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养生误区

时间:2023-07-31 15:20:23 王娟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3个养生误区

  养生是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用健康科学的图文、音乐、行为、活动、药械、饮食等等,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来调理身心,达到未病先防、不适消除、已病促愈、病后复原之保健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3个养生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13个养生误区

  13个养生误区

  1.鱼吃得越多越好

  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鱼的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长期过量食鱼,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脑溢血等。爱斯基摩人以食鱼为主,有人发现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脑血栓症,但脑出血却成了他们的重要死亡原因。

  2.口香糖能健齿

  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分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毒性较强,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可危害人体健康。

  3.多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开胃健脾,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能促进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4.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吃完饭后,胃肠蠕动增加,心跳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此时吸烟,人体对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使更多的化学毒物吸入人体内。实验证明,饭后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烟的中毒量还要大!

  5.旁人吸烟,与己无关

  很多人都认为被动吸烟远没有吸烟的害处大,对身边的吸烟者过于宽容。德国一位肿瘤防治专家根据研究提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认为吸烟对旁人的危害比自己还大!特别是高浓度的亚硝胺,被周围人吸入的比吸烟者本人吸入的还要多50倍,相当于每小时吸30支烟。所以人人都有权利抗议身边的吸烟者,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

  6.饮酒可增强性功能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在初期,少量饮酒能促进性兴奋,正如常言所说的“酒壮色胆”。但长期饮酒,就会产生抑制作用,只会减弱性欲,导致阳痿早泄、障碍、性交不能,最终造成性功能丧失。酒精还直接影响精细胞的生成,使生育能力下降,造成胎儿畸形,殃及后代。晋代诗人陶渊明一生热爱饮酒,所生五个孩子不是愚钝就是白痴,使他追悔莫及。

  7.饮酒能御寒

  酒精在体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极小的,酒后有暖烘烘的感觉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给人一种增加了热量的假象。此时体内散热加快,如果真正供给热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供应不上,就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极易发生伤风、感冒,招至疾病。进行冬泳的人更不能在入水前饮酒,否则会很危险。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的人应多吃含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加热量。

  8.胖孩子身体好

  营养不良的孩子很瘦弱,使人可怜。营养充足的孩子白白胖胖,讨人喜欢。物极必反,营养过剩,形成肥胖儿,不仅操作智商下降,视觉、知觉和接受能力会低于正常孩子,容易患弓形腿、平底足,长大成人后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

  9.给孩子吃补品对身体有好处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保健品、滋补品,如:蜂乳、蜂王浆、花粉、鸡胚宝宝素、人参口服液等,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营养,有利于生长发育而健壮结实。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因为这些保健品、滋补品中很多都含有性激素类物质,具有促进和加强性功能的作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的现象,令家长十分难堪。补品可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有问题要请教医生。

  10.身材当然是越高越好

  现在人的身高是一代比一代高,这主要是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所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不变,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公害”。身材过于高大,消耗的能量多,会加重心脏负担,抗病能力降低,功能调节变差,寿命也会缩短。很多调查资料证实,高个子没有矮个子寿命长。

  11.多晒太阳有好处

  太阳中的紫外线能使皮下脂肪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为生理上的这种需要,夏季每天让脸和手在阳光下暴露10分钟就足够了,冬天在室外散步半小时也就能补足体内维生素D的需要量。过度晒太阳不仅会使皮肤过早衰老和干皱,还会引发白内障和皮肤癌,损害健康。

  12.嘴唇干了用舌头舔

  唾液中含有粘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等物质,舔唇时如同给嘴唇抹上一层浆糊,风一吹,水分蒸发,形成干膜而皱缩,干燥感觉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嘴唇越舔越干。正确的方法是用护肤脂或植物油搽嘴唇,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A。

  13.梦有碍健康

  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并无什么影响。人人都会做梦,从来不做梦的人反而不正常,大脑可能有问题。如果经常做恶梦,那就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春季养生的四大注意

  1、要防倒春寒

  何为倒春寒呢?所谓倒春寒指的是气温回升较快,但是过几天气温又会大幅度下降,如此反反复复;也指,白天暖和,早晚气温比较低,即温差大。因此,为了对抗倒春寒,不要过早的脱掉冬装。当气温回升较大的时候,也不要过多减衣,应该随身携带外套,尤其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2、要注意补水

  季节的变换容易干燥,因此很多人会在春季出现上火的症状。所以,在早春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热性食物,喝水的时候最好是喝温开水或茶,不要贪凉。

  3、要注意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也就是人生存的根本。好的脾胃能提高人的身体免疫机能、防老抗衰。因此,早春更应该注意调理脾胃。如何调理脾胃?首先,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多吃粗粮。其次,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再次,平时应该多锻炼。最后,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脾胃调理也非常重要。

  4、要防春困

  早春由于气候的原因,很容产生春困现象。春困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如何防春困呢?首先,多吃碱性食物;其次,每天保持午睡习惯,但是在30 分钟左右为最佳,不要睡太长时间;再次,正确按摩头、面部;最后,多亲近大自然,多参加体育锻炼。踏春郊游、呼吸新鲜空气,都是不错的选择。

  春季养生的禁忌。

  1、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进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 健康饮食忌多多益善任何补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2、忌以代食。

  补不如食补,重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3、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膳,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秋季养生饮食原则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宜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其次,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4、应忌过燥食物

  中医养生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可吃解暑食物

  虽然已过立秋,但是秋老虎的威力可不比夏天小,同样要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一般来说,喝些绿豆汤,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秋季养生饮食禁忌

  1、注意速度

  很多老人牙齿不好,或者装有假牙。食物咀嚼不充分会影响吸收,吃的太快也有可能将假牙吞下。

  2、不要吃得太饱

  吃得过饱增加肠胃负担,容易造成腹部不适。而且长期暴饮暴食也容易导致胃下垂。

  3、注意食物温度

  胃部对食物的温度异常敏感,过热和过冷的食物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功能。

  4、不要吃太硬的食物

  秋季养生食物太硬不宜消化,而且长期吃太硬的东西,很容易造成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健康养生的饮食方法

  1、复合维生素早饭后吃。

  研究表明,补充适合自己的复合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那么,为什么要在早饭后吃呢?一来它可以提供人体一天所需,让你有精力投入工作学习,二来不至于给肾脏造成过大负担。

  2、每餐之前喝两杯水。

  这样做就能保持身体一直处于“水当当”的状态,还能控制食量。荷兰一项研究显示,饭前喝两杯水能减少饥饿感和食物摄入量,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3、把咖啡加在牛奶里,而不是把牛奶加在咖啡里。

  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杯子里倒满脱脂奶。然后喝掉1/5,再用咖啡把它填满。这样,你就能摄入人体每天所需的25%的维生素D和30%的钙。

  4、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

  快餐里的热量和盐一般都严重超标,虽然我们拿吃进肚里的脂肪没办法,但一大杯水可以帮你稀释体内钠的浓度,让你离高血压远一点。

  5、不放弃每一个吃洋葱的机会。

  很多人吃菜时会小心翼翼地把洋葱挑出来,唯恐避之不及。这就大错特错了。洋葱含有大量保护心脏的类黄酮,因此,吃洋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尤其在吃烤肉这样不怎么健康的食品时,里面的洋葱就是你的“救命草”。

  6、有条件的话,用凉水泡红茶。

  最近美国农业部研究发现,与青菜或胡萝卜相比,一份红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它可以有效帮助你抵抗皱纹或癌症的侵扰。凉水可使茶中的有益物质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慢慢溶出,你所要做的只是多等待一会儿。

  7、下午三点,准时加餐。

  也许赖床可以成为你不吃早餐的理由,但下午三点的加餐就不能用任何借口推托了。在午餐和晚餐之间补充营养,可以帮你度过一天中最疲劳的时期。酸奶、水果、饼干都是不错的选择。

  8、橘子带着“白丝”吃。

  很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其实,这里面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苦中带甜的口味,仔细品尝其实并不差。

  9、每天订个喝水任务量。

  忙碌的工作会让你在口干舌燥时,才想起一上午都没喝水。在办公桌上准备一个1.5升的大瓶子,把一天要喝的水倒在里面,给自己规定喝完才能下班。

  10、买水果时拿不定主意,就选深色的那种。

  虽说水果的外观五花八门,但要衡量健康性,深色水果肯定更胜一筹,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当你摇摆不定时,选择李子、乌梅这类黑色的水果准没错。

  11、用热水漂洗肉块。

  在切块的肉上铺一层厚纸巾,可以吸收油脂。如果你想去得更干净,可以把肉块放在漏勺里,用热水漂洗。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去掉大约一半的脂肪。

  12、把拌凉菜改为蘸凉菜。

  不是只有烤肉热量高,酱汁一样会给原本健康的凉拌菜带来不少热量。所以,把调好的酱汁放在一个小碗里,用切好的菜蘸着吃,这样,你需要的酱汁只是原来的1/6。

  13、有些“素”菜要“荤”着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点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或凉拌都可以,如果南瓜用来煮粥,那么保证其他菜里有油,让它们到肠胃里会合。

  14、晚餐更要打好脂肪保卫战。

  有些人早餐、午餐不吃含脂肪食物,认为晚餐多吃含脂肪食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在一顿饭摄入50—80克脂肪后的几个小时,血管弹性降低,血液凝血因子急剧上升。所以,即使白天吃得很清淡,也不要试图在晚上补偿自己。

  15、睡前吃些高纤维食品。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说:“睡前半小时吃些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有助于睡眠。”食用谷类食品是最简单的补充纤维的方法,而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纤维量只有身体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议抓住睡前的最后时刻补充一下。

【13个养生误区】相关文章:

养生中的养生误区05-03

养生保健的误区02-24

生活养生误区02-25

早晨养生误区02-25

养生的常见误区04-27

女性养生的误区04-25

关于养生的误区04-25

日常养生的保健误区02-24

秋冬养生避免的误区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