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及评点

时间:2023-09-13 14:20:20 文圣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及评点

  《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及评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及评点

  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3]、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文学赏析

  《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然而面对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铿锵有力的“不怕”二字,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明显暗示了对围追堵截的敌军更是不值一提。“等闲”意思是“轻易;随便;平常”。“等闲”两字将困难轻轻一描,呼应了“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蓝图,是“面”的体现。

  颔联承接“千山”,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俯瞰五岭和乌蒙山这两个典型的高山峻岭,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写法,是诗人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腾”和“走”的动态化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反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承接“万水”,诗人还是以点带面选择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长征图”。奔腾的金沙江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山山水水都在为红军的胜利纵情欢唱。横跨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没有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令人望而生寒,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巧渡金沙江的战斗,在强大敌军的追击下,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红军仅用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偷渡过了金沙江,全歼对岸守敌,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围。诗人把寒冷的江水写得如此温暖,那是在战斗胜利后,诗人在江畔流露出的胜利的喜悦。另一处水是大渡河水,红军在阴冷的天气下夺取泸定桥,泸定桥的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面之上,寒光闪闪,不由地让人想起大渡河战役的惨烈场面。一“暖”一“寒”,对比强烈,既是客观事实,又是诗人的心理感受。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可见红军的英勇无畏。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此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头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更喜”承接红军在敌人的重围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其实,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出了战士们的双重喜悦,一重是战胜雪山的喜悦,一重是胜利在望的喜悦。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妙。全诗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片断1

  教者兴致勃勃走向讲台,在黑板中间写了两个挺拔、秀美的大字──长征。旋即他说道: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谁先说?这时,一个女生在黑板上展示一幅地图,她手执教鞭,大声说:这是我在中学历史老师那里借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看红色箭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边激战边挺进。越五岭,打湘江,占遵义,过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过荒无人烟的地区,历尽千辛万苦,跨过万水千山,终于在1935年9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教者夸奖:介绍得好!

  教者接着说:9月29日下午,红军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在这次干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我们的胜利,又详细地介绍了陕北的情况。为了鼓舞大家的情绪和斗志,他说:我刚才写好一首诗,现在就读给大家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毛主席便用清脆的湖南乡音,铿锵有力地朗诵了他的新作《七律·长征》。

  此时,银幕上出现《长征》诗,随着教师激越、坚定的朗读声,学生仿佛置身于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中。

  评点

  此片断有两巧:一巧是学生介绍背景,新课伊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种越俎代庖的设计,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二巧是教师扮演伟人,诗情涌动,进入角色朗读,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2

  师:这首诗被视为毛主席诗作之冠,是中国诗歌创作史上的不朽之作,全诗仅用56个字就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是怎样高度概括地来写长征呢?请同学们首先读诗,按着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方法,先把诗读熟。看谁能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情感?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桌间巡视,大约10分钟后,各组汇报。)

  生:这首七律采用史诗般的笔法,于轻快流畅的节奏中叙写了红军一年来历经的艰险征途,将胜利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寄寓在轻松的叙事之中。下面我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得豪迈、激昂。)

  评点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教者深得个中三昧。尤其是本诗节奏感和音韵美特别明显,琅琅上口,因而在教学中朗读尤为重要,教者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理解含义,体味情感,无疑是抓住了本课的教学关键。

  片断3

  生:我们在小组讨论中,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不太明白,请您指导。

  生:老师,您是怎样理解诗中的腾和走的?

  师:(在黑板上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示意图和腾细浪、走泥丸简笔画,边画边讲。)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都极言其大;而细浪、泥丸又极状其小。一方面,从实际形象看,五岭、乌蒙这些大山确实是逶迤磅礴的;但另一方面,从红军的革命豪情来想象这些大山,却只不过是细浪粼粼、泥丸滚动罢了。愈写山形之大就愈见万水千山的远征之难;愈写看来之小,就愈见红军之不怕和等闲视之的程度。大小相差愈大,红军的英雄气概就愈加突出。在这里,腾字使五岭群峰呈现翻腾动态,走的本义是奔跑,与前句的腾字相应,也画出了乌蒙山脉的动的情状。

  生:老师,我明白了。一个腾字,一个走字,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风貌。

  评点

  首先值得称道提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对诗句内蕴理解深刻,对诗人感情体会深刻,整个教学立足点高,不失之肤浅。

  片断4

  师:谁能讲讲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使我想起学过的《飞夺泸定桥》,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大渡河翻滚的波涛声,仿佛看到了红军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前进的壮举。铁索寒中的寒字,既写出了桥上13根铁索寒光闪闪的样子,又写出了夺桥之战的惊心动魄,还表达了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

  师:说得好!

  评点

  这里无需多加解释,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结合诗句,谈体会,说认识,教者、学生与本诗浑然一体,知识、能力、情感、道德、审美诸方面的教学互相融合。两个仿佛道出了该生对作品的独特的感受,另外,对寒的理解也是非常到位的。

  片断5

  师:毛主席一生爱山。长征途中,他登了大大小小不可胜数的名山、大山、高山、险山。作为革命家、诗人,他对山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大家在课外阅读中收集不少资料,谁能说一说毛主席在长征途中还有哪些咏山之作?

  生: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师:这首着重写山之高峻。

  生: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师:这首着重写山之磅礴。

  生:山,剌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师:这首着重写山之坚强。

  师:这三首词,通过对山的险峻、广阔、锋利的描写,塑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形象,歌颂他们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战斗力。

  评点

  教者不囿于《长征》教学本身,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而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进,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及评点】相关文章:

课文《穷人》教学片断05-03

《猫》的教学片断及评析04-27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02-18

《迟来的微笑》评点05-02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02-16

《他们需要关爱》教学片断02-16

《三袋麦子》的教学片断02-19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02-17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片断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