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说课稿(精选2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说课稿 1
活动目标:
1、认识四中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活动重点:
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蔬菜图片与幼儿相等活动过程:
1、今天有赵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2、刚才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老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的,它告诉老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我们活动室里,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是什么?(想)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展板、实物(各种蔬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
7、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说一说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9、这是什么?(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的样子。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土豆的`儿歌:
老师说一遍,课下再教小朋友说。
10、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
11、谁在一拽老师的衣角,摸出来瞧一瞧,哦,是一一封信,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是蔬菜王国给小朋友的信:(我想考考小朋友对我们蔬菜的了解,呀,还有小奖品呢?谁答对了给谁一个)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12、问题:
(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
(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
(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
13、小朋友都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做个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找自己的朋友。(老师讲评)14、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蔬菜拼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蔬菜拼盘。
科学说课稿 2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
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教师演示: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想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探究与实践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科学说课稿 3
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积累相关经验。
2、乐意用语言和动作表现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并知道鸟儿是我们的朋友,产生对鸟类的爱护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丰富相关知识,每人一册图书
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巢)
(二)、导入故事、激发兴趣
1、出示四类鸟(山雀、老鹰、啄木鸟、火烈鸟)问问这些鸟你们认识吗?
2、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3、它们还是建筑师呢,它们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提问:
1、丽丽出门后,遇到了那些鸟类朋友?
1、这些鸟朋友正在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筑巢的?
2、它们筑巢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类鸟儿朋友,为什么?
4、如果你是一只鸟儿,你会怎样筑巢呢?
(四)、再一次完整欣赏,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1、提问:鸟类是动物朋友,为什么说它是建筑师?
2、世界上的鸟有九千多种,你知道还有哪些鸟会筑巢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筑巢的?
3、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呢?
小结:
让我们种更多的树,并向人们宣传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绿色大家园。
推荐理由:
动物大世界的主题之前上的是我们的城市主题,因为上过奇特的`建筑,所以再上鸟类建筑师,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话题进行讨论,选材非常好。活动能够较好的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孩子们在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讨论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问题的设计较开放,给幼儿的空间较大。
科学说课稿 4
一、说幼儿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中班幼儿已开始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究问题,积极动手、动脑。班上大部分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蜡光纸会有颜色呢?皱纹纸为什么不是光滑的呢?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探索各种纸类特征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探索和实际操作摆弄,获得切实的生活经验。而他们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操作、表达的能力,已能观察到事物现象的细微之处,也有针对性表达的能力,这些为本次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说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开展好科学教育,就要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什么,其实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就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世界,如小鸟为什么能飞?蝌蚪怎么变青蛙?月亮为什么会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乐于学习的科学。纸是孩子们生活所能经常接触到的,如图画纸、蜡光纸、皱纹纸等,孩子们经常都会很会发出很多疑问:为了满足孩子好奇和探索的愿望,落实《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纸》这个科学活动内容,让孩子通过收集、触摸、比较等方法让孩子充分探索和感受纸的不同种类和特征。
三、说目标
为了在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和内涵上更为强调“注重幼儿的乐学和会学”,强调“注重活动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内容特点以及中班科学领域目标,我从情感、态度、能力的三维目标上来定位:
1、初步了解各种纸的种类,感知纸的特征和用途。
2、对玩纸感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知道纸很有用,懂得节约用纸。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初步了解各种纸的种类和用途,难点定位于感知纸的特征。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我和幼儿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参观纸制品商店,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纸。
2、材料准备:多媒体《纸制品》、各种纸、剪刀、水、笔、固体胶。
2、环境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布置成展示区,供幼儿观察分享交流。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 多媒体展示法、探索讨论法、收集分类法等。幼儿与成人的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水平还很肤浅,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往往对探究对象的感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才用了以下几重学法:观察记录法、操作实验法,这些教学法我将结合以下或偶的那个过程作具体阐述。 六、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将通过紧紧相扣的4个大环节来开展:
(1)展示欣赏,引发兴趣。
(2)分组探究,认识纸的种类特征。
(3)动手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4)播放课件,了解纸的用途。
(一)展示欣赏,引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之前,我先让孩子展示自己收集的纸张,向自己的同伴、老师来介绍,自己收集的纸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猜猜这是什么纸?引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点,调动幼儿兴趣。同时也为下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分组探究,认识纸的'种类特征。
为了落实活动的重点,本环节我将围绕3个小步骤,运用观察比较法、探索交流法、观察记录法等多种教学法来进行:
1、 出示记录卡,教师讲解探究要求:“看一看有几种纸,摸一摸不同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比一比不同的纸有什么不一样?
2、 分组探究,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纸的种类特征,并进行分类。
3、幼儿交流分享经验,师出示大张记录卡,梳理幼儿对纸种类和特征的认识。
师小结:纸有多种多样的,它们颜色不同,厚薄不同,软硬不同。
(三)动手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操作实验法、观察讨论法、感知触摸法等教学法,本环节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各种纸类的了解,是完成活动重点的一个重要环境。我将通过3个小步骤来进行:
1、介绍操作材料:各组在原有各种纸的基础上,增加水、笔、剪刀等工具。
2、幼儿分组实验,并思考,你发现了纸可以怎么样?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通过摸一摸、揉一揉、折一折、撕一撕、吹一吹等方式感知纸可以折、剪、揉、写字画画,还可以用水玩玩纸,看一看纸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纸具有易燃、易撕、易湿、易皱、可折、卷、体轻等特点。
(四)播放课件,了解纸的用途。
本环节将作为突破活动难点的重要环节,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观看法、讨论法、经验讲述法,让孩子通过课件的观摩、交流、讨论,了解纸的重要用途,并通过让孩子讲讲自己的生活经验,如你是如何爱护纸张的,引发孩子的共鸣,落实活动的难点。
1、观看课件,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可以做什么?
3、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六、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本次活动的结束只是暂时的,我们将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主题展示区,继续引导幼儿收集、交流、分享。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请家长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收集各种纸和纸制品,了解纸在生活中有哪些好处。
科学说课稿 5
一、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中国人到外国,外国人来中国已是比较平常的事。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论走到哪里,自己是中国人。应该让孩子了解我们中国的国宝-熊猫,但对于我们地处平原的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看见过熊猫,甚至有的孩子对熊猫的了解为零,所以我根据我们幼儿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1.认识熊猫的特征及生活习惯。
2.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
3.激发幼儿爱护、保护大熊猫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熊猫的特征。
难点: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
说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熊猫生活、活动的视频资料。
2.视频故事一个。
3.电脑和电视各一台。
三、说教学法:
1.谜语导入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用谜语导课不但有利于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之一。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我先讲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叫猫不是猫,黑圈把眼包。最爱吃竹子,是我们的国宝。(熊猫)小朋友们一听要猜谜语可带劲儿啦,侧耳倾听,我刚把谜语说完,大家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一个个都举得高高地,嘴巴里不停地说着“我知道我知道”,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第二环节:观察熊猫外形(出示熊猫图片)认识珍稀动物熊猫的外形。
熊猫身上有(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体、(短粗的)四肢、(小小的)尾巴。通过图片,让幼儿验证了刚刚的谜语,不仅认识了熊猫的特征,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观看视频了解熊猫的生活
幼儿边看边听讲解: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因为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宝贝,所以叫它国宝,因为现在熊猫很少,很珍贵,所以说熊猫是珍稀动物。珍贵、稀少的动物叫珍稀动物。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
第四环节:观看熊猫的杂技表演
通过观看杂技表演,幼儿了解熊猫更加深刻,看着熊猫推车走的姿态,幼儿不自觉的齐声鼓掌,欢呼!起立!蹦跳!大声夸赞:棒棒棒!你真棒!通过活动,更激发了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课后自我评价:
幼儿对此次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主动和积极,始终保持快乐积极的学习热情。也因为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活动开展的很自然。通过幼儿观看录像,了解了熊猫的相关知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气氛自主、和谐,比起只听老师讲来说更加具体形象,更加的直观,这样印象更加的深刻。通过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科学说课稿 6
一、活动设计意图
平时我班的小朋友对区角里的图书非常感兴趣,对书上的一些汉字感到很好奇,经常问教师这个是什么字?那个是什么字?我把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告诉了孩子们,拿出了"山、水"这两个象形字让孩子们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们是兴趣不断蔓延,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个好奇心,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
二、活动目标: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
1、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三、活动准备:
1、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卡片(有英文、字和中文、字两种卡片)。如:"火、口、山、水"等。
2、和汉字相对应的图片。
重点:引导幼儿认读汉字理解字义。
难点:根据汉字正确掌握读音。
四、教学方法:
1、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教法有:引导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
2、说学法:新《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让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情景,让幼儿主动参与,在玩中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的方法有:自由尝试法、自主探索法、游戏法。
五、活动过程:
1、找汉字:出示英文字卡和中文字卡,让幼儿比较这两种文字一样吗?请小朋友找出其中的汉字,并告诉幼儿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和使用的文字,可以用来记录,是一种符号。
2、看图猜字:幼儿感知象形字:出示挂图(遮住汉字部份)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辨别象形字,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火、日、山、水"图画部份和象形字。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
3、游戏《找朋友》尝试看图识字:以看图猜字的形式启发幼儿认识象形字,鼓励幼儿为象形字配上对应的现代汉字,引导幼儿在认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4、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你看见过这些汉字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读字,举字卡的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反思:
《有趣的汉字》是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通过学习象形字及认读相应的汉字,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带领孩子们到周围环境中去寻找汉字、认读汉字。当我出示象形文字的卡片问:小朋友,这些是什么?象什么?孩子一眼就认出象形文字中的口、山、火、月、日,因为这几个字跟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很象;象水、木等几个字孩子们就猜不出来,因为这几个字与现实生活中的汉字相差较多。在课中,孩子们的兴趣一直较高,不管是认读还是走出教室去寻找汉字。这堂课上下来,让我突发奇想,在这一年中应利用课后时间让幼儿进行趣味化识字。我准备这样做:
1、把趣味性识字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之中。幼儿识字不仅在课堂上或游戏中,一日生活中都可以学,培养了幼儿求知好问的好习惯。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识字、读书环境,是幼儿保持良好求知的有效方法之一。制作各种卡片识字,经常反复地出现,使之强化幼儿的记忆,巩固学习成果。
3、自己要有热情和耐力,不怕麻烦,这样使幼儿不感到负担重,而且通过学字激发了孩子对文字和阅读的兴趣。
4、使用灵活、趣味性的方法要幼儿识字,让幼儿在玩中学。
科学说课稿 7
一、结合实际,介绍教材
本节课选自省编幼儿主题活动,大班教材《动物的秘密》一书。是教师和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方法进行的探索活动。本活动浅显易懂,寓科学知识于社会、语言诸领域的活动中,让幼儿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发展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获得了与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和帮助别人体验快乐等情感体验。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目标的一个粗浅的尝试。
二、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结合《大纲》,教学内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通过本课的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通过观察各种蛋,让幼儿知道除了鸡、鸭、鹅等会生蛋外,鸟、蛇、乌龟也会生蛋,初步了解卵生动物。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蛋有大小、颜色的不同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获得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由于本节课的课型为综合活动,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各种各样蛋的相同、不同的特点,知道生蛋的动物是卵生动物。难点是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知识。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的有意注意,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贯彻了实践性、直观性、发展性、游戏性及巩固性原则。同时运用了启发式谈话法、游戏发现法、观察法、讲解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游戏贯穿于始终,让幼儿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方式,轻松愉快地了解了卵生动物的特点。发展综合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三、安排活动过程,巧用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主导与主体的`完整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环节,重点在第二环节,难点在第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巧妙地运用了教学方法和教具,使整个活动过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一环节:大约要2分钟,我运用了手指操《小鸡出壳》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与注意力,自然地引入本课的情境。
第二环节:大约15分钟,通过与幼儿进行
生活经验谈话引入本课内容:那些小动物会生蛋?接下来,运用比较发现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亲自发现事物间的规律。加之教师的小结,幼儿对卵生动物的卵(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幼儿不断的观察比较判断中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第三环节:大约10分钟。学前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运用了看图创编讲述《一个奇怪的蛋》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和探究的兴趣,最终获取知识及情感体验。
在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时,我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独立观察、思考、想象、讲述的能力。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了个别,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轻松愉快地使教学接近了尾声。
第四环节:大约需3分钟,通过教师的小结,布置第二课时的活动任务。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让幼儿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卵生动物送给好朋友,并讲一讲卵生动物的故事,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幼儿有一种余兴未尽的感觉。
以上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粗浅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加指正。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科学说课稿 8
一、设计意图
《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这是依据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二、活动目标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根据颁布《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目标:
1.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的重点:通过观察比较黄豆及豆制品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比较干湿黄豆的不同”、“了解黄豆能做各种豆制品”这几个环节完成。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
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有干黄豆、湿黄豆、豆浆机、豆浆、豆制品录象、卤汁豆腐干等等。知识经验准备是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菜场。
四、说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
有关引出活动,我考虑了很多。在以往的活动开始部分,大多采用游戏、角色对白,引出活动,为了更高的领会〈〈纲要〉〉中将各大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自然的引出课题。在旁观者眼里看来,这样设计也许要乱一些,但我觉得对幼儿收获更大,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尝试。
基本部分是: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4)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结束部分: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整个活动由浅至深,从易到难。
五、设计亮点
1、重视幼儿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
幼儿知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操作过程,而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活动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重视幼儿的科学活动的才做过程尤为重要。如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的材料:干湿黄豆,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并让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同时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解答幼儿的.疑问,为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鼓励和支持,幼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主动去尝试,探索。和谐宽松的气愤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重视幼儿探索活动的评价
评价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以后探索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认真参与探索活动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每能很好参与活动的幼儿要予以鼓励,一出建议,鼓励胆小的幼儿要乐于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学活动是一件很有有趣的事,恰当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
3、教法的科学化,多样化
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通过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
总之,在整个活动中,我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与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忠旨。
科学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或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大家都知道,黄豆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我们取材也非常方便。豆制品的品种非常的多,它们不仅有不同的名称,还有形状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经过生活中的观察我发现我班的大多数孩子挑食,不喜欢吃豆制品,营养不均衡,为了使我班幼儿对黄豆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我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它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获得自然知识的的基础,也是幼儿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环境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此教材有一定的现实性,必要性。符合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这一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特制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黄豆的外形特征,区分豆制品
2、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合作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黄豆变变变的快乐,知道黄豆营养丰富,要多吃豆制品,培养他们爱科学,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活动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豆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有益身体健康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辩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黄豆头饰一个,每个小朋友一小杯干黄豆,一小杯湿黄豆,一杯豆浆,一份豆制品,一块毛巾;豆浆机,热水器,一只空玻璃杯,一大玻璃杯水
2、经验准备;让幼儿参观过菜市场的豆制品,见过多种类的豆制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
3、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半弧形摆放,展示台放于弧形前,幼儿视线前
四、说教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教具或图片资料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
2、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安排的操作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亲手摸一摸黄豆,进行比较,感受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在活动中,我就用变魔术的方法,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
五、说学法
为了体验交互主体性的教育观念,我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幼儿具体学法有:1,体验交流法。苏霍姆林说过“幼儿的智慧是从指尖流出来的”。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参与榨豆汁,品尝豆制品,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交际能力。2,多渠道参与法。《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玩玩,做做,试试,想想等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幼儿参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党中对黄豆产生兴趣。
六、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操作感知,确定认知——游戏体验——讨论交流。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头戴黄豆头饰出场,创设语言环境,使幼儿对课题产生向往和兴趣;“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有请来了,今天,大家就来和它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成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
2、操作感知,确定认知
根据幼儿认知直观感性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运用看,摸,捏黄豆,确定黄豆的颜色,外形特征,及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的区别。
3、游戏体验
用变魔术的游戏,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幼儿身临其境,具有极大的兴趣,恨不得马上吃到变出来的豆浆
4、品尝交流
每个幼儿一份豆制品,让幼儿品尝豆制品,教育幼儿爱吃豆制品,豆制品有很丰富的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到这个环节,活动已推向高潮,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目标2,3也自然完成了。
七、活动延伸
去自然角观看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
八、活动评价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科学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课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安排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学目标:
据此,我设置了一下几点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1、科 学 概 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出示课件):我认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出示课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 (出示课件):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纸 ,铁垫圈若干 ,课件 , 小木块若干,西瓜皮块若干 、 抹布。
二、学情分析:(出示课件):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示课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四、教学过程:
我一直认为科学课堂必须是充满情趣和智慧的课堂,它着力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让学生的智慧更灵动。以这个为基点,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课件)
首先我将出示一张纸,引导学生观察: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通过学生回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对前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到拱形,这时我(做一个拱)继续启发学生,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周围中也有许多的拱形建筑,请看(播放课件图片:赵洲桥、拱门、九洲体育馆) 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拱形中的学问吗?(这时我板书:拱形的力量 )
我这样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拱形”是“改变形状”的另一个视角。通过欣赏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通过教师演示平纸和拱纸的承重能力,使学生明白同样大小和材料的拱纸比平纸承重能力强,同时亲眼目睹了拱纸承重过程中的形变,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点。
(二):探究研讨——测试纸拱 (出示课件)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
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第一个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课件)
学生把纸拱放在垫板上,并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记号。观察之后,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落在哪里?引导学生说出在拱的下部。
教师解释概念:在拱与垫板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的变化。并回答: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学生会发现拱足向两边伸展,而垫圈的重力是被拱顶承受的。
再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新的变化。学生发现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据这一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纸拱”为什么会向两边伸展开去?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拱形的受力轨迹,从而建构第一层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看到拱足分开自然想到要用什么东西去抵住它。
教学进行到这里,基本抓住了本课的第一条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实验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课件)
教师设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承受几个垫圈你能预测一下吗?怎样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用实验检测一下看行不行。学生开始分组实验:用东西(书本)抵住拱足,在拱顶上不断加垫圈。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纸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让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通过师生谈话,进一步肯定学生的想法,用东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压力要大一些。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当拱顶上的压力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通过这样的设问,再一次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现象后,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当拱顶上的垫圈不断增加时,纸拱还是要塌,向左右偏,通过操作适当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方案,怎样让拱形承受的压力再大些,进而引出实验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出示课件)
科学必须用事实讲话。科学数据就是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事实性资料,对科学数据的分析是激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我提问:我们怎么做能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你打算怎么做?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再汇报。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我用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进行实验时,做好数据记录。2、每个实验,“拱桥”的拱足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3、如果纸条被压坏或有明显折痕,应该换上新的纸条。】)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数学生都在拱形的两边放木块,把拱足抵住,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请学生试着解释。
(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学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师点拨:拱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不能超过它的限度,就如我们天天经过的大桥——招苏台河大桥,他的限载重量是20吨 。 通过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可以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nbs
p; 最后让学生总结拱形承载的秘密。(同时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同时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课堂教学主线清晰,学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
(三):理性认识—搭瓜皮拱
学生分组活动,课前每小组准备了西瓜皮块来搭一座拱桥,两组学生分别在讲桌两边搭拱,
本环节的活动用到了瓜皮,会弄脏学生的手和课桌,我会让学生用准备的抹布,待实验结束后擦干净,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纸拱毕竟是一个不会轰然垮掉的拱,做一个瓜皮拱不但饶有趣味,而且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点,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后者是理性的认识,相辅相成。
(四):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在教学的最后,通过身边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运用让学生将知识还原生活。再让学生欣赏培江三桥等(课件图)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吸收信息,提高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五、板书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能清楚、明了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俗话说:“科学探究无止境”。我更觉得:“科学教学艺术的探究更无止境”。
科学说课稿 11
一、 教材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部分连接电路的知识,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小学课本中是通过“如何让小灯泡发光”来激发学生对电的兴趣,而对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怎样画电路图、电路连接的注意点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没有涉及。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就是电学的起始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完成对基本电路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电路。本节内容量很大,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学习认识电路并能画简单的电路图;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二、 学情分析
我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所任教的民族中学八年(1)班的全体学生,从学习能力和态度上看,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从小学简单的介绍“如何让电灯发光”到八年级的要求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怎样画电路图、电路连接的注意点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往往难以适用,个别学生可能会有畏惧心理。
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学过电路连接部分知识,学生也有过亲自动手连接电路的体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思维特征上看,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但分析能力比较和抽象能力薄弱。
从兴趣特点上看,八年级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而且在课堂上较为主动和活跃。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
②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以及了解常见的电路符号。
③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电路的连接能够正确辨别电路三种状态及电源短路的危害。通过电路图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简单电路的连接,激发学生对探究电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在实际电路中检查简单的故障,培养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理解各元件的基本作用,学画简单电路图。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难点: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加课堂容量,我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程序
最后我着重分析教学过程,即进一步阐述如何将我以上所谈到的教学精神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
1、引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我从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夜景引入,同时出示各大城市的夜景。
设问:电是从哪里来的呢?电在你们家里有哪些用途呢?从而引出课题—电路图
2、新课教学:我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课前先在每个小组中摆放一个小灯泡,请同学们连接电路,使桌上这盏灯发光。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连接电路,小灯泡都能亮起来。接着我请同学们想想,你们所连接的电路有哪些不足?(由于课前没有给他们准备开关,所以电路应该都是有问题的。)从而让学生改进电路,使电路逐渐完整,并能够方便地控制灯的亮和灭。然后引出简单电路的组成,接着再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完成“电路中各元件的基本作用”的教学任务。
环节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紧接着我又问:“怎样能使小灯泡熄灭?”学生自然会想到断开开关,也有学生会想到其它的一些方法,我都加以评价和鼓励,最后归纳出一个共同点:电路某处断开——引出断路的概念,并与通路相对照。然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讨论:造成开路故障的可能有哪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开路的概念。
我提示再用一种方法使电灯不亮,请同学们取一根导线,将它的两端接触小灯泡的两个接线柱,发现电路现象发生变化时,强调必须立即使导线脱离接触,学生按要求操作,发现灯泡不亮了。我又问:‘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然后老师做电路短路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短路造成的危害,并知道短路的概念及特点。通过这个实验不仅突破教学的难点,而且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此时老师还应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并强调以后实验时的些注意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短路造成的危害,我引入一则实际案例,让学生对短路的`危害形成一个切身的体会。
环节三:电路图
对电路图元件的教学,直接让学生阅读书本第117页的电路元件符号,强调画元件符号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电路、思考认识电路元件符号,尝试画出各元件符号,再尝试画出刚才连接的电路的电路图,从学生所画的电路图中选出几幅进行投影,让学生对这些电路图进行评价,由此引出规作图。最后分析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不同之处。
环节四:电路图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从一个试一试:如何让两盏灯同时发光引入。在学生的连接中,挑出两种不同的电路,并介绍一种叫并联,一种叫串联,给出串并联的概念。并结合实物图介绍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为下节课详细理解作铺垫。
小结:我通过提问学生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己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对电路图有个系统的认识。
板书:纲要式板书,目的为了条理清晰,体现中心内容,突出重点。
到此我的教学过程就好了。
反思:在进行短路概念的教学时,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说明电路短路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是不足以使学生信服,而学生对此往往又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用牺牲一节电池为代价,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只需破坏一节干电池,而不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做这个破坏性的实验,这样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科学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地球的内部》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内部》属于“地球与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地球的内部》有三个教学活动(PPT),其中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是本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分下来说一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先看第三课: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4、教学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5、教学安排: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鸡蛋、橡皮泥等。
学生准备: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几乎一无所知。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断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从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这对六年级的学生,并不困难。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法: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
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现象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合理的假设;
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让学生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探究暗盒
1、(出示书上的问题)老师要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讲台上有三个盒子,里面分别装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开盒子,你们知道每个盒子里装了什么吗?请几名学生尝试分辨。(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前几个同学只能猜测,于是我多请了几个同学,并提示允许他们将盒子拿起来,而且把钻孔的钉子放在旁边,学生很快便通过摇晃、钻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学生交流: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其实我们刚才用的方法和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相似。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老师请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做准备。
(二)讨论,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这是本课的重点,着重探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我打算分四步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1、提问: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2、我们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是怎样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呢?
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提示钻井、地震波等也是进行地球内部探测的方法。并把刚才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上。
3、预测。
学生根据以上的现象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并画在记录表格上。
[设计意图]:这部分我教学以后调整了一下顺序,把第2、3两步对调了一下,原来的第2步让学生毫无根据漫无目的的进行预测没有必要,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先让学生看火山等图片,因为这些学生很少见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来推测,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由现象到本质,也符合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下面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将科学家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不足的可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反思,一致的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提问: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第21页的内容,形成简单的认识。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补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面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腾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其命名为“莫霍面”和“古腾堡面”。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
名称 范围 物质的组成 厚度与特征
地壳 地表到莫霍面 硅和铝的硅酸盐岩石 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最薄处不到5千米;大陆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 莫霍面与古腾堡面之间 铁、镁、硅酸 厚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范围内温度近于岩石的熔点,地幔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称为软流层,它是岩浆活动的发源地。
地核 古腾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 铁 厚3478千米
内核:1278
外核:2200
5、师:其实地球内部就像一个鸡蛋,你能用鸡蛋作一个类比吗?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大胆的预测, 接着通过阅读书上的资料和观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材料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庐山真面目,整个过程虽然有许多的知识讲解,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他们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完善认知结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老师适时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学生兴趣盎然。
(三)拓展,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图)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的知识,知道了地球的构造,你能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吗?
2、(出示老师做好的模型。)这就是老师做的,你们想做吗?你打算怎么做?小组可以讨论。
3、讨论交流方法,确定方案。(重点说清作时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的确定、各部分的厚度关系等)
4、分组合作。(提示如果小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够,可以和周围小组调换颜色)
5、指导切开模型,展示评价。(主要从外形、内部颜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几方面来评价)
[设计意图]: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而且还要通过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学生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计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后学生分小组制作,最后切开评价。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巩固了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结合板书,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2、作业
课后请大家查找资料,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设计意图]:我认为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以后,要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勇于探究,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本节课我选用《幼儿多元能力开发课程》大班上册科学课。种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幼儿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农作物的种子,是靠人类来种植的。在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他们有各种各样奇特的种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这对于幼儿来说相对就比较陌生了。《种子的传播》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实物和关于种子的录像,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秘密。并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职务顽强的生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
2、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对自然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却不一定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次活动,主要让他们通过亲自细致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种子传播的认识,因此,这次活动的目标有以下3点:
(1)初步了解几种种子的传播方式。
(2)乐意和同伴一起观察,讨论和认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
(3)能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对种子进行分类。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因为这次活动是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过程,很多幼儿并不明白什么是种子的传播,更不知道是如何传播的,所以,我把让幼儿了解几种种子的传播方式作为重点来解开幼儿的疑问。
(2)教学难点:概念的形成建立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幼儿要从感知到接受、理解,所以我把幼儿能说出种子的名称及相对的传播方式作为本课的难点。
4、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头饰:莲子、蒲公英、苍耳、豆角、樱桃和野兔。布置简单的游戏场景。
(3)实物:莲子、蒲公英、苍耳、豆角。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取了教授法、演示法、探究法、体验法、游戏法和激励法,让幼儿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说学法:
本课以学生观察性、探究性学习为活动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新课标要求学生是主体,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参与法、游戏法 。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品尝"种子,导入新课。
首先我展示莲子、蒲公英、苍耳和豆角,并介绍种子名称,让幼儿清楚的知道种子的名称。然后,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望,我利用多元感官法,让每位幼儿亲自品尝莲子,通过尝一尝、吹一吹、摸一摸、剥一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种子的形状特征,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好看又奇怪的种子,老师还要请大家"品尝"种子呢。"我运用种子的实物,本着幼儿好奇的心理,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我通过播放课件一,用神秘的欢迎语如:"欢迎小朋友来到神秘的科学天地,我们一起来观察种子的传播。"让幼儿在神秘地的氛围下,带着好奇的心理,进入本课的主题。
(二)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播放课件)
(1)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所以,我充分利用课件中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运用多媒体拟人的手法,让幼儿获得较为感性的认识,在抽象思维上对种子的传播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他们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声音,能清楚的知道莲子是靠水的力量来传播的;蒲公英是靠风的力量来传播的;苍耳是靠人或动物的力量传播的;豆角是靠自身的力量传播的。在教学中我是这么引导幼儿的:"小朋友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的声音在说话?动物身上有什么?谁的力量大,能把种子弹出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为了让幼儿有更广阔的知识,我让幼儿讨论:"除了水、风、人或动物、自身的力量能传播种子,还有什么谁能传播种子?它是怎么传播的?"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互相交换已有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并增进同伴间的友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二。我通过播放课件中简单的图片,并做简单的语言教授,让幼儿更轻易的懂得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更清楚的明白一些自然现象。
(三)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认识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
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必须经过实践这个环节。而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我充分利用教具,让全体幼儿戴上头饰,并且清楚知道自己扮演的是谁,一老师戴上野兔头饰,调动幼儿积极性,然后播放课件中相关图片和音乐,如:水声、鸟叫声、风声,让幼儿听声走到相应的场景。通过这一环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三。
五、活动延伸:
教师发给幼儿一些种子,让他们回家和爸妈一起种。幼儿学得知识后,让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结束部分:
概念的形成建立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本活动种子的传播,在普通条件下孩子们无法完整地观察到这一过程,这对建立正确的概念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课件,以模拟、仿真等手段,让孩子通过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正确的概念。整个教学活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科学说课稿 14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们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这种现象是日食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3)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的)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这时我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学生利用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①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②让乙同学拿着"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太阳",还能看见"太阳"吗?
③当"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9)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认识月食的成因
(1)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图
(3)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5)演示月食的录像
(6)能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在教学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科学说课稿 15
一、设计思路
上周一的早晨,一位家长为孩子交完生活费,我顺手放进提包里,一会儿,只听见“啪”的一声,我的包盖自动合上。这一声响引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纷纷跑过来问:“老师,你的包盖怎么会自己合上呢?”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神,我又伸出手去打开包盖,“啪”的一声,包盖又自动合上。这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伸出手来,纷纷尝试这神奇的包盖。在孩子们玩的时候,我想起了新《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就是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而现在这小小的磁铁,竞引起了孩子们这么大的兴趣,何况这种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见到,例如孩子们文具盒中的磁铁、妈妈钱夹中的磁铁、家里冰箱门上的磁铁等等。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探索和发现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目标
本次活动遵循《纲要》精神,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我有意识地创设环节,引导幼儿相互协商,互相合作,共同探索,互相讨论在探索中的发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以下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在游戏和探索中了解磁铁的特性。(重点)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结合幼儿好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以下操作材料:
1、每位幼儿一块磁铁,放有木头积木、塑料积木、一元硬币、回形针、玻璃球、布头、钥匙(铜、铝、铁)的玩具筐一个;
2、每组两个分类盒,分别画有形象的图案(一个盒上是和磁铁手拉手,一个盒上是和磁铁眼瞪眼,手背后);
3、每组一筐放着一些一元硬币的雪花积木;
4、儿歌《找朋友》音乐伴奏带,录音机。
四、说过程
新《纲要》中提出:我们的教育应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在探索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次活动我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开始部分:师玩魔术“会跳舞的铁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一枚铁钉在白纸上翩翩起舞,你知道这些铁钉怎么会跳舞吗?相信孩子们看到这里一定会十分惊奇。此时引出磁铁也就顺理成章。
接着为每位幼儿发放磁铁,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磁铁的外形特点。
这一环节,把知识融入游戏,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会探索和发现。
(二)、基本部分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分类。通过第一个环节,相信幼儿已对磁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索它的奥秘。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材料,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
1、磁铁还能把什么物体吸起来呢?你面前有很多材料,你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幼儿一边动手实践,一边和同伴交流。
2、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尝试给玩具筐里的物体分类。每组发放两个分类盒,按照盒上的图案投放物体,能被磁铁吸起的放一个盒里,不能吸起的放另一个盒里。
幼儿在自由探索中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还需要教师把他们获取的经验进行整理。
3、师幼交流经验
科学领域教育的方法:
一方面强调幼儿亲自动手,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的介绍和引导,通过展示、讨论、游戏等方法向幼儿介绍有关信息,帮助幼儿丰富、总结他们的科学知识。
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充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不是金属的物品不能被磁铁吸起,磁铁只能吸起铁、钢等金属制品,但也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被磁铁吸起,例如铜、铝等。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活动目标的大部分在此环节完成。在这里,幼儿不仅参与了自主探索,还尝试了分类,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经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也正符合《纲要》精神: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只充当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五、结束部分
通过幼儿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每组发放一筐散放着一些一元硬币的雪花积木,让孩子们想办法怎样才能快速地把这些硬币从雪花积木中取出。幼儿讨论,想出办法用磁铁把它们吸出来。
这个环节让幼儿学会把已有知识灵活运用,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
六、延伸活动
幼儿在《找朋友》乐曲伴奏下,拿磁铁在活动室内找一找哪些物品能被吸引,一边找,一边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以巩固对磁铁特性的认识。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了经验。
本次活动涉及的领域
1、数学领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尝试给物品分类。
2、语言领域:幼儿在探索中相互交流,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发展。
3、社会领域: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活动所用操作材料的投放为了使每位幼儿都能够动手操作,我准备了平时比较常见的操作材料,同时,针对中班幼儿比较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特征,活动中,操作材料是一步步分层次投放。这样,不仅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的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说课稿 16
一、说教材:
《搭支架》这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折叠凳和人字梯等为什么要设计 成三角形结构,引发学生关注形状、结构与稳固性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组织学生动手搭平面支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的特点,动手搭建立体支架。第四部分: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探究
1.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最稳定。
2.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搭支架的过程,体验搭支架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三、说教法
1、直观式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分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说学法
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问题导入;(二)搭建比较平面支架;(三)实验探究,搭建高塔;(四)了解支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发兴趣,问题导入。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我以“这些灯架,折叠椅、人字梯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和探究的。
(二)搭建比较平面支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搭建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搭建后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
(三)实验探究,搭建高塔。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给学生增加难度,让学生设计草图,利用纸棒搭建立体高塔。
(四)了解支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我从“搭支架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谈学了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科学说课稿 17
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
1、认识杠杆;
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受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
(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
(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科学说课稿 18
活动目标:
1、感受甜、苦两种味道,了解味道与表情色彩的联系。
2、培养感知能力,有初步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布置熊猫食品城,准备各类甜的、苦的食品。(为防止幼儿从包装上识别,可将两类食品适当改装)
2、水彩笔、镜子、灰色(冷色)和红色(暖色)背景图各一张,若干食品表情记录表。
3、有过表情方面的绘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人
教师带领幼儿进人“熊猫食品城”品尝食物。
(评析:用“吃”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开始了活动。)
二、交流和记录
1、请幼儿相互说一说品尝的食物味道,以及吃时的`感觉(受)。
2、提供镜子和食物表情记录表两张,请幼儿再次品尝,后记录表情。
(评析:同伴间的交流有益于巩固幼儿的感性经验,再次的品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察表情,并记录。孩子们在观察自己和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表情与味道的对应,这是“碰碰车”的“第一碰”。)
三、游戏:看表情猜食物
1、先由老师出示个别幼儿的记录表,请大家猜,再由幼儿自己纠错或认可。
2、幼儿自己出示记录表,请大家猜。
(评析:承接上一个环节,此时的幼儿记录卡,已经用来作为游戏材料,猜对与否,都让幼儿雀跃不已。随着对游戏的熟悉,老师从游戏初始的引导中退出,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将味道与表情挂钩,这是“碰碰车”的“第二碰”。)
四、分类
提问:你吃了甜的东西感觉怎样?吃了苦的又是什么感觉呢?请幼儿将作业卡分类放于两张(灰、红)背景图上。
提问:你为什么会把吃甜东西的表情放在红色背景上?为什么会把吃苦东西的表情放在灰色背景上?
(评析:本环节前后呼应,将色彩与味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味道叶表情斗情绪神色彩,学习活动一环紧扣一环。这是“碰碰车”的“第三碰”。)
五、扩展
1、今天我们尝了两种不同的味道,大家也做了记录,知道不同的味道代表不同的表情,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你还尝过哪些味道呢?
2、你觉得今天最开心的是什么?
(评析:扩展性提问可以帮助幼儿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第二个提问则帮助幼儿回顾本次活动中印象最深的部分,只要参与了,便会有所得,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期望的。)
活动延伸:
1、设置品尝角,继续提供甜苦两种食物,以及其他酸辣咸食物供幼儿品尝,观察表情,说出感受。
2、尝试音乐与味道、表情、色彩的匹配。
科学说课稿 19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应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与艺术》一文在教材中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序和跋,这类文章可帮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本文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作的序。作者站在理论的高峰上,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还是追被从事科学或艺术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大有发展。本文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所学议论文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还能使学生受到有益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说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深刻,概念较抽象。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文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许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据此,本课中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1、作者的论证思路。2、严谨的论证语言。
难点:对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目标:
《新课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表明: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部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文章中的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的论证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论证过程分析,画出文章结构图。感受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事物不是孤立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教材观点与常规思想之间的差异,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课堂创设积极、热烈的学习情境,为课堂结尾部分引导学生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或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下良好铺垫。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标》基本理念显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理解;然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并修正自己的知识见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之完善。
3.默读把握,朗读感悟:
《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默读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本文是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抽象,读一遍肯定理解上有偏差,默读能够加快阅读速度,并且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文章局部进行重点关照,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另一重要方法。作者严谨的论证语言仅靠一遍默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眼、口、耳三种感官来加强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四、说教学程序: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介绍作者——朗读课文、提炼论点——合作探究、理清思路——分析语言、拓展延伸——结束寄语
1、激趣导入、介绍作者
由于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单一,接触面比较窄,很少有学生会思考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所以可以举身边常识性事例激起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展示图片)
2、朗读课文、提炼论点
因为文中概念比较抽象,故设置两个环节:先默读找出关键句,后朗读提炼论点。设置问题如下:
1、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
2、科学与艺术有那些相同点。从而总结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3、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从文章中所列举的李白、苏轼的事例入手来分析探究文章的结构。从最简单出一小点入手,分析出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从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其它结构部分。
4、分析语言、拓展延伸
通过具体语言的分析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论点。引导学生将课文中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事物。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中的艺术美。
通过诗词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中的科学美。(图片展示)科学与艺术,科学既有严谨缜密的逻辑美,更具有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诗意美;艺术,如诗歌,既有夸张浪漫的情致和诗意联想,又可有渗透科学原理包括自然的、人生的科学美。两者既独立互补又互通,和谐统一。我们学生应该在科学的研究上具有诗意的想象力,在艺术的创作上具备理性的思辨力。
5、结束寄语
19世纪中叶的文学大师福楼拜预言:“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让我们热爱科学与艺术吧!它给我们带来无限魅力与遐想。给思维带来无限灵感与创造。给设计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说板书
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他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是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我的板书设计就严格的遵循了这一标准。
科学说课稿 20
一、说教材:
1、 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小米、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解的秘密。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为接下来的操作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3、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4、 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5、延伸活动:(指导语: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中,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并说说它们的原因。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科学说课稿11-15
关于科学的说课稿04-19
科学春天来了说课稿02-26
科学实验说课稿11-10
《杠杆的科学》说课稿范文02-28
小学科学教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06-02
科学活动《种大蒜》说课稿05-08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10-10
小学科学说课稿11-04
大班科学领域的说课稿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