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

时间:2024-07-14 17:15:25 好文 我要投稿

【优】高一化学知识点15篇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高一化学知识点1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1

  了解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分别与水、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说明1: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说明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Mn2O7 、CrO3)、碱性氧化物(Na2O 、Fe2O3 、FeO)、两性氧化物(Al2O3 、ZnO)。

  说明3:碱性氧化物有三点共性:可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碱;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与水反应: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只有氧化钠溶于水生成碱。

  Na2O+H2O=2NaOH ;Na2O+H2O=2Na+ +2OH-

  说明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 +4OH-+O2 ↑

  说明2:过氧化钠的用途:①漂白织物、麦秆、羽毛(利用其强的氧化性);②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 。

  (2)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强碱溶液反应:只有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 +H2O

  (4)由氧化物制备单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单质和氧气:2Al2O3 4Al +3 O2 ↑

  ②.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得到铁单质和二氧化碳:3CO+Fe2O3 3CO2+2Fe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水:H2+CuO H2O+Cu

  ④.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C+2CuO CO2 ↑+2Cu ;C+CuO CO↑ +Cu

  4.了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的受热分解

  (1)碱的制备方法规律:可溶性盐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ⅰ、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然后过滤或者氨水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铝溶液然后过滤:

  Al2(SO4)3+6NH3 ?H2O=2Al(OH)3 ↓+3(NH4)2SO4 ;Al3++3NH3 ?H2O=Al(OH)3 ↓+3NH

  ⅱ、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铝溶液,然后过滤(顺序不能错)

  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 ;6NaAlO2+12H2O +Al2(SO4)3=8 Al(OH)3 ↓+3Na2SO4

  Al3++4OH-= AlO +2H2O ; 3AlO +2H2O+ Al3+ = 4Al(OH)3 ↓

  ⅲ、硫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然后过滤(顺序不能错)

  4H2SO4+2NaAlO2=Na2SO4+Al2(SO4)3+4H2O;Al2(SO4)3+12H2O +6NaAlO2 =8 Al(OH)3 ↓+3Na2SO4

  4H+ + AlO = Al3+ +2H2O ;Al3+ +2H2O+ 3AlO = 4Al(OH)3 ↓

  ②.氢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ⅰ、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然后过滤或者氨水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铁溶液然后过滤:

  Fe2(SO4)3+6NH3 ?H2O=2Fe(OH)3↓+3(NH4)2SO4 ;Fe3++3NH3 ?H2O=Fe(OH)3↓+3NH

  ⅱ、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或者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铁溶液然后过滤: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Fe3++3OH-=Fe(OH)3↓

  ⅲ、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过滤或者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铁溶液然后过滤

  Fe2(SO4)3+6NaHCO3=2Fe(OH)3↓+3Na2SO4 +6CO2 ↑;Fe3++3HCO =Fe(OH)3↓+3CO2 ↑

  ⅳ、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然后过滤或者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铁溶液然后过滤

  Fe2(SO4)3+3Na2CO3 +3H2O=2Fe(OH)3↓+3Na2SO4 +3CO2 ↑;2Fe3++3CO +3H2O=2Fe(OH)3↓+3CO2 ↑

高一化学知识点2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表达式:___________。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

  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注: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考点2: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考点3: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高一化学知识点3

  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高一化学知识点4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高一化学知识点5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一化学知识点6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9种组合方式。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稳定性举例

  浊液大于100nm—不稳定泥水

  溶液小于1nm—稳定NaCl溶液

  胶体1~100nm有介稳性Fe(OH)3胶体

  2.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颜色为红褐色,这是形成了Fe(OH)3胶体的缘故(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室方法)。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达尔现象。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小。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______)、强碱(如:______)、绝大多数盐(如:______)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氨跟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①NaCl____________;②CuSO4____________;

  ③HCl____________;④HNO3____________;

  ⑤H2SO4____________;⑥NaOH____________;

  ⑦Ba(OH)2____________;⑧Na2SO4____________;

  ⑨NaHCO3_____________;⑩NaHSO4____________;

  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

  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

  ⑦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⑧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

  ⑨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____________;⑩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反应就能发生。

  ☆☆5.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如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大量共存;Ag+与Cl-、Br-、I-等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③有若电解质生成。如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OH-、CH3COO-、ClO-、F-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S2-不能大量共存。②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在酸性条件下与Fe2+、I-、S2-、SO32-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SO32-与S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还失升氧: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Fe+CuSO4====FeSO4+Cu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②CuO+CCu+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③CaCO3+2HCl====CaCl2+H2O+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④Fe3O4+4CO3Fe+4CO2是或否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⑤Cl2+H2O====HCl+HClO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⑥2Na2O2+2CO2====2Na2CO3+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⑦2FeCl3+Fe====3FeCl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⑧CH2OH(CHOH)4CHO+2

高一化学知识点7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元素

  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 12C+11H2O放热

  2 H2SO4 (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 H2SO4 (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HN(+3)O2,N(+2)O,N(+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高一化学知识点8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高一化学知识点9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硅单质

  1、氯元素:

  2.氯气

  1、二氧化硫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AgCl↓+HNO3N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gNO3==Ag2CO?3↓+2NaNO3Ag2CO?3+2HNO3==2AgNO3+CO2↑+H2OCl-+Ag+==AgCl↓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

  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高一化学知识点10

  氯水性质具有多样性,试指出下列各现象主要是何种微粒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氯水呈浅黄绿色 ②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 后褪色 ③滴加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 ④加入石灰石粉末逐渐溶解,并放出气体 ⑤往含有Fe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后呈红色 。

  (1)日常生活生活中,你打开自来水龙头时是否会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2)氯气有毒,氯气溶于水后是靠它的毒性来杀菌消毒的吗?

  (3)试解释用自来水养金鱼前,必须把水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的原因。

  (1)由于很多自来水厂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打开水龙头后我们偶尔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自来水中散发出来的余氯的气味。

  (2)尽管氯气有毒,但它不能直接用来给自来水杀菌消毒,而是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所致。

  (3)这是因为自来水一般是用氯气来净化的,氯气溶于水后部分要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容易使金鱼窒息而死亡。根据次氯酸的不稳定性,通过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而除去次氯酸。

高一化学知识点11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32-、HSO3-

  2氮族有:H2PO4-、HPO42-、PO43-

  3卤族有:F-、ClO-

  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lO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②K+、NH4+、HCO3-、OH-

  3SO32-、SO42-、Cl-、OH-④Fe3+、Cu2+、SO42-、Cl-⑤H+、K+、AlO2-、HSO3-

  ⑥Ca2+、Na+、SO42-、C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①B、③④C、②⑤D、①④

  [解题分析]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I-、S2-、Cl-B、Al3+、Mg2+、SO42-、Cl-

  C、K+、Na+、AlO2-、NO3-D、K+、Na+、SO42-、S2O32-

  [解题分析]本题先明确了溶液的环境为PH=1的酸性条件下,因此不仅要判断各离子组中离子能否共存,还要判断它们能否与H+大量共存。A选项中Fe3+与I-、S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先排除;C选项中H+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因此正确选项为B。

  例3: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O3-、CO32-、Na+B、Na+、Ba2+、Mg2+、HCO3-

  C、NO3-、Cu2+、K+、Cl-D、NO3-、K+、AlO2-、OH-

  [解题分析]本题应先审明题干中“加铝粉产生氢气”的含义,酸性条件(H+)和碱性条件(OH-)下均符合题意。选项A中,由于NH4+与CO32-与酸碱性条件均有矛盾,先排除;选项B中HCO3-既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也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Mg2+也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也排除;C选项中由于Cu2+的存在,因此排除碱性条件,但在酸性条件下,NO3-氧化性的原因不是产生氢气,而是NO,也排除;D选项明显是在碱性条件下,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类似的问题题还有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的酸碱性条件下以及有色离子比如Fe3+、MnO4-等变型,原理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

  (1)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AC=Zn2++2AC-+H2↑

  (3)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S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H-=S2-+H2O,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

  例4: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A.氯气通入冷水中:Cl2+H2O=2H++Cl-+ClO-

  B.氢氧化钠加入盐酸:OH-+H+=H2O

  C.往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Na+2H2O=Na++2OH-+H2↑

  D.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H2PO4-+3Ba2++4OH-=Ba3(PO4)2↓+4H2O

高一化学知识点12

  1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溶液(很稳定)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周期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完全Fr—112号(118) 26(32) 7

  第七周期原子序数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A 7个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B 7个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1个有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反常)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逐渐减小

高一化学知识点13

  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

  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与CO32-、SO32-、 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F-、CN-、SCN-等;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高一化学知识点14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⑴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如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

  来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

  进行分析和综合。

  注意:闻气体的方法:稍打开瓶口,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

  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如右图所示)。

  ⑵实验法: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过程。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进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

  注意:许多化学反应若使反应物按不同的量比或采用不同的条件,则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钠与氧气的发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受热时生成过氧化钠;炭与氧气的反应,

  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不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时生成CO。

  ⑶分类法与比较法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的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间的通性和特性和;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⑴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了解物质存在的状态、颜色、气味等。

  ⑵预测物质的性质。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

  ⑶实验和观察。根据预测进行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所做的预测,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一致的性质;如果实验中出现预测以外的特殊现象,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问题和做出新预测,并再进行实施实验,验证所做的新预测。

  ⑷解释及结论。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一般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并整合实验结论。

  二、研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比铁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小(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低(熔点是97.81℃,比水的沸点低)。

  注意:⑴少量的'钠存放在煤油中。⑵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要用镊子夹取。⑶一般取用后剩余的试剂不能放回原瓶,但剩余的钠要迅速放回原瓶中。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⑴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放置,表面很快变暗,失去金属光泽,生成一种白色Na2O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

  ②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Na2O2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2 Na2O2。

  ⑵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反应放热且金属钠的熔点低;钠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验证得知:气体为氢气;听到液面上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剧烈且产生的H2与O2反应形成爆鸣;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注意:钠与水的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因此可推知钠与酸溶液也能反应,且反应更剧烈,并且反应的顺序是:钠先与酸反应,酸反应完后,再与酸中的水反应,因此钠与酸反应,钠能反应完全且生成的氢气的量只与钠的量有关。

  ⑶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注意:①钠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②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首先是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生成的NaOH再与盐中的阳离子反应。③虽然金属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但能够置换出熔融状态的金属,工业上用钠把钛、锆、铌、钽等稀有金属从熔融的氯化物中置换出来,如:4Na+TiCl4 Ti+4NaCl。

高一化学知识点15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钠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②.铁铜有两种存在形式:铁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铜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铜和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②.密度:钠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比水大;钠、铝的密度小于4.5g/cm3是轻金属,铁、铜的密度大于4.5g/cm3是重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⑥.特性:铁可以被磁化,而产生铁磁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①.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 、Al2O3;黑色:FeO 、Fe3O4 、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

  ②.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 、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 、FeO 、Fe2O3 、Fe3O4 、CuO不溶水。

  ③.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 、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

  ④.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溶于水的':NaOH;不溶于水的:Al(OH)3、Fe(OH)2、Fe(OH)3、Cu(OH)2 ;其中Fe(OH)2溶于水变色:先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Fe(OH)3 。

  ⑤.盐酸盐(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的颜色:白色:NaCl ;棕红色:FeCl3 ;棕黄色:CuCl2 。

  ⑥.盐酸盐溶于水的颜色:无色:NaCl;黄色:FeCl3 ;蓝色:CuCl2 。

  ⑦.硫酸盐的颜色:无色:芒硝(Na2SO4 ?10H2O)、白色:白色硫酸铜粉末(CuSO4);明矾:[KAl(SO4)2 ?12H2O];绿色:绿矾(FeSO4 ?7H2O);蓝色:胆矾、蓝矾(CuSO4 ?5H2O)。

  ⑧.碳酸盐的颜色:白色:Na2CO3 、NaHCO3 ;孔雀绿:Cu2(OH)2CO3 。

  ⑨.碳酸盐的溶解性:溶于水的:Na2CO3 、NaHCO3 ;不溶于水的:Cu2(OH)2CO3 。

  (4)钠、铝、铁、铜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用途

  ①.为无机框图题提供题眼:ⅰ、溶解性,ⅱ、颜色,ⅲ、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②.为离子共存提供判断依据:ⅰ、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黄色:Fe3+ ,浅绿色:Fe2+ ,蓝色:Cu2+ ;ⅱ、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的离子:Fe3+ 、Fe2+ 、Cu2+ 、Al3+ ;ⅲ、与HC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Fe3+ 、Fe2+ 、Cu2+ 、Al3+ 。

【高一化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知识点12-18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03-03

(精华)高一化学知识点07-14

最新高一化学知识点03-04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02-27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03-04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03-05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03-05

高一化学知识点15篇(精选)12-18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