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

时间:2024-05-16 16:46:48 剑锋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军长征故事 (通用21篇)

  历史就像一条弯曲而宁静的长河,悄无声息地在我们的身边蜿蜒流淌。 它守护着先祖的荣耀与光辉,铭刻着民族的伤痛与灾难,也记忆着英雄的鲜血与呼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故事 ,欢迎阅读。

红军长征故事 (通用21篇)

  红军长征故事 1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红军长征故事 2

  5位战士渡乌江

  1935年元旦,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化装到乌江江边侦察,他刚刚接到强渡乌江的任务。

  乌江素以天险著称,为遵义的天然屏障。江面宽约250米,深不可测。水流湍急,水温仅有10度,对岸敌人密布岗哨,工事坚固。这么宽的江面,如没有渡河工具,渡过几乎不可能。二师立即赶制竹筏,同时挑选出习于水性的18个战士,准备派他们游水过江,以扰乱敌人的警戒,掩护后续部队强渡。

  第二天9时左右,18人中的8个勇士,每人各备驳壳枪一支,奋然跃入江中,带着架设悬桥的绳索,向对岸游去。江宽水急,人虽游至对岸,可绳索怎么也拉不过江。只得以竹筏强渡,竹筏至中流时被敌击沉,强渡无功而返。当夜,又组织第二次强渡,将单层竹筏改为双层竹筏。4只竹筏同时强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边。三连连长毛正华的第二筏划至江中后也没有了消息。

  第二天,强渡继续进行,当竹筏划至中流,只见从敌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几个人来,向着敌人一阵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我们的竹筏这才顺利地登了岸。这些接应的人是谁呢?

  原来,毛连长于2日晚偷渡时,率战斗员4人登第二筏,这个竹筏不知怎样竟然靠了彼岸。在他们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却都不见来人。这种情况下,5位战士只能围坐在一堆,在乌江边石崖下过了一夜。

  第一批强渡的十几个战士与毛连长等会合了,在占领了敌军的岗哨阵地后,继续向敌人仰攻,接连几个手榴弹,在轻机枪掩护下,刺刀用上去了,敌人阵地被彻底夺取了,一个排死伤过半,其余的仓皇逃窜。因此,天险的乌江,就这样的被突破了。

  红军长征故事 3

  当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的在我的眼前中播放。

  数千人的万里长征,面对的是强大的日本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

  历史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

  红军长征故事 4

  这支伟大的队伍不愧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题记

  我喜欢读书,喜欢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并常常为书中的故事而感动。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赏读了一篇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真是受益匪浅。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在长征途中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这一袋干粮是多么珍贵啊!可是这袋干粮却在她照顾一位伤员过桥时不慎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小兰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战友们,她自己偷着挖野菜吃,并用野菜把挎包塞得鼓鼓的。渐渐地,她的身体不行了,直到这时,她的事才被护士长发现,也只有这时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战友们都主动地把自己的干粮分一点儿给她.

  十三岁,仅仅十三岁的小战士,竟有如此高尚的情怀!她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拖累战友们,因为她如果说出自己的干粮没有了,战友们就会主动拿出各自的干粮给她;在忍饥挨饿的日日夜夜,她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以满腔热忱照顾好伤病员,直到身体跨下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感动之余,我也想起了许多--如今与红军战士小兰年龄相仿的我们,当自己正在为一顿不很可口的饭肴而抱怨时,可曾想过当年的红军小战士正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当自己随手丢掉只吃了一半的方便面的那一瞬间,可曾联想到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到处挖野菜的情景?然而,又有谁会想过今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呢?

  读罢这个故事,我爱不释手。我喜欢这个故事,我喜欢故事的主人公小兰,我也由衷地喜欢我们的'红军队伍!

  我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红军战士所具有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高尚无私、意志坚定的优秀品质。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更何况这支伟大的红军队伍呢?所以,我爱我们的红军,因为这个队伍纯洁、高尚,因为这个队伍威武、强大,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这个部队勇往直前呢?

  我喜欢故事中的小兰,因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与执着,看到了无私与伟大。正因为我们有这样钢铁般的战士,我们的军队才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站在历史故事长廊,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浩浩荡荡的长征队伍--那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红军长征故事 5

  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爷爷,爬雪山,过草地,他都坚持下来了,再苦再累也没有哭过。可是,有一次,因为一匹马,他哭了。

  那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草地上的泥沼非常多,稍微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几秒钟就能把人吞没。当时大家都累得没有一丝力气,双腿发软,走着都能睡着。正当大家都想办法唱歌互相鼓劲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身后不远处,一声马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回过头的时候,战士们看到有一匹马,掉进了泥沼里,已经淹了半个身子了,眼瞅着一点点往下陷。那匹马还想挣扎着蹬腿,可是它越使劲,陷得越快,马背上的行李和物品也加快了它陷下去的速度。这匹可怜的马,它知道自己要永远留在草地了,眨了眨眼睛,流下了一行泪水,战士们看到这个场景,也禁不住哭了起来。

  突然,有几个饿红了眼的战士拿着刀,朝那还没完全陷下去的`马背上割肉。大家已经一星期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能吃的都吃了,皮带、鼓皮,甚至连羊毛褂子都被大家分着嚼烂了。人都饿昏了,革命还没完,吃了马肉就有力量走出去。反正这匹马要死了,为了革命,远处就有篝火,仿佛他们已经闻到了马肉的香味。这时,他们疯狂地在马背上用刀划、挖,鲜血淋漓,没有人能感觉到马在颤抖……

  可是,有更多的战士,他们的肚子也饿得像打鼓一样。他们冲上来,去打那些割马肉的人,甚至还扇耳光。他们一边抚摸那矗立着鬃毛的马,一边含泪痛声骂道:“这帮没良心的,你们有没有人性啊?它从长征一开始就跟着我们,走了这么远,默默地给我们背东西,驮伤员,你们都忘了吗?饿疯了吗?”

  他们并没有饿疯,也没有失去人性。只是,这饥饿的魔爪使许多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都倒下了。吃马肉,不是没良心,是没办法呀!

  刹那间,泥水弥合了,马彻底淹没了。这一刻,大家谁也没有说话,没有吵闹,只是静静地看着。

  红军长征故事 6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拼搏团结,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篇光辉奇特的史诗,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

  红军长征的精神是永恒的。其中有一段红军战士们过雪山的故事使我犹为感动,也令我领悟到了学习上也必须具备这种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作风。

  红军战士们一路杀敌,夺取泸定桥之后,一座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夹金山。在空气稀薄,呼吸十分困难,忽而下雪,忽而下冰雹,忽而又是狂风暴雨的恶劣气候下,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克服了衣服破的,草鞋烂的,没有棉衣、棉鞋,更没有绒帽、手套等困难,手拉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向巍峨的大雪山进军。由于雪下的很大,积雪也很深,不少红军战士们都陷在了雪堆里,难以逃脱.此时,就有许多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把他们扶起,处处体现了长征路上战友们之间浓厚的兄弟般情义!翻越雪山固然艰辛,但乐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当战士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到了山顶。举目四眺,只见冰峰环立,云涛汹涌,像到了神话中的琼玉世界。红军跨过了雪山顶,开始下山了,下山反倒比上山难,由于山体很滑,身子总往下倾滑,站也站不稳,可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大家向着同一个目标,怀着同一个信念,手拉着手,连成一串,勇敢地向下滑去……

  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建立了人我们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所以,我们应学习他们的舍己为人,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记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红军长征故事 7

  这个寒假,我读了《红军长征故事》,其中,有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小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以及懂得了一些道理。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谨记部队交给他的任务,照顾生病的小战士们过草地,当粮食缺乏的时候,他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钓鱼给小战士们吃,自己却只吃草根和鱼骨,最后饥饿难耐牺牲了自己。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得难吃啊!可是尽管这样,老班长还是选择把鱼给了三个小战士吃,谨记部队交给他的任务。老班长是多么得坚强,多么地让人感到敬佩啊!

  我又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的结尾时,我不禁流下了一滴滴眼泪。老班长在面对死亡的瞬间,却依旧不肯吃鱼汤,想要留给小战士们喝,甚至还在鼓励着小战士们要活着走出草地,我被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敬职敬业的高尚品格深深地所感动了!

  想想当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吃得饱穿得暖,却还不知足,跟故事中的老班长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得渺小啊!我们要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靠老班长这些英雄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学习故事中的老班长敬职敬业、忘我牺牲的精神!

  红军长征故事 8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红军长征故事 9

  红军周国才长征中舍不得吃的半截皮带,为纪念牺牲的六位战友,他在皮带上烫了三个字:长征记。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着的一条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带非常引人注目,皮带的背面奇特地烙有“长征记”3个字。这条皮带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国才。但就是这样一条皮带,真实见证了长征那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岁月。

  野菜、草根毕竟不顶饿,实在饿得不行时,有的红军战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带,他们便将制草鞋底用的牛皮或者身上的皮带切成细条嚼进肚子,来充饥救命。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着吃。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着吃。红军战士回忆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开水里煮,然后,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红军将士曾回忆说,这是草地上最抗饥的东西。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呀,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牛皮丝,看得见,捞不着……他们还据此创作了一首《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很多红军将士直到老年,仍然还会唱这首关于牛皮鞋底的“美味佳肴”歌。

  红军战士周国才当时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到达草地时就只剩下7个人了。进入草地不久,他们班的干粮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连野菜也找不着了,他们只好开始吃枪带和鞋上的.皮子。可这些东西也没坚持多久就被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带煮着吃。

  6位战士的皮带吃完后,大家对周国才说:“该吃你的了。”战友们都知道,周国才的这条皮带是缴获的战利品。周国才实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的心爱之物,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皮带贡献了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国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这吃剩的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红军长征故事 10

  1934年9月,红军为了做好战略转移准备,开始拟定随军行动人员名单。想要随红军主力一起行动的女红军,必须先经过体检关。和董必武结婚才两年的.陈碧英,对丈夫的感情很深,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被留下来,然而,由于她的身体条件不达标,且有孕在身,组织上决定让她留下来。

  在两人告别时,董必武是那样依依不舍。陈碧英眼泪汪汪,手帕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董必武实在忍不住了,狠狠心坚决把她劝了回去。临别时,陈碧英把系在腰间的小手电筒解下来,送给董必武,哽咽着说:“你年纪大了,晚上走夜路多留心呀!”

  陈碧英从此下落不明。对于董必武与陈碧英,这一别,就是一生。董必武把爱妻临别时送给他的手电筒视若珍宝,一直带着它走完长征。

  红军长征故事 11

  鲁道夫勃沙特,中文名为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在他10岁那年,一位英国传教士从中国返回曼彻斯特,介绍了中国的基本情况。勃沙特听了之后,开始神往中国。为了适应到中国传教的需要,勃沙特接受了各种训练,包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社会情况等。他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薄复礼,以示信奉克己复礼。1922年,受教会派遣,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

  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露茜在安顺参加完祈祷后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正好与从江西西征入黔的红6军团相遇,在无意之中闯进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行列。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红军对勃沙特夫妇在中国的活动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即便如此,红军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当晚,勃沙特夫妇被带进一间屋子里休息。勃沙特的妻子睡在一张由木板拼起来的床上,勃沙特睡的是一把南方式躺椅,而与他们同在一个房间里的红军士兵则直接睡在潮湿的地上。红军安置好他们后,立刻送还了他们随身携带的所有东西,包括银元也如数奉还。

  此后,勃沙特一直随红军部队行进。在这期间,勃沙特先后接触了贺龙、萧克、王震等红军领导人。其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萧克军团长。

  勃沙特与萧克相识,是源于一张地图。当时,奉命先遣西征的红6军团在贵州施秉与黄平之间抢渡大沙河,突破了防堵力量薄弱的黔军阵地,乘机袭占了黄平老城。在一所教堂里,红军缴获了一张约1平方米大小的法文版贵州省地图,这张地图对于刚进入贵州,道路不熟且缺乏向导的红6军团无疑是无价之宝。但是,由于地图上面所标的地名都是法文,没有人能够看懂,这可急坏了红6军团军团长萧克。谁能够解燃眉之急呢?萧克顿时想起了会说一点汉语的瑞士传教士勃沙特。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立刻派人把勃沙特请到军团司令部,帮助把地图上的法文译成中文。

  在方桌前,在豆大的洋蜡烛光下,萧克小心地摊开了地图,用手指着一个个法文地名,勃沙特按照他的指点,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先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河流等中文名称翻译出来,然后一一将其标记在地图上。两人边讲边比划,当他们把地图上许多重要地名而且是红6军团预定行动地区的详细地名全部译完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后来,就是用这张地图,萧克与王震选择了与贺龙领导的红3军会合的方向。勃沙特当时没有意识到他翻译这张地图有什么重要意义,而萧克将军却始终忘不了这件事情。他后来回忆说,红6军团在转战贵州东部和进军湘西时,勃沙特翻译的法文地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正是这张地图,使得双方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此后,勃沙特跟随红2、红6军团到了湘西,开始了艰苦的远征。虽然彼此信仰不同,但勃沙特从中国的这些红军指战员身上,看到了一种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感悟到理想与信仰对人类巨大的引导作用。勃沙特尤其对红军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不赌博、不抽鸦片的`作风,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此外,虽然红军生活条件恶劣,但他们都尽量照顾勃沙特的外国习惯和习俗,在饮食和生活上想尽办法来满足他,令他非常感动。在部队开始乌蒙山回旋战时,勃沙特不幸染病,红军不仅专门为他找了一匹马驮着他走,还特意找来中医为他治病,后来还派出担架员抬着勃沙特翻山越岭。耳闻目睹红军的真实情况后,勃沙特深受触动,曾多次写信到上海、南京等地为红军采购药品,筹集经费。

  1936年4月,红2、红6军团进逼昆明,考虑到军情紧急,战事多端,军团领导决定让传教士勃沙特离开部队,前往昆明。军团长萧克和红军保卫部部长吴德峰分别设宴为勃沙特饯行。萧克将军还专门为勃沙特做了一道拿手菜——粉蒸肉。宴会结束后,大家一一与勃沙特握手道别。吴德峰部长还命人给勃沙特发足路费,并特别叮嘱他如何前往昆明。勃沙特的长征自此结束。

  勃沙特这位西方传教士同长征红军不期而遇,并随红2、红6军团生活了560天,行程达6000英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中一名奇特的参加者。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在红军中的那段亲身经历,并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通过演讲等形式向国外介绍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6年11月,当红2、6军团还在长征途中时,勃沙特的回忆录——《长征目击记》(又名《抑制的手》),已经由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这本书当时在国外颇受欢迎,多次出版。在书中,勃沙特称赞中国的红军英勇善战、纪律严明,高度评价红军长征时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1938年,当埃德加斯诺介绍红军长征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发行时,勃沙特的《抑制的手》早已问世一年多了。直至1978年,薄复礼又应出版商之约,在原回忆录的基础上,补充进了他从1922年来到中国到离开中国的经历,再次成书出版,并更名为《指导的手》。

  1940年,勃沙特再次回到贵州省盘县一带传教。教友们回忆说,每当勃沙特和教友谈到红军时,态度都极为友好。勃沙特除了在当地传教,还为当地民众看病和办学。

  1984年,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为写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搜集素材。在采访萧克将军时,萧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勃沙特帮助红军长征的往事,还郑重委托索尔兹伯里寻找勃沙特并代致问候。此事一经披露,寻找勃沙特的工作就成了各界注意的焦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方近两年的努力,萧克与勃沙特在长征途中分别50年之后又重新取得了联系。1987年末,《人民日报》驻英记者对勃沙特进行了专访。记者看到,尽管满头银发的勃沙特已90岁高龄,但精力还很旺盛,记忆力相当好。在记者要求下,勃沙特讲述了与红军一起长征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他和红军将领之间的深厚情谊。他感慨万千地说:“在晚年被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更使我激动不已。”

  红军长征故事 12

  我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飞夺泸定桥》后,对红军战士们有了无比的敬佩。

  书中《飞夺泸定桥》里主要讲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16时,连长廖大珠等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看完之后,红军战士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美好啊!可却有许多的人不珍惜现在的生活,而是在不停的浪费。比如有些同学经常浪费粮食,挑食,可你们想过吗?在红军长征时,他们什么也吃不到,为了填饱肚子他们甚至去吃树皮,草根。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粮食,乘了多少饭就要全部吃掉,不能浪费。

  红军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如此平静和谐的生活啊!

  红军长征故事 13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后,就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想起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这么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千千万万个艰难困苦,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在故事中,谭政委是一个坚强不屈,关心战友。为他人着想的人。他虽然重病在身,也不愿让战士为他挑担架,而让战士把他捆在马上不让他掉下来。他们不仅要进入草地行走,而且还要经过恐怖的沼泽地。从大局出发,他要求战士放弃他,可没有一人答应他,他这种无私的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战士们有好吃的都让给他,医生们也冒着危险去给他采草药。在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谭政委终于康复了。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想想红军,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红军长征故事 14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长征故事 15

  今天我听爸爸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和新中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在长征徒中有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是一个小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战友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刘天佑老奶奶是四川巴州县人。一九三三年红军长征部队到了她的家乡,那年她才十七岁。村里人听说红军来了都害怕的跑了,但刘奶奶听说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不欺负老百姓”,于是她不但没有跑,而且还参加了红军,跟随红军开始了长征。

  一九三六年刘奶奶所在的部队开始过雪山和草地。雪山上风雪交加,战士们身上少衣,肚中没食,头疼缺氧。如果一脚踩空,就会滚到山下。虽然喘不过气来了,但谁也不敢休息,因为一坐下就起不来了。

  过草地比爬雪山更艰难。刘奶奶的部队过草地一共走了十几天,白天晚上都要行军,肚子饿了就冷水和着炒面吃,渴了就喝地上的脏水。最可怕的是好多战士在泥泞的草地里,一个个陷下去,别人看着干着急也没办法抢救。

  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故事家喻户晓,战士们千辛万苦才取得胜利。例如:在夹金山上发生的.“雪山上的小太阳”这个故事,很感人。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着大片雪花翻卷着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粟。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许多战士已经在这片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突然在这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这充满活力的歌声穿过风雪,驱散了战士们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了暖意。大家抬起头看,哦!原来是穿着红衣裳的一个小姑娘,她就是被战士们称为“小太阳”。这歌声鼓励着大家。翻雪山时,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这时,她突然看见路上又一名受伤的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大家继续走着,突然发现小女孩不见了,战士在雪地里找到小女孩,而那件红毛衣在受伤的战士身上。

  红军长征故事 16

  1935年,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老班长和我们留在队伍后面,三个病号走不快,饥饿又威胁着我们。一天,老班长发现一条小鱼,打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有鱼吃,但老班长自己,却从来没吃过。老班长吃的是剩下的鱼骨和草根,我发现了,失声喊起来,老班长告诉我,一个党员就要服从党的分配,小梁,你的任务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我是帮助你们出草地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报告呢?望着老班长严峻的脸,我哭了。

  次日,端上来的.鱼汤特少,我拿着碗,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老班长严厉的告诉我,不要太脆弱!渐渐靠近草地边了,老班长却不见了,他晕倒在水塘边,当我给他送鱼汤时,老班长以奄奄一息,他断断续续的要我们别浪费东西,喝了走出草地。我正要答话,老班长的手以垂了下去,我抽噎着,拿着鱼钩,我要把这个鱼钩送到烈士馆,这个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

  红军长征故事 17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

  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红军长征故事 18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红军长征故事 19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长征故事 20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红军长征故事 21

  当毛泽东率领北上的7000多红军队伍来到川甘交界处的腊子口,等待他们的又是一处险峻的关隘。

  陡峭的岩壁直上云天,腊子口就像大山中用巨斧劈出的一条细缝,横跨在腊子河上的一座小木桥把两边的绝壁连接。要过腊子口,除了通过小桥别无他路。

  桥头碉堡林立,两山之间重机枪把守,敌军两个营已层层布防……红军正面进攻受挫。

  怎么办?有人提出攀上峭壁,居高临下突袭敌碉堡,配合正面进攻。然而,峭壁成八、九十度仰角,攀上七八十米高的顶端谈何容易?

  一个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零星的月光下,只见他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上钩子,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在战友们注视之下,像猿猴一样攀上高耸的绝壁——一个个官兵顺着绳索攀了上去……敌人的火力被从天而降的红军死死压住,正面进攻同时打响,横亘在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天险被打开。

  1935年9月,红军到达甘肃岷县境内,侦察连长梁兴初带领侦察兵化装成中央军进入甘南重镇哈达铺,找回了刊有徐海东、程子华率红25军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师的消息的报纸……

  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有了落脚地。毛泽东喜形于色:“我们的侦察兵,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他大手一挥,“到陕北,去找刘志丹!”

【红军长征故事 】相关文章:

关于红军长征的作文08-23

长征的作文08-05

追寻长征作文07-19

关于长征作文08-30

忆长征作文03-16

我的长征作文04-01

传承长征精神作文07-26

长征路上作文08-10

长征在我心中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