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故事

时间:2022-10-18 12:10:57 故事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故事(精选13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心理健康故事(精选13篇)

  心理健康故事 篇1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注: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心理健康故事 篇2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是一个十分调皮贪玩的孩子,经常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他的父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他想找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变得好学起来。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的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小道理:

  别人并不能映照出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亮的镜子。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应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我们自己。我们要学会反躬自省,每过一段时间就用它来擦拭我们的心灵,留下有益的一部分,寻找并摒弃不利的一面。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然要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任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进取,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故事 篇3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心理健康故事 篇4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看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心理健康故事 篇5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心理健康故事 篇6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帮助他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解读: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

  误会一开始,就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那么,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心理健康故事 篇7

  这是一个刚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的。”

  不过儿子又继续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时,儿子挂上了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解读: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要去喜爱面貌姣好或谈吐风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欢那些造成我们不便和不快的人却太难了。我们总是宁愿和那些不如我们健康,美丽或聪明的人保持距离。

  心理健康故事 篇8

  一次,我们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

  老师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不顺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简陋低廉……

  老师说:“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我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我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

  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心理健康故事 篇9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启示: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马蹄掌还是指针。

  心理健康故事 篇10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在数十年前,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数十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便是海外华人的真实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解读: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

  心理健康故事 篇11

  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气寒冷极了。有一个小男孩,他名叫小峰。

  小峰穿了一双新棉鞋,是妈妈新做的,他高兴极了。走在路上,时不时的还要看看穿在脚上的新棉鞋。这几天冷极了,大片的雪花迎着风,打在孩子脸上。

  幸好有妈妈做的新棉鞋,要么非冻伤不可。因天气寒冷在加上下雪,路上始终见不到一个人,只小峰自己默默的走着。也因为寒冷,小峰快冻僵的手紧紧地揣在口袋里,恨不得一丁点肉都不露在风里。

  小峰又冷又饿,好久都没吃到东西了。走着走着,小峰想起了小不点时,跟小伙伴们玩雪打雪仗。那时也是漫天飞雪,满操场的小朋友,嬉笑跳跃,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迎接新年的联欢呢。这时雪更紧了,风更大了。只听见下脚时棉鞋踩在雪上硬蹦蹦的声音。

  小峰又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她现在一定与奶奶相聚呢!那里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嫉妒纷争,只有奶奶那温暖的怀抱。而我,有妈妈做的新棉鞋,它是那样的舒适保暖,小峰心里想着。快了快了,再走一走便也要到家了,家里有火炉的屋,里面暖和极了,还有妈妈做的热菜热饭。小峰不停地对自己这样说。这时风又大了一些,吹起破旧不堪的衣领,拍打着小峰那冻得紫红的小脸蛋儿。雪花大的根本就睁不开眼睛,他饿极了。

  再走快些吧,那火炉屋子的窗前,还有一辆崭新的玩具小汽车,等着人去玩耍呢。何况我有一双新棉鞋呢!小峰不停地对自己说着。满世界都是雪白雪白的,完全不见了原先的摸样。厚厚的雪早已淹没了小峰的新棉鞋。使得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困难。再快些吧,妈妈许已做好饭在等我了,再走快些吧……

  雪下了一天一夜,勤快的人们早早的起来打扫门前的积雪。在一个背风的角落,一个光脚的孩子蜷缩着身子,早已冻僵……

  心理健康故事 篇12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得白纸。现在,你得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得距离。

  心理点评:

  这是我在2005年12月24日得文章《职业规划:帮你设计人生》中提到得一个寓言。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得高度,而其他人想到得最高得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51次得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得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得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得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得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得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得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得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得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得高度。

  也有些人,他们得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得,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得这个方向将以前得这些看似零散得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得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得叠加。

  切记:看得见得力量比看不见得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得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得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得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得能力远比挖掘所谓得潜能更重要。"

  心理健康故事 篇13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是一个十分调皮贪玩的孩子,经常和一些小孩混在一起。他父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他想找一个办法让他好学起来。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早上,父亲将准备出去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邻居约翰去清扫南面工厂的一个烟囱囱,那烟囱只能只能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往上爬。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的烟灰抹黑了,而我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父亲微笑着继续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到附近的小河洗了又洗。而你约好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和我一样干净,只是就草草草洗了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

  爱因斯坦听罢,仍不住和父亲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一生光辉。

  智慧点睛

  别人并不能映照出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亮的镜子。

  每个人内心世界都应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自己。我们要学会反躬自省,每过一段时间就用它来擦拭我们的心灵,留下有益的一部分,寻找并摈弃不利的一面。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然要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任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进取,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故事】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小故事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资料11-01

心理健康小故事(通用13篇)03-28

心理健康的小报12-03

心理健康小报12-03

心理健康的句子03-28

心理健康小报的小结11-11

心理健康电子小报12-04

心理健康小报的排版12-03

心理健康小报版图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