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兰亭集序》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兰亭集序》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读《兰亭集序》,就被序中丰富而深沉的情感所吸引。后来,又仔细地读了几遍,每读一遍,情感体验上就加深一步。常常自问:王羲之究竟想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他想告诉世人什么?
文章一开始写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啊,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看看美景,喝点酒,作点诗,畅叙幽情,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如果仅仅是记载这么一件事,那至多是录事备忘而已。一代书圣远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情感一转,抒发“兴尽悲来”的感慨:“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大意是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得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刹那之间,已为过去,喜爱的东西会厌倦,感慨随之而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任何让人开怀振奋的事情转眼间即成历史,由此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终将归于寂灭,更使人感到凄凉和悲哀。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类似的情感表达,如孔子的“不知老之将至”,屈原的“老冉冉其将至兮”,《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到这一步,读者的心也随之沉静,刹那的欢乐过后是沉重的感慨。问题是,作者是否终结于此,以伤感之情收尾?如果是这样,给予读者的只能是感伤而已。我们需要一探究竟的是:作者本质上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原来答案在最后一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个人认为末段才是作者的情感核心所在。如上所述,一个人面对短暂的人生体验时,有两种选择:一是放浪形骸,挥霍此生;一是积极入世,在短暂的人事中求得满足。王羲之应该是选择了后者。一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似有醍醐灌顶之功效,让人豁然开朗。他采取的是面对虚幻人生仍执着努力、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体现出对人生特别的喜爱。人生倏忽之间,如白驹之过隙,但总得留下点什么,如文字代代相传,便是给后人一份记忆,短暂便也成永恒。全文结尾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该文给我两点启发:一是看清人世短暂渺小的本相,“人生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二是在短暂中不沉沦,而是以积极之心与天地人对话,获得内心永恒的归宿。
于是,我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中读出积极豁达;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中读出随性旷达。人在自然万物之中,不要有苛刻,不必太执着,自然自在的生活,在人世里享受自足的乐趣。
短暂与永恒,《兰亭集序》留给我们的是一曲人生的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