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

时间:2024-03-27 19:12:38 湖心亭看雪 我要投稿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

  上学的时候,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关于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本文《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理解课文内容:

  1、文中哪些语句记叙了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这样写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等。

  《湖心亭看雪》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原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词句注释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4.【挐(ráo)】即“桡”,撑(船)。

  5.【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7.【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8.【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9.【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0.【强(qiǎng)饮】尽力地喝。强:痛快。强饮:痛快的喝。

  11.【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2.【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3.【舟子】船夫。

  14.【喃】象声词。

  15.【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6.【更】还。

  17.【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傻,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通假字

  1.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 “桡”,持 引申为撑、划。

  一词多义

  1.是: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断)

  2.一: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3.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进步)

  4.白:一白(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词类活用

  客:原义为“客人”,此处为“做客”。“客此”即“客居于此”,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 例:余住西湖

  今义:剩下

  问题

  翻译句子

  湖上影子,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两三粒人影罢了。

  问题:“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试分析其中妙处。

  回答:意境是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银白世界。

  文章主题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及翻译09-08

湖心亭看雪的原文翻译04-10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原文12-13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主旨11-23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及翻译07-27

张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对照翻译11-23

《湖心亭看雪》前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3-30

张岱《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鉴赏03-29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