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课文原文

时间:2024-08-01 08:14:41 昌升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吹糖人课文原文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以下是吹糖人课文原文,欢迎阅读。

  吹糖人课文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一会儿几个孩子换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吹糖人》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糖稀”“羡慕”“郑重”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文中描写吹糖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糖人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糖人的神奇和乐趣。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惋惜。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吹糖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吹糖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精读课文(20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吹糖人过程的语句,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吹糖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让学生朗读文中描写孩子们对糖人渴望和羡慕的段落,感受孩子们的心情。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童年的吹糖人经历难以忘怀。

  拓展延伸(10 分钟)

  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有一个糖人,会是什么样子,并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民间传统文化,如剪纸、年画等。

  总结归纳(5 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强调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的生字词,每个 5 遍。

  回忆自己童年的一件美好往事,写一篇短文。

  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吹糖人这一民间传统文化。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来理解课文,同时要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吹糖人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争吵课文原文11-02

《过秦论》课文原文01-22

海燕课文原文08-23

课文原文《雨后》08-19

《童趣》课文原文08-12

守株待兔的课文原文06-05

课文《望月》原文09-14

刻舟求剑课文原文06-11

《绝招》的课文原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