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短歌行》说课稿

时间:2023-03-25 22:06:29 短歌行 我要投稿

高一《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古诗,分享了《短歌行》说课稿,欢迎阅读!

高一《短歌行》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八课《诗三首》中的《短歌行》(说课题)

  从今年开始,我们天津市的高中就开始全面进入了新课改,所以我们必须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用新教材,运用新方法,构建新课堂 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我认为只有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只有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说课标)

  《短歌行》是一篇经典篇目,在以前的旧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众多语文教学的前辈在对这一课的研究揣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有一定的成果虽然在新教材中它被当作一篇自读课文但我以为教材的使用是完全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这本身也是对新课标精神的一种理解吧我把这一课的课型定位为探究型而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找资料,所以像《短歌行》这样资料丰富的诗文就非常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由此,我决定将第二单元的顺序重排,把《短歌行》放在了第一课,然后学习本单元的其他诗歌《归园田居》、《涉江采芙蓉》、《诗经两首》、《孔雀东南飞》、《离骚》(说教材)

  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胜于知识系统的构建,不必按时间顺序安排诗歌内容,应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来组织教材

  我这一课的教学对象是汉沽一中高一九班全体学生该班一共42名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在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我尽量用保守一点的方法教学在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他们设置各种学习模式的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他们已经初步了解并逐渐适应了新课程的特点但是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必修二中我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该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这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的学习,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说学生)

  基于对新课标的认识,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系统,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辅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适应这种学习模式(过程与方法)

  2、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知识与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懂得珍惜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熟悉这种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尤其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确定研究的方向,学会找资料,学会选择和整理资料中的有用信息

  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如何既不放松又不妨碍地参与其中(说目标、重点、难点)

  探究课程是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一间教室的空间内完成的,学生须要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研究所以我把这一课的学习分为四个流程:

  1、学习主题的指导与讨论

  2、信息资源的提供与采集

  3、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践

  4、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首先要确定学习的主题,我将高一九班的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结合这一课的具体情况,由刘学等几名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背景组,由王卓为等有朗诵基础的学生组成诵读指导小组在课前将这两个小组合并在一起,给他们提一个任务:就是将朗诵的过程与历史背景的介绍结合起来,编成一个短剧,同时提示学生这首诗写作的具体时间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是写在赤壁大战前夕,有人认为是写在曹操晚年由两组学生讨论研究决定采取哪一种说法,到展示时作为课堂导入环节这样做改变了传统教师导入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编演的短剧将背景与诵读结合在一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只作为幕后的导演出现把主动交给学生同时避免了该组学生任务简单化,活动程式化,使他们在准备背景的同时也能深入地研究分析文本的内容这样就关注了所有学生的发展

  关于课文内容的探究,我把它分为四个探究模块,即:

  1、到字里行间去

  2、到文字背后去

  3、到是人心里去

  4、到我们心里去

  这四个探究模块分别是着眼于诗歌的字面内容、艺术技巧、作者情感和读者体悟四个方面 

  课上组织讨论,确定自己的探究主题主题可以分布在一个模块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模块里,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多个主题各小组讨论总结后,将各模块的问题归纳总结在一起,进行全班范围的评议由学生来评定哪些问题有探究的必要,哪些问题有合并的可能,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小问题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本课的研究问题,再分别由不同的小组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会离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很远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和探究方向的方法:结合兴趣和疑问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最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就是兴趣和疑问所以教师将这一点作用引导学生确立探究方向的根据本身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

  第二个流程就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了

  为了不致失控我为学生提供了几个获取资料的环境,其一是学校的阅览室,预先和图书管理员老师联系,在阅览室放置大量有关三国、曹操、魏晋诗歌古典文学评论方面的图书、杂志,让学生利用中午和下午的阅览时间去查阅资料,同时教师要到阅览室给与指导

  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学校的网络教室学生在信息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到互联网上去查找相关的资料我在为九班学生建立的语文学习博客上为他们提供一部分资料和地址,再由学生整理选取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在图书馆,指导学生先将自己的问题分类,再去查找相关的书籍

  在网络教室的上网过程中配合信息老师教导学生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流程三: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践

  在搜集了一定量的信息后,就要开始进入探究的最核心的过程,就是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作为整个的活动的中间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学生是最容易疲倦和松懈的所以教师要真正的深入到小组中去,通过组长了解各小组研究动态以及每位学生在研究中的表现特别要尽量多的参加小组讨论,鼓励那些能力不强的学生大胆发表见解,最后各组总结自己的探究成果

  流程四:展示与评价

  这是又回到课堂上的一个环节

  首先由课前推动小组进行短剧表演导入对本课的学习,逐个模块进行展示各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可以用各种方式,可以展示学生制作的课件,读学生的探究报告,其他各组学生对其结果进行评论,每个问题后,教师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展示与学生平等互动,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最后学生总结此次探究的得失,就本次活动发表见解、总结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综合各组的探究成果写一篇《短歌行》的评论

  继续布置探究下一课的内容

  课堂环节结束

  对于作业的处理:

  将优秀作业和明显问题的同时放在博客上由学生自由点评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的作业可以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评论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与激励

  最后由学生将本次探究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形成网络成果,与学校校园网络结合,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说过程)

  说课后记:说课内容不等同于上课内容,它更多地要求说课人讲清楚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对说课过程的把握应该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不能一味追求面面俱到,那样结果往往是面面不到,要善于抓住自己最得意的那一个设计环节细细阐述,说清说透在说过程时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要有意识地体现教师对于活动的控制,要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就必须随时展现教师对于各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智慧说课要体现出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预想与预设,要明确教学的组织策略,要精确每一个环节的安排设计,更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说课的根本始终是课,而不是说只有通过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分析学生和教师本身的特点,关注每一个教学的因素,精心设计,大胆创新的课才能够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