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2-10-27 10:50: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2篇)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分析教材,把握目标。

  1.教材简析

  《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对厘米的已有认识并能用学生尺量一些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明确1米的实际长度,发现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建立米的长度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加深对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认识米。

  难点:形成米的长度表象。

  二、慎选教法,重视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这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自由操作学具,在自然的情境中亲身体会长度单位的产生。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根据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在扶着学生认识1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认识2米、3米、4米等更多的米,并建立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组成的复名数表达测量的结果。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三、优化流程,突出主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困难。因此我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在设计引出长度单位米时,从生活实际引入: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都取材于生活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数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引导探索,训练技能。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和8厘米比长短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三)练习巩固,实践运用。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四、久经磨课,追求卓越。

  教学的成功在于能够发现并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节。我长期在低年级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对文本还是熟悉的,但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还要下细功夫。努力做到:

  1.研读教本。把握内容核心,校准施教目标。

  2.以学定教。反复比对教案,按班实施计划。

  3.情趣高效。设计多种活动,鼓励人人参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始终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始终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分米、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

  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

  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

  难点: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

  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

  三、说学法

  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进修附小到红石湖公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可以布置学生绕操场跑道跑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

  让学生结合实际感知以及测量找出米与千米的关系,同为合作解决二者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千米=1000米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2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这一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拔河绳长12()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一本数学书厚8()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应用长度单位的例子吗?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谈一谈学习体会。

  再回顾知识的同时,对情感态度方面也进行回顾整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教学重点的认识,促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1)4000米=()千米(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

  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提供了直观材料,并且安排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激起了学生对探索新知的强烈渴求,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去。)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0-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里是1厘米?让学生尝试着归纳直尺上怎样的长度是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动手剪1厘米的绳子,与图钉比较,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0———5、4—7各是几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

  (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方法中也许会出现不是从0刻度开始,或者尺子没有0刻度的情况,这里进一步让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测量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在学具或身体上寻找物体进行的练习。

  (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

  (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

  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四、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7

  人教版上册“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厘米,再从1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再实际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

  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

  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二、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三、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初步技能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千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又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换算打好基础。教材例题首先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整体感知千米的含义,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看一看、走一走、算一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体会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真正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随后的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活情境中。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运用千米来描述事物长度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组织学生回忆: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环节:实践体验,构建概念。

  我打算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个层次: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千米。通过媒体播放搜集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你还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2个层次: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师设疑:1千米到底有多长?组织学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体会100米的长度。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走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1千米=1000米。通过引导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第3个层次:感知、体会1千米。提出问题:学校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我打算分两个层次设计练习:基础练习:第1、2、3、4题。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既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又巩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综合练习:第5、6题。通过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亲身体验和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准备: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计算操场的面积,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激活已有的数学经验。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

  ①师随手拿起一个文具盒,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③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师:刚才我们都讲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单位),从你们响亮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对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扎实,同时,我也了解到你们非常关注身边地一些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接着出示:中宁一中的占地面积约5()。师:能填我们学过的单位吗?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物体表面面积切入,复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个较小的面积单位。通过感知中宁一中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产生需要运用更大面积单位表示的需要。】

  2、揭示课题

  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板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顷

  ①自学公顷,初步感知

  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学生看书)

  师:谁能把自己看书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③推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推算后汇报,师板书)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

  ④感悟1公顷。

  师:从推算结果来看,说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你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

  a、带学生到操场,汇报操场面积,再估计1公顷相当于几个操场的面积?使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b、8名学生手拉手为一组,4个小组围成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10米,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推算: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合起来就是1公顷?

  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体验1公顷的大小。通过推算、想象让学生深刻体会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同时鼓励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⑤领悟公顷

  师:关于公顷,老师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有关资料的图文信息)

  a、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是()平方米。

  b、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是()公顷。

  c、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6公顷,是()平方米。师:欣赏过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利用网络提供和公顷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字信息,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情感,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量。】

  2、认识平方千米

  ①师: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②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③带学生到室外目测距离学校大约1千米。懂得以这么长线段围成的正方形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使学生感知1平方千米大约是多大。

  ④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

  揭示:1平方千米=100公顷

  ⑤延伸:

  a、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7037平方公里。

  b、中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c、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

  3、阅读教材84页(生活中的数学)

  (三)课堂练习

  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3公顷=()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顷20000平方米=()公顷800公顷=()平方千米

  (四)总结整理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提出有疑惑的问题。

  2、师生共同整理面积单位。

  八、板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课时,它是本单元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测量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推测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例2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而主动构建1km的长度观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抽象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能用千米进行恰当的估测。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观念”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孩子,在上一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坐出租车、看路边的交通警示牌、路标等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也已见到过千米。但“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那如何给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差的二年级孩子建立1千米的观念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逐步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游戏中学习。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知识。本节课,我就准备将“捕鱼”的游戏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

  2、在情境中感悟。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巩固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我设计了让学生估测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测哪些地点之间是1千米;欣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3、在活动中构建。为了在例2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我准备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提前与体育老师联系,让学生上体育课时亲自围着操场走5圈,记下时间,为帮助学生构建1千米的观念作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准备从“引入、感知——展开、体验——练习、应用——拓展、延伸”为主线,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清水到大竹”的具体长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将主题图摆在了练习应用中的图片欣赏环节。而本节课我准备就采用谈话引入教学。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顺便也就复习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顺便再抛出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其它长度单位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通过这一提问,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在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进行估测,层层感知,逐步形成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我我准备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初步估测,激发求知欲。在引入问题中,当学生说出“千米”时,让学生展开第一估测:那你们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学生回答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可这就让恰好激发了学生想知道确切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游戏,建立感知。当学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时,我就可以利用课前玩儿的游戏进行引导了:“上课前我们玩捕鱼游戏时,8个同学组成的鱼网大约有多长呢?”同时,请1竖排的8名同学起立,将手拉起来,让鱼网再现。学生在已有的对米的认知基础上,估测出这是10米后,就接着提问:“那8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800个同学呢?”让学生逐步推算出“800个学生拉着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10个100米就是1000米”这一阶梯,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1千米好长呀!

  第三步:通过实践,逐步构建。“大家都认为1千米好长!那你们具体去走过1000米吗?”面对学生的满脸疑惑,我便给学生介绍:我校运动场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时,播放一名学生围操场走5圈的片断。看到片断中的小男孩随着圈数的增多,表情的变化,立刻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路也回到自己围操场走了5圈时的情景。这时,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逐步总结出:原来沿操场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长,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1千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就让学生从观察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测,巩固升华。当学生对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们进行第二次估测:“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抢着汇报。由于此时学生对1千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估测的准确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多媒体显示学生从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情绪怎能不激动,学习热情定能大大提高。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又回到第一次估测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间也相隔1千米呢?让学生根据刚建立的对1千米的认识和自身估测的经验各抒已见,相信定能听到学生自信的回答。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历了“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体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比较清晰了,回到最初不会的问题上,再次进行估测,这样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就进行了再一次的升华,

  第三个环节:练习、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前面两题是基本练习:

  第一题:连线题。多媒体出示人步行及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行驶速度,让学生在自己手中的题单上进行连线。

  第二题:填长度单位。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这两道基本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千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题:是让学生从欣赏图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应用。各种各样的路标、道路指示牌上,我们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她哺育了千千万中华儿女;连绵起伏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它是中华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当欣赏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千米,进行延伸。

  第四题:向同学们出示一段“神舟”六号的图文资料,其中有很多带有千米的数据,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千米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本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外体验活动,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再次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说板书

  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认识》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谢谢大家!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 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2、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 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平等的首席”。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适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因为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学生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请学生观察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认识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平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确实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历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巧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准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提供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准确的估计。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准确估测感到高兴,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第二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抢着汇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电脑显示从学校出发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忘记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又问:“从学校出发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学生根据掌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容易。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牢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争夺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研究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 )米,并且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

  出示画面: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上午九点整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天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高空风40-50公里/秒。九点十分,飞船和火箭成功分离,火箭工作完成。飞船升空后运行在距离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距点火583秒。九时四十分,当陈炳德总指挥正式宣布:“‘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掌声雷动,一片欢腾,很多人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并配有神六升空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认识的最大的长度单位,老师及时肯定学生,并请学生自己交流他们认识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 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会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吗?

  《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12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千米的认识。

  说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它们不仅为本课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同时为本课千米与米的化聚作了思路孕伏、迁移。认识千米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也是长度单位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需要。教材例3通过到某地还有多少千米的情境图,引出千米,同时告知 400米的跑道2圈半就是1000千米,得出1千米=1000米。例4是要学生量出100米,走10个100米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做一做,让学生举例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1千米有多远。这个过程在课堂上操作不利于教学,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但这个例题启迪我们教学千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千米=1000米进行千米与米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已学的单位间化聚得到正迁移。学习好这课是今后学习土地丈量、平方千米等知识的基础。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生活熟悉路段距离,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较长距离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习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时能自觉进行估计的习惯。

  由于利用千米和米的进率进行化聚在今后学习中经常遇到,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反复体验和想象、推理来建立观念,而新课程提倡建立单位观念。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和体验建立1千米的观念。

【《米的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米的认识》说课稿11-13

《米的认识》的说课稿09-21

《米的认识》的说课稿06-12

《认识米用米量》说课稿03-10

认识米 用米量说课稿11-04

《认识米用米量》说课稿01-24

认识千米说课稿02-20

《认识千米》的说课稿06-12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06-16