二十一岁通过了河南俯试 ,正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时,一些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以应避忌讳为借口,使得他不能参加考试,阻塞了他的仕途。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上也就是阻塞了他施展抱负的道路。理想的破灭,使他十分悲愤,郁郁苦闷,日久做疾 ,竟是瘦弱不堪。不久,他为生活所迫投身为吏。“他只做过一个掌祭记的小官奉礼郎”。实际上,这个奉礼郎不过是一个太常寺的小官,因此,他深感无聊和屈辱。公园八一三年,他毅然辞官,回到昌古的南园。第二年,他渡黄河穿太行,到潞州投靠朋友张彻,但是怀才不遇,又过了两年,即公园八一六年,才华横溢的诗人,寂寞地死在家中,年仅二十七岁。后来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对他的过早夭折也不胜惋惜。
二、李贺的诗风
李贺留传至今的诗共二百余首 ,其中多数诗在思想上都有特点。过去,曾有人因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杜甫、韩愈等风气的影响,便说他是唯美主义诗人,那是不对的。李贺的诗歌也有糟粕,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但并没有构成李贺诗的主要倾向。不能以偏概全。诗人生活在贞元,元和年间,那时,元稹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产生了许多乐府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主疾苦。李贺有一部分诗,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黄家洞》、《宫娃歌》、《扬声青花紫石砚歌》、《古悠悠行》、《苦昼短》、《贵主征行乐》和《吕将军歌》等。学习乐府民歌,继承前人诗歌的优良传统,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他们的勤劳智慧,嘲讽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不满于贵族权门的奢侈荒淫和宦官专权,其精神和新乐府运动是一致的。当然,李贺写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他的生活、他的抱负、他的悲愤的诗。如《致酒行》和《开愁歌》、《赠陈商》、《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中唐那个黑暗的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李贺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许多作品,多用比兴,又能摆脱思想上和节律上的束缚,充满奇情异想,显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唐人写诗用形象思维的典型例证。
三、浅析《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的早期作品《雁门太守行》就突出地代表了他的写作风格。这首诗全部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真可谓“构思新奇、形象饱满”。诗中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敌人数量之多,以及守军形势危急,如鳞般的铠甲,在日光下闪闪发光,想象奇特,令人拍案叫绝。诗人在这里没有着意描绘疆场上撕杀的场面,而是着重刻画了战场上的环境、气氛以及将军誓死卫国的精神。这样写反而效果甚佳。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这两个环境的描写,体现出诗人的浪漫主义特色。后两句的描写,仿佛战场上悲壮的气氛就在读者眼前。守军虽然伤势惨重、筋疲力尽,但是依然坚持战斗。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在最后两句有了交代“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因为君王招聘贤才的厚意呀!这里虽然表现了作者,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主观思想的局限性,但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向往。
浅析《金铜仙人辞汉歌》
笔者认为李贺的作品中,最具有风格和特色的是《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基本上具有李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金铜仙人辞汉歌》是作者有感于曹灭汉的一个历史传说而写的。作品产生的时候距离唐朝的灭亡还有九十年左右,我觉得这里多少有点李贺为唐王朝挽歌的味道。要不,做为一个有头脑的诗人,何以会在那时产生了兴亡之感呢?而当时的李王朝也的确是日落西山、穷途末路了。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车舝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汉武帝刘彻,晚年迷信神仙,在建章宫祭仙人的精明台,竖立了高二十丈,大七围的“仙人掌”。它整个形体都是用钢铸成的,下面部分是钢柱,钢柱上站着一个伸开掌捧承露盘的铜仙人。刘彻想用金铜仙人盘上的玉杯来接云端的甘露,以调玉屑为食,祈求长生不老。而曹叡要把金铜仙人搬来竖立在自己的前殿。李贺诗中所述的事件便是,曹叡下令叫魏国皇宫的官员,用车子去搬取金铜仙人的经过。
“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诗的开篇两句,就体现了李贺的浪漫主义风格。“茂陵刘郎”是指汉武帝刘彻。茂陵是陵墓的名字。第一句是说,刘彻在悠久的历史中,像是一位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指出岁月匆匆,人生短促。“夜闻马嘶晓无迹”是诗人想象刘彻的鬼魂在夜游故宫,有时人们可以听见马的嘶鸣声,而白昼却无迹可寻。刘彻是金铜仙人的主人,所以,诗人先从刘彻已死写起。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这两句是诗人写想象中的汉宫景致。它的意思是说,名花虽然还在枝头开放,但亡国之后的汉宫,已经一片荒凉。
“ 魏官车舝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这里魏官驱车从洛阳出发,指向千里之外的目的地。因为是写从洛阳到长安,所以进长安城的东门。时值秋季,诗人想象自西而来的秋风刺人眼目。这里都是写金铜仙人之外的所作所为,下面是他的自我感受。浪漫主义风格又一次在此体现出来。
“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金铜仙人出汉宫时,只有天上的月亮相随陪伴,而这个月亮曾经把临过鼎盛时代的汉宫,所以诗人把它称做“汉月”。由汉月而勾起对于往事的回忆。作者想象仙人自然会思念他的主人刘彻,使它伤心落泪,诗人想象这铜人凄清的泪水象沉重的铅水一般。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写金铜仙人离了去国,香草依依不舍铜人,香草都是无情之物,尚且悲不自胜,那么,天若有所知觉有感情,面对这样的兴亡变化,也会因之悲戚愁苦而衰老吧!这里诗人同样,又一次的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这两句诗是写金铜仙人捧盘离开汉宫,愈走愈急的情景。凄凉的月下,车儿载着铜人远离而去。长安城已经模糊不清,几乎看不见了。除了微弱的渭水声,尚萦回在月外,一切静静悄悄地。
李贺写《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悲剧到此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不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使人可以反复回味。这首诗将诗人的写作手法和创作思想完整地表现出来,从而可见,诗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还具有娴熟的写作技巧,以致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内,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感慨。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李贺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又是从中唐时期到晚唐时期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如果单就其浪漫主义而言,他恐怕是唐代仅次于李白的重要诗人了。难怪为后人誉为“诗鬼”。
然而他的神奇想象,优美的诗句,来自于他的勤奋、刻苦。相传,他外出游历,也肩背着诗囊,忽发奇想,或触景生情时,所留下的美妙诗句,会都纳入“诗囊”之中了。所以,在我们本着扬弃的精神,学习李贺,研究李贺之余,他的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李贺的经典名言汇集】相关文章:
李贺马诗汇集10-16
李贺名言11-27
李贺名言精选11-06
李贺的名言名句09-25
李贺的名言介绍10-29
李贺经典的诗10-23
李贺名言19句11-06
李贺经典古诗大全10-24
李贺的名人名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