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拾穗》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拾穗》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拾穗》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美术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拾穗者》,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作品,请看大屏幕,谁来说一说这是谁的作品呢?好,前面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你说这是米勒的《拾穗者》。嗯,回答的非常准确,请坐。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米勒的《拾穗者》。
二、新授
想要了解他的作品,那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拾穗者》的作者——米勒这个人(板书:作者)。老师准备一了一段有关米勒的视频介绍,同学们请看,视频观看完了,哪位同学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米勒的大致情况呢?好靠窗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你说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最初的时候画室里的同学们都瞧不起米勒。说她是土气的山里人。后来他实在是穷困潦倒,于是就以卖画为生。嗯,好,请坐,你知道的可真多呀。那谁来说一说你认为米勒的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板书:情感)后排的女生你来说,你说他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的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贫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作木炭条画素描。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嗯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是太全面了,请坐。
下面我们根据这幅作品的内容说一说画面都描绘了什么场景?可以从色彩、造型上说一说,(板书:色彩、造型)那位穿红色衣服的小姑娘你来说一说。你说《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腰,十分细心的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他们身后堆的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他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的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嗯,这位同学将造型描述的'很详细,请坐!我看同桌是不是还有需要补充的,那同桌你来补充一下。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拾了一会儿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面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穗,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看是否有遗漏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的劳动者,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的拾着麦穗。嗯,这位同学在色彩方面把扎着不同头巾的妇女补充的非常的完整。请坐!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以及米勒对农民生活特别的挚爱。
三、小组讨论
现在同学们对米勒的《拾穗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还知道米勒的哪些作品吗?谈谈你对作品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时的举手问老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大家开始讨论吧。
你们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一会儿组织好语言,老师期待你们的积极发言,这组同学,你们颜色部分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可以从造型的角度再来研究一下哦
四、分享交流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现在哪个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上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第一小组举手最快,那你们派代表先来发言吧。你说你们组讨论的是《晚钟》,作品描绘的是一对农民夫妇在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虔诚的祈祷。画家着重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祷保佑。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同学们觉着班长分析的怎么样?嗯,都说很好是不是?好,那我们就以掌声送给这组同学。由于时间的原因,老师就不请小组一一上讲台上来分享了。今天老师看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讨论的也很认真,老师感到很欣慰,再次把掌声送给努力的自己。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米勒的《拾穗者》。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于米勒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从色彩、造型,表达情感以及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一搜其他的作品来分析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聆听。
板书
拾穗者
作者
情感
色彩、造型
《拾穗》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拾穗》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收获之《拾穗》。
二、教材分析
《拾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课文《拾穗》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这幅画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三位农家妇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19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总―分、远―近)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通过自主预习,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多参加过农事活动,对收获场景的理解较容易,但体会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较困难。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
(二)能力目标
1、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
2、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绘画作品等艺术魅力的兴趣爱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追求美。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看图环节,让学生充分看图之后,说出看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力。
2.突出了“图文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进行品读,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再读后,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学习法、朗读感悟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入: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学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检测识字情况:
(1)把下面词语填在句子的括号里,读一读。
(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图导入,明确目标。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收获”单元的《拾穗》,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欣赏这幅名画。这幅画是谁画的?(请参看课后资料)远处你看到了什么?近处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看着这幅图你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更近一步地走进油画,走进课文去品味。
(三)出示提纲,赏析油画,学习写法。
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
2、出示导学提示:
(1)用心默读2—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画中人物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
(2)思考后填写表格:
(3)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讨论,准备展示。
(四)展示交流预设:
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对三位妇女拾穗的描写段落(2、3、4)。
2、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
(五)回顾画面,体会感情。
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用心这幅画(读最后一段话。)
2、拓展练习:这是( )世纪法国画家( )的作品,作品反映的是在( )的季节,三个( )在拾麦穗,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 )和( )。
(六)学以致用,指导练笔(作业)。
1、画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不朽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每一个人。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欣赏,选择你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幅,把它写下来。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后,你对有些词句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丁丁和冬冬为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呢,请你现在补充完善自己的摘录笔记。
(七)板书
拾穗
老年妇女
中年妇女 (收获)拾穗 生活辛苦
年轻女子
《拾穗》说课稿3
一、说教材与学情
《拾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收获》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在收获的季节,田野上三位农家妇女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总分、远近)进行描绘,同时把三位拾穗的妇女描写得栩栩如生,传达出看图作文基本特点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看图作文做好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积累,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独立完成识字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能学会按要求查找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也能通过自读自悟等学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3、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4、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2、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情怀,所以我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以及创设情境,结合课外资源,力求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
①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②读思结合法
③课堂交流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拾穗》图,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由远到近)谈自己的发现。我采用这样的'过渡语:这是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作品,诞生于100多年前,具有时空不可抵挡的魅力,知道创作者是谁吗?(生答)对!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18世纪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
【设计意图:教师的谈话言简意赅,直接点名本课学习的重点欣赏油画,了解画家,指明下文的学习方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词句读准读通顺,并把不理解的字词做标注。
2、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
3、全班齐读,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段:收获后的田野情景。2~5段:三位妇女捡拾麦穗的情景。6~7段:简介作者,评价画特点】
4、简介作者米勒。这部分是根据金钥匙要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准备的资料或课文中现成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再给予补充,共同了解课文背景。
(三)细读课文,赏析油画
1、和学生一起来欣赏油画。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1~5段,想一想重点描写了什么?并让他们找一找相应的段落,与画面中的人物比一比,再读一读书,看看学生是否能发现课文与油画的不同之处,即有些部分是想象的部分,有些部分是画面上的内容,并让他们坐上不同的记号。
2、体会课文欣赏油画的顺序。让同学们找出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
3、让学习再次自由朗读该片段,并让学生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在边上标注自己的感受。通过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理解画家在对其动作、神态的栩栩如生的描绘中表现出来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理解,同时更有艺术家活灵活现的描绘中的美景以及一种浪漫的情怀,如:“她手脚麻利,捡拾”
【设计意图:教师几次重申“图文对照”,既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对习作(看图作文)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念,重视读写结合,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形成。】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全文,说说自己欣赏了这幅油画后的感想。
2、课后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名画,仔细欣赏,并根据今天学习的欣赏油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想像,写一篇看图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拾穗》说课稿】相关文章:
《拾穗》教案01-27
《拾穗》的教案08-29
《拾穗》优秀教学设计07-19
《拾穗的脚步》阅读答案06-04
小学四年级语文4.2 拾穗练习题及答案06-12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