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
2.提升练习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来。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现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信息加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复习高的概念。
(1)什么叫圆锥的高?
(2)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圆锥体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评析:
圆锥特征的复习简明扼要。圆锥高的复习颇具新意,通过动手操作,从而使抽象的高具体化、形象化。
二、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 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喘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评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引入新知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判断公平与不公平中蕴涵了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他们在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乐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
(1)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1. 小组实验。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练习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分层次的练习,理解并会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在本节课中,要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体会数学每个知识点都有其实际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而且具备合作意识和能力,为本节练习课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直观感知仍占很大部分。许多同学能说出商不变性质的内容,但实际应用却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预设:
1)能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2)能灵活应用商不变的性质,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预设1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请你们看两张动物的图片,请看这是什么?这是猎豹。这个是谁?这是羚羊。我这有一个数学问题,听一听好吗?凶猛的猎豹2小时奔跑160千米,美丽的羚羊4小时奔跑320千米,谁的速度快?
说说你的列式:
生:160÷2=80千米/小时
320÷4=80千米/小时
80千米/小时=80千米/小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它们的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算式里面蕴含着一个什么规律?
生:(商一样,被除数和除数不一样,蕴含着商不变的性质这个规律)
师:说一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再请其他人来说一说。
2、说明这节课的目标:板书课题:练习(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二、基本练习:
师:要想准确快速的做题,首先你必须理解商不变的性
质,对吗?那么你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性质呢,来做几道题检查一下,好吗?
1、慧眼识真假:先判断对错,再说说为什么?
①100÷20=(100÷10)÷(20×10)
②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任意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③150÷50=(150+3)÷(50+3)
师插问:那这要是减号呢?
④480÷20=(480×0)÷(20×0)
⑤60×50=(60÷3) × (50÷3)
⑥两个数的商是15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商仍是150.
师:通过这几道题,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商不变性质中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谁来说说?
(强调: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生:我来补充,还应该强调是在除法中,乘法就不行了。
2、快乐选择ABC
①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8,那么商是( )
A、 160 B 、 20 C、16 D、200
② 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 )
A、 缩小5倍 B 、乘5 C、增加5 D、减少5
③ a÷c=( )
A、 ( a÷b ) ÷(c÷d)
B 、( a×b ) ÷(c÷b)
C、 ( a×b ) ÷(c×b)(b≠0)
④ 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9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5,商是几,余数是几? ( )
A、 45,50 B 、9,10 C、45,10 D、9,50
⑤ 18÷3=6,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⑥ 18÷3=6 ,如果除数乘2,被除数不变,商是( )
A、 6 B 、12 C、3 D、24
师:哪组愿意跟大家说说选哪几题,你们选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选?
3、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1) 师:这几道题做完以后,我发现你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很好,那理解是理解了,我们学的这个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啊?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做什么呢?(口算、竖式、简算)
2)师: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口算的?
举例:如320÷40,320和40同时除以10,划去320和40末尾各一个0,变成32÷4,等于8
6600÷600,6600和600同时除以100,划去6600和600末尾各两个0,变成66÷6等于11
师:10÷3=3……1
100÷30
1000÷300
你能根据第一个算式来说一说后面两题的答案呢?
(强调商不变,但余数中的0不能去掉。)
3)课本P95页第6题。说一说这两题各出错在什么地方?
师: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有两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有一个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一个有两个0,另外一个没有0,请问同时消去几个0?
三、综合练习:
1、趣味比赛
师:我们学知识应该活学活用,对吗?那么下面啊,老师这有个趣味比赛,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比一比,看谁写的连等式多?老师给了一个例子,谁能解释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的?我写这个是不是连等式?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你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写的?
(2400÷300=240÷30=24÷3=8÷1=4800÷600=9600÷1200=960÷120=96÷12=……
师: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写出无数个连等式,商不变的性质是多么神奇啊!
2、能力拓展
1)甲乙两数相除,商是42,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2倍,商是( )
2)甲乙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是( )
3)甲乙两数相除,商是87,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是( )。
4)一个数除以5,如果除数变成1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0,如果这两个数都除以4,商是( )。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补除数乘以2,除数不变,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 ),商就变成了18。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四、学习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更加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知道了商不变的性质能应用在口算中,竖式计算中。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商不变的性质,还能够学以致用,其实我们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应用。
五、课后延伸: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制成数学小报。(小组评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设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那里的同学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看大屏幕,从情境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生1:9/103=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谁还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9/103结果是多少呢?请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师适时巡视指导,找出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方法。
(投影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我们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他用的是长方形布条,这是哪位同学的,介绍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不管是画线段图还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我们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老师巧妙地设疑,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愤宽松、活跃。在计算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创新思维。
探究活动
帮小白兔回家
游戏目的
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下图).
游戏过程
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
2.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
教案示例
买铅笔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用具
学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过生日时最喜欢吃什么?明明也喜欢吃蛋糕.今天,
咱们就和我们的好朋友“明明”一起切蛋糕.
1.出示图片:蛋糕1
2.思考:左边有一整块,右边有一小块,明明说他吃半块就能够吃饱,可以怎样切呢?
(1)把整块蛋糕切成两半拿走半块;
(2)把整块蛋糕切成四份,拿一份和另外的一小份组成半块.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谈话:明明看到你们的口算算得这么棒,想请全班同学参加他的生日宴会!请同学们看看这块蛋糕上还缺少点儿什么?
4.出示图片:蛋糕2
教师提问:明明今年9岁了,需要几根蜡烛?商店里有多少根蜡烛呢?
5.出示图片:蜡烛
教师提问:商店里有14根蜡烛,买走9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4-9
教师提问:明明还要再买9个气球布置房间,商店里又有多少个气球呢?
6.出示图片:气球
教师提问:商店里有17 个气球,买走9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9
二、算法多样化.
(一)学习“14-9”的口算方法.
1.教师提问:“14-9”等于几,可以怎样算?
2.学生反馈
(1)方法一:因为9+5=14,所以14-9=5
教师板书:9+( )=14
教师小结:你是用加法来算的,这是一个好方法.
(2)方法二:先用10-9得1,再用1+4=5
教师板书:10-9=1 1+4=5
教师小结:你是把14分成了10和4,先用10-9得1,也好算,也是个好方法.
(3)方法三:14先减4,再减5.
教师板书:14-4=10 10-5=5
教师小结:你是把9分成4和5,先减4,再减5,真是个好方法!
(4)方法四:14先减10,再加1.
教师板书:14-10=4 4+1=5
3.小结
方法一:是用加法来想;
方法二:是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来减;
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减4再减5;
方法四:是9离10近,先减10,再加1.
(二)学习“17-9”的口算方法.
1.教师谈话
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7-9吗?
2.小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反馈
5.揭示课题
14-9、17-9这两道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9的方法了.
教师板书:十几减9
6.编题练习
除了14-9、17-9这两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9的题吗?
三、游戏:贴气球.
1.讲明游戏规则,帮助欢乐球找到家.
明明把这9个欢乐球都买回来了.他还准备了许多欢乐球想请同学们一起布置房间.每个欢乐球的算式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们把欢乐球贴到相应的大气球下面,得数是2的贴这儿!(在大气球上面贴数字“2”)这是贴3的、贴4的……9的.
2.小组活动
欢乐球就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们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大家看,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和明明一起过了一个多么愉快的生日呀!
教案点评: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通过创设“过生日”的问题情景,激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78÷26×1425×(68÷17)
1、先说一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它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C、讲授新课: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例10:1.75×(24.42÷3.7)
1、有括号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教师小结:通过小数乘除混合训练,你觉得与整数混合运算比较感觉怎样?
D、巩固练习:
4.8÷0.4×64.8÷(0.4×6)
1、先让学生先试算,教师巡视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让学生根据算式,编成两道文字题。
E、课堂小结:
1、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F、强化练习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业:
P-38第二题和第三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设计说明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图形平移的方法,并交流画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按照“谈话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先谈话导入,出示生活中物体的平移现象,让学生在欣赏中复习旧知,然后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发现图形平移的性质,最后在拓展应用中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2.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主人”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探究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依据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在图形的运动中,除了轴对称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平移和旋转)谁能说一说你对图形的平移有哪些认识?(图形在平移时,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体的平移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求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3: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预设
生1:通过数一数,我发现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点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生2:我发现判断图形平移几格的关键是看对应点。
生3:我发现图形平移前的各点与平移后的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
生4:我发现平移后的图形要用虚线画。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做相应的动态展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团队的力量发现图形平移的性质,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关键看对应点平移了几格。
⊙运用性质画平移后的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86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画。
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总结画法。
2.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板书关键字)
(1)定点: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定方向:确定平移的方向。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09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学生记录。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课前与学校卫生室联系,调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较弱的同学的建议,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利用多媒体出示“班级图书角情境图”。学生自己观察,独立完成。对要增添的书的建议,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这道题以作业的方式完成,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二年级全体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明确长时间看电视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卫生。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10-10
小学的趣味数学教案12-24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7-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31
【精】小学数学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