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

时间:2023-11-28 09:31:38 王娟 李白 我要投稿

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

  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释】

  1.凤凰台:在金陵(今南京市)凤凰山上。相传宋永嘉中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上。山和台皆由此得名。

  2.吴宫:三国时吴国的王宫。

  3.晋代:指东晋,东晋建都金陵。衣冠:指名门世族。成古丘:是说这些人都已死去,只留下了他们的古坟。

  4.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陆游《入蜀记》:“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5.白鹭洲:在金陵西南长江中。一水:一作二水。

  6.“总为”句: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译】

  古时候

  在这高高的凤凰台上

  曾有美丽的凤凰遨游;

  如今,

  凤凰高飞远去,

  只有凤台依旧

  只有江水空流。

  当年吴王宫中的花草呀,

  早已埋入深深的幽径,

  当年晋代的世族名人呀,

  也早已变成古丘。

  连绵排列的三座青山,

  在青霄云外时隐时现,飘荡浮游,

  浩荡的长江水呀,一分为二

  被那座落在江水中的白鹭洲。

  那遥远的帝京长安呵,

  望也望不见,

  太阳被浮云遮得

  风雨不透。

  唉!这怎能不使人

  平添忧愁。

  【评】

  李白曾有过黄鹤楼因“崔颢有诗在上头”而罢手者,至金陵,作此诗以拟之。此诗与崔诗原作相较,应说是各有千秋,而太白此诗境界的开阔雄浑似又更胜之。

  前六句登临怀古,感慨雄浑,首联以“凤凰”的重复,“台上”与“台空”的变化,形成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之美,颔联发思古之幽情,颈联诗境阔远,目光渐远,为匠心独运之名句。结尾点出政治胸襟,遂使全篇情调更为深重浑厚。

  【题解】

  凤凰台遗址在南京城内西南部花盝冈。据说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有三只状似孔雀的大鸟翔集于此,并招引无数鸟类聚集于周围,俗以为是百鸟朝凤。于是诏置凤台里,称三鸟翔集之山为凤台山,并在山上起台,称凤凰台。北宋初,台焚于战火。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作者被迫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首联以凤去台空,寓生不逢时之叹,中二联写景兼怀古,末联慨叹奸邪当道,报国无门。

  【鉴赏】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七言律诗,大约作于天宝六载(747)。凤凰台,在金陵城西南隅(今江苏南京市凤游寺)。据《江南通志》记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台,山曰凤凰山,里曰凤凰里。”全诗似仿崔颢名诗《黄鹤楼》,同崔诗一样押平声尤韵。传说乃李白与崔颢争胜之作。

  首联直擒题面。上句叙凤凰台传说,写登台;下句悲凤凰杳去,台空江流,逗引思古之幽情。句法直摹《黄鹤楼》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十四字中凡三“凤”字、二“台”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畅,以古诗句法入律,堪称神奇。颔联意承“凤去台空”而来,金陵乃帝王之州,三国时吴国和后来的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六代豪华竞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吴国昔日繁华的宫殿庭苑,眼下却已成为幽僻荒径;东晋一代豪门簪裾冠盖,今日竟湮为荒坟古冢。诗人从朝代兴衰,彻悟人世沧桑、江山永恒,抒发吊古哀情。颈联从怀古中转出,直写眼前所见之景。上句写远眺,三山在今南京市板桥镇西,滨临长江,三峰南北连绵成行。陆游《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这正是“三山半落青天外”的注脚。白鹭洲,在今南京市江东门一带。唐朝时,白鹭洲在长江中间,因洲上多白鹭而得名。登凤凰台近看长江,正是“一水中分白鹭洲”的景象。后长江西徙,原来的白鹭洲与陆地相连,今已不成其为洲了。此联状景对偶工整,远近囊括无遗,气象壮丽,乃千古佳联。登台吊古,人事代谢,面对永恒江山,感叹人生短暂、功业难建。于是逼出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吐胸中郁塞之块垒。陆贾《新语·慎微篇》云:“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诗人也以浮云喻佞人,以日譬皇帝,暗指诗人天宝三载(744)在长安遭奸佞谗毁,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遭遇,言外寓一腔忠君忧国之忱。

  全诗以登台起笔,既发思古之幽情,复写江山之壮观,最终结响于报国无门的忧愤,感情深沉,声调激越。与崔颢《黄鹤楼》相较,从诗的容量、思想境界及七律的规矩来说,李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乃是唐人前期七律中最佳名篇之一。

  【鉴赏2】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诗兴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所以天宝六载(747)李白到达金陵,登临凤凰台时,用崔颢诗的韵写下了这首诗。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写登台所见,赞美长江两岸的壮美风光,感叹大自然的永恒和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历史兴衰之叹,引出对浮云遮蔽日月,

  国事日非的忧虑。全诗将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首联两句借凤凰台的传说抒情写意,并点明题目。“凤去台空”象征六朝繁华已成过眼烟云,一去不复返了,而今只有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诗人着意突出人事之“变”,与自然界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颔联便是人事巨变的具体化。诗人借事抒情写意:昔日吴国巍峨的宫殿,葱郁的园圃,已经一片荒芜; 东晋声势显赫、炙手可热的世家贵族也已进入坟墓,成了一抔黄土。言外之意是说沉湎于豪奢生活的帝王,热衷于权势利禄的豪门,得意一时,终将覆灭,不过是历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颈联承 “江自流” 而来,由凭吊历史遗迹而转向欣赏自然,借景抒情写意: 三山矗立,被云遮雾挡,若隐若现,仅见似乎失落在天际的山尖; 白鹭洲清晰可见,卧于长江之中,将江水分为两道。这两句写景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亘古长存的自然景色,观照着历史的兴衰、人事的更迭。由此诗人想到现实,感叹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使人不能见到长安,因而内心沉痛忧郁。尾联运用象征手法抒情,以浮云蔽日象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能之士报国无门,表达对时事的忧虑。

  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李白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名家点评

  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惟谪仙为绝唱。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二语已尽之矣。下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也。五、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也。登台而望,所感深矣。金陵建都自吴始,三山、二水,白鹭洲,皆金陵山水名。金陵巧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元末明初高棅《唐诗品汇》:范德机云:登临诗首尾好,结更悲壮,七言律之可法者也。刘须溪云:其开口雄伟、脱落雕饰俱不论,若无后两句,亦不必作。出下崔颢而待胜之,以此云(“总为浮云”二句下)。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王元美曰:《凤凰台》效颦崔颢,可厌。次联亦非作手。律无全盛者,惟得此篇及“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两结耳。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一气嘘成,但二联仍不及崔。

  明代王世懋《艺圃撷余》: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勍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明代胡应麟《诗薮》:崔颢《黄鹤楼》、李白《凤凰台》,但略点题面,未尝题黄鹤、凤凰也。……故古人之作,往往神韵超然,绝去斧凿。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结实胜之。周珽曰:胸中笼盖,口里吐吞。眼前光景,又岂虑说不尽耶?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浮云蔽日”“长安不见”,借晋明帝语影出。“浮云”以悲江左无人,中原沦陷;“使人愁”三字总结“幽径”“古丘”之感,与崔颢《黄鹤楼》落句语同意别。宋人不解此,乃以疵其不及颢作,觌面不识,而强加长短,何有哉!太白诗是通首混收,颢诗是扣尾掉收;太白诗自《十九首》来,颢诗则纯为唐音矣。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二句,只是承上“凤去台空”,极写人世沧桑。然而先生妙眼妙手,于写吴后偏又写晋,此是其胸中实实看破得失成败,是非赞骂,一总只如电拂。我恶乎知甲子兴必贤于甲子亡,我恶乎知收瓜豆人之必便宜于种瓜豆人哉!此便是《仁王经》中最尊胜偈(“吴宫花草”二句下)。看先生前后二解文,直各自顿挫,并不牵合顾盼,此为大家风轨。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三、四熟滑庸俗,全不似青莲笔气。五、六住句,然音节不合。结亦浅簿。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崔颢题诗黄鹤楼,李白见之,去不复作,至金陵登凤凰台乃题此诗,传者以为拟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固已蔽矣。至谓白实拟之以较胜负,并谬为“槌碎黄鹤楼”等诗,鄙陋之谈,不值一噱也。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刘后村曰: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语,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黄鹤》《凤凰》相敌在何处?《黄鹤》第四句方成调,《凤凰》第二句即成调;不有后句,二诗首唱皆浅稚语耳。调当让崔,格则逊李。颢虽高出,不免四句已尽,后半首别是一律,前半则古绝也。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清代徐文弼《诗法度针》:按此诗二王氏并相诋訾,缘先啊《黄鹤楼》诗在其胸中,拘拘字句,比较崔作谓为弗逮,太白固已虚心自服,何用呶呶?惟沈(德谮)评云:从心所造,偶然相类,必谓摹仿崔作,恐属未然。诚为知言。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高迥遒亮,自是名篇。评:起联有意摹崔、敛四为二,繁简并佳。三、四登临感兴。五、六就台上所见,衬起末联“不见”、眼前指点,一往情深。江上烟波,长安云日,境地各别,寄托自殊。

  清代纪晓岚《瀛奎律髓刊误》:冯班:登凤凰台便知此句之妙,今人但登清凉台,故多不然此联也(“三山半落”二句下)。又云:穷敌矣,不如崔自然。极拟矣,然气力相敌,非床上安床也。次联定过崔语,纪昀:原是登凤凰台,不是咏凤凰台,首二句只算引起。虚谷此评,以凤凰台为正文,谬矣。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陆贻典:起二句即崔颢《黄鹤楼》四句意也,太白缩为二句,更觉雄伟。

  清末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句用意似胜。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吴宫”一联)慨吴宫之秀压江山、而消沉花草、晋代之史传人物,而寂寞衣冠。在十四字中,举千年之江左兴亡。付凭阑一叹,与“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句调极相似,但怀古之地不同耳。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鹤楼》祖《龙池》而脱卸,《凤台》复倚《黄鹤》而翩毵。《龙池》浑然不凿,《鹤楼》宽然有余。《凤台》构造,亦新丰凌云妙手,但胸中尚有古人,欲学之,欲似之,终落圈圆。盖翻异者易美,宗同者难超。太白尚尔,况余才乎!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相关文章:

李白诗词《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赏析03-28

登金陵凤凰台手法10-17

唐诗《登金陵凤凰台》06-19

登金陵凤凰台的原文05-14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08-02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主旨12-02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拼音08-15

《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09-04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04-24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