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时间:2024-06-12 13:11:28 好文 我要投稿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1

  课前活动:大屏幕出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跟随作者周烨去看一看,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板书:扎绷带、夹出

  师提示:把声音放出来,大胆一些!

  生读课文

  师板书:咳嗽、饱经风霜

  师:课文读到这儿,这两个词语,谁先来读一遍。

  师:扎,做一圈圈捆讲,在这里读za.,生字“嗽”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不要把“欠”写成反文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

  师:读一遍课文了,课文写了几件事?

  生:5件事

  师:给每件事概括小标题。

  生:鲁迅先生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

  师板书。

  师: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抓住主要事件,我们可以用追悼伯父来做小标题。还可以用什么词?

  师:可以抓住主要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小标题,想好了,可以在书上写上。

  (指名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写)

  师:可以用小标题快速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有爱心

  师:就是这样一位先生,离周烨而去了,望着来来往往的人

  出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了……

  生读

  师:还有谁悲痛?

  生:还有车夫、女佣阿三

  师:读救助车夫和女佣两部分,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划下来,把你的感受在书上写下来。

  生:自读圈画,老师指导。

  师:你画了哪里?

  师:齐读这一段。

  生读

  生:从车夫穿的衣服和作者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来。

  生读课文句子

  师:“怒号”应该怎么读?还有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天气非常寒冷。

  生:作者棉衣棉鞋面貌,带着手套,还感觉寒冷。

  师:读出那些句子。

  生读。

  师:说得非常好,联系了上下文

  师: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天寒地冻,他给谁半跪着?

  生:文学家,不顾自己的寒冷劳累,给车夫包扎,半跪着。

  师: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人,却给社会最底层的人半跪着,体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对劳动人民的`爱。

  出示:“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你感受较深?

  生:“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也清清楚楚地记得……”鲁迅想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无奈。

  师: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难受、

  生:痛苦、

  生:无奈

  师:只是无奈吗?

  师,对了,是愤怒!

  师:在鲁迅严肃的表情下,心里会想到什么呢?联系实际,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一两句话写在课本上。

  生:按要求活动。

  师:一起来说一说。

  师:他用了书中的词语

  生:我清清楚楚……

  生:他给全国的人出了气

  师:为他们……

  生读课文

  师:先生会想?

  师:读,这时候……

  师:带着新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清清楚楚地看见……

  (师生齐读)

  师:仅仅是先生严肃的表情吗?是他对这个社会的痛恨,是对车夫这样人的爱,是忧国忧民的责任。可以根据人物的表情猜测人物的心理。

  师:在女佣这一段呢,你从哪里体会出来?

  生:不叫我干重活,

  师:这部分内容你还有补充吗?

  生:他真的做到了,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师:他帮助过的女作家萧红这样写道——

  出示:“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师:就是这样一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先生

  师:想到永远见不到先生的面了——

  师:快速浏览《不能忘记的事情》,在礼堂里,你仿佛海看到谁在流泪?

  生:小学生

  生:社会底层的人

  师:他们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流泪呢?

  再读这一段。

  生读。

  师:这又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泪,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先生,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两件事,了解先生的其他品质。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2

  课前谈话:昨天,我们见了十五分钟的面,已经和大家成为朋友了,那今天老师和昨天有什么不同吗?你们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来自哪里?发现问题很简单,只要眼睛雪亮,头脑灵活,就能发现问题。上课时大家用雪亮的眼睛,灵活的头脑去发现问题。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看,这位是谁?(出示图片)

  师:对,这位就是鲁迅先生。大家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把查到的资料拿出来。

  生:我查到一个故事(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生:我书上了解到,鲁迅把胡子剪成八字胡,人家都认为他是日本人,后来就剪成一字胡。

  生:我是打160电话查到的。他一生代表作有《呐喊》、《狂人日记》等。

  生:他的原名是周树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

  师:教师从图书馆里也找到了珍贵的照片(课件出示)他还是个疼爱孩子的人,还经常为大学生演讲。他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成长。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多方面找到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生读题)

  生:文章是怎样写?

  生:我想了解鲁迅是怎样做人的。

  生:我想了解鲁迅生平的事情。

  生:我想问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我知道,这篇文章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是从看书上知道的。

  师:同学们,读一篇文章就应该从题目开始,从课题中读出意思,发现问题,设定目标,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提出,这篇文章很长,有的句子很长,有的句子很难读通,有的句子生字特别多,多音字多,有些字读不准。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人,我相信同学们相互合作,自己学习,一定能读好。要求:生字词读正确,句子读通。下面请大家分组朗读文章。

  (生分组读)

  师:看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语:追悼逝世晚餐恍然大悟……

  师:老师发现正这个字是多音字,但同学们都读正确了,你们是怎么读正确的?

  生:。

  师:读这个课题,你想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

  师:这个句子很长,64个字,6个多音字,谁自告奋勇读一读。

  生读句子: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安在那个人身上。

  (生评价)

  师:注意全搞不清要读正确了。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

  出示第二个长句子: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给他洗干净。

  师:谁能说说读长句子有什么方法?

  生:开始读得慢,后来读得快。

  生:多读几遍。

  生:读不通顺的词多读,再连起来读。

  师:同学们方法真多,看来同学平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

  投影出示:

  思考:

  1、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师:边读边想,用笔画出能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

  ( 生读课文)

  师:如果有所发现,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

  师:通过默读和讨论,你们发现什么?

  生: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的事;第二件事是谈伯父和爸爸的鼻子有什么不一样;第三件事是伯父和爸爸帮助车夫;第四件事是和他家的佣人谈。

  生:我跟他讲的事情一样,但还可以这样说:第一件事写在我家里,第二件事写在伯父家;……

  生:我认为写了五件事,还要加上伯父在殡仪馆的事。

  师:他们发言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一件事是讲--

  生:谈《水浒传》。

  师:第二件讲--

  生:说鼻子。

  师:第三件事是--

  生:帮助车夫。

  师:第四件事是--

  生:见到阿三。

  师:那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生:伯父在殡仪馆的事。

  生:我同意写四件事。

  生:另外的一件事是我怀念鲁迅的。

  师:是呀,怀念鲁迅是鲁迅做的事吗?由怀念引起了下文的四件事。第二个问题--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师板书,生齐读)

  师:边读边体会,可以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阅读感受。想读就读,读出感悟,想写就写,写出体会。

  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用声音表达你的感受。

  2、写下一、二句体会,用文字表达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书)

  师:你想读哪些句子?

  生:我想读的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生读)因为这句话里写了不认识的人也来悼念鲁迅,令人感动。

  (指名再读)

  生:我觉得伯父去世了,应该读得慢一点,这是很悲伤的,要轻一点(生读)

  (出示鲁迅逝世时追悼大会上的图片,放哀乐,师解说……(巴金的悼念文章)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读)

  师:用一两个句子写出你的感受。

  生:读?"有时候,……不叫我干重活。我感觉鲁迅先生自己病了还让别人多休息,非常伟大。

  生:我补充:我觉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出示句子:(救护车夫的句子)看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生:鲁迅花了力气和光阴,救助车夫。

  师:作为一个北大的教授,却为救一个车夫蹲着,半跪着,洗干净,上药,扎好绷带……(用课件演示)我们下堂课我们分小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希望你们在课后多读书,读好书。(推荐写鲁迅的文章给同学们)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正、冠、挨、扎、号、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本课成语。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中的三件事。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感受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

  (由于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相关鲁迅的资料,因此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再现其预习的内容,对学习本课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是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次的预习中,要学生明白能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和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学为所用”的道理。)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 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PPT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在教师的引语中,涉及到了关于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时间和地址,作为课外资料的补充,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大殓出殡”图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⑵ 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 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爱戴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生:……

  ⑵ 师: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首先,在阅读与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已往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对小标题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鉴于本文的特点,在此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三、抓住言行,体会品质

  1、讲读“教我读书”,感受伯父的“爱抚”:

  小组读读第一个故事。

  师:小时侯的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常常张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评我。请小组间合作读一读,说一说,试着把它说得更具体些。

  PPT出示:

  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________,所以常常张冠李戴 ________,伯父因此而批评我________。最后还送了我两本书________。以此教育我 ________。

  生:……

  (首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其次,教师在引语中对《表》和《小约翰》的补充:告诉学生这两本书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由此让学生明白先生为了想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还翻译了其它许多少儿书籍。伯父不仅仅关心我的学习,更关心广大少年儿童,更突现出他的品格,为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做铺垫。)

  2、讲读“救治车夫”,感受伯父的善良:

  默读第二个故事:

  ⑴ 师:除了孩子,人力车夫也得到了先生的这份爱,默读课文的4~12小节。把你最感动的语句划出来。

  生:……

  (第八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注意正音“扎”:捆绑的意思。)

  ⑵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

  (可围绕动词来谈,可从地位的悬殊上来谈,体现出伯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心。)

  ⑶ 师:这段话直接描写了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起来读一读。

  ⑷ 师:瞧,这位面对着我们,身穿白大褂,半跪着的人就是鲁迅先生,请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再读读文字,看看他身上还有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体会“半跪着”。)

  (让学生亲身体会“半跪着”这个动作,体会用这样的姿势进行包扎是十分不容易的,而鲁迅先生正是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细心地救助人力车夫,没有怨言。面对着这素不相识的社会地位卑微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当时受全国人民敬仰的鲁迅先生,从他们地位的悬殊中,体会先生对人民的关爱、爱护、热心肠、关心劳苦大众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会更有深刻的感悟。从而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指名读。

  (要求读出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爱的情感。)

  ⑸ 师接着引读:“拉车的感激地说……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想从伯父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本课的教学只有一个课时,因而关于“鲁迅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痛恨”这个深层的理解在课上不做讲解与学习。)

  ⑹ 师:就是这样一位时刻关心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受人爱戴的人,早早得离开了我们,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因此在前来吊唁的人中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饱经风霜的面孔,或许他就是这位黄包车夫。巴金先生就这样写道:

  PPT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又底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课外资料的补充,再次为突现人物品格服务。)

  3、讲读“关心女佣”,感受伯父的爱心:

  自己读最后一个故事

  师:正是因为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所以像人力车夫这样的群众才会出现在追悼会上,先生家的女佣阿三也不例外。自己读读最后一个故事,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了解了文本的内容后,深情的朗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和尊敬也是教师希望能有所体现的,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该故事的认同,也是对全文学习的情感升华。)

  四、回归主题,提升感悟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的确,不管是人力车夫也好,还是女佣也好,周晔相信这些人只不过是众多伯父帮助关爱过的人中的一员,只不过是个缩影。因此她十分确信的说“……”

  (文中最后一节。)

  板书: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2、师:因此伯父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就是我的伯父……

  生: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正是对课前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回答,全文的学习始终以此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学习,感悟,体会,回归主题。)

  【板书】

  教我读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救治车夫

  关心女佣

  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4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提到的几件事

  师:下面读课文,你想怎么读都可以,默读,朗读,一个人读,几个人读都可以。

  (学生读课文。)

  师:大家都读完了吗?现在把书扣过来,我看你们读过之后脑子里留下了多少东西。这回我不提问题了,是向你们请教。我在备课的时候读了这篇文章,读了半天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齐)能。

  师:谁来告诉我?

  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师:写了那么多的事怎么是写人的文章呢?

  生: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

  师:大家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生:(齐)五件事。

  师:第一件是什么事?

  生:和“我”谈《水浒传》。

  师:(板书:谈《水浒传》。)这是第一件事,谁知道《水浒传》是什么书?

  生:《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师:课文中第二件事是什么?

  生:是“我”和伯父谈“碰壁”。

  师:谈“碰壁”,对不对?

  生:(齐)对。

  师:可以和前一个一样,用四个字概括吗?请大家抓住鲁迅先生的表情。

  生:“笑”,笑谈“碰壁”。

  师:非常好。(板书:笑谈“碰壁”。)

  师:第三件事是什么?

  生:除夕放爆竹和花筒。

  师:还是要用四个字哦!同样要注意鲁迅先生的表情。

  生:笑放花筒。

  师:非常好。(板书:笑放花筒。)第四件事呢?

  生:救护车夫。

  师:“救护”这个词用得恰当吗?

  生:不恰当,可以改为“救助”。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板书:救助车夫。)最后一件事呢?

  生:劝女佣阿三。

  师:注意还是要用四个字哦!

  生:关心阿三。

  师:“关心阿三”?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关心女佣。

  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吗?阿三就是女佣,女佣不是就叫阿三吗?

  生:如果是“关心阿三”的话,是他只关心阿三一个人;如果是“关心女佣”话,那他是关心所有的女佣。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大家再说一说,女佣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干杂活的。

  师:你们家里有女佣没有?

  生:没有。

  师:现在花钱请人干活的也不叫“女佣”了,叫保姆或者钟点工,是帮助服务的,而不是用人了。若是用“关心阿三”,你们读了文章知道她是女佣,没读的人不知道她是什么人。要是用“关心女佣”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鲁迅先生连家里的女佣都很关心,更不要说别人了。(板书:关心女佣。)课文就写了这五件事?

  生:(齐)不是。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追悼会。

  师:写了追悼会没有?

  生:(齐)写了。

  赏析:用小标题概括课文中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个教学片段里,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一一概括,教师给予精到的点拨:如小标题的概括字数统一会更整齐,词语可以进行变换,可在课本里寻求更准确的字词,等等。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善于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在这样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课堂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2、学习课文二~五段,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重点:学习课文二~五段,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并掌握通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今天,我们再次以沉痛的心情走进万国殡仪馆的礼堂,吊唁这位伟人。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生:齐读。

  师:(顺着生的朗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伯父在世时的情景重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二、学习第四段:

  a)请看(出示幻灯),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救护车夫)。

  b)下面请听“救护车夫”的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同情人民)(板书)

  c)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重点学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幻灯出示)

  ①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它读一遍。

  ②想想这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③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一名同学圈在投影片上)。

  ④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遍,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

  ⑤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板书动作)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1。学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幻灯出示)

  2。你准备抓住哪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3。这一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神情)(板书)

  4。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现实,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a)生:憎恨黑暗。(板书)

  b)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出示幻灯)。

  A: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B:你能把整句话的含义连起来说吗?

  C:生齐读。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品质的?(对话)(板书)。

  3、请各自找一位同学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待会儿请两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表演。

  4、师:可是现在,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伯父不在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请大家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齐读。

  四:学习二、五段:

  1、鲁迅的感人事例,何止这两个。下面请采用刚才学习三、四段的方面来学习二、五段(出示小黑板)。

  一、读悟品质;二、读学写法;三、读抒情感。

  2、请喜欢第二段的精读第二段,喜欢第五段的精读第五段。

  (好了的同学可找个同学交流)。

  3、有把握的可上黑板模仿老师的板书进行板书。

  4、小结:板书。

  5、“谈碰壁”中哪句话值得大家进行研读?

  a)出示:“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b)说说你是怎样来理解这句话的?

  c)齐读。

  6、我们一起把他人转述的那部分内容朗读一遍。

  7、感情升华: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位伯父,可是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现在他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的眼泪不断地大颗颗地掉下来。我们再来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现在的感受再次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生:齐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清明节的前夕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以表达我们对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和对伟人鲁迅的深切哀悼,让我们一起对这位伟人深深地鞠一个躬吧?

  六、作业:(出示灯片)

  自由选择其中一题完成。

  1、用“扶、蹲、半跪、夹出、洗、敷、扎”这些动词写一段话。

  2、选文中的一件事,演一个课本剧。

  3、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脸刻画下来。

  4、阅读有关介绍鲁迅的一本书或他写的一部作品。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6

  这是我最近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根据录音材料我整理了一份课堂实录,真实地记录了课堂的全过程。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多多地参与研讨,多多给我提改进意见,在此表示感激。

  课前谈话:

  九月二十五日是什么日子?十月十九日是什么日子?想知道吗?

  师:今年的九月二十五日,是一个老人诞辰125周年的纪念日,而明天,也就是十月十九日,是这位老人辞世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个老人,九月在香港闹市区时代广场,树起了他的铜像,全香港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纪念活动,明天,也就是10月19日,上海将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公祭仪式,祭奠这位老人逝世七十周年,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关于鲁迅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浙江绍兴人。

  咱们浙江人的骄傲。

  生:原名周树人。

  生:大文豪。

  师:看过他的什么作品吗?(没有)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他侄女周晔在他逝世9年以后写的一遍文章 出示课题并指学生读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起去认识他。

  上课。

  一、感受人们的爱戴

  师深情的叙述:1936年10月19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因为一个伟大的思想者在这一天停止了呼吸,鲁迅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了,享年仅仅55岁,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一起走进追悼会现场,去看看人们追悼伯父的情景,请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生自由读课文。

  师:目睹了人们追悼伯父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生:悲痛

  生:尊敬

  生:许多人都很尊敬鲁迅,在他逝世以后都来追悼他。

  师:是的,从人们悲痛的神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伯父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同时板书爱戴。)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伯父受到人们的爱戴?

  生: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于失声痛哭。

  (此时屏幕显示: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于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

  生:失声痛哭。

  师:失声痛哭是怎样的哭呢?(一生做出失声痛哭状,师让他说,他却无从表达)刚才你的表情其实就说明了一切。

  生:控制不住而大声哭泣。

  师:在那样庄严肃穆的场面,看到伯父的遗体,大家都很悲伤,虽然都不愿意当众哭喊,但还是有许多人顾不得这些,情不自禁的大声哭泣。这种场面这我们感受到伯父受到人们深深的---

  生:爱戴。

  师:还从哪儿感受到人们的爱戴?

  生: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这让你感受到---

  生:受到人们的爱戴。

  师:是啊,这数不清的挽联书写着人们的哀思,这大大小小的花圈寄托着人们的敬意,这一切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伯父受到-----很多人的

  生:----爱戴。

  师:当时有个青年的作家叫巴金,在先生逝世以后,他目睹了人们追悼先生的全过程,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出示幻灯片,指学生来读。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哭泣着。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齐读: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见一女生落泪)读了这一段话,你的眼里为何闪着泪花?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来追悼鲁迅的人很多,

  师:都有哪些人?

  生:老人、青年人

  师:是啊,老人来了,小孩来了,青年人来了、中年人也来了,同学们,能把人们当时悲痛之情和爱戴之心表达出来吗?

  自由练。

  指生读。语速较快。

  师:这位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门口,站在门口向我们介绍,谁能带领我们带进现场?

  再指一生读,读到较到位。

  师:你分明就是前去追悼的小学生啊!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师:是啊,先生悄然离去,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自发追悼,先生悄然离去,给所有人的脸上只留下一个表情---悲痛,先生为何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从周晔回忆的小事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到最后,边读边想,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 4

  生默读课文,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师:谁来说,周晔都回忆了哪些小事?

  生:和我一起谈水浒。

  师:谈《水浒传》并板书。

  生:和我一起谈论他的鼻子。

  师:鼻子怎么样?

  生:和别人的不一样。

  师:是因为?

  生:碰墙壁给碰扁了。

  师:这是在谈碰壁。并板书。

  生:帮助车夫。

  师:仅仅只是帮助吗?

  生:救助车夫。

  师板书救助车夫。

  生:为女佣着想

  师:关心女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周晔先回忆了人们追悼伯父的情景,还回忆了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篇7

  【教学实录】

  学校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我决定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第二课时,我先作适当的引导,然后进行救护车夫这一事件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这件事,并叫学生用波浪线线画出颤动自己的心灵的句子,且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

  下面是教学实录:

  师:谁来读一读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

  生:读句子。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你能说一说这两句话为什么触动你的心灵吗?

  生:我觉得周晔的爸爸和伯父非常关心车夫,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师:是啊,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请你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得让大家都能有所触动,好吗?

  生:再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看课文的插图。

  (周晔父亲和她的伯父救护车夫的图片。)

  师:鲁迅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生:半跪着。

  师:你们大家都赞同吗?

  生:赞同。

  师:谁来做一做“半跪”的动作。

  生:一个学生上讲台做了一个半跪的动作。

  师:你觉得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吃力。

  师:让我们再快速地、有选择地读一读这件事,想一想: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

  生:朗读与思考。

  生:鲁迅为了一个车夫在北风怒号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

  师:一下子就能找出“北风怒号”这一关键性的词语,你真了不起。

  生:鲁迅为了一个普通的车夫在寒冷的条件下跪了很久。因为事情开始的时候是黄昏,而事情结束时已是天黑了。

  师:你真会读书,连黄昏、天黑了这一时间的变化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生:鲁迅为了一个没有地位的车夫,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把车夫扶上车子,还拿镊子给车夫夹碎玻璃片,有硼酸水洗脚,敷药,最后还要扎绷带。在寒冷的条件下要完成这些动作,肯定需要很长时间。

  师:说得多好哇,多会动脑子的一个孩子呀。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闭目想象一下这一帮扶的过程。

  生:一生读句子,其余学生闭目想象帮扶过程。

  师:是啊,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跪着的可是当代的大文豪,一代名流鲁迅先生呀!你觉得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他对车夫的关心。

  生:跪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生:跪出了他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生:跪出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

  生:跪出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师:说得真好啊。老师真希望你们能把这一经典的视觉形象刻在心里,也希望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陪伴你一生的成长。让我们再用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学生深情地齐读这两句话。

  【教学反思】

  一、片段人文性的'追求

  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在“半跪”上浓墨重彩,可谓化了一翻心思,其用意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的心灵深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有位学生竟然说出了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这让我大为振奋。我想,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视觉形象,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会陪伴学生成长。这就是育人,也可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有位教育专家说:什么是教育,只有当学生什么都忘了的时候,他脑子里还能留下的印象,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我的这一片段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这一育人的效果。我的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的“半跪”形象,记住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

  二、语文工具性的实现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片段的教学,老师让学生反复地情读,并结合想象鲁迅帮扶车夫的过程,使学生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实践了语文阅读教学“以朗读为中心,以情感为核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画出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这一问题的设计从思维与情感两个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及从语言中捕捉情感因素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培养学生情感的细腻性,丰富学生的情感。

  “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这势必要认真,要思考,要圈画。这也是良好读书习惯的开始。

  从本片段的教学效果来看,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这两个目标都得以很好的实现了。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实录05-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06-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实录3篇(实用)05-18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知识点03-04

我的伯父作文08-23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实录03-02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03-06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实录[通用]03-02

我的伯父作文经典[6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