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10-13 14:42:08 王娟 数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21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习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学法:

  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过程:

  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习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

  2.探索新知过程:

  首先,我引用课本的议一议和猜一猜中的两组式子,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猜出结果,并自己归纳出乘法法则。其中利用导入中所书写的式子,节省课堂时间。

  对于例题的选取,我先了两个例题,例题共五个小题,我先示范做一个题,其余让学生尝试用刚学的知识自己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先示范做题的步骤和格式,再查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其中还利用例1引入有理数中倒数的概念。在例题的选取中,我还有意挑选了不同的题型的乘法计算题:例1是两个数相乘的,(1)小题是一负一正相乘,(2)小题是两个负整数相乘,(3)小题是两个负分数相乘的;例2是三个数相乘的,(1)小题含一个负数,(2)小题含2个负数。这样做既可让学生了解不同题型,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准备。我还利用例2的第2小题添加“0”改变题目,让学生了解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0,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知识,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对于乘法中确定符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例题中式子的观察,以及对原有乘法知识的回顾,提示学生留意各个式子中负数的`个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课本76页议一议中的积的符号的确定问题。

  3.随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题的选取中,我也有意选择了多种题型加以巩固,并增加了一个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的题型,让学生再次了解要先计算小括号中的加法,明确此类题型的计算顺序。

  4.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大致回顾本节所学的内容,主要问了三个问题: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些什么内容?

  (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3)什么样的数互为倒数?

  5.作业:

  作业我同样选取不同题型的五个计算题,目的是想查看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哪类题型还留有疑问。

  6.自我评价:

  这堂课我觉得满意的,是能够利用短暂的45分钟把要学的知识穿插在学与练当中,充分地利用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并且能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觉得自己对于课堂上学生做练习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处理还没有能够处理得很好,我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再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另外对于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问题,我觉得自己归纳得还不是很到位,我想解决的办法是在以后的练习中再做些补充,让学生加深理解。从中我也得到一个教训,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应该多学习教学方法,多思考如何归纳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帮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章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通过学习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及总结概括能。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难点: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化为1这一步时,应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会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是觉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困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采用了趣事导入法、类比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动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合作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新知识化难为易,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鲁班造锯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故事也正体现了数学中常用的类比数学思想,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类比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再让学生通过解1道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探究新知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已有知识的实际现状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我设计了4道很简单的小问题题(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得出4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从而很顺利的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再给出5个不等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再启发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骤,进一步比较知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巩固练习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解2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不含分母、不含等号,一个含有分母、含有等号。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让学生更容易注意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

  4、小结

  设计一个问题(议一议):解不等式移项时应注意什么?系数化为1时应注意什么?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应注意什么?是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

  注意:解不等式移项时要变号但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或乘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空心点。

  5、作业布置

  让学生把教材第126页第1题和第2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由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经过茅草割手的事实类比发明了锯子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从而让他们通过回顾和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借助类比思想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深刻体会温故知新的成就感,进而轻松愉快的获得新知识。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3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⑴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

  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复习旧知识,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活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习题:略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五、教法说明

  设置上述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研究时要与等式的性质进行对比,大家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实质是移项法则),请同学们观察①②题,并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教师活动: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强调指出:“仍是不等式”包括两种情况,说法不确切,一定要改为“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者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叙述不等式的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对比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性质(强调所乘的数可正、可负、也可为0)请大家思考,不等式类似的性质会怎样?

  学生活动:观察③④题,并将题中的5换成2,-5换成一2,按题的`要求再做一遍,并猜想讨论出结论.

  六、教法说明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用彩色粉笔标出来,并设疑“原因何在?”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呢?为什么?

  师生活动:由学生概括总结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将不等式-2<3两边都加上7,-9,两边都乘3,-3试一试,进一步验证上面得出的三条结论.

  学生活动:看课本第124页有关不等式性质的叙述,理解字句并默记.

  强调:要特别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

  实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实质上是对不等式两边进行“+”、“-”、“×”、“÷”四则运算,当进行“+”、“-”法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只有当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改变.

  学生活动:思考、同桌讨论.

  归纳:只有乘(或除以)负数时不同,此外都类似.

  (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可得到x9

  (2)如果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到

  (3)如果在5-2的两边都加上a+2可得到

  (4)如果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到

  (5)如果在80的两边都乘以8可得到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出答案,教师订正,并强调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2.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请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习题.

  例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1)x-7>26(2)-4x≥3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师板书(1)(2)题解题过程.(3)(4)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两个学生板演,然后师生共同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七、教法说明

  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进行对比,并将原题与或对照,看用哪条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要强调每步的理论依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与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时书写要规范.【教法说明】要让学生明白推理要有依据,以后作类似的练习时,都写出根据,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扩展

  本节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性质3.

  (2)能正确应用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五)课外思考

  对比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点.

  八、布置作业

  略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4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二次课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数轴和有序数对后安排的一次概念性教学,也是初中生与坐标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这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和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它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并掌握横轴、纵轴、原点及点的坐标,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能准确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和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用游戏活动和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利用游戏、观察、实践、归纳等方法,积淀学生的数学文化涵养,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中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正确地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和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的天性,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数学的求知欲较强,具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数轴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建立较为容易理解。

  说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开放地思考、讨论、探究的氛围,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教学境界。为此,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激趣法、自主学习尝试法、合作探究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设计了“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等一系列教学程序。

  说教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约2分钟)“破译密码”游戏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具有一定的新奇性、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与文本对话,理解概念(约17分钟)

  1.接触概念(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

  2.认识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概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认识概念。)

  ⑴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

  ⑵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特征?(①两条数轴②互相垂直③原点重合④单位长度一致)

  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有序数对)

  ⑷有序数对是如何具体来表现点的坐标的?

  自学教材后,可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不正确的地方,教师不急于纠正,对于问题⑵和⑷,也可试着让学生归纳,但不要求全面,不完整的地方,教师暂不补充。

  3.深化概念

  让学生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进一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补充不完整的地方,尝试性地完成活动1和活动2

  活动1.你会画吗?在作业纸上试着画一个直角坐标系,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完整。

  活动2.你会标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认识概念。通过材料的阅读,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在自画、自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

  三、与生活对话,融化概念(约5分钟)

  活动3.你会找吗?让学生在如图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说出自己的坐标

  活动4.你会举例吗?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例.

  (如:象棋、围棋棋盘,雷达探测图,地球经纬度,计算机键盘,电影院座位等)

  【设计意图:设计这两个活动,是为了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有效地训练了知识的应用,及时反馈了教学信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与同学对话,运用概念(约13分钟)

  活动5你会做吗?“描点”与“报坐标”比赛(让学生在活动1中建立的直角坐标系里完成这一活动)

  这一活动教师先将4个组长定为评委,其余同学以两人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同时进行,教师宣布比赛规则,最后,评出优胜组,予以奖励。

  活动6你会猜吗?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读出下列各点,说说它们的位置,猜猜它们有什么特征。

  这一活动将学生原有的4个大组重新分为8个小组,让学生各小组间行合作性地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观察、实践、讨论中,大胆地猜想,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五、与教师对话,归纳总结(约5分钟)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活动6的基础上,各小组代表交流猜想,教师就学生的猜想,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如:①哪几个点在X轴上?②它们的坐标是怎样的?③有些什么特征?等),构建师生平等对话,最后,教师总结性地归纳: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变教师讲规律为学生找规律,教师最后的总结使数学知识精确化。】

  六、拓展延伸,强化能力(约3分钟)

  设计题目:各写出5个满足下列条件的点,并在坐标系中分别描出它们:

  (1)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

  (2)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反

  (3)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等

  (4)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不等

  你能找出每组的规律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激发他们思考。】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和尝试性练习中进行独立思考,在与同伴的交流、讨论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六个活动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有机地将学生的眼、口、手、脑调动了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索,学会学习,从而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1.1教材地位和应用:

  《同底数幂的除法(1)》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此前,学生通过三我六步,已经掌握了《8.1同底数幂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为进一步学习《8.3同底数幂的除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整式的乘法和幂的意义的综合应用,是整式的四大基本运算之一,这节课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会正确运用同底数幂除法性质进行运算,并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发展归纳和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的能力;通过推导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推理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数学经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来自实践中的发展特点。

  1.3重点、难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突破在于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推导与一般意义上的除法运算上的区别,避免出现的错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应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围绕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的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教师启发、总结、点拔和补充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的设计上,则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在亲身尝试、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让课堂更开放、学习更轻松、热情更高涨,并能正确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情境引入——探求新知——应用新知——深化目标——课堂训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引入:

  师:我们居住在一个美丽的星球,叫做地球,你知道地球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吗?

  生:不知道

  师:大概是立方千米。那你知道太阳和地球哪个大吗?

  生:太阳

  师:那你知道太阳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呢?

  生:……

  师:大概是立方千米。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多少倍吗?列个式子

  生:÷=……

  师:其实本质就是这个问题吧。

  (列出式子,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除法(1)》)

  (通过对课本例题进行“再创造”,以测量生活问题为背景,引出数学问题。既尊重课本内容又符合加强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要求。在辅以幽默,启发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四、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根据幂的定义:,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重点强调幂的定义,强调乘方与幂的联系。

  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板书法则)

  五、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略

  六、思维训练,拓展提升

  略

  七、课堂小结,深化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1)》,大家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生:(略)

  师:好的,大家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一下,看看大家学习的怎么样。

  (学生课堂训练)

  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同底数幂的除法》的第一节课,课堂所需要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教师少许的启发和指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所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的“三我六步”教育法成为最佳的选择。在选题上,从最基础的题练习起来,在学生全数掌握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给予中高难度的练习,力争8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在情感调控上面,注重激情,着重在语言上做引导,对课堂进行有力的调控,从而保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一、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

  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应该说,新的教学方式将伴随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逐渐透视而形成新的路径。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三、学生分析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步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方程的思想。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2.能力目标:通过拼图实践、问题思考、合作探索、组内及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等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添置辅助线教学,渗透美的思想和方法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数学,遇到困难不避让,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五、重难点的确立:

  1.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探究与证明。

  2.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添加辅助线)的讨论

  六、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采用对话式、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引入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交往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快事了。

  具体做法:抛出问题:“学校后勤部折叠长梯(电脑显示图形)打开时顶端的角是多少度呢?一名学生测出了两个梯腿与地面的成角后,立即说出了答案,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因势利导,指出学习了本节课你便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动手实践,尝试发现: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按线剪开,然后用剪下的∠A、∠B与完整的三角形纸板中的∠C拼图,使三者顶点重合,问能发现怎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发现,三者拼成一个平角。此时让学生互相观察拼图,验证结果。从观察交流中,互学方法,达到生生互动。待交流充分,分小组张贴所拼图形,教师点评,总结分类,将所拼图形分为∠A、∠B分别在∠C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对有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与表扬。

  (将拼图展示在黑板上)

  2.尝试猜想:教师提问,从活动中你有怎样的发现?采取组内交流的方式,产生思维碰撞。此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与适当的引导。之后由学生汇报组内的发现。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证明猜想:先帮助学生回忆命题证明的基本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的步骤,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下面让学生对照刚才的动手实践,分小组探求证明方法。此环节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发现、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取所长,合作探索,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借此增进教师与学有困难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合作探究后,汇报证明方法,注意规范证明格式。此处自然的引入辅助线的概念。但要说明,添加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4.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1)在△ABC中,已知∠A=80°,能否知∠B+∠C的度数?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C=100°在△ABC中,

  (2)已知:∠A=80°,∠B=52°,则∠C=?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80°∠B=52°(已知)

  ∴∠C=48°

  (3)在△ABC中,已知∠A=80°,∠B-∠C=40°,则∠C=?

  (4)已知∠A+∠B=100°,∠C=2∠A,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5)在△ABC中,已知∠A:∠B:∠C=1:3:5,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解:设∠A=x°,则∠B=3x°,∠C=5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3x+5x=180

  解得,x=20

  ∴∠A=20°∠B=60°∠C=100°

  (6)已知在△ABC中,∠C=∠ABC=2∠A,求(1)∠B的度数?(2)若BD是AC边上的高,∠DBC的度数?

  第(6)题是书中例题的改用,此题由辅助线辅助课件打出,给学生以图形由简单到繁的直观演示。

  通过这组练习渗透把图形简单化的思想,继续渗透统一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5.巩固提高,以生为本

  (1)B、C、D在一条直线上,∠ACD=105°,且∠A=∠ACB,则∠B=_____度。

  (2)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70°,∠C=25°,则∠ADB=_____度,∠ADC=_____度。

  本组练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一些经验。

  6.思维拓展,开放发散

  已知△PAD中,∠APD=120°,B、C为AD上的点,△PBC为等边三角形。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三)归纳总结,同化顺应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总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四)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第10、11、12题

  2.选做题:习题3.1第13、14题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7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本节课中的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的最后一个判定,在学习新知识中我们复习前面所学的SSS,ASA,AAS,也为后面的尺规作图打好基础。另外也对后面的三角形的相似等知识学习提供了保障。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用两角一边进行画图和验证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中,探索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边角边”,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还对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进行探索。

  (2)能力目标: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能力。有关数学题的答题规范化的培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重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现在处于几何推理论证的初步阶段,从这章开始,学生应该逐步学会几何证明,几何证明题的推理证明的书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同时,我们知道,以前学生学习几何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从这章开始出现了几个图形的变换或叠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全等条件是一个难点。

  鉴于以上学情分析,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探索“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是难点。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具:剪刀、纸片、圆规、直尺。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并且用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很好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我们在前面学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设疑引题,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小颖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她想画出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她该怎么办呢?你能帮帮小颖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引导活动“想一想”,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重要学生的探索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已学过的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两边一角能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首先通过画图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情况进行对比来判断所画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特别的小组用叠合的方法来进行判断三角形全等,由此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4(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活动三:在学生画出有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图上,让学生观察,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由此得出结论,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揭开秘密,针对此结论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巩固。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形中三角形全等吗?由于此图来自本城市的重要工程,所以学生很快能理解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结论。并说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并可以应用数学解答实际问题。

  (四)练一练,用了三个例子来巩固“边角边”的应用。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点评—教师点评的流程讲解练习。让学生知道一般的我们写三角形的有关题时,对应顶点应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理由,但不一定要写出理由来。链接中考要求对学生的答题规范化能获取高分。比如在第三个题中:3.在△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那么BD与CD相等吗?为什么?回答相等,然后再说明理由。这样才规范。还有公共边的写法,第一题中就写成“AC=CA”而第三题的公共边应写成AD=AD.中考答题规范化应该从七年级抓起。

  (五)作业布置:完成学案剩下的题。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七)老师的赠言。每一节课都送给学生一句有关学习的警句,促进学生对学习兴趣培养,让他们从“你要学”转化为“我想学”。

  附:

  复习:SSS,ASA,AAS

  结论: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8

初一各位专家、领导:

  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我将从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代数式、整式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首先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之上,而熟练的整式加减运算又是各种式的运算的基础;其次,对法则的探索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探索式的运算的基本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字母也可以参与运算,而且在运算中要遵循运算律,这为将来探究整式、分式的运算做好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综上可知,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对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的课。

  本课时内容分四个层级:第一,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同类项概念及其合并问题;第二,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合并的法则;第三,运用法则化简多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向学生展示法则的运用价值;最后是练习,提供了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形式活泼多样、有难易层次的练习和习题。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应该是:1.经历探索合并同类项的过程,正确理解同类项概念和合并法则;2.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2.学生分析

  从数的运算到含有字母的运算,学生的认知有了新的冲突。他们一方面感到好奇从而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抽象思维不足以及过分依赖操作、模仿的学习方式的影响,所以感到困难重重,经常会出现机械死板、不会变通、屡错屡犯等问题。针对这个现实,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设计足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数的运算向抽象的字母运算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鲜活的数学,而不是由枯燥的概念和繁琐的运算堆砌而成的数学。因此,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能识别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2.数学思考:通过法则的`探索,进一步体会字母可以象数一样参与运算,运算时应遵循数的运算律;通过合并同类项,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通过“同类项可以合并”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这是教学流程图

  首先,我用教材中的问题导入课题:

  如图,在一块长为x,宽为y的草地中间,挖了一个面积为的水池后,剩余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会写出两个不同的代数式和,我让学生分别解释各自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为新课的导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相等吗,为什么?”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容易理解下面的运算,从而发现式子也是可以运算的,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离开这个具体情境,你会对式子进行运算吗?

  比如”这样顺势就导入了课题——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在这里,我运用变式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感到仿佛能做出来,又觉得有点似是而非,于是你一言我一语起了争论,这时我指出思考的方向:“字母也是数,因此对字母运算一定要遵循数的运算律,动脑筋中的运算用到了哪条运算律呢?”引导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待学生用分配律解释了动脑筋中的运算后,我指出:以上的运算实际上是运用分配律把多项式的项合并成了一项,再度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变式也能用分配律合并成一项吗?

  学生再次讨论后,得出以下结论:1.并不是所有的项都可以合并;2.只有字母部分完全相同的项才可以合并。

  至此,同类项的概念已是呼之欲出,这时我给出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名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同类项下定义,注意多叫几个学生说说,各抒己见。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同类项这一难点已于无形中得到化解。

  正确识别同类项是合并同类项的前提,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学生不容易做到这点,所以我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推迟给出概念、延长辨析过程的处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分配律,让学生体会到字母也可以参与运算,使学生积累起探索数、式运算的基本经验,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学生对同类项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停留

  在表面的描述,为将来拓展到字母系数的同类项等留下发展的空间。当然探索和概括的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使学生体会到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创新意识。

  有了以上的探索经验,本课的另一个难点: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已经不难突破。我让学生思考教材中的“议一议”

  多项式x2y+3x+1-4x-5x2y-5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吗?

  x2y+3x+1-4x-5x2y-5

  =x2y-5x2y+3x-4x+1-5(交换律)

  =(x2y-5x2y)+(3x-4x)+(1-5)(结合律)

  =(1-5)x2y+(3-4)x+(-4)(分配律)

  =-4x2y-4x-4)

  讨论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询问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精神。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合并后的多项式变简单了,但并不是一定要合并成一项,强调只有同类项才可以合并。

  学生运用刚刚领会到的方法解决了多项式中同类项的合并问题,一定很有成就感,盼望老师给出更多的问题,借着这个势头,我又提出新的任务:怎样在合并同类项时做到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准确理解合并法则,并采取一些特别的书写方法来进行训练。

  于是进入运用新知巩固训练环节,我向学生展示教材例1,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并讨论合并的具体方法。

  例1合并同类项

  (1);(2)

  在学生练习和讨论时,教师要“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将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迅速纳入下一进程的教学活动中去。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做第(2)题:

  ,还有不少学生概括合并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对此我做出补充说明:一是强调多项式中的项是通过加法连接而成的,所以中的“—”应视为项的系数的符号,二是根据分配律,合并时应把项的系数相加,而不是相加减。通过让学生自曝错误再辨析纠正错误,学生对法则的理解更透彻了,用起法则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接下来我又以例题2为例,教给学生具体的操作步骤:一画、二换、三并,三个步骤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模仿训练,尽快形成基本技能,并且告诉学生,熟练后还可以省略一些步骤,做到口算。

  例2合并同类项

  (1);(2).

  解(1)-3x2-14x-5x2+4x2(2)xy3+x3y-2xy3+5x3y+9

  =-3x2-5x2+4x2-14x=xy3-2xy3+x3y+5x3y+9

  =(-3-5+4)x2-14=(1-2)xy3+(1+5)x3y+9

  =-4x2-14x-xy3+6x3y+9=

  训练中,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千差万别,因此仍会出现各种错误,比如不能正确识别同类项,混淆运算符号与项的符号,有理数运算错误等等,对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作为新的学习资料,组织学生查错因,想对策,谈体会,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互帮互学,将新知逐步内化。

  合并同类项:

  除了以上的例题和练习,教材还提出了多项式相等的概念,让学生再次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价值,这就使得整个知识链更加完整了。教学中我这样设计:

  先提出问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等吗?

  莽撞的学生会脱口答出:不相等。

  这是因为学生对字母进行运算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对此我反问学生:2+3+5和1+6+3也不相等吗?

  学生受到启发,恍然大悟,马上想到相等与否要通过运算才能下结论。这种顿悟让学生把以往对数的运算经验迁移到了现在对式的运算中,因而能更好的体会到合并同类项的价值,强化了对式子进行运算的意识和能力。接下来我又通过教材中的练习再次强化和巩固。

  练习3.下列两个多项式是否相等?

  习题A组3.如果多项式与多项式(其中a,b,c是常数)相等,则a=______,b=______,c=______.

  在反思评价环节,我让学生从知识和课堂行为两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以前哪些知识有联系?所学知识有何用处?

  2.你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了小组讨论与学习,你发现自己或者小组成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通过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风气。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

  (二)教学内容

  “从算式到方程”新教材与原教材的显著区别: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按照由定义到解法最后讲应用的纯数学体系编排,而是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求解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然后再通过具体实际问题所列方程,介绍方程等概念。新教材的编写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列方程不太熟练,为了防止学生仍停留在列算式解题的低层上,所以本节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列算式与列方程在分析数量关系上的区别及列方程时相等关系的建立。而本节中学生可能感到困难的仍是实际问题相等关系的建立。

  二、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方程等基本概念。

  2、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体会并认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特点,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背景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恰当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积极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目标①进一步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②初步具有解方程中的化归意识;

  ③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知识难点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引入解下列方程:

  (1)x+7=1.2;

  (2)在学生解答后的讲评中围绕两个问题:

  ①每一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②求方程的解就是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

  这节课继续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由于这一课时也是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所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比较自然。

  探究新知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通过观察就能选择用等式的哪一条性质来解,下列方程你也能马上做出选择吗?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0.5x-x=3.4(2)

  先让学生对第(1)题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行引导:

  ①要把方程0.5x-x=3.4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方程左边的0.5,怎么去?

  ②要把方程-x=2.9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x前面的“-”号,怎么去?

  然后给出解答:

  解:两边减0.5,得0.5-x-0.5=3.4-0.5

  化简,得

  -x=-2.9

  两边同乘-1,得

  x=-2.9

  小结:(1)这个方程的解答中两次运用了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的目标是把方程最终化为x=a的形式,在运用性质进行变形时,始终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转化。

  你能用这种方法解第(2)题吗?

  在学生解答后再点评。

  解后反思:

  ①第(2)题能否先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一3”?

  ②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允许学生在讨论后再回答。

  例2(补充)服装厂用355米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用布3.5米,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米。现已做了80套成人服装,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

  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再作分析:如果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x米,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米,根据题意,得

  80x×3.5+1.5x=355

  化简,得

  280+1.5x=355

  两边减280,得

  280+1.5x-280=355-280

  化简,得

  1.5x=75

  两边同除以1.5,得x=50

  答: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50套儿童服装。

  解后反思:对于许多实际间题,我们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求出问题的解。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别求出的答案50是否正确?

  在学生代入验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可以把这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例如:把x=50代入方程80×3.5+1.5x=355的左边,得80×3.5+1.5×50=280+75=355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50是方程的解。

  你能检验一下x=-27是不是方程的解吗?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尝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一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一部分学生虽不能解答,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后,也能受到启发,这比纯粹的老师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级性。

  这里补充一个例题的目的一是解方程的应用,二是前两节课中已学到了方程,在这里可以进一步应用,三是使后面的“检验”更加自然。

  解题的格式现在不一定要学生严格掌握。

  课堂练习①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3)(4)题。

  ②小聪带了18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他买了5支单价为1.2元的圆珠笔,剩下的钱刚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问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

  建议: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进行评议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建议:①先让学生进行归纳、补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我有哪些收获?

  (3)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③思考题用等式的性质求x:-2x=-5x+7引发竞争意识,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达到激发兴趣,巩固知识的目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人、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及学习的效果方面等。

  本课作业①必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1)、(2)、(4)题;补充: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①3+4x=17;②4-=3

  ②选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3)题,第74页第10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设计从新课的引人、例题的处理(包括解题后的反思)、反馈练习及小结提高等各环节都力求充分体现这一点。

  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地讲解,把学生变成任教师“灌输”的“容器”,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而教师进行的也只不过是机械地复制文化知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本设计在这方面也有较好的体现。

  3、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能有较多机会接触列方程,本章把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作为贯穿于全章前后的一条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即先列出方程,然后讨论如何解方程,这是本章的又一特点。本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0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平方根”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乘方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有助于了解n次方根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作出了铺垫,提供了知识积累。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进行有关平方根的运算;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⑵、教学思考

  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⑶、解决问题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平方根是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参与使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并能够解决困难,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的理解。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学习现状等方面分析。

  1、学生的现有基础

  在“平方根”的学习中,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上节课又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初步理解了根号的表示,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进行。

  2、学习的现状

  此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对比教学法:即把新旧知识,把二次方与平方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即使他们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又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经验交流法:即使学生在独立练习、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经验共享.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学生的学法我定为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这样,既能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又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动画的形式,用多媒体示出问题情境:

  (1)()2=9,()2=9;()2=0.64,()2=0.64.

  (2)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

  (3)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

  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填空,与算术平方根比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乘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合作交流,理解概念

  1、填空:

  (1)32=(),(-3)2=(),22=(),(-2)2=(),02=()

  (2)()2=&

  nbsp;9,()2=4,()2=0(3)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负数的?

  2、想一想

  (1)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2)0有()个平方根,它是();

  (3)负数______平方根(填“有”或“没有”)

  (三)综合训练,突出重点

  1、出示例3求下例各数的平方根:

  (1)64;(2);(3)0.0004;(4)(-25)2;(5)11

  2、为了加深对平方根的理解,我出示课本P42页“想一想”:

  (1)()2=();()2=();()2=()(2)对于正数a,()2=()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P47第3和第4题

  五、板书设计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例3:---------------

  开平方概念:……解:(板演详细解题过程)……

  法则:……

  六、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2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程追求的数学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和谐的理想课堂。下面我就结合《看一看,摆一摆》的教学设想谈谈我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与把握。我对本课作了如下设计: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万有多大等内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六年级下册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并在实际生活中起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二、教学法设想

  1、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问题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验、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

  2、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预设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1、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为题材。

  2、以光速、中国人口、太阳半径中的数据为切入点。(引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民族自豪感,体会大数“读”“写”的困难,从而导出课题。

  (二)尝试探索,解析问题

  1、探究:让学生观察回答10n的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比较各种记数方式的优缺点后,

  由教师给出定义

  3、师生共同合作解答引例。(略)

  4、小组探讨:10n的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作好铺垫。体现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找一找:找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并把其它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2、比一比:比较用科学记数法的数的大小。

  3、乐一乐:要求全班分男女两队,由一方为另一方挑选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每题答题时间为40秒。

  设计意图:采用“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体,落实概念。

  乐一乐:营造课堂气氛,使每位同学积极投入。

  (四)探究归纳,分析问题

  1、做一做

  将下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2、测一测

  你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并计算出你从出生到现在约跳了多少次脉搏。

  3、试一试(书P128)

  教学中采用边演示边询问每幅图小立方块的总数。体现直观性,发展学生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估算能力,会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五)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1、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与体会!

  2、分层作业:①课本第128页,习题6.1。

  ②搜集报刊、杂志上较大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设计意图: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化知识,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

  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我想: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六、说评价

  数学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事一个整体。这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了解教学的分类思想,并能准确判断出同类项。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教学、合作、交流、观察、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作为农村学生,我们都知道自己家的菜园里会把西红柿、黄瓜、茄子、葱分别栽培在一起,为何不把它们交叉种植呢?

  再如,在小学时,老师会让我们把水果和非水果进行分类,生活中处处有分类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一种分类问题,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根据下列单项式的特征试将其分类:

  8n、-7ab、3ab、2ab、6xy、5n、-3xy、-ab、

  2、形成概念:

  以上式子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1)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2)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二)强化练习:

  1、思考: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与3ab;(2)2ab与2ab;(3)3xy与-xy;

  (4)2a与2ab(5)-2.1与;(6)5与b;

  2、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3ab+5ab=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xy2+2xy2=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a+2b=理由是_______

  3、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试化简多项式3xy-4xy-3+5xy+2xy+5

  解:3xy-4xy-3+5xy+2xy+5--------------找出

  (用不同的标志把同类项标出来!)

  =3xy+5xy-4xy+2xy-3+5----------加法交换律

  =(3xy+5xy)+(-4xy+2xy)+(-3+5)--加法结合律

  =(3+5)xy+(-4+2)xy+2---------乘法分配律逆用

  =8xy-2xy+2----------合并

  探讨: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三)例题讲解

  例: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2ab-3ab+ab2).2ab+2ab+ab-ab

  3).6a-5b+2ab+b-6a

  解:1).2ab-3ab+ab=(2-3+)ab=-ab

  方法是:(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2).-2ab+2ab+ab-ab--------------找出

  =-2ab+ab+2ab-ab----------加法交换律

  =(-2ab+ab)+(2ab-ab)--加法结合律

  =(-2+1)ab+(2-1)ab---------乘法分配律逆用

  =-ab+ab----------合并

  3).6a-5b+2ab+b-6a

  =(6a-6a)+(-5b+b)+2ab-------没有同类项照抄下来

  =-4b+2ab

  思考: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怎样?

  (四)巩固练习

  1、尝试训练:(1)3x+x;(2)xy-xy;

  (3)4a+3b+2ab-4a-4b

  2、请你完成:

  (1)3x-8x-9x(2)5a2+2ab-4a2-4ab

  (3)2x-7y-5x+11y-1

  3、知识延伸:

  已知与是同类项,求m.n的值。

  4.如果2abn+1与-4amb是同类项,则m=____,n=____;

  5.若5xy+axy=-2xy,则a=___;

  6.在6xy-3x-4xy-5yx+x中没有同类项的项是______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相同字母的指数一样

  所含字母一样

  ②交换律

  ③结合律

  ④分配律

  ①找出

  A.系数相加减;

  B.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⑤合并:

  合并

  法则

  要点

  (六)布置作业

  1、在下列代数式中,指出哪些是同类项。

  2x2,0,-3x,-x2y,(x+y)2,xy2,x2y,6x,

  -x2y,0.5,-x2,2(x+y)2;

  2、合并同类项

  ①3y+2y②3b-3a3+1+a3-2b

  ③2y+6y+2xy-5④6mn+4m2n-3mn+5mn2

  3、填空:

  (1)在()内填上相应字母,使得2()3()2与5x2y3是同类项;

  (2)若x3ym和xny2是同类项,则=;

  (3)若(n-3)x2yz和x2yz是同类项,则;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4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

  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的相等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1:必须先明确根据应用题题意列方程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1可以让

  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设未知数时,如有单位,必须让学生写在字母后,如例

  1中,不能把“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写成“设原来有x”。另外,在列方程中,各代数式的单位应该是相同的,如例1中,代数式“x”“—15%x”“42500

  ”的单位都是千克。在本例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1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在例1教学中同时让学生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五个步骤,特别是第2步是关键步骤。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小组合作、效果反馈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加实际问题的直观性,我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关于学法:本节课里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学习方法,我想这样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共6课时,重点是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教学,下面我重点说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整体的教学程序包括: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归纳结论;知识运用、加深理解;变式练习、形成能力;回顾与反思、纳入知识系统;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部分。

  设计七部分。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及处理方法

  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1、引入课题:

  师:由小学的学习易知3×4=12,那么同学们请大胆猜一猜(3)×4

  等于多少呢?

  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法(板书)

  由学生所熟知的正数乘法运算引入未知的负数参与乘法运算,目的是做好中小学知识的衔接,找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的兴趣。

  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正确的结果,则设疑并直接引入课题;若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结果,则追究根据。

  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电脑显示下列情景:

  1、情景一、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O点。

  (1)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2)×(+3)=+6

  (-2)×(+3)=-6

  (+2)×(-3)=-6

  (-2)×(-3)=+6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6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也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含义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变量”,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②让学生明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

  2、能力目标:设未知数,正确求解,并验明解的合理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学会合作

  三、说教学重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四、说教学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五、说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自探式

  六、数学思想方法:

  方程的思想、化归数学思想

  七、说教学过程:

  引入:

  情景1、放映“朝三暮四”的动画(附内容:从前有一个叫狙公的.人养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给足够的栗子给猴子吃,猴子高兴他也快乐.有一天他发现如果再这样喂猴子的话,等不到下一个栗子的收获季节,他和猴子都会饿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说给猴子听,当猴子听到只能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栗子的时候很是生气,呲牙咧嘴的.没办法狙公只好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没想到猴子一听高兴的直打筋斗)请大家谈自己的看法!

  1、设疑自探

  动手把自己的橡皮泥做作圆柱压一压,看看有什么变化!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你发现了一个相等关系没有?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吗?

  ①我为什么会变胖?变胖过程有那些量在变化,那些量没有变化?

  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怎样解决等体积变化问题?

  ③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等周长变形问题?

  ④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⑤周长不变,围成长方形图形和正方形,那种面积最大?

  ⑥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解疑合探

  问题1:

  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

  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第一步:引导学生审题

  第二步:假设未知数

  第三步:找等量关系

  第四步:列方程

  第五步:解方程

  第六步:解释其解的合理性

  第七步:答

  3、质疑再探

  问题2:

  ①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围法?它们的周长改变了吗?它们的面积都相等吗?

  ②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呢?面积是多少?

  ③使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与第一次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④若使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围成的面积与前两次围成的面积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4、拓展运用

  ①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

  ②若小明用10米铁线在墙边围成一个长方形鸡棚,使长比宽大5米,但在宽的一边有一扇1米宽的门,那么,请问小明围成的鸡棚的长和宽又是多少呢?

  八、知识小结

  本课学了如何在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1、等体积变化:

  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

  锻压前重量=锻压后重量

  2、等周长变形:变形前周长=变形后周长

  3、列方程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4、列方程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5、线段长度一定时,不管围成怎样的图形,周长不变。

  6、长方形周长不变时,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长与宽的变化而变化,当长与宽相等时(即正方形),面积最大

  7、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审、设、找、列、解、检、答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7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实验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4节《平移》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整合

  从《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图形变换可以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发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的有效工具.教科书将“平移”安排在本章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为后面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对平移变换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建立平移概念及探索平移性质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寻找图形的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培养审美能力;能结合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平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第二课时主要解决平移作图问题.由于第一学段(1~3年级)课标要求:结合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第二学段(4~6年级)要求: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所以我将两节课的内容整合成为一节课.这样既可以避免无谓的重复也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1.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要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性质及利用平移作图,学生必须具有图形平移的生活常识和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同时,还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目前,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以上所须基本都已具备,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一些,而且虽然学生对动手操作活动较为感兴趣,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却又不足.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

  ①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案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图形;

  ②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根据基本性质作平移后的图形.

  2、数学思考: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动手画图,增强学生画图的能力.

  3、解决问题: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态度: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教学重点是探索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在于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探究、观察、归纳等活动获得新知,并亲手画图实践进行应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我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平移的概念,再让学生从活动中自主探索得到平移的性质,并应用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是由[活动1]仔细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下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5.2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当学生回忆起已有的与平移相关的内容后,再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研究:

  [活动2]

  (1)如何在word文档中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右图所示的小雪人的图案?

  (2)大家观察我画出的两个雪人.

  问题:

  ①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②雪人的鼻尖B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置?帽顶呢?指出:如A与A’,B与B’,C与C’称为对应点.

  ③连接几组对应点,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④再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它们是否仍有前面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提供的问题串,让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归纳总结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再由“思考”让学生总结评议的两个要素,同时和学生小学学的只会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移作比较,进行衔接和扩展.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特征: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思考:图形平移的要素是什么?方向和距离

  5.3动手操作,应用性质作出平移图形

  让学生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图形,同时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平移图形其实就是平移关键点并归纳整理出作图步骤.

  [活动3]: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

  (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2)找出其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

  思考:

  (1)三角形中哪几个点是最关键的点?

  (2)已知一个顶点的对应点,你由此就能确定什么?(你能否由些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4)确定了图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如何作出其他3个顶点各自的对应点呢?

  (5)找出各顶点的对应点后如何得出原图形经平移后图形呢?

  归纳:画出平移图形的步骤:

  关键在于按要求作出对应点。

  然后,顺次连结对应点即可。

  通过这个问题也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图形的平移实际上就是这个图形上的端点的移动,即是“点对点的移动”.

  5.4开动脑筋,综合应用巩固所学

  [活动]4看一看,辨一辨

  1.下面哪些燕子可以通过平移与黑色燕子重合?

  2.选择

  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B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D无法确定

  3.能由△AOB平移而得的图形是哪个?

  4.如图,△ABC是由△CEF平移而得,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

  这四道练习题:

  1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

  2概念的引申:在对比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移的特征.

  3识别图形的平移: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平移

  4应用平移的性质寻找具有某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线段以及相等的角,将图形的平移最终应用到“在变化中寻找不变量”中,这里的“不变量”不仅包括线段也包括角.其实这一点和平行线是不谋而合的,学习平行线最终目的是实现“角”的移动,而平移同样实现了“角”的移动.

  5.5图案欣赏,发现生活中的图形美

  图案欣赏给学生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同时也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5.6图案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图形的变换美

  在作业中布置了一道图案设计题:请你利用图形的平移设计一个图案,体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设计图形是一种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它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设计图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体会图形的变换美,动手操作带给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要比欣赏图形、观察图形深刻的多.

  结束语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5.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5.3动手操作,应用性质作出平移图形

  5.4开动脑筋,综合应用巩固所学

  5.5图案欣赏,发现生活中的图形美

  5.6图案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图形的变换美

  让学生通过探索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应用知识体会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会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渗透用平移变换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培养审美能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谢谢!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感受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体验自己努力得到结论的成就感,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巩固”的模式,选择引导探索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身观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4.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5.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美丽的勾股树2002年国际数学的一枚纪念邮票大会会标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1.等腰直角三角形(数格子)2.一般直角三角形(割补)

  问题一: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这样做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问题二: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也有这个关系吗?(割补法是本节的难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基础,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总结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勾股定理的雏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了从特殊——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让学生解决开头情景中的问题,前呼后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

  四、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基础题,情境题,探索题.

  设计意图:给出一组题目,分三个梯度,由浅入深层层练习,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

  基础题: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为5,另一直角边长为X,你可以根据条件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道题立足于双基.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锻炼了发散思维.

  情境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探索题: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木箱,一根长为70厘米的木棒能否放入,为什么?试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明。

  设计意图:探索题的难度相对大了些,但教师利用教学模型和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五、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作业:

  1、课本习题2.1

  2、搜集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资料.

  板书设计探索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设计说明:

  1.探索定理采用面积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达水平.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9

  一、教材地位,作用特点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在小学学过垂直的概念及画法,但由于是在小学四年级,学生接受几何知识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垂直概念中所蕴含的识别与性质,因此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对概念本质的探索,而对于画法,学生多数没有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所以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代表任意画两条垂直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然后共同总结规范画法步骤,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很好培养了学生这一基本技能,本节课还涉及到垂直的一些性质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这些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情况,如画三角形的高,垂直的识别和性质的应用,垂线段、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因此本节课垂直的教学极其重要。另外在教材处理上比其他版教材更注重情境性,生活性、探索性,本节课教学时可关注这些有利因素,完全可以克服学习接受难,几何语音叙述难,抽像几何图形难的特点,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感悟、交流,再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完全可以上出一节轻松活泼,有趣的课来,也能够让学生的三维目标均得以实现。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垂直的概念,并学会符号表示和书写格式,从中体会数学于生活,感受定义概念的合理性、简洁性。

  2、探索并掌握画垂线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3、探索并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感悟实践出真知的哲理性。

  [设计意图]:目标的确定融合了三维目标,并没有把它们割裂开来,体现了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直的概念及画法

  难点:垂直概念的探索与理解

  [设计意图]: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画法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关健,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出错均源于这两点学习的不到位,故如此确定重点,而对于概念的理解包含二个方面:性质与识别,学生不易理解,故须加强探索,如此确定难点。

  四、学习准备

  全班同学按成绩好中差与性格互补分成6—8组,每组6人。

  [设计意图]: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利于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也是对学习杜朗口的课堂教学精华的一个体现。

  五、过程设计

  (一)演示教具,揭示课题

  1、问题:小学学过两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

  谁能到黑板上摆一摆

  2、学生代表摆教具

  3、追问:垂直是不是相交?相交是不是垂直?

  4、总结:垂直是相交的特例

  5、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垂直。

  [设计意图]:本节课垂直的知识点起源是相交线,让学生回顾,摆一摆,加深体会垂直是相交的特例,如此设计,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是对小学知识系统的一次提升。

  (二)多个角度,探索概念

  1、认一认:欣赏画面,从中指出垂直线。

  2、举一举:举生活中垂直的实例。

  3、折一折:用一张长方形纸挤出两条垂直的成本。

  4、想一想:上面我们从感性上再次认识了垂直,那么究意怎样给垂直下个定义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感悟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他们观察问题本质,勤于思考的数学思维习惯,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本质的思考。

  5、议一议:哪种说法最好?

  [设计意图]: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追问,并出示探索问题,从而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也为以后垂直的性质与识别的应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在这里学生的探索讨论远比教师的直接给出好得多,通过这个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三维目标在此环节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6、说一说:垂直的概念。

  7、记一记:默记1分钟。

  8、看一看:表示方法与用法。

  9、摆一摆:让学生分组用三角板组合摆放并指出垂直的线来。

  10、练一练:做2个小题目。

  (三)探索画法,总结性质

  1、问题:上面你已经学会了判断两线垂直的方法。那么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吗?有几种方法?

  2、选3名学生用不同方法在黑板上画。

  3、师问: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你会画吗?

  4、学生代表上黑板画,并说明画法,教师演示,共同总结方法。

  5、画一画

  6、议一议:经过一点有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既复习了垂线的多种画法,又让学生再此探索掌握了用三角板画垂直的方法,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另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知识的基本落实。

  (四)动手操作了解性质

  1、问题:过路如何走最短的路线?

  2、学生边走边说方法

  3、学生画出最短路线,并设计方法验证

  4、总结

  5、结合上述情境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6、演示

  7、生活小常识的应用

  [设计意图]:用过马路引出垂直的性质远比跳远实例更具生活性,一般性,情趣性,也利于学生接受,而借助这个情境又引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再借助的辅助演示,突破这一难点,而用跳运作为应用,又是对这一概念的巩固,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六、练习

  课后练习

  七、小结

  1、让学生谈收获与体会,并质疑。

  2、出示本节课主要知识点,让学生体会。

  八、作业

  设计说明

  1、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关注实效。

  让学生学会垂直的画法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但多年来学生学的并不好,甚至到了初三都未学会,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时没有夯实这一基本功,设计时通过让学生先画再展示画法,再借助总结画法,再让学生画,再反馈等活动,确实让学生学会了画法,比小学的技能也有一个质的飞跃。

  2、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关注三维。

  学生在小学基础上对于垂直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到位,尤其对垂直的性质及识别不理解,也易混淆,这直接导致以后学习会出现以下问题:不知如何证明垂直,不会用性质。因此本节课设置一个探索活动,让学生去议一议哪种说法更好,从而规范格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感悟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远,也激发了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3、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操作。

  本节课中多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

  4、加强的精确使用,关注有效。

  仅为教学辅助手段,不可滥用,本节课只在情境引入、探索概念本质、规范画法、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时使用,可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既省时又激趣,而且没有冲淡数学课注重思考的本质特性。

  5、注重恰当创设情境

  本节课的情境创设融入逐个教学环节中,由于生活性、趣味性、欣赏性强,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因为本节课内容多且偏难,又重要,所以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为2课时。

  7、本设计力求体现与融合杜朗口课堂教学的精华。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20

老师们:

  您们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来交流说课活动,谨此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代数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A、B、C、D、E、F、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安排课本23页的例1,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2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继多边形内角和之后,突出了已知正多边形边数求内角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本节中理解镶嵌的数学意义的同时,体会了镶嵌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生能力还不够强,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图形是不能拼在一起的`,引起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各种平面图形能作镶嵌的必备条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多边形无缝隙、不重叠地覆盖平面。

  (2)从简单的正多边形入手进行实验,探讨它们独立或两两组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

  能力目标:通过由浅入深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等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探究和解决镶嵌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各种体验。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镶嵌的含义。

  (2)正多边形能作“平面镶嵌”的必备条件。

  难点:如何设计由正多边形镶嵌的平面图形。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以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2、学法引导

  学法突出自主探索、研讨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帮助,引导学生对探究性活动进行反思,不仅关注学生是否能用以有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四、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观察、归纳、联想的数学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为:

  〔1〕导入课题:从家中装修选择地砖导入镶嵌课题研究,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探究一: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案的观察,引入镶嵌的定义,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学生通过观察图案,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探究出正多边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而其他的正多边形不可能镶嵌成一个平面。

  〔3〕探究二:通过用两种正多边形设计房间地板,让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各种平面图形能作“平面镶嵌”的必备条件是:图形拼合后同一个顶点的若干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4〕

  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由学生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1-30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01-09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06-09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式12-11

七年级数学评课说课稿02-06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数轴》11-11

七年级数学《整式加减》说课稿12-17

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09-22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数轴》11-25

七年级数学《整式加减》说课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