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3-01-19 15:21:43 赤壁赋 我要投稿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1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苏轼,认识文体赋。

  2、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

  3、体会本文景、情、理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问答、师生共同探究文章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认识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现在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

  4教学过程

  4.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一学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我们不防走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导师,它能抚慰人的心灵,能开阔人的胸怀,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启迪人的智慧。有这样一位文人,他的山水之行,却成了他笔下的一篇美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千古美文《赤壁赋》。

  二、文学知识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韩愈,柳宗元,黄庭坚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背景简介:《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

  文体简介:赋是一种文体,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一种文体,有“汉赋”之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讲究词采、对偶、韵律和铺叙,常采用主客对答的形式,有诗歌和散文特点。到了到中唐,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称为“文赋”、“散赋”。到了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本文就是一篇文赋,是一篇记游散文。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代表的是苏轼的两种矛盾思想。一种是被贬的悲观与失意,一种又是不愿陷入这种痛苦之中的渴求。苏轼正是运用这一传统手法完成了自己思想的一次蜕变.。

  三、检查预习

  1、概述各段大意

  2、对苏子、客这两个人物,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课文研习探讨:

  1、了解作者被贬的心境: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当朝政客谓之:“讪谤圣,扰朝政”被贬,流放至黄州。这是苏轼人生的第一次被贬。他的心境如何?

  多媒体展示:《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他的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于是来到了黄州赤壁。

  2、学习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景、情。

  ⑴教师讲解:第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

  知识点:壬戌:中国古老的记年法,即天干地支记年法。这是一种六十进制的记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既望:古代以农历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既”是已经,已经过了十五。(《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即十月十五。)

  ⑵学生阅读画出:描写的景色,叙写的事情,抒发的感受。﹙帮助学生理清背诵的思路﹚

  ⑶看到的美景: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学生描绘: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教师讲解:静态与动态相得益彰。赤壁美丽的夜景凉爽宜人,此时的游人怎能不惬意。

  .知识点:叙:缓缓兴起:起,起来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学生描绘: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教师讲解:“徘徊”二字用得好。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当成人来写,,赋予月亮人的灵性,不止写出月亮的缓慢移动,也以月亮的多情来表现游人对赤壁美景的眷恋,逼真传神。用“徘徊”写月光移动,古诗常见,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此处既写出了月亮移动的缓慢(似动非动),又写出了身在小舟随波荡漾的视觉效果。

  知识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少焉:一会儿。斗牛:古人把天空划为二十八星宿,斗牛是两个星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学生描绘: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

  教师讲解:一个“横”,一个“接”写出了秋江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

  ⑷做的美事: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学生描绘: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朗诵《月出》里月光皎然相照的诗句和美人婀娜多姿的诗句。

  教师讲解:“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在重章叠唱的反复咏叹中抒写了主人公对月光下美人的爱慕和盼而不得的烦躁。明月和美人是诗中两个最为突出的意象。吟唱这样的诗,是为了引出下文“”望美人兮天一方”的一句。

  秋夜泛舟,迎风赏月,暂得欢愉的作者把酒吟诗,忘怀世俗,可谓逍遥自在。

  知识点:属:通嘱,劝酒。借代明月之诗,窈窕之章都代指好的文章。明月,窈窕都泛指美好的事物。﹙翻看《名师金典》37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学生描绘:任凭如一片苇叶一样的小船去往哪里,越过浩荡渺远的万顷江面。

  教师讲解:用对仗的语句描写出了游人泛舟赤壁的美妙之感,就如同在浩渺宇宙间翱翔,一个“纵”,“凌”两个动词极为传神的写出船的轻盈及游人心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知识点:纵:任凭。如:往,到。凌万顷之茫然:倒装句,定语后置。

  ⑸享受到的美感: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学生描绘:如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啊,就象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飘飘扬扬好像离开了人世而独立无依,就像身上长出了翅膀在向仙界飞升.

  教师讲解:此刻,苏轼泛舟来到这千年前的古战场,内心忽而变得澄澈透明,了若止水,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本初心灵境界。,便蓦的有一种清幽虚化、举重若轻的生存状态。

  知识点:冯﹙píng﹚:通凭,乘。﹙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虚:太空。御:驾。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羽化而登仙: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这里有如道家羽化成仙的意思)

  3、总结:此段情景交融。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江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之美,真是足以令人赏心悦目。此时他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大自然给被贬的苏轼,得到心灵的抚慰,让他暂得欢愉。

  板书: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感情基调:乐

  大自然,抚慰人的心灵。

  ﹙学生以抒情的语调齐声诵读,体悟苏轼的欢愉之情﹚

  课外作业:展开想象,用丰富的语言描写这段文字。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积累文言知识,积淀文言语感。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说明:把握文赋的有关特点,注意掌握节奏快慢和音调高低,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诵读;而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有助于进一步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妙处;体会作者通过精妙的语言描绘动人的情境,抒发情感,表达人生感悟。这些目标体现散文鉴赏方法的指导,也要求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文言知识检查:

  1.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3)冯虚御风 (通“凭”)

  (4)扣舷而歌之 (通“叩”)

  2.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

  3.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3)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4.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纵一苇之所如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卒莫消长也

  三、导入: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自嘲: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感慨: “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四、写作背景

  1、“乌台诗案”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2、黄州生活: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依托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疑难处作标记。

  2、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用文中的词语高度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问题一: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乐——愀(悲)——喜

  六、赏析课文,理解哲理

  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3、悲又从何而来?

  4.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5.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2.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良辰美景:

  清风明月、碧水万顷、水天一色,辽阔旷远,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

  图。 赏心乐事: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羽化

  登仙的境界。

  3、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予怀渺渺,美人一方。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吾生须臾,长江无穷;

  一叶扁舟,沧海一粟。(生命短暂、渺小)

  4.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变与不变: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取与不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万物: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开怀畅饮,兴尽入眠,忘情尘世, 不知东方既白!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

  七.课堂小结

  1.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

  结构

  一层:夜游之乐

  ①泛舟赤壁,襟怀开朗 (乐) 景

  二层:乐极悲来

  ②饮酒放歌,箫音怨慕 (转悲) 情 ③慨叹人生,苦短失意 (悲)

  三层:因悲生悟

  ④苏子作答,妙语解颐 (转喜) 理 ⑤主客尽欢,忘情尘世 (乐)

  2.人生的低谷,精神的高峰!

  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而是选择乐观与豁达!赤壁记载了苏轼的崛起,赤壁沉淀的苏轼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轼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法国《世界报》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的12位世界级杰出人物,苏轼成为中国唯一入选者,被授予“千古英雄”称号。

  然而,正是这位备受后人景仰的文学巨匠,在其从政为官期间竟3次遭贬谪,行遍人间崎岖路,尝尽酸甜苦辣情,历尽排挤、打击和屈辱。

  面对这残酷的命运,苏轼却始终挺直脊梁,笑看得失荣辱,用旷达之心铸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八.拓展阅读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九.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完成配套练习,总结积累文言知识;

  2.课后参考作品: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苏轼《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简案11-02

《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08-27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案设计07-30

《赤壁赋》第3课时学案09-03

《赤壁赋》教案11-17

赤壁赋教案08-30

赤壁赋教案11-02

《春联》第二课时教案07-28

《赤壁赋》三课时教学实践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