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50字18个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孔子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器皿,守庙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2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车夫回家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3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态度。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4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5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6
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
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
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就是成全别人。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7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8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孔子的故事》,孔子是很厉害的著名的文学家,就让我们看看他有哪些厉害的地方。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教育事业的开端》主要讲孔子博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来给他做门徒。在他三十岁左右有了第一批弟子。第一批第子里面有子路。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大约二十一岁开始接受孔子的教育。他们对自己的'儿子说一定要去孔子那里学,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9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0
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1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2
有一个人掉到了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就跳下水去,把人给救起来了,家属为了感谢他,给了他一头牛,他也就收了。
别人就开始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于是就表扬这一个学生,说这一个学生做得很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之人被救。
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会有人愿意去救。所以我们要看客观的`效果。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3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4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名,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5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6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7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 18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介绍孔子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孔子的故事03-09
孔子的故事【实用】03-11
孔子拜师的故事03-25
关于孔子的故事03-27
孔子的小故事100字左右(通用22篇)04-26
孔子拜师的故事【必备】03-25
(荐)孔子拜师的故事03-25
孔子的故事15篇(实用)03-09
关于孔子的故事14篇【优】06-14
经典小故事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