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作文

时间:2023-09-27 21:43:47 好文 我要投稿

(精华)江南的作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南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江南的作文15篇

江南的作文1

  曾经有段时间脑海中总浮现出江南水乡的画面,淅沥沥的雨珠打在青石板路上,小巷两旁的老房子隐隐约约的传出狗吠声,空气中弥漫着春雨洗过的清凉的味道。以至于每次写散文时总是惦记着,却也写不出其他的题材了。

  江南水乡,小时候我确是在那呆过的,只是那些景象已经成为了褪色的记忆,模糊的,再也找不到具体的痕迹。长大后再次回到江南水乡,发现景象倒没有大变,还是那青石板的小巷,还是那旧旧的房子,只是再没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

  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迁出了水乡,去到了城市居住,只留下老房子,小巷子,孤零零的守在那里,冷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观光客,避着刺眼的闪光灯。

  我也像其他观光客一样拍照,只是与他们兴奋地情绪不同,心中的感伤却伴随着照片一点一点存积下来,最后竟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摸着巷两旁长了青苔的墙砖,感叹着时代的变迁。

  静下来想一想,许多文学大师的童年都是在这充满了回忆的水乡度过,如鲁迅,如茅盾。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记忆,留下了生活的痕迹,有过那纯真的笑,犯过可爱又可气的错误,渐渐的成长了,也蕴育着自己写作的才华,积累着创作的素材。若他们穿越到了现代,看到他们记忆中的水乡变成如今这般冷冷的模样,不知会不会如我一样伤感的想流泪呢。

  我总认为现在能写出那种脱俗的散文的作家已经不多了,既然生长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再怎么用笔墨勾画那种清新淡雅的感觉,也最多是将自己的回忆或是理想写出来,终究与现实无关了。

  只是在这钢筋水泥浇灌的时代中,想将自己置于功名利禄之外却也是极不可能的了。我们毕竟是要生活,那种理想的生活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所以再怎么置身事外也是无用的,环境、心境早已不同。就如同没有人能因看见黄昏而感慨,也没有人能因感受春天的到来而喜悦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不能允许我们做着这些个“无痛呻吟”。

  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现实无情的束缚,理想与现实也着实是分不清的,理想如同空气般存在在现实中,所以,正如冯骥才先生在《书房花木深》中所写:“我们是天生用理想生活的人。”

  在现实中回忆过去,将理想注入写作,如同那江南水乡,美是美的,只是如果用现实来写总是残忍和伤感的,还不如将理想与现实偶尔那么的混一下,还原我们的江南水乡,那个烟雾缭绕,细雨淋漓的小巷,长了青苔的石板路的梦江南......

江南的作文2

  我从小生活在江南,对江南的小巷总有着一股熟悉与亲切感。

  江南的小巷是用厚重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虽厚重,却不失江南独有的童趣与惊喜。你可以在石板的缝隙找到几片柔软细腻的青苔,或者在墙角下不起眼的草丛里,找到几朵白色的小蘑菇。

  在我的记忆里,小巷里总是“嘀嗒嘀嗒”的,渐渐地,小巷的石道湿了,屋檐也湿了。这时,总有那江南的姑娘,撑着伞穿过小巷;或见那少年站在巷口,眺望那远方的荷叶丛里,渔夫撑着长篙隐没在其中。

  江南的小巷,那是我儿时最爱探索的地方。它往往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你可以静听自己的足迹,与青石板中合成一道江南情怀的幽曲,直至那石板深处,试着扒在矮墙上,看那围墙外的世界。

  江南的小巷就这样一点点的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不仅仅是景,还有韵。

  江南的小巷是有一种莫名的愁绪的,就像戴望舒笔下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让人在那绿了芭蕉,红了樱桃的时光流逝中,不自觉的深陷其中。

  江南小巷的韵味也在那墨香的醇芳。走在那夜间的小巷,看那夜里点点星火的江南,听着寺庙的钟声,是否也感受到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或在那烟雨朦胧之际,靠着小巷的青石墙,看那水中的接天莲叶映衬着娇容的'荷花,看那在其中穿行的采莲小舟,也不禁让人想起那诗句“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日,也能遮却美人腰。”

  江南的小巷,载了江南的歌舞升平与悲欢离合,还有很多、很多……

  但江南的小巷在消失,我心中的江南在消失……

  再回那江南,那份记忆早已变了模样。原本的巷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像我见过的所有的城市那样,规矩,死板,毫无生机……眼前的灰白,触在指尖,冷在手里,也冷在心上;那份雅韵也没有了,仅存的几条小巷变成了商业街、步行街,带来了金钱,带来了繁华,但也带来了喧闹与肮脏。人们想要的是什么?又为此失去了什么?可还有人想起那曾经的优雅闲适的江南小巷?

  我那江南的小巷渐行渐远了,我那童年的记忆,那片童趣,那份安宁,那一首首的雅韵与诗意一起渐行渐远了……

  哦,不!我要如何告诉父母,那记载着他们半生的江南小巷将要不在?我要如何为我将来的孩子描绘我们的童年?我又要如何说服自己,那最后的乡愁,终将是回忆,当回忆不再,一切终将不在?我似乎看到了,那混凝土所铸造的怪物,正张开它的血盆大口,吞噬着江南的小巷,吞噬着江南的记忆,吞噬着那仅存的文化与诗意,吞噬着一切与一切……

  谁又能救救江南?愿你我不会永别,我最爱的江南……

江南的作文3

  行走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飞檐峭壁,独木小桥,亭台楼阁,书写着古老,像一个散发着陈香的梦,淙淙的流水带动着古镇的心跳,叮叮咚咚,汇成一曲永不停息的恬静歌谣,安宁而动听。在这里,米酒的幌子随风飘摇,似乎在热情地迎接着远方的来客;清晨,早点店早早地蒸着包子,炒着面,散发出阵阵香味;勤劳的人们晨起打鱼,渔船漂荡在河面,太阳未出,小而多的乌蓬已隐现在迷雾朦胧中,河水清冽冽,天空是有微光的蓝,像一块晶莹的玛瑙,鸟儿脆鸣,偶尔有小飞鸟掠过水面,颇有一番诗情画意,或许,正因如此,才有了文人墨客笔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点墨成景的山水画吧。在这儿,自是有一番芭蕉夜雨,青灯共酌的领悟,以及画船听雨眠的惬意。

  纯净的山水养育了纯朴的人们。许多人,都迷恋江南,不仅因其美丽的景色,更因其浓浓的人文情怀。热情好客的乡里人,用温婉的笑容,殷勤的问候温暖游子;纤纤细手,斟一壶茶,“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女子,巧笑倩兮;老人垂髫,或摇着扇子坐于藤椅,或追逐嬉戏于小河边,赶得野鸭扑棱着翅膀,鸡飞狗跳,笑语连连,其乐融融;羌管弄晴,笛声悠悠,诉说着繁荣,奏响了诗意的文化轻音。江南,春水绿如蓝,诗情话楼阁,能不忆江南?最忆,是那张张纯净如水,温润如玉的笑靥与山光水色下,那流淌着的、沁人心脾的诗书般清香的文化气息。

  风景美,生活美,文化美,怎能不令人沉醉?“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但愿醉入其中,荡舟心许,早晚复相逢。

  我曾收到一份来自江南小镇的礼物,那是一副茶具。精细的`做工,光滑如丝的杯壁,精致淡雅的纹理,小巧玲珑,古色古香,不得不感叹工匠的手艺啊!这一副小小的茶具,蕴含了多少劳动,花费了多少心思。更重要的,是它对精神的传承,对文化的诠释,都融汇于此了。就如同亭台楼阁的篆刻一样,把花草虫鱼,鸟兽飞禽雕刻得栩栩如生,不仅倾注了手工艺这的才华与汗水,而且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它们呼吸着,呼吸了几千年,传送着古老的文化,精美绝伦地挺立着。只可惜如今城市发展蓬勃,无情地冲涮了多少宁静单纯的静好岁月,篆刻小楼随时光渐渐湮没,无觅处。幸有江南古镇,依然散发着陈香,召唤灵魂归于恬静与淡泊,手轻轻拂着这些古老的飞鸟花木,仿佛遁入古老的文化中,想象着那些手工艺者沉浸于工作时的威风凛凛,淳朴的老百姓在屋檐下,庭院里谈笑风生的和睦,佳人才子淡淡地吟诵着心境,人生的感悟……一声声,一回回,化作和煦春风,吹拂在诗意浓浓的江南,文化沉沉的大地中……

  潇潇雨歇,梦醒凭栏处,无限江山,纵使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多么地繁华,都敌不过沉淀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古镇,因为,它氤氲着曼妙丰富的文化气息,绵绵不绝的诗情画意,红灯笼随风摇摆,似乎在欢迎着你,我,她,遂往宁静的归处。

江南的作文4

  江南,其美艳压万里群芳,其娇盖弥千亩心中的彷徨。如诗如画,空气中都能嗅到清新的芳香。每当回忆时,真实得像假的一样。江南的美,美得荒唐,美得夺走所有人的目光。

  安德桥下的水,蓝色绸带般的流着,缓缓地、静静地,安抚着岸上的万物,滋润着岸边寂静的道路。时轻时慢,一声洪亮的鸡鸣也终会打破这江南古镇的宁静,此时的太阳才露出来一角,在天边若隐若现,散发着光芒。

  原本宁静的街道终于有了动静,房屋也开始苏醒,在江南看来,又是新的一天,不变的`是安详,亦是人们脸上的笑颜。王安忆写过:哪怕是世界上的微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江南便是如此,暖色的光温柔地笼罩着这儿的每一隅,为她的魅力增添了一份可爱,为她的柔情分染了一丝俏皮。

  街道上的吆喝声也如约而至,一声声清脆响亮,带着亲切的乡音,引多少路人放慢步伐,品品江南闻名的美食,亦品到了江南人似火一般的热情。路边红了的花开了满树,与绿了的叶相互映衬,呢喃的燕语杂着柔和的轻絮,缓缓道出了江南的美丽,偷偷地交着耳语,透露出幸福的神情。错落的绿叶将行人也映成了绿色,窗帘外时见参差的人影,白墙黑瓦间传来欢声笑语,增添了一层动人的画意。

  太阳的金黄被时间渐渐地染成了艳红,一向平静的河水竟也变得热闹起来。远处的渔船载着一天的劳动在渔民的血汗中伴着天边绚烂的晚霞行驶在回家的道路上,河边的浣衣人也在夕阳的引领下,成群结队地往家返。

  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亮了起来,我时常分不清那错落的光究竟是人家的灯火还是漫漫长河中的点点零星,是那样美得脱俗,静得出奇。

  江南不只美在景,也美在人。

  江南好,最好是红衣。比满眼繁花更吸引人的也许仅是一个偶然走在桥上的红衣女子,点了绛,朱红色,眉宇间道不出的秀气,恰似春日冒出的第一枝新芽,一双眼似能溢出水来一般。又转念一想,江南又何尝不是一个女子?似少女,俏皮伶俐,似妇人,温婉淑德,似老妪,成熟大方。

  寂静的夜晚说向往热闹,你为之点上万家灯火。店前的叫卖,来往的行人,小巷的喧嚣,皆是热闹;游玩的人们望一品画意,你为之换上素衣,白墙黑瓦间,青苔石阶上,水中的涟漪,都是画意;江南,你亦是你,生活中的甜蜜,长卷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你是否知道,你是我写过最美的诗篇,安详静谧。

江南的作文5

  江南之所,天上人间。古来万千文人雅士挥墨江南,恣情于西子湖之灵韵,北运河之沧桑。然则缓步于微雨西湖畔,天也苍苍,水也茫茫,你是否嗅到那一丝怅怅然的气息,觉察到那阵“黏住过客思念”的淡淡秋风。

  林俊杰的《江南》,第一声便道出无尽忧思。“风到这里就是黏”,若未曾体会过江南的萧萧秋风,未曾经历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彻夜无眠,若未曾觉察过歌舞升平、宁静岁月中的思虑怅然,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但《江南》中所包含的忧思,那种“青青子衿”的思念,不知君能否感同身受。伊人“在身边就是远”,那个“溯洄从之”,不过“宛在水中央”的人,为何总是如梦似幻,无可触及?聆听《江南》,好似听见一位跨越千年的白衣才子,诗书满腹却感情失意,无奈之下独自伫立三生石边,举头望向皓月,苦苦诉说对情人的思念万千。最终无可奈何,只好将美好梦境“埋在江南烟雨中”。

  林俊杰的音乐,听来总让人感同身受,思绪万千,别有一番滋味。《江南》开篇,洞箫如泣如诉时,仿佛千年的沧桑在心间战战。江南确实美好浪漫、情深意浓之地,当年范蠡西施在这方乐土结为伉俪,夕阳余晖之下泛舟西子湖上,共看山水波澜,岂不快哉?但感情有春风得意时,亦不免有心灰意冷之日。《江南》将世人皆有过的对心上人的思念辗转谱写成一阙诗意乐章,道出了一切失意之人心灵深处的回声,借江南那可令人心旷神怡,亦可令人心肠寸断的秋风烟雨,叹息一段无缘的缘分,营造一声无声的.心碎,尝试一次无果的遗忘,末了却还是苦笑一声太年少,虽受伤了,也成长了。至于碎裂的一段苦情,就让其在江南风风雨雨的洗礼下,渐渐消逝。曲终,洞箫的长叹,似对伤痕的轻抚,是放弃,也是另一个轮回的开端。

  其实真情毋需大风大雨、轰轰烈烈。柏拉图式的爱情,正似那江南烟雨,理性而感性,虚无缥缈又精致典雅。流露不必山盟海誓,一个眼神,一次微笑,简简单单,却情意浓浓。若无缘,则无论多么像天造地设亦枉然;若有缘,一颦一笑足矣,何须多言?当破碎的感情已无力回天时,何不放手?这是感性的理智,这是理智的感情。好的感情是宁静安详的,携手隐于江南,流连山水,笑赏烟雨。这样看似乏味,然则陶元亮在归隐田园,过上真正平静的日子后,才吟出“此中有真意”,可见,爱情真意,人生真意,就在于不必苦求、平和宁静,这是江南烟雨式的宁静。

江南的作文6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桌上摊放着宋词,已是较老的书,不在洁白耀眼的纸张上,水墨淡淡的笔意,勾勒出杨柳千丝,碧水无浪,晕染着一派江南景象。

  读过那些传唱千年的诗词后,没有人不会在心中构筑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江南,江南在诗词中,在古人的念想里,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在那些或富丽或华美或清泠的字里行间,江南早已散漫成一片氤氲水色,浸入了文化之中,在生命里徒添一片水光波影,一派浅吟低歌。

  水光波影,水性江南,在我的臆想里,水与江南,是一个绝不可分割的整体,或许,还要加上某一个特定的时光。李唐开明繁华的盛世长歌,赵宋玉醉金迷的浮光掠影,沉淀在水的涟漪之中,沉淀成再不可复制的传奇。

  最爱苏杭,那个被称为江南的地方。那样深蕴而沉静的气韵,牵萦了多少人的梦里水乡。从没有去过那两个地方,然而却一直深深的记挂。苏州,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可还在寒夜里映着月落乌啼,牵挂着游子离人的断肠?梦里的苏州,繁华而古老,细水之上宛如飞鸿的石桥,桥边垂钓的老者端坐成千年不变的石雕;有骑竹马的孩子快乐的奔跑,口中哼唱吴越古老的歌谣;还有那些青丝飞扬的女子,腰缠长鞭,肩背龙泉,紫杉如花,长剑胜雪。无数次沉湎在那样的景象里,醒来的瞬间,怅然若失。

  还有杭州,我固执的认为,真正属于这个城市的名字,只有临安。临安,是“杨柳青青着地垂,扬花漫漫满天飞”的恍然若梦,是“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阕”的豪情壮志,更是永远相临咫尺,却脆弱的触手即碎的平安。

  柳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它的山水间,注定掩藏了太多的`故事,埋葬了太多的静谧与繁华。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一方水土一方人,江南水碧,萦绕的决不仅仅是朦胧忧伤。不论是苎萝山下的夷光,还是西湖畔长眠的岳武穆,碧水青山赋予他们灵动秀逸的面容与文思,也赋予了他们水性顽强的铮铮铁骨,教他们负起历史的托付,留给任后人怀想的坚强背影。任细水长流,任落英缤纷,他们站在历史的一点,倾尽全力的守护那脆弱如斯的平安。江南便是宛如西施的女子,轻歌曼舞,暗香盈袖,唱尽千年无尽轮转的华衰。

  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去今日的苏杭看看,看它是否同于我的梦里水乡。或许该去,去看看姑苏的园林与西湖的月色;或许不该去,任由它在梦里荡漾成无法割舍的水光。

  然而不论如何,我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名为“江南”的地方,静默地承接光阴的赠予,包括我的守望,与千年的苍茫。

江南的作文7

  波光粼粼的碧水,悠悠荡漾的木船,细雨霏霏的堤岸,蜿蜒斑驳的石墙。小桥、流水、人家如墨般渲染在这水汽氤氲的江南中。

  江南就像一幅朦胧古朴的水墨画,悠悠地弥散着淡雅的风韵。绿水环绕着白墙,垂柳休憩于河岸。两岸精致典雅的栏杆屋瓦,诉说着历经风雨、亘古柔情的絮语。丝丝细雨缓缓地散落江南,沾湿了行人的衣衫,晕染出江南婉约的气息。几句吴侬软语,如淙淙泉水滋润人心。水汽飘渺,远处的人影淡了,脚下的碧水静了,耳畔的声音轻了,化作绸缎般丝丝缕缕地飘落下来,沉积着江南的文化。

  踏着熟悉的青石板,“吱吱”地点缀着朦胧的江南,身旁的异乡人多了。他们也陶醉于这如仙境般梦幻的江南,不约而同地定居了下来。渐渐地,粉墙黛瓦隐去了,亭台水榭消逝了,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大楼耸立了,灯火通明的商业街密布了。两岸婀娜的垂柳旁矗立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奋力地吞吐着烟云,如画家般晕染着江南。云层厚了,蓝天暗了,人们的腰包鼓了,江南更朦胧了。

  在这雾气弥漫的江南,古镇不知不觉地退到了乡村。聪明的商人如切蛋糕般将古镇一截截、一点点地分开,关入精心准备的囚笼,衡量着文化的价值,标上骇人听闻的价格。几个心存江南、久居城市的老人,望着一墙之隔的江南古镇,仔细瞧了瞧入口处的'票价,攥了攥辛苦攒下的血汗钱,那份与家乡缠绵的思绪淡了。

  漫步在不时有叫卖声传入耳侧的古镇,四周的秀美风光似乎成了配角。无心观赏江南的亭台楼阁,无心留意微微荡漾的湖水远景,只是走马观花地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钻入商店购买着变了味的礼物。茫然地走出景区,愈感江南的朦胧。

  大街上,商铺林立,五湖四海的同胞带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来到江南。一家家川菜馆、一道道美味的湘菜,不仅让异乡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勾住了江南人的胃口。江南人的餐桌上菜肴丰富了,却已分不清江南的菜。豪爽地大口咀嚼着辛辣的食物,砸吧着嘴,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家人、与异乡人交流着。异乡人摇了摇头,他们来到水汽氤氲的江南想了解含蓄的江南文化,却不曾想它在城市化的洪流中渐渐地同化了,变得更加朦胧,模糊地暂存在年长的江南的记忆中。

  江南,你在哪里?我们想掀去你朦胧的面纱,却发现你已无处可寻。城市里的江南,是你早已失去的身影;古镇里的江南,是你遗弃的躯壳。江南,你还在吗?

  沿着污浊的溪流向前奔跑,城市的喧嚣飘然而逝。淅淅沥沥的微雨轻柔地随风舞动,浸润着一尘不染的绿林。虫鸟呢喃,娇花照水。清澈的溪水褪去厚重的衣衫,滋润着两岸葱茏的佳木,透着一分灵动与婉约。朦胧间,我仿佛感到江南犹存。悠悠的自然风光默默地滋润着这片灵秀的土地,呈现出亘古不变的独特气质,在每个爱江南人的心中播下一颗江南的种子。

  阴晴不定的秋姑娘洒下冰冷的水珠,一对爷孙打着油纸伞漫步在梧桐旁。“囡囡”“囡囡”老人幸福地传授着吴侬软语。

  天晴了,雾气散去了,爷孙远了,江南明了。

江南的作文8

  撑一把油伞,念那雨碎江南。

  那些烟雨纷飞的时日,君不知,归期遥遥无期。

  今日有雨,微凉。

  忆往昔,于榕树下,护城河旁,看雨丝点在河面绽放如花,带着层层荡漾开来的涟漪和氤氲的雾气,唯美至极。那个身段妖娆的女子,执一柄十八骨紫竹伞,衣素色旗袍,背影深深,隐没于雨帘。

  我是那未曾归来的游子,思念着江南。

  我只念,那弯弯曲曲的青石街道,只当年遥望小路尽头那透着生冷之息的青竹,那些高高低低的.黑瓦屋檐和奶白色的墙壁,还有那徘徊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

  我只是思念江南,与那一柄墨骨油伞。

  我只是思念那古色古香的烟雨小城,和那些淳朴憨厚的过客行人。

  我只是思念那热闹明快的杂货小街,和那奋力吆喝叫卖的布衣小贩。

  我只是思念那在散发阵阵清香的幽兰,和那一段被遮在层层树影下的小道。

  我只是思念那打着油伞如丁香般柔情的女子,和那满腹诗词笑容明媚的书生。

  推窗,这夜色在雨点的洗净下,如泼墨般,掠去一切尘垢,是那么黑,那么黑。我倚着窗棂,冷风却一下子蹿进来,初秋的天气,略微冷了,紧和了和衣,凭栏而望,观雨丝松松散散,下坠的速度却越来越快,直到碎了一地。

  我想,我还是念那不知归期的故人,念那柔情似水的江南。

  我念那人生中最美的光景。念那小桥流水,夕阳西下,溪水哗啦啦地飘向远处升起袅袅炊烟的人家;念那烟雨朦胧,斜晖脉脉,只剩下天际红彤彤的一片云彩在烟雨之中依稀可见,把落下的雨丝照的金光灿灿;念那布衣摇船,渔舟唱晚,只看得那一顶乌毡帽和那一艘乌篷船向着夕阳缓缓而去,还伴着古老的歌谣;念那枯败的槲叶落满了山中小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念那桂树枝头,夜莺在夜里鸣响;念那女子手中的,那一柄油伞……

  我是真真正正地思念了那个江南,我忆及那个女子,执一柄十八骨紫竹伞,衣素色旗袍,背影深深,隐没于雨帘。

  但我是真真正正地失去了那个江南,随着我紧握在手的那一柄油伞,真正地消亡了。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女子,走入了雨帘,背影渐渐转淡直至完全看不到了。我期待着她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但那抹素色的身影却没有再回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只是当年有雨,诗情画意;而今故国有雨,平平淡淡。

  而我念,那一柄十八骨墨香油伞。

  我念那,雨碎江南。

江南的作文9

  提到江南,我就想到了水。瘦西湖,多么古朴而温柔的名字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她的美描绘到了古今称绝的境界。她的水波总是如此潋滟,她的笑容总是如此宁静,比起“烟笼寒水月笼莎”又更胜一筹。她就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轻舞曼妙在微风之中,颔首的一刹那,“如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朦胧中她愈发旖旎,春水盈湖,摇曳疏影,颇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韵。水波在荡漾,微风在轻拂。柳絮在飘动,还有画船……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时,“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花离不开水,因此我想江南也应是花的温房。而我个人又较偏爱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问脸两边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满塘的菱荷,密密地开成一片。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光顾”她们的时候,晶莹的水珠滚动、停止、动荡、滴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儿又溅到了荷叶上。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半低半昂,帘卷香风,“一段秋光淡”。有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比天山的雪莲更温和,比曼陀罗更柔美,比熏衣草更端庄,比牡丹更自然……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更是它的.真实写照。兴许没有荷,江南便少了一种优雅,一种纯真。

  江南水乡,一定少不了是油纸伞。撑一把红伞,在小桥上驻足而立,这应该也是江南人欣赏自然的另一种方式吧!每到梅子雨落时节,街上的人都会撑上一把油纸伞,任由小雨串成珠帘,任由视线变得模糊,在街上自由行走,而女子则会款款而行。还记得白素贞与许仙是怎样相遇的吗?一把伞,造就了他们之间的美好爱情。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就来自于江南的那个下雨天。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的,江南的蝴蝶尤其美。比起其它地方的蝴蝶来,它们多了一种活泼、一种怡然。纳兰性德在《河传》中写道:“花枝,满庭蝴蝶儿”。因此,蝴蝶与花儿不能分开,蝶恋花是否就是这样来的呢?花需要蝶舞之美,蝶需要花香之溢。有一种花叫作蝴蝶花,颜色是紫色,小巧可爱,恰如一只蝴蝶,风吹花瓣,与蝶飞舞,神不像,但形像了。下雨天的蝶是最美的,因为“粉蝶沾湿,徒留一缕香魂”。

  画屏需摆在江南似乎才有韵味。“独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在古诗词中,江南女子似乎总是愁绪万千,思念就像是她们必经的阶段,而画屏,却增添了一份美感,一丝高雅。图画伴着女子,又像一幅画,像屏布一样,纯洁又不失天真,细腻的感情和画屏相互交织,弯弯曲曲,充满了古典气息。

  江南,明媚如春光,忧伤如秋风;明媚如风筝,忧伤如流水;明媚如笑靥,忧伤如落红……

江南的作文10

  风堙没了沧桑,渐渐地,等待被吹成了凄凉。

  ——题记

  感念故土,心是在那的吧?也许吧。

  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和爷爷奶奶一起踏上故土。许是没有来过的缘故,我们和当地人极为生疏,路上相视不语。村落在午后碎碎的阳光下显得孤清,万里蓝幕下这僻静的一隅怕是完全被忽视。村里有人三三两两地走动,拉扯家常,或者在田埂上依稀有几个擎锄挥镰的背影。锄头铲儿,一下,一下。镰刀镐头,一下,一下。阳光悄无声息地为劳动者送去金色的温暖。我脸上暖洋洋的,心头也很暖和。远远地老屋的轮廓映入眼帘,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望去,心中泛起涟漪。

  近了,近了。就是这个,我从未来过的瓦屋。

  黑灰的瓦片错落有致,却终敌不过岁月,显得破败不堪。墙壁灰中深黄,萧索的色彩让每个人内心都陷入久久地感慨。我虽是年幼却也泛起莫名的情愫。铁栏的窗户透射出特别的暗泽,锈迹肆虐,窗沿早已损坏,零散的灰白碎片遍布,脏兮兮的玻璃仿佛不透光的古井一般,映射着从前。残存的家具有股刺鼻的味道,有一片阳光驻在屋中竟有些冷。蛛网在房梁纵横,凝重中交错着、飘荡着。大门早已风光不复,深褐中夹着暗红,宛若十八世纪时期的复古式铁门,漫天暖色透着微凉缺陷。

  巨大的夕阳宁静地悬于天边,粉红,紫红,酒红,暗红,慷慨地笼罩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阳光,还可以顾及到老屋,游蛇似的金色光线穿透过屋中的空隙。北面,昏黄的天空沉下落幕,与我们相视,与老屋相衬,与故土相应。江南的`黄昏,总是这般,片刻短暂而悠长。

  一位老妇人带着小孩子,安详地在藤椅上摇啊,摇啊。天边霞光熹微,老人平和地看着我,看着孩子,看着天空。墨蓝的苍穹,繁星点点,极唯美的意境,像是上帝遗落的梦。灯光交织下,仿佛可以看到老人嘴角轻抖,似正在回忆什么往昔的美好。灯阑影稀,无风无月。

  如今,又是几年过去了,得知老家要拆了,再赶去时,废墟一片。鸦群聒噪地从头顶飞过。

  “古老”“淳厚”,这便是对故土残存的印象。唯一伫立着的圆柱上贴着告示。褪色的墨迹似在无助哀求,又宛若无奈颓然,亦或是愤懑抗议。一切都无声中诉说着,静谧到有窒息的压抑感。故土,还是故土,只人散;老屋,不再,只心归。

  模糊辨别出那地址,伫立、凝望。看那片废墟瓦砾,看那方深邃苍穹。爷爷感慨着叹息,老一辈的姊妹都相互惋惜。风,凄凉地刮过脸庞,也扫过心头。怎么也不相信,老屋只剩砾石一堆。

  日初醒,天色氤氲。大路上,一位老妇人,牵着小孙女,沐浴阳光。但眼里,有空洞,也有期盼。咀嚼阳光,耳畔听风。清笛渐响渐远,笛声绕云烟。

  释然。原人对故土,除了依恋,其余的种种都淡去了。也只能淡去。

  漫步青石板街,又走在油亮的柏油水泥路上,再次回首故土。我看到,村前的十字路口,一串灰白的风铃风中飘荡,它说,从前哪……

  与故土再见之后,怕是永远的别离。人转身离去,没有物什在原地等待。风满袖。

江南的作文11

  慢慢走在僻静的小巷里,我欣赏着晴日中的白墙黑瓦,感受夏日的闲情。

  这静谧的小镇,纵横交叉的街道并不算宽,而小巷更是窄。大街道的两旁都是一家家小却热闹的店面,卖着各式各样的小食、玩具。大街这些店哪儿都能见,我真正想看的还是那小桥流水人家。临河漫步,那充满江南风韵的建筑,贯穿古镇的河流,摇曳的杨柳,皆让我陶醉于其中。行至桥上,只见那富有古韵的蓬船,正穿行于潋滟的波光里。对面的石拱桥静静地伫立着,仿佛诉说着它经历的沧桑。岸上的小木亭下,有些许人在休息,摇着扇子,好不闲适!下桥走几步,不自主上了船,在船上看整个古镇,好似多了份富有诗意的恬静与幽美,渡口的青石板,桥在水中的倩影,让我浮想联翩。

  靠岸泊船,下船的地方有一家小小的店,生意不算好,卖的是糖画。糖画一直以来便是我最爱吃的古镇小食,于是乎我走过去要了一个糖画。“小姑娘,要什么样子的?”“嗯,画只蝴蝶吧。”“好勒!”店主笑着,用铁勺舀了一大勺深棕色的糖浆,微微倾斜铁勺,糖浆淋在光滑的`板子上,他慢慢移动着铁勺,糖浆时而细如游丝,时而是一道美丽的弧形,铁勺在板子上空飞舞着,糖浆如行云流水,勾勒出了一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店主趁热黏上棒子,晶莹剔透的糖蝴蝶就飞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满心欢喜。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家店摆在老木屋门口,木屋的门槛看上去有些老旧了,诉说着岁月的磨砺。木屋虽小却收拾得挺干净,靠墙摆了一排架子,咦?这里貌似不止卖糖画。我按奈不住好奇心,跨过门槛走进了这家小店。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小巧的木制品,有常见的木梳子、木椅子、小勺子,还有木制的小动物,小猪憨憨的,小狗萌萌的,小猫懒洋洋的,各个栩栩如生。小店最里面摆着一张桌子,桌前坐着一位师傅,手里拿着雕刻刀正雕刻着什么。我正想走上前看清楚,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视线,抬起了头,冲我笑了笑,又低下头去,继续雕刻着。他是那么的专注,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嘈杂的吵闹声,仿佛被阻挡在门槛外,木屋内时间仿佛突然静止了,我好像听到了墙上挂钟的滴答声。这就是传说中的“手艺人”吧。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手艺和文化都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糖画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雕虫小技,但要拿捏到位,一气呵成,除了熟能生巧之外,还要有精妙的绘画构思。看似不起眼的手艺中,却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今天还有古镇,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古老的文化和手艺,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要去哪里找寻文化的足迹?

江南的作文12

  也许就只因一个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四月便掀起一阵自江南捎来的风。字典里的春天被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唤醒,原计划的黔东南民俗风情之行被文人墨客满地滋生的苏杭代替。

  于是,接连几日都在江南水乡中泛舟遐想。一时间,犹见无数诗者夜船吹箫,人语驿边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到底是怎样一位风度翩翩的才子,竟引无数文客日夜争相思量。

  而当踏上杭州这方水土,除了河坊街还有少许古建筑以外,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化城市构造让人有些许失落。钱塘江更是见水不见山,古朴的书香才子气息被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遮盖得难觅踪迹。虽然意料之中,却难免失望多于期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有来到西湖边,你才会惊叹苏轼笔下的西湖真有着那样无可替代的美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惹人沉醉。湖畔绿柳含羞低垂,桃花暧昧惹眼,真真儿是此翻春色无限好,才因此从四面八方吸引来了热闹的人群。有人为景,所以到处留影;有人为心情,因而触景生情。而我,不远千里,只为眼前那一处浓如泼墨,迷如幻境般的`烟云。

  湖面远处,零落着三四船只。雾色渐浓,天地水相接,一副副黑白山水画跃然眼帘。如临茫茫阿兰地,似梦似幻,亦真亦假。我开始痛惜为何不成为一名画家,能亲手将此景自笔尖倾泻而出,才算把境界尽揽怀中。

  见此番美景,方又想起西湖的种种传说。白娘子与许仙西湖结缘,断桥相会。人妖相恋,夫妻恩爱。然后又因触犯了天规,一个被压于雷峰塔,一个自甘禁于金山寺,与雷峰塔两相守望。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空自凝眸春风笑人瘦;盼如潮汐一日看两回,归去同修金山对雷峰。"

  自古多情伤离别, 白蛇传的结局还算好的,至少分别18年后二人终得以重聚。而现在,有多少人慕名这凄美的爱情故事,千里寻桥相会。脚踏青石,却依旧在自己的爱情里来来去去,居无定所。不是有情人,这断桥踏上去千百遍也寻不到月老的印记。年深月久,桥依旧,人已非。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白娘子与许仙那样甘愿为爱情冲破世俗与规矩,也非所有人甘愿为彼此等上18年。也许在当下,多数人都过得太明白。人生大抵就是活下去,至于最终同谁一起都无所谓。

  我们没有刻意上断桥,西湖类似这样的拱桥很多,大小形状不一。大约在我心中,上哪座桥的感觉都已相差无几。倒不如晚风来临,似镜水面荡起微微涟漪,夕阳抓着娇羞的杨柳时别一番深情。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随着雷峰塔越渐灯火通明,吵杂拥挤的行人开始消散成湖水里灯光玲珑的倒影。怀揣着徐志摩的情怀,最后嗅一嗅春柳的馨香,挥挥衣袖,就此作别西湖,依依不舍。

  四月烟云江南的脚步还在继续。一路用镜头收捡眼前如画美景,一路在心中勾略通达意境。时光千里,情未央。借一方山水,追寻我的归舟。

江南的作文13

  走过江南,你在看孤独的风景。

  ——题记

  梦里江淮,十万烟火缠绵。仿佛一篇典雅华丽的汉赋。在精神上,它是一座优奢而写意的城池,珍珑且丰美。几年离索,终难刻成旧时花落的季节。

  青石板铺成心中的黛色画卷,那泼墨的十里长廊,永远驻足心田之上。雨送微凉,荷塘风起。月浅灯深,醉卧古藤荫下,吟唱一首笙歌婉转。

  如今,我站在古藤荫下,推土机夹裹着尘埃汹涌的压过来,压碎花开次第,直至万紫千红不复;看着脚手架满满得搭在古意弥漫的围城里,看见古寺佛塔深深叹息,满目霓虹,再难恢复神往的昨日容颜。

  旧城在倒下,新城以推翻一切的姿态汹涌而来。

  梦忆江南,梦忆那诗书礼乐浸透的江南,梦依那一座古城脉络,梦忆旗袍油伞的如花女子。历经唐宋百年时光的打磨,它才浓缩成时代的精华,才有了如今格局稳固,气场强大的摸样。而这气场强大的江南氤氲在唐诗宋词里,也不失娇柔与妩媚。黑瓦白墙令人怀念,古旧的老街,廊檐的青苔记录了多少江南的专属记忆。

  我从梦中惊醒,耳畔满是推土机日夜凶残的嘶吼,眼前林丘壮丽的摩天大楼;我从失去本色的青葱河水中醒来,还是江南!却非江南!

  犹记梁思成先生的泪水,他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女人气节,痛斥拆墙的人们,他向高层上书,一边流泪,一边走过苍老的古城墙,很难想象,他当日以怎样深情而绝望的目光目睹一切做古城的消失,或许今日那样动容的'捍卫已渐消逝。他的眼泪像一句不祥的谶语,我们过于草率地毁弃了辉煌而古老的城池。

  行走在如今的江南,还依稀能辨出乌篷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另一个上海另一个深圳,另一个天津。现代化在粗暴地掠夺我梦中的江南,我看不见东风,看不见那些桃红柳绿。翠柳长堤,我缄默无语。断桥飘雪的悲伤,鹊桥飞雨的哀伤,青史遗花的忧伤,仅一瞬,便郁愁难当。消逝的江南,好似四月的风拂过柳枝,吓坏了柔弱的柳絮,一团记忆苍白了晴空的云朵。

  幸而如今,江南还未完全死去。时光慷慨地允许我做一个属于永恒的梦。梦里江南恰到好处拥吻现代的霓虹,也恰其分地保留明清的烟火。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这或许能为如何保留江南的美做一个最好注脚,千年之后,依旧古韵古香。

  夜深,我又一次入梦。梦里,霓虹的背后有藤荫,新城的转角,偶尔发现青砖黛色的老街…

江南的作文14

  暑期刚过,空气中还残留着夏天独有的莲花清香,散发着让人沉静的香气,赤脚踏在这宁谧的荷塘中,不似北方的池水那般冰凉,那是种温柔的暖和,柔柔的水包围着。江南,我的故乡,我终于又回来了吗?

  自离开你,已过了春秋几度,曾几何时,让我习惯了你,让我依赖你,让我深刻地记得你的每个细腻的妩媚。那种属于你的清新淡雅,沉淀了几千年,却能感受到你的高雅依然存在。

  烟雨蒙蒙中,离开你时,有的只是对外界的渴望,忘记了你那温柔的轻抚,再回望时,你改变了吗?

  踏着蔓蔓的青石小路,回忆着幼时的江南,也如同这般地清雅,两边的河道停泊着密密的扁舟,几个船夫稀稀疏疏地摇着船,等待着游客,他们身上散发着朴质的纯真,有着江南最古老的品质。我搭上一艘木船,看着两岸白璧青砖的房子,又有种回到以前的无忧,带着无尽的期待,数着家门前的船只。杨柳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婀娜多姿地点缀在江南的每个角落。

  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岸边石栏杆上也有三三两两的人呼吸着早晨最清新的空气。再过些时,石阶上也多了些浣纱的妇女,哗哗的流水声,谱出了最完美的乐章。

  江南的房子总是双层的.小楼,我在一座石桥下船,慢慢踱上桥时,江南的景色也慢慢展露在我眼前,登上桥顶,便能看到江南的河道,两岸坐落着许些房子,望过去是青白的交相辉映,好像一直延伸到天边,高大的柳树遮住阳光,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朦朦胧胧的好似梦中。

  漫步在青砖石上,渴切想记住江南的每一个细节,一草一木,似乎都带有那份淡定的气质,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天下着蒙蒙细雨,让整个江南蒙上了水汽,也为江南增添了迷蒙与神秘。夹杂着雨滴,我踏进了苏州的园林,这些融汇了古典艺术的建筑,是江南与世无争,清新淡雅的最好代表,它没有故宫的霸气,它是在外漂泊久了的人,最温暖的家,淡雅而又玲珑,凭栏木雕,镂空花窗,亭台楼阁,园林的美,是江南最好的诠释。

  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晚霞映红了天空,披着霞彩,步入了古街。霞光一点点地消失在天际,古街上店外的灯笼一盏盏的照亮了夜晚,在黑夜来临前,傍晚的古街在蓝色的天色中,显出可迷幻的美。店的后面是一条条的河,灯光从一家家店的木窗木门中渗透出来,照亮了夜河,折射出的柔和,夹杂着古典的风味,诉说着几千年来不变的江南。

  江南是这样的温柔,哪怕耀眼的阳光,在她这里,也是那么的柔和,她就像温柔的女子,高雅,清新。

  夜江南,雨江南,我的故乡,江南。

江南的作文15

  徽州的江南是徽杭古道入口第一个村庄,江南古称竹(祝)山,据说江南村前有数千亩竹林,竹山村便隐藏在茫茫竹海之中,竹林中有一条石板路通往徽杭古道,竹林尽头与山峦间便是村落,竹山因此得名。

  南宋初期,赵构称帝,建都杭州,公元1120年秋, 歙州人方腊起义,占据歙州(后改名徽州),同年岳飞率部镇压,在竹山与义军交战;义军藏身于竹海之中,袭击岳家军,于是一夜之间,岳家军砍去竹山村前数千亩竹林,剿灭义军,对于这场战争人们便没有争议,只是岳飞在取胜后见当地是风水宝地,在赖布衣的指点下,挖断了龙脉(至今留下许多叫斩龙凹的地方),以至徽州在此后数百年不曾出一个人物来,这让徽州人有了千年怨恨, 徽州人代代口传视岳飞为仇人,而关于这场战争只留下“竹山间,摆战场,千刀万刮,一个竹节一个丁(兵)”的歌谣。

  几百年后,“洪杨劫乱”(又称“长毛反”)中,江南附近的村民在徽杭古道的关隘上将太平军杀得落花流水,于是关隘便有了“江南第一关”之称。如今的竹山村前是数千亩良田,俗称“竹山间”。

  从竹山间沿古道走进村落,当年花岗岩的石板路被水门汀覆盖了,只有窄窄的小巷还是古香古色,撑着伞在小巷中行走,有着戴望舒的忧结,仿佛置身于烟雨江南的音韵,雨落在石板上浅起水花,但这是徽州的江南,传统的村落,我听见雨滴在明堂上的声音,抬头望见一古宅的门楣写着“昇平人瑞”、“御书钦赐,”还有“百岁寿翁许宗益建”等砖刻,这座建于乾隆癸卯年的民居在见证数百年风雨后依然坚强,只是门楼额匾残缺不全,屋内的木雕早已破坏,而门口外的残垣断壁上随处可见明朝的.瓦砾。离古宅不远有座祠堂,它没有传说中的雄伟,但庄严依在,人们仍在为它筹款修缮;祠堂两侧大多是前清和民国建筑,看不见奢华的样子,但高大,并且一幢紧靠一幢;马头墙太多是武式的,这在登源河并不多见,石板的两边布满了青苔,给人恬静的感觉,很难想象当年徽商的匆忙和街市的繁荣。

  岳飞的举动触及了同在朝廷的秦桧底限,这位有着故乡情结的徽州人,最终利用赵构的心态除去了岳飞,并成了千古罪人,历史就是这样纠结,让人迷惑,令人遗憾,但在徽州人心中秦桧是徽州的功臣,一如“秦字体”(宋体)永留青史。

  离开江南时,雨停了,整个江南沉静在雨雾之中,隐隐约约,她从不张扬,即便是今天(每年从江南村外小道走过数十万游客),或许这就是徽州江南的恬静所在吧。

【江南的作文】相关文章:

江南的作文07-30

江南的作文03-17

又江南作文03-19

忆江南作文07-11

江南小镇作文07-08

江南民居作文07-28

江南的记号作文07-28

怀念江南作文07-25

行江南作文07-25

江南秋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