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戏教学实录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社戏教学实录
社戏教学实录1
师:同学们,九十年前,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我们中国逐步摆脱蒙昧,走向光明与理性。而这场运动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我看来,离不开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就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把鲁迅称为冲锋陷阵的将军。
对于鲁迅,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从小学开始,就经常能了解到他的一些生平和事迹,并且在不断地学习他的作品,如:《少年闰土》、《风筝》,还有前面刚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同学们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呢?有没有?
生:《狂人日记》,还有《药》。
生:我读过《阿Q正传》。
生:我读过《二十四孝图》和《五猖会》。
师:同学们读过的作品都是鲁迅先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今天还要学习《社戏》。《社戏》,我们来看看题目,从题目来看,你们觉得社戏应该是一种什么东西。
生:一种文化艺术。
师:文化艺术。一种怎样的文化艺术呢?
生:一种戏剧。
师:我们做过一次实践活动——“戏曲大舞台”,你觉得它应该属于哪种戏剧?
生:呃,属于……
师:没有研究过?
生:没有。
师:请坐。我们看看下面有个注释: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他是如何来描写这个社戏的。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到《社戏》这篇课文。
师:我们已经做了预习工作,那么对于这么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我们如何才能非常简便地把握住它?先来请同学说说它的一个主要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有没有谁来。
生:“我”回到了以前的故乡,在那里玩耍,后来有一天能够去看社戏,但是因为没有船了,就去不了,他本来挺失望的,后来小伙伴回来了,想出了办法去了,就一起去看戏,途中描写了一些景色,去了之后,他本来想看一些布老虎及他喜欢看,但都没看到,只有一些老旦在那里咿咿呀呀地唱,他们都觉得很枯燥、乏味,后来就回去了,在回去的途中,他们都觉得饿了,于是他们就去偷吃罗汉豆,之后他们就便回去,隔天,六一公公来了,不仅没有生气,还有点感激鲁迅,因为我赞赏了他的豆。
师:请坐,你概括得很全面啊。从鲁迅先生跟着他的母亲回到老家,然后在那里过了一段愉快的生活,之后呢出现了一件他很期望的事情,就是去看社戏,然而让他感到很失望的是整个一天都雇不到船,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的小伙伴想到了办法,帮助他解决了这样一个困难,带着他去到赵庄看戏,然而这场戏看下来之后呢,似乎有一些并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紧跟着他们回来之后,发生了一件让鲁迅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煮罗汉豆吃,以至于他后来回忆,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
师:我们来看一看,老师帮你概括了一下,一共有以下几点(大屏幕显示):随母归,这是什么字啊?
生:归省(xǐng)。
师:归省是什么意思啊?
生:回老家。
师:语文书下有注释: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第二部分钓虾放牛,这部分是鲁迅在老家和哪些人钓虾放牛啊?
生:阿发、双喜。
师:戏前波折,这个戏指的是什么?
生:社戏。
师:就是看社戏前的波折,刚才有同学已经说到了,就是雇不到船,无法去看社戏。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六一送豆,这六一就是指的六一公公。这篇《社戏》主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同学们看看,在这几个过程中,哪一些是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鲁迅花了大量的笔墨着重来描写的部分呢?
生: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
师:对,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部分。我们把它写到黑板上。(板书)这些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鲁迅表达个人的一些看法,及对儿童的一些独特的见解。那么在这三个部分中,鲁迅流露出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欢喜,快乐,愉快。
师:愉快的心情,是不是全部是愉快?
生:不是,在看戏的时候感觉有点乏味。
师:有同学说看戏时感到很乏味。那我们刚才提到戏前波折的时候说,这波折是如何产生的?
生:坐不到船。
师:他如此急切地想去赵庄,是为了什么?
生:看戏。
师:看戏,对,但刚才的同学说看戏这一段感觉很乏味,在文中能不能找到一些语句来表明戏很乏味?把书打开到那一部分。找到能证明乏味的语句了吗?
生:117页,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师:他刚才读了117页这一段,他说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这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怎么这个脸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
生:他打瞌睡了,打哈欠了。
师:哦,他打哈欠了,有点困了。好,请坐。还有没有?
生:在书中提到的老旦出现后,书中118页,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体现了他们感觉很扫兴的样子。
师:哦,请坐,他说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也就是我也感觉怎么样啊?
生:扫兴。
师:可是既然如此乏味的戏,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如此急切地想去看呢?
生:可能是鲁迅第一次去看社戏,不知道这戏这么乏味吧!
师:他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是第一次去看社戏,他不知道这个戏原来是如此的乏味。哦,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不对,要是没看过,他怎么知道有扮蛇精和跳老虎呢?
师:哦!你来把这段给我们读一读。
生:在117页,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很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
师:好,请坐。他说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很多时都不见。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找的这句话能不能证明鲁迅之前看过这社戏。
生:我认为能够,因为这种形象比较特殊,他之所以能预料到这些,必是他之前看过的。
师:请坐,她认为这样的形象很特殊,他如此地想要看,是因为之前看过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我觉得那位同学说的是有道理的。鲁迅之前肯定是去看过这出社戏的。但是他刚才也提到了,他说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事实上,他有没有看到这出戏啊?
生:没有。
师:没有。那么这就有点让我感到奇怪,他既然没有看到那出戏,所看到的就是铁头老生,但是有没有翻筋斗?
生:没有。
师:看到的是咿咿呀呀唱着的老旦,鲁迅喜不喜欢听?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唯一让他感到最好的一出戏就是哪一出戏啊?
生:红衫的小丑。
师:哦。有同学已经找到了,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可是,同学们,你们不感到奇怪吗?难道就因为看了一个人被马鞭抽打,他觉得这是这一夜最好的一折了?就使得鲁迅先生在日后回想起这一夜的经历的时候,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到121页,我们跨度稍微大一点,在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他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难道就是因为看了这一出抽打小丑的戏,就觉得这样一出戏是他此生看过的最好的一出戏了吗?同学们想一想,究竟是什么让鲁迅先生觉得那一夜看到的戏是他此生看到的最好的戏了呢?
生:可能是他之前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豆,给他留下了愉快的心情。
师:偷豆?偷豆让他感到很愉快?请坐。但是他前面说了,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好豆,是,他提到了,但他也补充提到那夜似的好戏,我们现在围绕戏来讲。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这戏是很乏味的,难道看了打小丑,就成了他此生看到的最好的一出戏了吗?
生:看戏是不是吃罗汉豆的附品呢?
师:怎么看戏就成了吃罗汉豆的附品了呢?请坐,吃罗汉豆是在什么时候吃的呀?
生:看戏后。
师:看完戏之后吃的,看戏的时候有没有吃罗汉豆?
生:没有。
师:没有吃罗汉豆,那是什么原因啊?
生:这抽打小丑的戏和前面那些乏味的戏相比要比较突出,所以在以后回忆起来,会感觉特别好。
师:她认为抽打小丑这出戏和前面的戏相比,要更加有趣,其他戏显得相对无聊,所以他在日后回忆起来,才觉得是他此生看到最好的戏。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非常强调一点: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也就是说,鲁迅先生从小到大,一直到他写这篇文章,他一定看过不少戏,难道就是这一出戏就决定了他此生看到戏当中,只有这一出是最好的吗?
生:因为他看戏的时候,是和他最好的小伙伴一起看,或许他以前看都是自己看或者和大人一起看,感觉很乏味。
师:好,请坐,她认为那一夜的戏是小伙伴们陪着一起看,之前是由大人陪着一起看,两个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他觉得那一夜的戏是他此生看到的最好的戏,有没有点道理啊?
生:有点道理。
师:有点道理!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是那一夜的愉快经历使他觉得这出戏很好看。
师:那一夜有哪些愉快的经历啊?
生:吃罗汉豆,月下航行。
师:哦,月下航行,乘着一条大船,那条船像一条大鱼载着他们去往赵庄,很愉快。我刚才非常强调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同学们把最后一小节再来读一读,把书本拿好,打开倒121页,真的,一直到现在,来开始。
学生读书。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如果我们要划分轻重读音的话,你们觉得哪些词应该重读呢?
生:实在,那夜似的,好戏,好豆,再没。
师:你们到底确定哪些词应该是重读的?
生:实在?我们来试一试。再读一下。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重读)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接下来这句,你们觉得该怎么读?
生:“也不再”重读。
师:哦,“也不再”重读,也不再(重读)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我想问下,同学们通过这两句对比下,鲁迅先生是更侧重于前面半句呢,还是后面半句?
生:前面半句。
师:啊!前面半句,真的确定?
生:嗯!确定。
师:好,我们再来读下。准备好,就从“我实在”开始。刚才同学们已经注意到哪些词要重读。开始。
生:我实在(重读)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重读)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他吃的豆是他愉快的主要来源,而看的戏是其次的呢?我想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替换下这个句子,同学感受下是不是有这种味道。我说:这位同学实在优秀,那位同学也很优秀。哪个更优秀?
生:前面一个。
师:啊。我实在(重读)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重读)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刚才有位同学说看戏是吃豆的附品,我觉得用在这里倒挺合适,鲁迅先生在那一夜最快乐的事情是?
生:吃罗汉豆。
师:仅仅是吃罗汉豆吗?还有没有其他附加的动作了?
生:偷豆。
师:偷豆是最快乐的事情,然后顺带想到了还有那夜的戏也不错。所以通过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虽然船头看戏放在了中间,文章也以“社戏”为标题,但通过分析最后一小节,我们发现,那一夜真正让鲁迅感到终身难忘的还是?
生:偷吃罗汉豆。
师:对了,但无论怎么说,偷,总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是鲁迅还是把偷吃罗汉豆作为此夜他最愉快的事情,并且写下来给大家看,同学们觉得这是什么用意啊?
生:鲁迅没去偷,他只是剥豆。
师:那也算帮凶啊,而且还吃了,这要算销赃哦。(全体笑)同学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有,我小时候在老家,和小伙伴一起去偷人家的红薯烤来吃,还被爸爸臭骂一顿。
师:你那时或者现在,感到愧疚吗?
生:说实话,爸爸骂我的时候,我有点难过,但事后,一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还是感觉很有意思。
师:其他有过类似经历的同学,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
生:点头。
师:那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你们偷了别人的东西,却不感到惭愧呢?
生:不知道(摇头)
师:说实话,老师我小时候也偷过别人家的红薯烤来吃,也和你们一样,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感到愧疚。真正的偷,是为了获得钱财,满足自己一定的欲望。而我们小时候的偷,比如说红薯,难道红薯真的特别好吃吗?(学生摇头)难道红薯特别值钱吗?(学生摇头)难道我们是因为饥饿吗?(学生摇头)那你们觉得是什么?
生:好玩。(大家笑)
师:说得没错,就是为了好玩。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在这里补充几句,实际上,在鲁迅先生写的有关儿童的作品中,儿童有两种,一种是受到压制的儿童,一种是合乎儿童天性的孩子。比如同学们已经学过的《风筝》,文中,他的弟弟,甚至包括他本人,都是受到精神虐杀的孩子,而我们今天学的《社戏》中的迅哥及在平桥村的他的小伙伴们,则是第二种儿童的代表——喜欢玩。我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风筝》中,鲁迅偶然看到外国的一本有关儿童的书之后,他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学生点头)我前面说过,中国真正关心儿童的第一人就是鲁迅,到这里,就开始集中表现出来了。鲁迅先生写《社戏》,不仅仅是回忆儿童时代,更主要的是要借助文中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来告诉我们,真正的儿童应该是怎样的?同学们,你们看看,除了刚才我们所涉及到的偷吃罗汉豆让鲁迅他们感到快乐外,还有什么让他们快乐?
生:不用念古文。
师:哦,在哪里表现了?
生:在112页,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yang)斯干幽幽南山”了。
师:纠正读错的音。应该读秩(zhi)。这句话同学们理解吗?
学生摇头。
师:不理解不要紧,总之,鲁迅先生爱不爱读啊?
生:不爱。
师:老实说,你们爱念吗?
生:不爱(笑)
师:实话一下子就蹦出来了。看来这也是儿童的天性和共性啊!还有吗?
生:115页,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段中,他说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
师:请坐,有说有笑,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同学们看看,他强调他们说笑嚷的周围的环境是什么?
生:安静。大自然。
师:大自然,嗯,是碧绿的豆麦田地啊!再往下看看,还有没有?
生:也是在115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使得他感觉到走出压抑,感到无比的轻松愉快。
师:这一段作者用来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声音和气味融合到一起。事实上,他自己也怎么样了?
生:自失起来。
师:自失什么意思?
生:忘了自我。
师:忘了自己,将自己整个儿和大自然融入到一起。在这一段中,他们很快乐,表现他一种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心。儿童也喜欢自然,同学们喜不喜欢去郊游
生:喜欢。
师:喜欢!想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刚才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他们看了这出社戏,感觉是比较乏味的,甚至有点无聊,那,事实上,他们喜不喜欢看社戏呢?
生:喜欢。
师:还是喜欢的,这里面有他们最爱看的,什么内容啊?
生:翻筋斗,扮蛇精,跳老虎,抽打小丑。
师:只是不愿意看老旦,为什么不喜欢看呢?
生:因为咿咿呀呀唱个没完。
师:很沉闷。那我们孩子喜欢什么?
生:活泼的,动感的。
师:嗯,所以才喜欢那个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扮蛇精的,跳老虎的,同学们,你们看他用的词啊:翻筋斗,跳,扮,抽打,都是很动感的词,而老旦一会站着唱,一会坐着唱,咿咿呀呀,没完没了,事实上,他们还是很喜欢艺术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发现,鲁迅先生写这段社戏,不仅仅是回忆他儿时的快乐事情,而是要借社戏表达什么?
生:借社戏来表达儿童的天性。
教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分析下来,儿童的天性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爱玩,爱艺术,亲近自然。
师:鲁迅先生原来在他的大家族,他家原来也是个官宦家族,天天让他背着四书五经,然而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真正让他感到快乐的是跟着母亲来到一个乡下的小村庄,那里的人大多不识字,但在那里,他却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在这里,他激发出了,或者说是保持住了自己儿童的天性,可以玩,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可以亲近大自然。
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篇课文放在第四单元,文化艺术单元,合适吗?
生:我觉得合适,因为社戏是民间艺术,就应该编在文化艺术单元。
师:他说社戏是民间艺术,就应该编在文化艺术单元。啊!有同学有不同意见了。
生:但是在这篇课文中,他没有过多地描写社戏的内容,而是借社戏表达儿童的天性,所以不应该放在文化艺术单元。
师:请坐。我们来看看第四单元导读: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这篇文章有没有正面去描写社戏:什么来历?怎么演?最后怎么结束啊?
生:没有。
师:我们有没有真正看到这个社戏是个什么样子呢?
生:没有。
师:也没有看到,所以,如果要按照单元要求来的话,借文化艺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这篇文章能不能做到这点啊?
生:不能。
师:不能做到,那我觉得把它放到文化艺术单元是有点牵强了。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把它放在哪里了。
大屏幕显示:《呐喊》目录。
师:社戏放在哪里?
生:最后。
师:放在《呐喊》集子中,呐喊,就是要喊出点什么来,它最前面除了一篇序外,就是《狂人日记》,有同学说看过《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放第一篇,《社戏》放最后一篇,究竟要喊出点什么来呢?
生:救救孩子。
大屏幕显示。
师:同学们一经提示,就想到了。《狂人日记》讲的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总觉得周围人要吃掉自己,最后终于康复了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鲁迅先生借这篇小说就是要告诉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然后在最后喊了一句救救孩子,为什么要救,怎么救,没有交代。但鲁迅先生在《呐喊》集中,很神奇地把这样一篇《社戏》放在了末尾,就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救救孩子,怎样救救孩子,同学们能体会到吗?
学生点头。
师: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因为这些孩子被封建礼教束缚着。怎样救救孩子?把他们放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去玩,让他们去热爱艺术,比如像社戏,戏剧演员在古代称为什么?
生:戏子。
师:人们看不起他们,但鲁迅告诉我们,要热爱艺术。这些是儿童的天性啊。
师:鲁迅先生表达的这些观点,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或者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来说,都是一声非常了不起的呐喊,为什么说他了不起,我给大家看些资料。
大屏幕显示:二十世纪各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及其关心儿童的作品。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有什么共同点?
生:年代差不多,都是二十世纪。
生:都是有关儿童的。
师:对了,这些世界各国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儿童。再看资料。并且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制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公约》,到世纪末,已经有很多国家签署了这份公约,所以,我们说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所以鲁迅先生也在此时发表了一些自己关于儿童的见解,并且提出我们要保护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和那些世界各国关心儿童成长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处于同一高度的。因此,鲁迅先生关心儿童,不仅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我们来具体看看,鲁迅他是如何关注少年儿童的。
大屏幕显示:鲁迅的一些与儿童有关的文学作品及其中的一些片断。
教师读这些作品名字和片断。
师:给鲁迅先生一个高度的概括:鲁迅先生是发现儿童、关心儿童、解放儿童的伟大的文学家!所以,如果把《社戏》简简单单归纳为文化艺术作品,那实在是把鲁迅先生矮化了,同学们能理解吗?
生:能。
师:好,今天这篇课文就讲到这里,下课。
社戏教学实录2
课前预习:
1,第一遍读课文,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解决生字词。
2,第二遍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查成语“归心似箭”“顺手牵羊”含义。
3,第三遍读课文,思考:那夜“我”看的戏到底好还是不好?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谈一谈理由。
教学过程:
(上课,师生问好)
教师:同学们,童年的生活大多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本散文集叫《朝花夕拾》,专门回忆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我们曾经学过其中的一篇叫——
学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对,不过先生大概觉得意犹未尽,又用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学生:《社戏》。(教师板书:《社戏》)
教师:我已经布置了三道预习题,同学们完成了吗?
学生:(齐答)完成了。
教师:很好!我们先来看第二题。我让大家理清情节发展的过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学生:看。
教师:(板书:主体——看戏)加个“听”字不行吗?一些老戏迷去戏园子,都是说:“走,今儿个听戏去!”
学生:戏迷都懂行,看戏就是为了听唱;小孩看戏就图个热闹,所以用“看”字。
教师:非常好!这叫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请同学们快速找一下,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什么地方?
学生:在第四段第一句话。
教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句话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学生: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还有同去看戏的人。
教师:对,谁还有补充?
学生:还有看戏的机缘——由于我随母亲回外婆家消夏,所以才得以看戏。
教师:非常好!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板书)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请按发展顺序排列主题部分“看戏”的四个阶段:(屏幕显示:A去看戏B在看戏C盼看戏D看戏归)
学生;应该是C—A—B—D。
教师:(板书四阶段)联系前面的“序幕”,看戏归来后第二天的事可以叫做——
学生:尾声。
教师:(板书)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思考:“我”盼着去看戏,是很顺利的就看到了吗?“我”在去看戏的途中心情是怎样的?请大家继续看屏幕,选出和看戏各个阶段相对应的选项:(屏幕显示:A昏昏欲睡B去心似箭C一波三折D顺手牵豆)
学生:盼看戏是一波三折;去看戏是去心似箭;在看戏是昏昏欲睡;看戏归是顺手牵豆。
教师:很好!(板书连线)我们先看“盼看戏”经历了哪些波折。先是早上起来就——
学生:叫不到船。
教师:那就和别人搭伴去吧?
学生:母亲不准和别人一同去。
教师:为什么?
学生:怕外祖母担心。
教师:作者写来真麻烦!要是我们写可能就简单多啦。“一年夏天,我住在姥姥家,正赶上赵庄演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和一群小伙伴架着船去看戏了。”一句话,多简单!连下面的情节也省了。这样写好不好?
学生:不好。
教师:为什么不好?
学生:(沉思)
教师:比方说我们逗小孩的时候,拿着一块糖,总是东藏藏、西藏藏,要么举得高高的,就是不一上来就给他。为什么?
学生:有意思呗!
教师:对!看戏却先让你看不上,也是为了有意思啊!这在写作上有个术语叫“蓄势”。就是为了调人胃口,使文章有波澜,让人爱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看戏之前的一波三折。
学生:(若有所悟)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去看戏”部分。先请一个同学解释一下成语“归心似箭”。
学生:回家的心情急迫,就象离弦的箭一样。
教师:这里老师换了一个字,是说去看戏的心情——
学生:急迫。
教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这一部分的第一句话——
学生:(齐读)我的很重的心……说不出的大。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句话表现出来的“我”的心情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学生:前面看不上戏,心里很难过;这回能去看了,一下子就高兴了,轻松了。
教师:对!这和前文形成了鲜明的——
学生:对比。
教师:请同学们再找一下,这部分里面哪些地方表明我的“去心似箭”?
学生: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即又上前出了桥。
教师:对!这些描写小伙伴开船的动词,除了表明“我们”的心情急迫,还表明小伙伴们架船技术——
学生:熟练。
教师:甚至可以说是“高超”,因为前面讲了,他们有几个是——
学生:弄潮的好手。
教师:对。看还有那些写心情急迫的地方?
学生: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黑色的铁的兽脊似的……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教师:山是不会动的,作者为什么说它“向船尾跑去”呢?
学生:因为船快,船上的人就会觉得山也动。
教师:对,还有一个原因,前面作者已经把山比喻成了——
学生:黑色的铁的兽脊。
教师:山是不会动,但兽是可以动的,这是前面比喻的延伸。这样以静写动,正好表现了心情的——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学生:急迫。
教师:这一段的写景非常之美,咱们一起齐读一遍,看作者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
学生:(齐读略)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写景。
教师:我们再来找一找,作者几次提到“豆麦”?
学生:三次。
教师:三次提到豆麦,除了能表明当时的季节,和下文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为下文偷豆做了铺垫。
教师:很好!看戏的势也蓄足了,急迫的箭也射出了,可是戏没演完大家就回来了,因为小家伙们都——
学生:昏昏欲睡了。
教师:倒是在归航的途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是——
学生:顺手牵豆。
教师:我借用了一个成语“顺手牵羊”,而没好意思用“偷”这个字。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偷”?
学生:就是拿别人的东西。
教师:那好,把你的字典拿给我,这叫偷吗?
学生:是趁别人没注意的时候拿别人的东西。
教师:拿了之后还还给人家吗?
学生:不还了。
教师:一个人的东西被偷之后,心情一般会怎么样?
学生:不高兴,生气。
教师:好,那么这些小孩“顺手牵豆”,到底算不算偷呢?
学生:不能算。
教师:为什么?先看被偷的人当时知道不知道?
学生:知道。
教师:他是谁?
学生:阿发。
教师:他不但知道,奇怪的是不但不制止,还怂恿大家去偷他家的,因为他觉得——
学生:他家的大。
教师:还有一个被偷的人案发当时并不在场,他是——
学生:六一公公。
教师:就是尾声里才出场的老六一。他也奇怪,当得知了东西被偷之后,他生气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非但没生气,当“我”说他的豆好吃时,他竟——
学生:非常感激。
教师:还记得小品《卖拐》中范伟演的那个傻小子吗?花一百块钱加一辆自行车换了一副拐,临走还对骗子真诚的说:“谢谢啊!”
学生:(笑)
教师:难道六一公公和阿发都是这样的傻子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学生:(思考)
教师: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接下来看第三个思考题:那晚的戏到底好还是不好?同意不好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如林)
教师:同意好的请举手。
学生:(只有六个同学举起了手)
教师:只有这么几个人!别害怕,真理往往被少数人掌握,敢不敢和他们辩论一下?
学生:敢!
教师:好!请双方各出三位同学,带着书和座位到前面来。
学生:(陆续离座,到前面分开坐好)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场小的辩论赛,辩论的题目就是这场戏好不好。同意好的你们三个是正方——伶牙队;反方——利齿队。下面我交代一下比赛规则:1,各方选手每人一次发言机会,自由陈述理由,时间不超过两分钟。2,发言要有礼貌,称呼对方要叫“对方辩友”,不能搞人身攻击或武力威胁:“你胡说!再胡说看我不……(用拳比划)”
学生:(笑)
教师:下面准备三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或出谋划策,或“挑拨离间”)
教师:下面比赛开始,首先由正方一辩发言。
正方甲:我方认为,这场戏很好。因为文中说过:“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如果不是好戏,“我”怎么会这么多年还能记起,还念念不忘呢?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下面由反方一辩陈辞。
反方甲:我方认为,这场戏根本就不好,因为演铁头老生的演员一点也不卖力气,小旦更是唱得人昏昏欲睡,要是戏好,观众还会打瞌睡吗?
教师:很好,谢谢你。下面由正方二辩发言。
正方乙:我不同意对方辩友的观点,打瞌睡是一种生理现象,无法说明戏的好坏。谁困了都会打瞌睡。给你一本厚厚的精彩小说,你能连着看完不打瞌睡吗?
反方乙:我很佩服对方辩友的辩才,但真理并不会因为狡辩而改变。这场戏如果好,回来的路上大家还会一起骂老旦吗?
教师:精彩!下面请正方三辩最后陈辞。
正方丙:我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戏好并不一定值得怀念;戏不好并不一定不值得怀念。
教师:停!请问你是正方反方?(学生齐笑)本来你们支持者就少,你怎么还替对方说话?
正方丙:我的意思是虽然戏不好,但是值得怀念。
教师:还是替对方说话呀!你应该再加一句:只要值得怀念的戏,就一定是好戏。
学生:(笑)
教师:比赛到此为止,请选手们回到座位上去。人说真理越辩越明,我怎么让你们辩糊涂了?连正方反方都分不清了!(学生笑)最后这个同学倒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不怎么好的.戏却那么让人怀念呢?
学生:(思考)
教师:请同学们假想一下,当你离家很长时间以后,会不会想家?你是想家里的东西呢还是想家人?
学生:想人。
教师:那么再想,那晚的戏那么让人怀念,是由于戏多么好呢还是别的原因?
学生:是因为人好。
教师:对!(板书)是因为家乡的人好,才让我时时怀念,深深留恋。请同学们找一下,在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家乡的人好?先看“序幕”中有哪些地方?
学生:我去了以后小伙伴们都来陪我玩,还有钓了虾都给我吃。
教师:是因为大家都吃够了吧?
学生:不是,是因为我是客人。
教师:再来看看“盼看戏”阶段有没有表现人好的地方?
学生:有。
教师:有句名言:“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你就有了两个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朋友,你还剩下半个忧愁。”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我”为看不成戏发愁的时候,有多少人在分担我的忧愁啊?找出课文中的话。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学生:大家都叹息且表同情。
教师:这还不算,纷纷想主意、打包票,终于促成了“我”的看戏之行。去看戏的途中有那些人好呢?
学生:让“我”坐在舱中,大家划船。
教师: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是不是“我”也年幼?
学生:不是,因为“我”是客人,又不会划船。
教师:(出示老教材插图)同学们请看这幅插图是画的哪段情节?其中哪个是“我”,从身材上看“我”是最小的吗?
学生:这是看戏出发时的情景,挥手的那个应该是“我”。
教师:“在看戏”的时候有哪些表现人好的地方?
学生:大家为我买豆浆,找水喝。
教师:回来途中呢?
学生:给我煮罗汉豆吃。
教师:豆浆虽然没喝上,却吃上了磨豆浆的原料。即省了钱,营养还丰富!
学生:(笑)
教师:“尾声”里有表现人好的地方吗?
学生:有,六一公公送豆。
教师:这么好的人们,怎能不值得“我”留恋呢?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两个作业:
1,这群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表达留恋之情的随笔。
下课!
学生:老师再见!
教师:同学们再见!
附:(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回忆、留恋童年)
序幕:时间、地点、人、机缘
盼看戏——一波三折家
去看戏——去心似箭乡
主体:看戏在看戏——昏昏欲睡人
看戏归——顺手牵豆好
尾声:六一公公送豆!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社戏教学实录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池州,有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被称为“戏曲活化石”,你们知道是什么戏吗?
(生齐答:傩戏)
师: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这种戏曲?
生:这种戏曲是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戏曲形式
师:你了解的还真不少,看来你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着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笔到浙江绍兴,去看看那里的《社戏》好吗?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师:上午,我们请大家预习了课文,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请提出来,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师生一起交流积累生字词)
师:解决了生字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篇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
生:本文以社戏为线索,写了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等情节
三、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师:你概括地非常准确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思考:在看戏过程中,小说写了哪些“我”最难忘的事?
(生读课文,提取信息,师板书:难忘)
生1:看戏难忘
生2:月下行船难忘
生3:归航偷豆难忘
生4、看戏的途中见到的美景让我难忘
……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无论是事或景,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那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小伙伴
(生齐答:双喜、阿飞、桂生)
师: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1:在看戏出现了波折后,是双喜最先提议,并写“包票”,才能使看戏成行可见他是勇敢、聪明的所以他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
生2: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双喜在看戏时,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吗?”可以看出双喜会安慰“我”,对“我”亲切体贴
师:你读的真仔细,谁还来说说?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桂生,因为“我”托桂生买豆浆,没买到,桂生要去舀一剽瓢水给“我”喝从中可见桂生热情好客、善良的品质
生4、:我也想说桂生因为我“我们”归航疲乏时,是桂生想出偷豆,可见桂生很机灵
师:通过刚才二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位机灵、善良、热情好客的桂生
生5:我喜欢阿发在偷豆的时候,阿发让大家偷自己家的豆,他真是一位淳朴、无私、憨厚的孩子
生6: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双喜他善于为他人着想,在偷豆的时候,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老六一家的,他向阿发征求意见,偷哪家的
师: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双喜善于为他人着想?
生7: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生8:双喜所虑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些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师:文中除了写这群小伙伴,还写了平桥村的哪些人?你如何评价这些人?
生1:写了“我”的母亲和外祖母,她们都十分关心和疼爱我
生2:还写了六一公公“我们”偷了他的豆,他只是责怪我们踏坏了不少,可见他有着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感情
生3:我也评价一下六一公公“我”夸奖六一公公的豆好时,六一公公竟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足可见六一公公淳朴、宽厚、老实的农民形象,经不起夸奖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平桥村,无论老人与小孩,都有着淳厚的品质
(板书:人情淳厚)
师:除了这些人让我难忘,还有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同样让我难以忘怀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生1:文章11、12、13段描写景物
生2:文章14段也描写了景物
师:还有吗?
生3:文章22段也是描写景致的
师:我们能否把这些描写景物的段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生1:我把11、12、13段,取名“月夜行船图”
生2:我把14段取名“船头看戏图”
生3:我把22段取名“月夜归航图”
师:名字取的非常好听要想领略这优美的景色,必须要认真朗读,你所知道的朗读方法有哪些?
生1:用情去读,读得抑扬顿挫,不能太平淡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还有哪些方法?
生2:要注意语速语调,还有停顿
师:好,我们请班级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读,大家推荐哪位同学?
(生推荐一女生读文章第11、12、13段)
师:读得怎样?大家说说
生1:读得很流畅,但情用得还不够
生2:景物的特点,没有重读出来……
(师指导如何具体朗读“月夜行船图”师示范朗读后,让生齐读这三段文字)
师:请你们按照老师所讲的方法,自由品读其它图画
(生自由品读文中写景的句子)
师:大家动情地朗读,让我感受到月下的水乡如此清新、幽远,如梦如幻,它美的令人心醉(板书:景致优美)
四、精读品析,领悟主旨
师: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我和小伙伴去赵庄看了那场戏,那夜的戏并非是最精彩的,那夜的豆也并非是最好吃的,但作者却在文章的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让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生1:因为那晚鲁迅有着好心情
师:这是篇小说,文中的“我”是虚构的,不是鲁迅本人,所以不能说“鲁迅”,而应说是文中的“我”还有谁说?
生2:在看戏、吃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平桥村人情淳厚的品质,领略家乡迷人的风景,所以说那夜的豆好吃,那夜的戏好看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晚的戏,并非最精彩,那晚的豆也并非最好吃的然而,这其中却饱含着“我”对家乡儿时伙伴的深厚友谊,对家乡质朴、淳厚乡亲的怀念,对家乡秀丽山水的浓厚情感因此才有了那晚最好看的社戏,最好吃的“乡”豆
同学们,本文写于1922年,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各派军阀连年混战,战争给中国的农村带来了灾难面对破败的家乡,作者写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通过回忆童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你对文章的理解真深刻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板书:追求美好生活)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记忆的珍宝,那里有热情厚道的伙伴,那里有清新自由的空气,那里有美丽迷人的风光让我们以童心做序,让大地飞歌,唱响生命激越的华章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下作业:咱们池州人杰地灵,风景秀美同学们,身处这座美丽的城市,你能学习文中写景的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池州的一景吗?完成后,发到我的邮箱里
同学们,下课!谢谢同学们!
社戏教学实录4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文中的“我”对美好童年的追忆与眷恋,以及对家乡小伙伴和乡亲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
3. 理解文中结尾怀念罗汉豆怀念社戏的感情和理由。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并能够把这种体悟与自己的生活感触相联系。
三、本课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内容又是写童年生活的,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全方面地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并力求让学生与作品之间展开对话,体会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共鸣。
三 课堂实录部分是第三课时的内容,下面先就第一、二课时的内容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落实文学常识、生字词,朗读文章,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带领学生一起品读文章。重点是体会看社戏对于文中的“我”的意义,以及这次看社戏前的一波三折,从而为后面的第三课时作铺垫。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轻缓的乐曲、江南水乡月夜画面、江浙一带月夜航船、小伙伴偷豆等)
五 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接着讲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上节课讲到“我”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这里可是我的“乐土”。(学生纷纷呼应)“我”在这里可高兴了,既可以钓虾放牛,又可以不读书。不过令我最高兴的事情还是去看——社戏。
师:但是我们前面讲过,“我”盼望去看社戏的心情可算是一波三折。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去看戏了。到了赵庄,戏并没有我想象的精彩,所以我们就乘船会回来。回来的路上,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生:回来的路上,他们去“偷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师:“我”和小朋友一起偷来的豆子,大家觉得味道如何?
生:文章接近结尾处,六一公公问道豆子好不好吃,迅哥儿回答好吃。
生:文章结尾也写到,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好豆,说明那夜的豆最好吃。
师:这里刘老师有个疑问。六一公公给我送来的罗汉豆,那一定是经过了精心挑选才用来招待客人的。那为什么,我并不觉得六一公公送来的豆子好吃,反而觉得那夜的豆最好呢?
生:并不是豆子本身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这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豆子,所以豆子中有了不同寻常的内涵。
生:这是小伙伴们集体劳动的成果。滋味自然不一般。
师:同学们都体会到,不是因为豆子特别,而是因为这豆子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摘一起吃,所以才令人难忘。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生:前几天学校组织大家去北海做实践活动。其实北海大家都去过,不过这次是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这才显得非常不一般。
师:看来,小说中的这种情感我们也有所体验。
师:那我们回到文章中来,“我”和小伙伴们那天吃的豆子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是我和小伙伴一起偷来的。
师: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偷”,跟我们寻常意义上的“偷”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生:不是。小伙伴们只是背着家长到自己地里去拿了些豆子。不是偷窃。
师:看来 这只是小孩子的一种行为,带着孩子之间特有的乐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童趣”。“偷”是童趣的一种体现。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幅“归航偷豆”图。里面画了几个小伙伴,你们能不能根据文章中对小伙伴的描述,猜猜他们都是谁?
生:跑在最前面,装了最多豆子的是阿发。因为他是在偷自家的豆子,阿发看到自己家里的豆大,就让小朋友偷自己家里的豆子,很淳朴厚道,非常热情地招待迅哥儿。阿发很大方。
生:双喜是个处事非常周到的孩子,很为小伙伴着想。文章第26段中说道,双喜怕伙伴被家长骂,非常关心自己的伙伴。
师:可见包含了小伙伴们之间深切友谊的豆子,那味道定然是令人难忘的。
师:同学们能不能透过文字去想象出一幅那晚的图景,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我想象在悠悠的小船上,伙伴们边说笑边包豆,不一会水就做开了,豆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生:那是一个晴朗的月夜,微风徐徐,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映照着伙伴们可爱的脸庞。
生:芦苇荡里静极了。在一片喧闹之后,我们静静地坐在船上,只听到柴火噼啪作响的声音,还有豆子咕嘟咕嘟煮沸的声音。我们享受着月夜的美丽。
生:我们耳边听到悠扬的笛声,闻着淡淡的水草的香味,当然还有越来越浓的豆香……一切都令人沉醉。
师:同学们的想象美极了。你们的想象来自于哪里呢?
生: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景物的描写,根据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个月夜的美丽。
师:那么请每个同学闭上眼睛,老师带着你在轻柔的音乐和优美的文字中,再次感受那个偷豆吃的月夜带给小伙伴们的美好。
(配乐朗读 幻灯片 图片 文字“月朦胧,水潺潺,草清香,笛悠扬”)
师:在美丽的江南月夜,“我”和情意深切的小伙伴,一同偷豆煮豆,这难得的经历让我对那夜的“豆”念念不忘。
师:那夜是美丽的。除了豆以外,那夜的戏也令人难忘。那夜的“戏”精彩吗?
生:结尾说,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说明那夜的戏给迅哥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是好看的。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戏不算精彩。因为想看的全没有,最怕看到的老旦却出现了,而且依依呀呀长了很久。
师:这么看来戏本身并不是很好看,那文章结尾为什么还要说再也没有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呢?
生:戏外的经历令“我”难忘。比如开始时想要去看戏的一波三折,令他对这个戏充满了期待。所以看些的经历令人很难忘。
生:看戏回来时,偷豆的经历弥补了看戏的遗憾。
生:小伙伴们一起,独自出行去看戏,这种独特的体验平添了戏的精彩。
生:在江南水乡的月夜中行船,那么美丽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以后再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那是独一无二的。
师:文章的结尾,作者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那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我”真正怀念和眷恋的到底什么?(写在在课堂用本上)
生:“我”成年以后真正怀念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的美好时光。
生:“我”怀念的是童年的无限乐趣。童年的时光是一去不返的。
生:“我”怀念和那里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美好的情谊。
师:“我”怀念童年,怀念美丽的过往。人总是对美好的东西充满向往和留恋。而文中提到的“戏”和“豆”就像是一根红线,牵引着童年里众多美好的人和事,让“我”充满了眷恋。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生活中,一提到某一样东西,某一个人就可以让你想到一段美好的时光?
生:军训使我们难忘的一次经历。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今年在那里过中秋节。部队里发的月饼非常大,味道不怎么好,不过同学们吃的很香。我想以后一吃到月饼,我们都会想起军训的时光吧。
生:我家现在有一个变形金刚,是我妈妈送给我的。那是他奖励我外语得了92分的礼物。为了这次外语成绩,我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每天听听力背生词读课文,通过这次努力我知道我可以学好外语,增强了自信心。所以这个变形金刚记录着我的奋斗,一看到他,我就会想起这段经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鲁迅先生写了这么好的文章,也让我们一起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又想起了这么多美好的事情。
师: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易逝的。我们无法挽住童年或者一切美好事物的手腕,让它多停留一会。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珍惜现在。
惜“戏”
平桥归省乐趣多,钓虾放牛多快活。
登船看戏心难耐,月夜行船景动心。
船头看戏难尽兴,月下归航拾豆趣。
童年美好易消逝,劝君惜取眼前时。
希望同学们以后再读到鲁迅这篇《社戏》时,就能够想起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的时光,想到初中阶段美好的生活。好,下课。
社戏教学实录5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些往事难以忘怀,这些事情都会给以后的人生留下印迹。鲁迅的《社戏》,带给他的不是看戏的意义,而是借着看戏这个名义他所享受到的童年乐趣。《社戏》执教过多次,有很多老师都留下了经典的教学案例。最近长文短教上瘾了,还是那篇文章,还是那些知识点,我把课堂的教学结构重新编排了一下,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感觉上得很顺畅。
这是一场怎样的戏
导入课文后,直接提问:课文标题是“社戏”,文章围绕“看戏”展开,这是一出怎样的戏呢?具体而言,有哪些剧目?有哪些演员?看戏的感受如何?三个小问题构成的一个主问题。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文章,从课文中归纳答案。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很快归纳:演员有铁头老生,小旦,很老的小生,小丑,花白胡子老生,老旦:剧目有打斗的戏,有小旦和小生的对戏,有丑角的玩笑戏,还有老旦的唱功戏;这些戏都不是他们想看的,觉得索然无味,但是离开后又有点不舍。
我总结:晚上的戏索然无味,是因为演员水平不够吗?显然不是。因为伙伴们白天看戏归来,绘声绘色的讲述足以说明演出精彩。当天晚上小伙伴们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确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中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一波三折的,正是有了波折,才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于是继续提问,进入到人物形象分析环节。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人物形象分析进行的很顺利,主要涉及到三个人物:双喜,阿发和六一公公。无论哪位老师执教,这一环节是少不了的。我也记不清楚,这一知识点我讲过多少次了,总之是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次先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名字,让学生连线归纳,最后总结:
双喜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头,“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敢于负责,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又表现了他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文章对阿发着墨不多,偷豆的情节主要体现他憨厚淳朴,心底无私,不拘小节。六一公公是《社戏》中的重要人物,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他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情画
学生们平时做多了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头头是道,张口就来,我执教这一环节时反倒有点索然无味。《社戏》中的环境描写是重点,“月夜行船”和“午夜归航”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我带着学生简单品了“月夜行船”,告诉他们这种写法叫做“五官描写法”,然后引导他们从风景鉴赏风情。
读此文很容易让人想起陆游的《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环境优美,生活安逸,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感谢神灵的保佑,祈求来年的丰收。一群孩子可以独自外出看戏,途中遇到夜渔的村民,一切显得那么的平和美好。简直就是桃源民笔下的桃花源,这是当时江南农村的真实写照吗?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陷入了思考。我继续谈自己的看法,鲁迅的童年时代,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据此推断江南农村不该是如此场景,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呢?学生若有所思。
我继续介绍:《社戏》虽然选自《呐喊》,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作品,语言风格近似《朝花夕拾》,是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戏很枯燥,但是“我”难忘。那里有农村小伙伴们朴实、真挚的感情,有美丽的田野风光,有看戏、吃豆时所体验看戏的亲密和谐气氛,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为是温馨的回忆,所以作者在描写时不自觉得过滤了一些东西。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风情呈现了亦真亦幻的特点。这种亦真亦幻,如诗如梦的生活,也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所追求向往的,现实生活中不可得,就只能在回忆中呈现。《社戏》中的优美江南风光不仅是他的童年记忆,还是他理想生活在作品中的投射。
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
接着,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春节期间我去佛山祖庙祈福的经历。正月初五,祖庙人山人海,万福台上也在演戏,戏台正对祖庙大殿,即唱给人听,也是酬神的。忠孝节义是戏曲永恒的主题,戏里是人生,戏外是教化。戏曲与人生有太多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鲁迅童年时家境优渥,少年时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依然能够东渡日本,完成自己的学业,他的母亲不可谓不爱他。然而正是爱他的母亲,一手安排他的婚姻,亲手葬送了两个人的幸福,对于受过新式教育的鲁迅先生而言,不知道他有没有人生如戏的感受。他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但是连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都无法主宰,自己好比戏里的傀儡,一切按照别人的安排在表演。
鲁迅先生1922年写完《社戏》,1923年兄弟失和,当事人讳莫如深,生活就是一幕大戏,永远比台上精彩和狗血。戏里是惩恶扬善,才子佳人大团圆,戏外是兄弟阋于墙,老死不相往来。《社戏》营造的氛围温馨美好,但是现实生活冰冷残酷的,生活中不如意处只能向梦中寻找,写出来是文章,演出来是戏曲。水生火热的清末在鲁迅笔下犹如梦中的桃源,就不难理解了。
社戏教学实录6
师:读社戏,最难忘的是“偷豆”,最引人的是喝豆浆,看社戏,因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因为那夜的豆真的好吗?那夜的戏真的精彩吗?
生:实际上那夜的豆还是那普通的豆,或许还比不上六一公公第二天送的。毕竟是夜里“偷”的,摸,难保个个都大,而白天挑,自可仔仔细细,尤其是要送人,岂能不精挑细拣。
生:那夜的戏,真的不算好,既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头的铁头老生,也没有蒙了白布的蛇精,更不用说套了黄布跳老虎。实际上我们也看的模糊,看的打哈欠,看的扫兴,看的熬不住最终骂着走了。
师:哪为何作者这样说,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
生:因为那夜的豆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偷”的,一起“吃”的,“偷”的愉悦,“吃”的尽兴,“豆”不是普通的“豆”,是“感情豆”。
师:“感情豆”,太好啦!这让我想起一首诗,《红豆诗》。
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师:少男少女们为何会衷情红豆,喜爱红豆呢?不就是红豆可以寄托相思,表达相思之情吗?这也是“感情豆”啊!
生:那夜的.戏,也可以说是“感情戏”。不在于戏,而在于看戏过程中的所经所历,驾船去时的轻松,撑船回来时的愉悦,“两岸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豆浆”,更有“旺相的罗汉豆”。
师:是啊!“豆”是“感情豆”,“戏”也是“感情戏”,平桥村虽然极偏僻,但却是“我的乐土”;这里有我的朋友,有幽雅的风景,淳朴的乡民,难忘的生活;这里少喧嚣,少尔虞我诈,少物欲横流。难怪孟浩然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难怪陶渊明会挂冠归田园,“悠然见南山”了。
师: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当珍惜蓝天、碧水、当珍惜浓浓的乡情,当爱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等到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要忘记乡村是我们的根,精神的寄托。
后记:
教师是应该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灵活的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去想。
当然,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不能脱离教材本身,应结合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可资利用的资源,寻求“突破口”,并由此深入,或对话、或想象、或拓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讨论、分析、归纳,掌握知识,拓宽视野,进而“逐步形成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社戏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社戏教学实录[优选]03-09
课堂实录:社戏03-13
《比尾巴》教学实录12-18
项链教学实录12-07
《春》教学实录12-08
《风筝》教学实录12-07
《荷花》教学实录03-02
《春日》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