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时间:2023-04-11 08:03:0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一、创境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爱好:

  生:“踢足球”、“编程”、“唱歌、听音乐”、“看名著”------

  师:每个同学都有值得伴随自己一生的爱好。老师也有一个伴随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爱好:读唐诗,而且最爱边塞诗。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吟诵学习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感到特别高兴。

  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二、 认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文本。

  认定学习目标

  师:根据对这首诗的诵读感受和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把3个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学 习 目 标

  1、 朗诵出诗歌的感情。

  2、 抓住关键诗句(名句)品味思想感情。

  3、 分诗歌语言的精妙传神。

  根据学习目标,大家自读课文两遍;在小组里交流朗读感受;然后做预习题。

  预习导学题目:

  (1)这是一首    诗。也是一首    诗。

  (2)作者是边塞诗人      。

  (3)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4)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

  做完之后,小组之内交流答案。有分歧的请教相邻小组。还不能确定的问老师。

  三、探究关键诗句,品味思想感情。

  师:刚刚读了两遍,大家就产生了这样丰富的体验,实在可贵。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宝贵的体验,再次进入到诗歌中去,细细的搜寻,看看是哪些诗句给了你如此丰富的感受。紧紧的抓住它,细细的品一品,你的感受会更强烈。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把春风吹开梨花,比喻成北风吹落雪花,比喻用的新奇。

  师:?

  生齐:(迫不及待的)说反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该女生说一遍正确的。)

  师:你刚才是不是就想这么说?(女生点点头)

  生:“千树万树”写得好,写出了雪下得大,而且是一团一团的,梨花也是一团一团开的,很白很多,一望无边,很像。要是用一颗两棵树来描写就不好了。所以“千”“万”两个字要重读。

  师:说得我们都好象看到了这大雪。你能用声音表达出来吗?

  生:该生朗读这两句诗。

  师:我们齐读一遍这两句。对这两句谁还有补充吗?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忽”字,表现了表现了雪来得快,来得突然,表现了诗人的惊喜。

  师:你就用这种惊喜的语气给大家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他们本地人看见这雪会惊喜吗?

  生:(急)岑参他是湖北人,应该没怎么见过这么大的雪,所以他又惊又喜。但是他见过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所以他一看见雪花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梨花。

  师:岑参可能是在什么时候看见这个景色的?

  生:(七嘴八舌)早晨!一睁眼!一开窗!一推门!(最后统一成“早晨一推门”)

  师:咱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好么?大家推荐一名同学?

  师:你就是岑参了,有一天的早晨------(老师一边说一边把他送出门去)

  学生一推门,一脸惊喜,“啊”了一声。(众生笑)

  师:岑参由眼前的大雪想到家乡的梨花,到吟出这两句诗,可能就是很短的时间内的事,可能就在一推门的时候------咱们请这位同学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鼓掌。该生再次走出去,推门——惊喜——情不自禁吟咏出这两句诗。全班鼓掌。

  师: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齐背这两句。

  生:“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塞外雪下得早,才阴历八月就下大雪了,尤其是“即”,表现出诗人的意外、惊奇。而我们这里八月十五才刚刚感觉到一点凉爽。“飞雪”的“飞”显示出雪下的大。

  师:历代文人墨客有许多吟咏雪花的诗句------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雪是背景,是烘托。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雪的香。坏了,不是写雪的,是写梅的。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写出了雪的白。

  师:投影“大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让此诗三分。

  师:投影“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这一句与本诗有什么不同呢?

  生:写出了一片雪花之大;本诗写的是整个的雪下的大。

  师:所以,这两句诗不着一个“雪”字,却是咏雪诗中的名句。接着品咏诗句。

  生:“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四句写了边塞的奇寒。狐裘是最高级的保暖的东西,丝绸的被子是最高级的被子,也都不觉得暖和了。将军的弓也冻硬了,都护的铁衣本来是不离身的的东西也冻得难以上身了。可见是多么多么的寒冷。

  师:投影《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片断

  ……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砚水凝。

  ……

  这是岑参在另一首边塞诗中对塞外奇寒的描述,刚磨好的墨汁连字还没来得及写就冻上了。全班齐读“散入珠帘湿罗幕”这四句。

  生:“风掣红旗冻不”也是写寒冷的,连红旗都冻住不动了,这是塞外特有的奇景。咱们这儿从来没见过。

  生:我在老家见过。升完国旗,下雪,红旗湿了,最后冻住不动了。

  师:你老家什么地方?

  生:东北。

  师:奇冷与塞外不相上下。哪个字用的生动?

  生:“掣”。拉,扯的意思,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北风又拉又扯红旗还是不动,这是一个奇迹。

  师:请大家读出这种情景来。齐读这两句。

  生:最后两句是写的送别。送别的时间是“暮”,地点是轮台东门,路上是“雪满天山路”。

  生: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惆怅心情。朋友都已经走得看不见了,诗人还站立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师:还有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吗?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了:诗人早上看见大雪还惊喜异常呢,傍晚朋友回京就突然惆怅了。不矛盾吗?

  生:他喜欢大雪,雪花使他想起了家乡的梨花,自然惊喜温暖。朋友回京自己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惆怅也是人之常情。

  师:那么岑参是怎样来到边塞的呢?

  生:沉默摇头------

  师:大家可能需要一点材料。投影“作者背景”并讲解补充道:“岑参曾两度出塞,共从军六年。他第一次出塞时刚走到半道就碰到了回京的老朋友,他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他两次出塞都不是被动的,是他积极投身边塞军旅生涯的一种主动行为,所以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豁达,这也是盛唐人所特有的一种豁达。请用这种情感朗读末四句。

  生:齐读。

  师:他送朋友的时候心情惆怅,可以想象,一回到军营,他就又投入到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中去了。他曾在送某将军出征时写道:“功名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诗人是在赞颂友人,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

  师:投影 别 董 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知君。

  这是和岑参齐名的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的诗篇,充满盛唐人特有的豪放情感!为了更进一步体会这种唐风诗韵,下面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看谁背得多。学生自主背诵。三分钟后,请两名同学展示。

  四、 检测达标,巩固提高。

  做检测达题,做完之后,小组之内交流答案。有分歧的请教相邻小组。还不能确定的问老师。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海阑干百丈冰, 。

  3、写出胡地雪来得早的一个字是

  4、任写胡地奇寒的一句

  5、从室内景物转到室外送别的两句景物描写是

  6、分一下“风掣红旗冻不”中的“掣”字:

  7、看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你有什么联想

  五、拓展延伸,辐射课外。

  师:我喜爱唐诗二十多年,诗读的多了,也曾经写过一些或许可算作诗的习作。给大家展示两首。献丑了。

  《函授纪实》片段

  先生张口不闻声,未等到时已成冰。

  呼气成烟吸气长,马海毛上结白霜。

  笔凉更有凉手握,字落纸上声自作。

  写的是十几年前在曲读函授的情景,夸张的写寒冷的手法和歌行体的体裁都明显受到这首边塞诗的影响。

  清 明

  杯茶淡酒过清明,也有风雨也有情。

  春夏秋冬三生事,喜怒悲欢一念中。

  衔觞久饮浮生痛,寂寞常沐快哉风。

  谁道郊野抚琴处,夫不解流水听。

  师:希望大家课下多找些唐诗来读,可能有人喜欢送别诗,有人喜欢哲理诗,有人喜欢-------读得多了,你自然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可见读唐诗并不难。就让我们带着对唐诗的热爱最后齐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生:有气势的齐背。

  下课!

  课堂实录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给生字注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生:(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更正读错的字,分组读,齐读)

  师:从课文的标题来看,文章应该分为哪两部分?

  生:写雪和送武判官这两部分。

  师:那么我们分别用一个字来括的话,是——

  生:雪和送。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预学案自读课文。

  (预学案

  1.诗中的“雪”有什么特点?

  2.诗中那些地方流露出了诗人的情感?什么情感?)

  生:(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标记,然后小组讨论)

  师:现在我们来说说,诗中的雪有什么特点?

  生:下得特别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我们这儿还要开空调哩。

  师:(板书:早)。

  生:来势猛。“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忽”字,表明雪来得突然,来得迅猛。

  师:(板书:猛)

  生:下雪的时候,风很大。“北风卷地白草折”,把草都吹折断了。

  生:雪也很大,“飞雪”,就说明雪大;还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千树万树”都说明雪很大。

  师:(板书:大)

  生:“千树万树梨花开”还说明雪很美。

  师:(板书:美)

  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冷”。“狐裘不暖锦衾薄”,狐狸毛做的大衣应该是最暖和的,但穿在身上都不觉得暖和了,什么天气确实很冷;蚕丝做的锦被也突然感觉变薄了,不暖和了。

  师:(板书:冷)

  生:“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说明天气很冷。

  师:角弓为什么不得控?

  生:因为弓冻硬了。

  生:还有将军的手也冻僵了。

  师:我想,铁衣无法穿着的原因你们也知道了吧。想一想,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互文。应该是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拉不开了,铁衣都穿不进了。说明天气非常的寒冷。

  师:这儿除了说明天气寒冷外,还说明了什么?

  生:守关将士的辛苦。他们远离家乡,长年驻守在这样冰天雪地里,是非常的艰苦的。

  师:谢谢你们对守边将士的理解。继续说。

  生:“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也是说天气寒冷的。

  师:“百丈冰”是说冰的面积,还是说厚度。

  生:应该都有。如果是厚度的话,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可见寒冷的程度了。

  师:“万里凝”说明什么?

  生:很多云堆积在一起的话,雪还会继续下,寒冷的天气还会继续。

  生:“风掣红旗冻不”也说明天气冷。红旗本来是随风飘扬的,现在风那么大,红旗都不动,说明红旗上冰层很厚,天气十分寒冷。

  师:我们总结出来了“雪”的五个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主人与客人的情谊很深。从“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情谊很深,主人怎么会举行这么隆重的送别宴。

  师:(板书:情深意重)

  生:还表现了主人的思乡之痛。从“胡琴琵琶与羌笛”可以看出来。这些乐器都是西域的,不是自己家乡的乐器,听了让人想起家乡的乐器来。再加上客人要回内地,怎不勾起主人的思乡之情呢?

  生:我觉得“胡天八月即飞雪”也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想一想,此时的家乡还非常的温暖,而这儿已经是冰天雪地。此时要是在家乡该多好呀!

  师:(板书:思乡之痛)这让我们想到了岑参的另一首诗,也是遇到熟人回家乡去,勾起他很浓的思乡之情的,还记得吗?

  生:(齐)《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的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深情。

  师:怎么讲?

  生:客人已经走远了,主人还站在那儿呆呆的望着,客人早就望不见了,只可见雪地上的马蹄印。

  师:(板书:依依不舍)我们记得李白有一句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哪首哪句?

  生:《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齐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诗中还有其他感情吗?

  生:还有为朋友担心的情感在里面。“纷纷暮雪下辕门”、“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担心。天气这么坏,又是黄昏,走的又是天山路,离京城这么远……作者担心朋友在这样遥远的路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师:(板书:为友担心)那么,作者从写景到抒情是怎么过渡的?

  生:“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虽然是写景,但是一个“愁”字,既写出了当时乌云笼罩,给人心情不好的感觉,又也预示着下面就要抒情了。

  师:作者到底是要写景,还是要写送别,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生:送别。

  师: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写雪景?

  生:为送别做铺垫。寒冷的雪景,其实烘托的是送别的心情。

  师:烘托的到底是什么心情?

  生:依依不舍的心情。

  生:我觉得,更应该是思念家乡的心情。

  师:对,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作为一名武将,长年驻守边关,对家乡的思念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从他的多首边塞诗中可以感受出来。所以这首送别诗,表面写的是送别的依依不舍,实际上抒发的还是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呀!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课文,看谁能够将这些情感很好的演绎出来。

  生:(学生练读)

  师:好,谁来读。

  生:(两名学生朗读,学生点评,然后齐读)

  师:现在我们将孟浩然的两句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改一下,来总结我们这首诗。

  生:站观归家者,徒有思乡情。

  生:送别归京者,徒留思乡情。

  生:目送归京者,徒有思乡愁。

  师:把诗歌背下来。

  生:(学生准备,试背。然后默写,小组互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12-3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反思12-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词11-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10-0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12-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01-2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08-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主旨11-2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05-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内容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